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音乐

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人音版四年级上册全套教案

  • 音乐
  • 2023-06-11
目录
  •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
  •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人音版
  • 小学音乐小螺号教案
  •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全套教案
  • 踩雨歌曲四年级上册简谱

  •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

    一、教材分析:

    歌曲《哦,十分钟》是一首2/4拍,D宫调式,二段体结构的儿童歌曲。曲调欢快、活泼,语言形象生动。歌曲通过对孩子平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自由欢乐的心情。第一段节奏紧凑,曲调反复出现了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在课间轻松,快乐的形象和喜悦的神情。第二段音调转为舒展,第一句与第二句运用旋律的模仿手法,四度、三度的跳进。“哦,十分钟”唱出了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的由衷欢迎。

    二、教学目标:

    1、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哦,十分钟》,学习通过音乐(演唱歌曲)的方式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

    2、在简单的模仿与创造中,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在音乐活动中与他人友好相处,交流合作。

    3、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通过休息能更加有精神的投入学习。

    三、教举配学重点:

    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哦,十分钟》,用歌声表现出快乐的情绪。

    四、教学难点:

    带休止的切分节奏的演唱,及个别音的音高。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件 钢琴 课堂乐器

    六、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课间十分钟》

    2、师生问好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走进敏答亮今天的音乐课堂,请同学们 把身体坐端正!谁能告诉老师平时在学校里,除了上课,你们都做哪些游戏或者是有意义的活动?(生说,你真勇敢,你们的游戏真好玩等等)

    2、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图片 ,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图片,(播课件),告诉老师他们都在课间十分钟里做些什么?

    3、师:是呀!看到那么多好玩又有趣的游戏,同学们喜欢吗?老师小时候也很喜欢玩这样的游戏,快乐的课间十分钟带给我们无限的欢乐,人们把这宝贵的十分钟编写成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哦,十分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0页,板书课题。

    二、【寓教于乐】

    师:同学们,当你们听到课间十分钟的铃声响起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开心,激动······

    师:恩,请大家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个题目。(播放课件)

    生:哦,十分钟!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大家仔细听一遍,然后告诉老师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情绪?

    师:谁来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情绪(欢快、活泼)

    师:欢快的,高兴的,是呀!歌曲带给我们高兴欢乐的心情。这首歌曲是不是真的能让大家感觉非常快乐轻松?谁能有感情的读一下歌词?(生读歌词)

    师:他读得真好,让我们感受到了对课件十分钟的向往,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读歌词,想想老师与刚才这位同学读得有什么不同?(师按节奏读歌词)。

    师:你们能模仿老师读一读吗?(齐读,你们模仿得真棒)

    (一)唱谱

    1、师:这么好听的歌曲,老师忍不住也想唱一唱,你们想不想听?(想),不过老师有一个小要求,听完之后告诉老师歌曲由几个乐段组成?(师唱生拍手伴奏)

    生:歌曲分为两个乐段。

    第一乐段:情绪活泼,

    第二乐段:优美、抒情。

    意图:整体感受歌曲的情绪,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音乐听辨及感受能力

    2.(播放课件)我们先来学习歌曲的第一乐段,你们能不能试着用“啦”来模唱歌曲呢?(老师弹一句,同学们唱一句)

    3、刚才同学们唱得真好,你们能不能加入歌词唱一唱呀?好我们试一试。

    4、歌曲中桥宽有哪几句曲谱是相同的?谁来告诉老师?(你真会观察) 看谱子提示学生歌曲(播放课件)

    55 34 |5 0|这个小短句在歌曲中出现了四次,但有一次55 34 |5 —|是长音“5” (演唱时注意区别这两个地方)

    5、请同学们带着高兴欢快的心情,完整地演唱歌曲的第一乐段。

    6、能不能试着唱一下第二段歌词?(你们学得真快)

    7、(播放课件),学习歌曲的第二乐段。

    师:你们能唱一唱吗?

    师:那请同学们也来一起感受一下这样快乐的感觉,来跟着琴用“啦”试唱一下歌曲的旋律!(注意速度放慢)

    8、再加歌词

    9、师:大家在演唱过程中,有没有觉得哪里特别难唱?

    生:有! 0 4 3这里!(播放课件)

    师:恩,像这样的节奏类型我们叫它带休止符的切分节奏!

    师:我们一起用手来打一下切分的节奏!仔细看,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来演唱这一句的!请同学们一起来试试!

    生:(学习,演唱)

    10、师:很好,接下来我们来看后面,有个特殊的符号,有同学认识吗?

    生: 反复记号!

    师:恩,没错,反复跳跃记号

    大家看,(出示完整歌谱)我们试着把前面的第一段歌词唱进1号房子,通过反复,把第二段歌词唱进2号房子。

    11、能不能唱一下第二段,这一段与第一段有什么区别?(带休止符的切分节奏一样,音高和时值不一样)

    12、对比听唱(播放课件)

    (二)完整演唱歌曲!

    1、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应该怎样演唱这两乐段的歌曲呢?(第一乐段轻快,活泼;第二乐段舒缓,连贯。)

    2、师:好,那我们试着把这2乐段不同的情绪唱出来吧!

    3、体会着歌曲的情绪,把两段歌词连起来演唱一遍好吗?

    三、【拓展延伸】

    1、歌曲接龙的小游戏(男女生接龙,第二乐段合)

    2、加上拍手及其他动作演唱一遍

    3、同学们,想不想听一听老师小时候学过的歌曲,《哦,十分钟》。(播放课件)

    4、请同学们看看我们四小丰富多彩的课间十分钟吧!(播放课件)

    四、【完美结课】

    师:“同学们,你们需要课间十分钟吗?为什么?”

    生:需要!(因为上课太紧张了。)

    教师小结:在课间十分钟,我们可以轻轻地唱歌,和同学们谈谈开心的事情,还可以玩玩游戏,这些能使你得到放松。当然,一些过于兴奋的活动会使你的身体和精神更加疲惫,反而不利于学习。老师相信只要大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合理利用十分钟,大家就一定能够拥有快乐十分钟!

    师:同学们,现在属于你们真正的快乐的十分钟到了,让欢快的旋律伴着你们的歌声去享受你们愉快的十分钟吧!

    (学生边唱着歌曲,边加动作,走出教室)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人音版

    吉祥三宝

    教学目标:

    感受歌曲里一家三口唱歌的快乐,能随音乐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节奏。

    教学重难点:

    1、能由浅入深地认识歌曲的结构,通过感观和体验,认识到乐曲的特碰竖点。

    2、享受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的乐趣,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快乐和成功。

    教学准备:

    1、已熟悉碰铃、串铃和哨子三种乐器的使用方法。

    2、每人各一套乐器(碰铃、串铃、哨子)。

    教学过程:

    一、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

    1、入室完整地欣赏歌曲。

    导入语:今天梁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听?听完后你要告诉我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这首歌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小结:原来这是一首蒙古族的问答歌。

    3、演示课件,第二遍完整欣赏歌曲。

    提出要求:“这次我们来听听蒙语版的歌曲,请你们听听歌曲里共有几段?到底是不是有问有答的?每一段是谁问谁答的?”

    4、小结:三段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自由讲述,老师作总结)

    二、分段欣赏歌曲,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不同的演唱。

    1、欣赏第一段,用不同的动作为歌曲伴奏。

    ――“现在我们来欣赏第一段,请用不同的动作为不同角色伴奏,但注意要一拍一拍来打节奏。”

    2、能做出代表动作的学生示范。(大家学着做)

    3、激发学生做出女儿和爸爸同时出现的动作。

    ――“女儿来了(拍手),爸爸来了(跺脚),那么女儿爸爸一起来的时候怎么办呢?”

    4、欣赏第二段,创编不同角色的动作。

    ――“第二段又是谁问谁答的呢?那么妈妈声音可以用什么动作来伴奏呢?”

    5、同样方法欣赏第三段。

    6、边看课件,完整地拍打身体的节拍演奏这首歌曲。

    三、选择乐器进行节奏乐演奏。

    1、乐器与歌曲的角色配对。

    2、提出演奏要求:“愿意帮助谁就选择对应的乐器,但是音乐没开始,我们的小乐器需要先休息的哦。”

    3、看指挥,学生进行分角色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引导学生每人使用三种乐器为歌曲伴奏,感受演奏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1、提出演奏方法和要求:边看图谱边操控乐器。

    2、初步尝试看图谱演奏歌曲。

    3、指出需要注意和演奏得不够好的地方。

    4、再次进行演奏。

    五、结束部分:

    小结:刚才的游戏好玩吗?今天你们都表现得非常棒,有许多同学的反映相当的敏捷,表扬。那我们把这么好玩的游戏表演给其他同学看好吗?(离开活动室)

    认识乐器萨克斯

    教学目标:

    1、欣赏萨克斯独奏《回家》,感受乐曲的款款深情和旋律的悠扬柔婉,以及萨克斯管所独具的荡气回肠的声音效果对音乐氛围的营造与烘托。

    2、认识吹管乐器萨克斯,了解它的形状和音色特点。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悠扬柔婉的情绪特点,认识吹管乐器萨克斯,了解它的外形和音色特点。

    教学难点:

    体验萨克斯管所特有的音色效果对音乐氛围的营造与烘托,以及对“家”的主题的深化。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复习歌曲《故乡的小路》(巩固两声部旋律和表现歌曲情绪)

    2、导入:走在故乡的小路上让我想起我的家,家:原本是住所,是可以供人遮风挡雨的地方。家是我们停泊的港湾,家,是温暖的地方,因为那里,有自己最爱的——亲人。

    师:今天我们来进入第五单元的学习《温馨的家》,听一首乐曲,它的名称——《回家》

    巧燃3、初听:演奏乐器——萨克斯管

    4、了解萨克斯管,课件+ppt

    5、了解了萨克斯管,我们再回到乐曲《回家》:首先通过五线谱来视唱旋律(用lu哼唱,唱好旋律中的笑宽大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和连音线旋律)分小组或男女生演唱旋律,熟悉旋律,其次可以用唱名谱视唱旋律,从而加强对音准的练习和指导,再次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范唱

    6、复听:?乐曲有几个主题,各主题不同的情绪

    师:第一主题(旋律平稳、舒展,带有少许忧伤,表达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第二主题(节奏紧凑,十六分音符的加入使得乐曲显得更加激动,表达作者回家见到亲人的喜悦之情)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乐曲所要表达的情绪,进一步理解乐曲的内涵

    7、再听:ppt(感受萨克斯所带来的音乐效果)

    回家问候父母,长辈、亲人,送去祝福,感受家的温暖。

    可爱的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弱起小节”,并能在歌曲中运用;

    2、技能目标:用气息支持歌唱,声音连贯,能用不同的粒度演唱歌曲《可爱的家》,并能用竖笛吹奏此曲;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热爱与感恩之情。

    【教学重点】

    用气息支持歌唱,声音连贯,并能用不同的粒度演唱歌曲《可爱的家》,感受家的温馨与和谐。

    【教学难点】

    1、换气记号处的节奏准确;

    2、相似乐句末尾音的音高走向。

    【教学准备】

    学生:音乐课本、文具盒;

    教师:音乐课本、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聊“家常”:

    1、同学们,0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歌曲曾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今天,我将它带来了,与大家一起分享。(开始播放《让爱住我家》的MTV)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轻轻唱一唱。

    2、这一家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请用一个词语表述。

    3、那你能自己家人间一些幸福的事情吗?

    二、学唱《可爱的家》:

    2、让我们仔细聆听,用心感受:

    △歌曲带给你什么感受?

    △让你感动的歌词。

    3、曲谱教学:

    △自学指南:

    换气记号(换气记号前的音符是两拍,别唱足,注意悄悄换气);

    四分休止符(每一乐句后都是一个四分休止符,注意停顿);

    音高走向(已标识音符的音高走向,要唱准)。

    △师单手弹曲谱,生轻唱。

    △设问:你觉得什么地方有困难?困难句教学。

    △加入左手伴奏,齐唱曲谱。

    4、填词唱:

    △让我们再听范唱,第一遍静听,第二遍轻唱;

    △师生接力唱,师先生后,再交换;

    △生齐唱。

    三、音乐知识:弱起小节

    △这首歌曲的拍号是什么?(四四拍子)

    △那四四拍子的含义是什么呢?(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

    △这不就得了,那这首歌曲中是否每小节都是四拍呢?(不是,首尾两小节不是)

    2、那我们怎样解释这个怪现象呢?(知识点:弱起小节)

    3、请四人小组讨论这个知识点,你们发现些什么?生答后师生对话总结:

    △每小节有四拍的是“完全小节”;不足四拍的是“不完全小节”;

    △完全小节的强弱关系是:强、弱、次强、弱;而第一小节是弱,所以也称“弱起小节”;最后一小节有三拍,是强、弱、弱。

    △弱起小节要唱得弱一些,我们来试着唱唱第一句。弱起带给你什么感受?

    四、歌曲处理:

    2、mf——f——p——mf

    △f处:“虽然没有大厅堂,冬天温暖夏天凉”一句,作者表达对家的热爱时,情绪非常激动,所以要唱得“强”一些;

    △p处:“可爱的家庭啊”一句,速度减慢,作者将对这个家的爱又深埋心底,所以,要唱得“弱”一些;

    △把这两句来试试。

    3、跟着琴,完整体验。

    4、抽生表演唱。

    五、竖笛练习:

    2、学生自学。

    3、困难处,讨论解决,并练吹困难句。注意气息。

    4、集体吹奏。

    六、小结:

    1、同学们,你们的笛声虽然还不流畅,但里面有你们的深情;你们的歌声虽然还不委婉,但里面饱含你们对家的热爱,在这儿,你想给你的家人怎样的祝福呢?

    2、同学们,让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珍惜你所拥有的幸福,别忘了对你的家人道一声“谢谢”。

    3、在《爸妈谢谢你》的歌声中走出教室。

    小学音乐小螺号教案

    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考 网我整理了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音乐教案范文精选,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会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御姿粗见过大海吗?谁来他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同学分别说出对大海的印象:海水蓝蓝的咸咸的,海风吹在脸上的感觉很凉爽。

    2、看来同学们和大海已经是老朋友了,那同学们再来大海边有什么呢?

    同学:大海边有沙滩、有贝壳、还有礁石……

    师:那今天我要给同学们上的音乐课跟什么有关呢?(大海)对了,首先我把这歌曲唱一遍,同学们仔细听了,等下我要提问的。

    二、教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师范唱《赶海的小姑娘》歌曲一遍,同学们喜欢听这歌曲吗?(喜欢)那好,今天我们就认真的学,你们学会了,会比老师还唱得好呢!

    1、分乐句教唱歌曲一遍。

    2、用琴声伴奏较唱歌曲两遍。

    3、重点讲解休止符和延音的唱法。

    三、同学和老师一起把《赶海的小姑娘》完整地演唱两遍。

    结束新课。

    教学反思:学生学会唱本首歌曲,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能为《赶海的小姑娘》创编几个舞蹈动作,并为同学们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会演唱了《赶海的小姑娘》这支歌曲,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给这歌编舞蹈。

    二、舞蹈教学

    1、老师完整地示范一遍舞蹈,引起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2、教师请个别学生到前面来模仿和创编舞蹈基本动作。

    3、教师分乐句教学

    三、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民乐合奏《丰收欢乐而归》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2、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感。

    教学过程:

    1、第一遍欣赏乐曲《丰收快乐而归》。感受音乐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绪?这种情绪是由什么音乐要素造成的(有自由的散板、中速的优美、快速的欢快等)?

    2、教师介绍乐曲。这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丰收快乐而归》,表现了渔民们战胜风浪之后,满载丰收快乐而归的情景。乐曲有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镇镇的情绪是不同的,引导学生第二遍欣赏,分辨三个不同的情绪所引发的不同联想。

    3、根据条件,教师可播放电影《海霞》的片段,补充欣赏电影插曲《织鱼网》,增加册明学生对大海边渔民劳动生活的感性认识。

    4、分段欣赏:能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

    (1)开始是由什么乐器领奏的?

    (2)中间乐段抒情的旋律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

    (3)哼唱第三段的旋律或用打击乐器为旋律伴奏。

    5、开一个音乐发布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如写一段短文、画一幅音乐情景图、演唱或演奏第三段乐段的主旋律等。

    教学反思: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能感受乐曲的不同情绪。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

    1、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用圆润、流畅的歌声表达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

    3、通过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三峡 宜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难点是通过活动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教学准备:有关大海、三峡的资料,钢琴、绘画用品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一说:形容大海的词语,你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2、看一看:大海有关图片。

    二、学唱歌曲:

    1、师介绍创作背景及作者:

    作者:王立平,歌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音乐,作于1983年。

    2、初听歌曲,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3、采用听唱学唱歌曲:

    (1)跟录音学唱。

    (2)生试唱,老师纠正错误的地方。

    (3)指名唱,其他学生点评。

    4、讨论: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的内涵?

    5、共同分析,深情演唱,采用多种形式演唱;齐唱;师评价。

    三、引导创作:

    1、提问:大家对自己家乡了解多少?

    2、欣赏有关“三峡”系列景色(图片等)

    3、提问:你能用哪些方式表达你对家乡的爱?(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画三峡”、“颂三峡”、“唱三峡”的主题)

    4、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主题,进行创作,师作适当指点。

    5、分别展示作品,学生老师分别作简单点评。

    四、小结,结束新课。

    教学反思:能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的真挚情感。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小螺号》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欢用快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小螺号》,抒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

    二、学习和正确运用波音、上滑音,充分发挥其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多变的节奏和大跳音程:感受和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趣。

    教具准备:钢琴、网络资源。 海螺、小螺号、瓶罐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赶海的小姑娘》

    三、引入新课

    1、出示海螺,启发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和生长的环境,介绍海边的人们就地取材,将海螺加工制作成小螺号以及小螺号的用途。(传递信息)

    2、放映大海、沙滩、螺号等幻灯片。(接下来请同学们来看幻灯片,看了这些美丽的图画后,你们知道了这节音乐课和什么有关系了吧?)

    3、今天我们将要学唱一首新歌,歌名叫“小螺号”。

    播放动漫《小螺号》(同学们先欣赏歌曲《小螺号》),感受并说出歌中的“景”是怎样描绘的?歌中的“情”是怎样表达的?

    (我仿佛见到了宽阔的沙滩,辽阔的大海,海边还有一个小朋友正在吹小螺号)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轻声地模唱几遍。 好,现在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轻轻地哼唱。

    5、讲解波音、上滑音,并要求学生找一找歌曲中有波音和上滑音的位置。

    6、难点练唱。

    (1)大跳音程。 325666

    (2)切分音及长音。1 61. 1— 美吔!

    7、逐句教唱(侧重难点)

    8、学生跟琴声练唱

    9、歌曲处理:

    情感要求 :

    第一乐段(1~16小节)欢快、跳跃有弹性,表达出螺号声声和孩子们 期盼的心情。

    第二乐段(17~28小节)舒展优美、亲切自然。 整体情绪:欢快、活泼、甜美地。

    10、分男女生演唱,点唱。

    11、学生试吹瓶罐,模仿螺号声,在歌曲合适处加入伴奏(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交换唱奏)

    12、分小组唱,奏练习。

    13、各组推荐两名学生作唱,奏表演。

    三、课堂小结:

    这一课的学习,大家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进步很快,还希望你们多利用课余时间练习,一定要背熟歌词。

    教学反思: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全套教案

    【 #教案#导语】中国一共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的有: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酥油花灯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拉祜族的月亮节、苗族的花山节等等。由于一些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出现相同的重大节日,如:古尔邦节 等。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2、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3、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泼水节的录像片段)

    师:我们今天将学唱的歌曲就是表现傣族人民泼水节情景的。

    2、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1)教师范唱或播放范唱带,使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情绪、音调、节奏、速度有所了解。

    随范唱的录音学唱歌词。注意区分“X.XXX”“XXX.X”这两种不同的节奏和第二段歌词“人人都像只∣小水鸟∣”节奏的正确。难点是结束句中“哎罗”两字,起于第二拍的后半句,可用指挥手势予以提示。

    (2)引导学生分析乐谱,哪两个乐句节奏完全一,音调也大多相同,两处不同的音调你能唱准吗。

    (3)学唱第一、二乐句的歌谱,可结合运用听唱法。

    (4)随伴奏带再学唱几遍歌词。

    (5)介绍傣族乐器锣与象脚鼓的斗争,部分学生可用大锣和铃鼓模仿其音响。

    3、学生几个傣族舞蹈动作,随音乐自由表演。

    傣族人民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动作很有特点,也不难学,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学跳几个傣族舞蹈的动作。

    三、音乐活动:当学生初步学会后可让他们伴随《快乐的波水节》的音乐自由起舞,也可以作些即兴的变化,教师还可以再找些傣族风格的乐曲来代替《快乐的泼水节》,这不但可使学生更增添兴趣,而且可让他们更多地接触傣族风格的音乐。

    四、最后在边唱边舞蹈中结束全课。

    教学反思:

    学生对本课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唱歌时感情投入,歌声整齐,音乐活动积极参与。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弹拨乐合奏《塔吉克的节日》和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能随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

    2、初步了解塔克族及该民族乐器常用的民族乐器鹰笛和手鼓,了解火把节的概况和民族乐器的中阮。

    3、学习演奏手鼓,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表现傣族泼水节欢快情景的歌曲《快乐的泼水节》,今天我们要到傣族的山乡去“旅游”,参加他们的火把节。现在我们先来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2、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提出要求:同学们已经到了四年级了,今后欣赏的乐曲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听,器乐曲没有歌词,该怎样欣赏呢,首先能跟着哼唱几遍,以后有一听到这个主题就能说出这乐曲的曲名和作者,这也是我们欣赏音乐的重要目标派亩之一。再者,听音乐时要根据乐曲的标题展开联想和相象,想象越丰富,你对乐曲的理解就越深,对“对音乐语言”就越熟悉。最后,还要注意乐器的音色。

    (1)初听乐曲。随教师学唱主题A,要求能初步记住。

    (2)复听主题A。

    (3)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4)完成课本上的作业:为A、B两段旋律填上速度和表情用语。

    3、欣赏弹拨乐合奏《塔吉克的节日》

    (1)简介塔克族及鹰笛、手鼓。

    (2)初听乐曲。

    (3)随教师学唱主题,要求能初步记住,边用“X.XXX”的节奏型为这一主题伴奏。

    (4)学习手鼓的演奏方法,部分学生持手鼓实践,部分学生模仿击手鼓的动作。

    (5)教师奏扮亏主题音乐,学生用手鼓伴奏。

    (6)复听乐曲。

    4、小结:

    教学反思:学生能专心投入的欣赏音乐,学习用手鼓尘缺森的为音乐伴奏。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那达慕之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节日那达慕。

    2、初步接触歌曲。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唱出气势。

    3、能为结束句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

    教学重、难点: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情感的启发。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音乐进入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导入

    1、美丽的内蒙草原

    师:“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白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草一朵、牛羊好似珍珠洒,啊!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为背景音乐)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描写的是哪里?

    生:内蒙古大草原!

    师: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绿色的草、五彩的繁花、白色的羊群、枣红的马,还有远处缓缓起伏的丘陵和挺拔的白桦林。这就是盛夏的内蒙草原,从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到空灵的藏北大草原,从绚丽的木兰围场,到优雅的巴音布鲁克。然而,柔美的漂亮并不是草原的,它还有阳刚的豪放。让我们一同走进蒙古大草原领略他的美丽与豪放……(播放课件,随课件带领学生观赏草原美景,并由学生汇报交流相关的民族文化。如:地理位置、生活习惯、服饰、节日等等)通过学生的汇报、教师的及时补充,结合课件给学生听觉和视觉的刺激,带领学生了解蒙古族,引发学习兴趣后引导到蒙古的节日。

    2、热闹的那达慕

    师:你们知道蒙古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吗?

    生:那达慕!

    初听环节,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的聆听《那达慕之歌》,了解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师:歌中写了什么?(请同学读词)

    师:从中你了解了哪些“那达慕”的情况?

    生:人们要穿好节日的服装!有骑马比赛!参加那达慕的人很多很多,节日的场面很热闹!晚上人们载歌载舞、拉马头琴庆祝节日……。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除了这些你们对这个盛大的节日还有更深的了解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查找到的相关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作汇报。

    (播放课件,《那达慕之歌》作背景音乐)学生进行小组汇报,进行信息交流。

    教师结合课件作补充,让学生了解“那达慕”的来历、节日活动内容、现在的“那达慕”等信息。那达慕,蒙语,意为游戏或娱乐。是集祭祀、竞技、娱乐和祝福于一体的民族体育盛会。

    教学反思:

    学生唱歌时感情投入,歌声整齐。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活动《欢腾的那达慕》。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对少数民族节日的向往之情。

    2、培育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

    今天我们要请同学们自己来组织、参与盛大的那达慕大会,请大家看课本,其中有摔跤、*、射箭、唱加油歌等五个部分的内容,这几个部分的内容都要求同学们与伙伴合作,共同来创造、来表现,比如摔跤,课本上规定了节奏X—∣XX∣X—∣X0∣,还规定了只能用56123五个不同的音,但也可以只选择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因此,就有多种可能性,就要看同学们的创造精神如何了,例如:1=F2/4

    5—∣55∣55∣50∣5—∣65∣6—∣50∣1—∣56∣1—∣50∣

    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

    1—∣66∣5—∣60∣

    嗨嗨嗨嗨嗨

    又如射箭,课本中只规定用X—∣X00∣X—∣X00∣的节奏,X—是表现箭飞出去的声音;X0是表现箭中靶的声音,现在请同学们用打击乐器来模仿,这就要动脑筋了,可能要用上许多非常规的演奏方法,这就培育了我们的创新思维。还要请同学们注意第21页的排成圈状的图片,这图片表明了活动的路线,但既可以是顺时针,也可以是逆时针,从加油歌开始,中间插入摔跤、射箭、歌唱、和*,最后在加油声中结束。现在请同学们分成四组,大家共同商量设计活动如果进行,每个组里谁表现摔交,如何伴唱,谁表演*,谁来用打击乐器伴奏,如何伴奏,谁表演射箭,谁来用打击乐器模仿其声音效果,如果模仿,谁来唱《那达慕之歌》,其他的人干什么,谁来唱加油歌,是固定还是不固定,一共要唱几遍等。

    2、学生们分四组,相互交流、商讨,共同设计,教师巡回指导、启发,但应尊重学生的意见,不要搞成千篇一律。

    3、学生分组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4、综合四组的表演,即让四组的摔交、射箭、歌唱和*共同表演,拉拉队共同唱加油歌,形成*。

    教学反思: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积极参与,有创新能力。

    踩雨歌曲四年级上册简谱

    《踩雨》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踩雨》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的一首演唱歌曲,表现了一个少年在夏日的雨里踩着雨花在玩耍的情景,富有想象的歌词与欢快的旋律相结合后,使歌曲更具有童趣、乐观、浪漫的气息。

    教学分析:

    歌曲《踩雨》分三个层次描绘了孩子们夏日在雨中踩着雨花玩耍嬉戏的情景,塑造了孩子们轻松、活泼、可爱的形象,反映了他们热情纯真的童心世界。歌词的词意充满着童趣,听“踩雨呀!踩雨呀!”,这是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发出的呼喊声。特定的象声词“沙里格沙”指伏、“叭里格叭”亲切而通俗。富有想像的歌词与欢快的旋律结合后,使歌曲更具有童稚、乐观、浪漫的气息。

    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十岁这个阶段,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究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这时的他们已有自己的思想观念。教师因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体现生本理念。

    二、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始终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差异。音乐课的教学课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鼓励音乐创造,完善评价机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甜美轻松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能力目标:创编动作,随音乐即兴表演,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能感受到雨带给人们的遐想,让孩子们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音乐。

    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感受雨和音乐的美妙,能轻松甜美的演唱歌曲。

    四、教法、学法:

    从新课标倡导的理念出发,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体验探究法2、合作学习法3、模仿学习法4、媒体演示法

    五、设计流程:

    本课选择了人教版第九册第七课《雨花》中《踩雨》一课为教学内容,以“雨”为主线,按“听雨——赏雨——唱雨——踩雨——戏雨”为线索,对整堂课进行设计,力求让学生感受自然美、音乐美、创造美。

    教具准备:多媒体播放器、音效光盘、录音机、磁带、电子琴、学生准备自制乐器

    六、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播放钢琴曲《雨滴》,营造课堂气氛。

    2、听上课铃,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授课过程:

    课前导入:

    1、教师设问:“在这段优美的钢琴曲中你能听出什么? 请你尘拆看,它描述了什么内容。”

    2、教师叙述:“其实我们生活的环境就象是有一个交响乐团,每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时刻演奏着不同情绪的旋律,我采集了一些声音样本,你能听出它们是什么声音吗?”

    过程:运用多媒体播放音效光盘

    内容:雨滴 p轻巧

    大雨 f强

    雷雨 ff猛烈

    要求:[1]“你能听辨是什么声音吗?”

    [2]“你能比较并说出强弱吗?”

    [3]“你能用嘴模仿出它们的声音吗?”

    [4]“沙沙沙、哗哗哗,这些声音能构成美妙的音乐吗?”

    引入:“小的时候,老师特别喜欢在夏天的雨后和附近的孩子一起在水里奔跑嬉闹,有时干

    脆脱了鞋赤脚踩水,一双双小脚丫在水里跳来跳去,追逐打闹。夏日的雨声“沙沙沙”;赤着脚丫踩在雨中“叭叭叭”,这声音构成了美妙的音乐。今天,老师把我心中一段最美好的童年回忆带给你们,听!…唯兄携…”

    【设计意图】教师从听钢琴声音入手,让学生从听觉上感知音乐,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聆听:播放《踩雨》

    1、初听提示:“歌曲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觉?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组织:简短讨论

    2、复听提示:“感受歌曲情绪,注意乐句之间异同之处。”

    组织:简短讨论

    【设计意图】继续从聆听入手,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整体的感受过程,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唱谱过程:

    1、模唱:“谁能模唱开始的四小节“沙里格沙沙……”的曲调? 说明他既听的认真,而且记忆力又非常强!“

    旋律:3 23 2 5 ∣ 2 21 2 0 ∣ 3 23 7 67 ∣ 1 1 1

    0∣2、教师范唱曲调,学生随琴视唱曲调,期间教师要及时纠正错误并指导学生对前四小节连音与断音进行比较,以及力度的把握。

    2、“我相信全体同学能自学唱出前面12小节曲调,注意轻声唱,不要影响周围同学。”

    3、“听琴弹接下去的8小节。尤其是这8小节中的最后两小节曲调,有些难度,有一个什么节奏?”

    组织:简短讨论

    讲解并指导学生进行切分音、附点、前松后紧音型的学习和演唱

    4、把歌曲的20小节曲调连起来唱一唱。

    5、“最后8小节曲调不难,但注意有两小节稍有变化,要看仔细,唱准确。”

    6、“让我们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把全曲连起来进行演唱。”

    7、鼓励:教师要及时的鼓励学生

    【设计意图】由听到学唱歌谱,一层一层的深入,由易到难的逐步学习知识。

    唱词过程:

    1、听辨相同旋律,听后指出并模唱。随琴唱一唱词

    [1]老师唱,请学生比较用哪一种方法唱这首好?

    第一种:连贯不断续

    第二种:饱满有颗粒性像下雨的感觉

    [2]讨论用怎样力度演唱?(mf )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听范唱模唱。

    要求:请你带着欢乐、活泼的心情,表现在夏天的雨中玩耍的情景,唱好这首歌。 3、小结:“„沙沙沙、叭叭叭‟这是多么美妙的音乐啊! 听完这首歌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充满童趣的图画。”

    4、“我们大家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作为一次艺术实践活动,轻松地、甜美地唱一唱。” 【设计意图】学习音乐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学唱歌曲,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很容易的进入学习状态,并很快的学会歌曲。

    表演过程:

    1、讨论歌曲情绪“谁在雨过后踩过雨,你的心情?”

    2、教师:“我想了一个好注意,可以在现场就感受一下踩雨时叭叭叭的声音快乐,请在句末处加上“XX”,用自制乐器或用双脚轻轻拍打地面,并用刚才我们所说的心情唱一唱这首歌。”

    谱例:3 23 2 5 ∣ 2 21 2 XX ∣ 3 23 7 67 ∣ 1 1 1 XX∣

    3、随音乐伴奏完整演唱歌曲,并用自制的下雨音响为歌曲伴奏。

    要求:边唱边用神态动作……表现你对音乐发展过程的感受。

    4、教师:“同学们的脸上浮现的笑容真好看,大家想像着“踩雨”的情景,来一次艺术实践活动,用我们身边的自制乐器或其他表演形式(唱、跳),重现“踩雨”的情景,我们开始吧。”

    5、分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6、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拓展延伸,为了提升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音乐的感受力与表现力。

    课堂小结:

    教师:“大家表现的真精彩,老师被你们带回了童年,在雨中踩雨,你们一定也经历过这样愉快的游戏。雨声、踩雨声、笑声编织成一首动听的交响曲。只要我们留心,相信大家能听到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更多创作灵感与快乐。”

    课后延伸:

    1、“雨滴带给人们遐想,课后让我们寻找并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主题《雨》,我们可以在下节课进行创作展示。”

    2、构思:从命题出发构思内容框架。根据框架选用素材进行创作。

    3、要求:根据本课内容学到的“小雨”、“大雨”、“暴雨”……各人找自己伙伴或单独发挥自己的想像,创作音乐——命题创作。

    4、说明:因为是命题的自由创作,所以各种形式不限。

    如:用各种音响的先后交织出现,组成一幅《狂风暴雨》;再如:用数首表现“雨”的歌曲串联起来,加上打击乐器、串联词等。还可以小品形式、艺术造型、舞蹈等等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

    板书:

    童年的歌--《踩雨》

    1、旋律:3 23 2 5 ∣ 2 21 2 0 ∣ 3 23 7 67 ∣ 1 1 1 0∣

    谱例:3 23 2 5 ∣ 2 21 2 XX ∣ 3 23 7 67 ∣ 1 1 1 XX∣

    2、切分音、附点、前松后紧音型

    3、力度符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聆听多种“雨”为主题的音乐,能感受不同的构思,不同旋律,风格情绪的变化。

    2、能力目标:孩子们能用欢乐、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在夏天的雨中玩耍的情景,尝试用所学的音乐表现手法为歌曲伴奏。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歌曲《踩雨》,学生能在音乐中感受体验踩雨的欢乐情绪,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二、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踩雨》 不同的构思,不同旋律,相同内容,风格情绪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

    体验表现生活与歌曲中踩雨的欢快

    四、教学流程

    1、组织教学

    播放钢琴曲《雨的印记》乐曲,学生随音乐自由律动进教室

    2、听雨

    1)、猜谜导入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猜谜语的形式,引出“雨”,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

    2)、聆听各种雨声

    感受音乐的强弱变化。调动他们的视听觉、情感同时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3、 赏雨

    欣赏歌曲《踩雨》

    模唱如(“沙沙沙”“哗哗哗”)、聆听、对等灵活多样的方法,让学生感受体验歌曲《踩雨》的三个层次所表现的不同情绪,并通过表演等形式来表现歌曲欢快,愉悦的氛围。

    4、踩雨

    1)学唱歌曲《踩雨》

    听唱法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听、唱的能力;

    2) 视唱《踩雨》乐谱,

    3)、采用其它“雨声”演唱,避免演唱的疲劳,同时更加熟悉歌曲的旋律

    五、总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