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生物

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 生物
  • 2023-06-12
目录
  •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填空
  • 必修二生物知识点归纳
  • 生物必修二第一节知识点
  • 高二生物选修三知识点
  •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填空

    【 #高二#导语】从高二开始,我们学生学习的生物知识难度就增加了,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才能学好这门科目。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笔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笔记 篇一

    1、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样方法(植物和运动能力较弱模谨的动物)、标志重捕法(运动能力强的动物)

    3、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称。

    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

    生态: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地球上的生态:生物圈

    4、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

    (1)“J”型增长曲线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

    (2)“S”型增长曲线条件: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

    5、K值(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数量,选择在K/2时捕捞资源,在K/2之前进行虫害杀灭(降低环境容纳量)

    6、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笔记 篇二

    生态的稳定性

    1、概念:生态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生态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磨尺自我调节能力越大;

    3、生态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崩溃。

    4、生物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朴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亦然。草原生态恢复力稳定性较强,草地破坏后能恢复。而森林恢复很困难。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它的恢复力稳定就弱。留意:生态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保持其稳定性,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5、提高生态稳定性的措施:在草原上适当栽种防护林,可以有效地防止风沙的侵蚀,提高草原生态的稳定性。再比如避免对森林过量砍伐,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等等,都是保护生态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的利用应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的自我调节能力;

    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3.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瞎码高笔记 篇三

    1、解旋酶:作用于氢键,是一类解开氢键的酶,由水解ATP来供给能量它们常常依赖于单链的存在,并能识别复制叉的单链结构。在细菌中类似的解旋酶很多,都具有ATP酶的活性。大部分的移动方向是5′→3′,但也有3′→5′移到的情况,如n′蛋白在φχ174以正链为模板合成复制形的过程中,就是按3′→5′移动。在DNA复制中起作用。

    2、DNA聚合酶:在DNA复制中起作用,是以一条单链DNA为模板,将单个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形成一条与模板链互补的DNA链,形成链与母链构成一个DNA分子。

    3、DNA连接酶:其功能是在两个DNA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如果将经过同一种内切酶剪切而成的两段DNA比喻为断成两截的梯子,那么,DNA连接酶可以把梯子的“扶手”的断口处(注意:不是连接碱基对,碱基对可以依靠氢键连接),即两条DNA黏性末端之间的缝隙“缝合”起来。据此,可在基因工程中用以连接目的基因和运载体。与DNA聚合酶的不同在于:不在单个脱氧核苷酸与DNA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而是将DNA双链上的两个缺口同时连接起来,因此DNA连接酶不需要模板

    4、RNA聚合酶:又称RNA复制酶、RNA合成酶,作用是以完整的双链DNA为模板,边解放边转录形成mRNA,转录后DNA仍然保持双链结构。对真核生物而言,RNA聚合酶包括三种:RNA聚合酶I转录rRNA,RNA聚合酶Ⅱ转录mRNA,RNA聚合酶Ⅲ转录tRNA和其她小分子RNA。在RNA复制和转录中起作用。

    5、反转录酶:为RNA指导的DNA聚合酶,催化以RNA为模板、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DNA的过程。具有三种酶活性,即RNA指导的DNA聚合酶,RNA酶,DNA指导的DNA聚合酶。在分子生物学技术中,作为重要的酶被广泛用于建立基因文库、获得目的基因等工作。在基因工程中起作用。

    6、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限制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细菌、霉菌等)中。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能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是特异性地切断DNA链中磷酸二酯键的核酸酶(“分子手术刀”)。发现于原核生物体内,现已分离出100多种,几乎所有的原核生物都含有这种酶。是重组DNA技术和基因诊断中重要的一类酶。例如,从大肠杆菌中发现的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目前已经发现了200多种限制酶,它们的切点各不相同。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抗虫基因,就能被某种限制酶切割下来。在基因工程中起作用。

    7、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植物细胞工程中植物体细胞杂交时,需事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从而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然后诱导不同植物的原生质体融合。

    8、胰蛋白酶:在动物细胞工程的动物细胞培养中,需要用胰蛋白酶将取自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和组织分散成单个的细胞,然后配制成细胞悬浮液进行培养。或用于细胞传代培养时将细胞从瓶壁上消化下来。

    9、淀粉酶:主要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淀粉酶、胰腺分泌的胰淀粉酶和肠腺分泌的肠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10、麦芽糖酶:主要有胰腺分泌的胰麦芽糖酶和肠腺分泌的肠麦芽糖酶,可催化麦芽糖水解成葡萄糖。

    11、脂肪酶:主要有胰腺分泌的胰脂肪酶和肠腺分泌的肠脂肪酶,可催化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肝脏分泌的胆汁乳化脂肪形成脂肪微粒后,有利于脂肪分解。

    12、蛋白酶:主要有胃腺分泌的胃蛋白酶和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可催化蛋白质水解成多肽链。作用结果是破坏肽键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13、肽酶:由肠腺分泌,可催化多肽链水解成氨基酸。

    14、转氨酶:催化蛋白质代谢过程中氨基转换过程。如人体的谷丙转氨酶(GPT),能够把谷氨酸上的氨基转移给丙XX酸,从而形成丙氨酸和a—XX戊二酸。由于谷丙转氨酶在肝脏中的含量最多,当肝脏病变时谷丙转氨酶就大量释放到血液,因此临床上常把化验人体血液中这种酶的含量作为诊断是否患肝炎等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

    15、光合作用酶:是指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一系列酶,主要存在于叶绿体中。

    16、呼吸氧化酶:与细胞呼吸有关的一系列酶,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17、ATP合成酶:指催化ADP和磷酸,利用能量形成ATP的酶。

    18、ATP水解酶:指催化ATP水解形成ADP和磷酸,释放能量的酶。

    19、组成酶:指微生物细胞中一直存在的酶。它们的合成只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如大肠杆菌细胞中分解葡萄糖的酶。

    20、诱导酶:指环境中存在某种物质的情况下才合成的酶,如大肠杆菌细胞中分解乳糖的酶。

    4.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笔记 篇四

    光合作用的原理

    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植物更新空气。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同位素标记法)

    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2、光合作用的过程:

    总反应式:CO2+H2O→(CH2O)+O2,其中(CH2O)表示糖类。

    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可将其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5.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笔记 篇五

    1、生态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一般都包括以下四种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热能、空气、水分和矿物质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生产者:自养型生物(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及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

    4、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来的有机物,所以把它们叫做消费者。消费者属于异养生物。动物中直接以植物为食的草食动物(也叫植食动物)叫做初级消费者;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叫做次级消费者;以小型肉食动物为食的大型肉食动物,叫做三级消费者。

    5、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6、生物之间的关系:食物链中的不同种生物之间一般有捕食关系;而食物网中的不同种生物之间除了捕食关系外,还有竞争关系。

    7、生态中各成分的地位和作用: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赖以存在的基础,生产者是生态中的主要成分,消费者不是生态的必备成分,分解者是生态的重要成分。

    8、消费者等级与营养等级的区别:消费者等级始终以初级消费者为第一等级,而营养等级则以生产者为第一等级(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同一种生物在食物网中可以处在不同的营养等级和不同的消费者等级;同一种生物在同一食物链中只能有一个营养等级和一个消费者等级,且二者仅相差一个等级。

    6.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笔记 篇六

    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7、蛋白质功能:

    ①结构蛋白,如肌肉、羽毛、头发、蛛丝

    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③运输载体,如血红蛋白

    ④传递信息,如胰岛素

    ⑤免疫功能,如抗体

    必修二生物知识点归纳

    2021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框架有哪些你知道吗?生物学在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生物课是高级中学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一起来看看2021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框架,欢迎查阅!

    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生物体没有显现出来的性状称隐性性状隐性性状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所得子

    一代中没有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没有显现出来的性状。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双亲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不是“双亲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而是研究者“只关注了一对相对性状”。

    不存在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生物。

    3、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理论上,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的后代中有一半是纯合子。

    4、纯合子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相同的纯合子杂交后代是纯合子;

    不同的纯合子杂交后代是杂合子。

    5、基因在子代体细胞中出现的机会相等基因包括核基因和质基因两类,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核基因在子代体细胞中出现的机会相等;

    质基因在子代体细胞中出现的机会是不相等的。

    6、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具有相同的细胞学基础二者的细胞学基础不同;

    前者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后者是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7、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可能不同。

    原因是环境条件不同。

    8、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可以不同。

    如,在完全显性时,含有相同显性基因的个体。

    9、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一定不同基因型不同,表现型完全可能相同。

    如,在完全显性时拆橡,含有相同显性基旅兄旁因的个体。基因型不同,表现型可以不同。如,在完全显性时,隐性纯合子与含有显性基因的个体。

    10、表现型不同,基因型一定不同表现型不同,基因型也可能相同,原因是环境条件不同。

    11、所有的生物都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只有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可能进行减数分裂。

    12、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一定是发生了减数分裂若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那么,发生的一定是减数分裂;

    若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也复制了两次,那么,发生的只能是有丝分裂。

    13、体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体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成熟的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

    14、生殖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生殖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

    15、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就是成熟的生殖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还需要进一步发育才能成为生殖细胞。

    16、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能两两配对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只有同源染色体才能两两配对。

    17、只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中才有同源染色体能进行减数分裂的生物,其体细胞中也有同源染色体。

    18、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生殖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的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除此之外,体细胞中都是具有同源染色体的;

    二倍体生物的生殖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多倍体生物的生殖细胞中理论上存在的同源染色体。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

    一、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 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

    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

    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P67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尘宽不发生性状分离): 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 → 表现型)

    5、 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高中生物必修二重要知识

    1.孟德尔通过分析 豌豆杂交实验 的结果,发现了 生物遗传 的规律。

    2.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这叫做 去雄 。

    3.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 相对性状 。

    4.孟德尔把F1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 显性性状 ,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 隐性性状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 显性性状 和 隐性性状 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

    5.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 遗传因子 决定的,其中决定显现性状的为 显性遗传因子 ,用 大写字母 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 隐性遗传因子 ,用 小写字母表示。

    (2)体细胞中的 遗传因子 是成对存在的, 遗传因子 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 纯合子 , 遗传因子 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 杂合子 。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 成对的遗传因子 彼此分离,分别进入 不同的配子 中,配子中只含有 每对遗传因子 的一个。

    (4)受精时, 雌雄配子 的结合是随机的。

    6.测交是让 F1 与 隐性纯合子 杂交。

    7.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 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 遗传因子 成对存在的,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 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 遗传因子 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随 配子 遗传给后代。

    2021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框架相关文章:

    ★2021生物必修二复习提纲

    ★2020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2020

    ★高中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必备知识框架

    ★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必修二学习必考知识点

    生物必修二第一节知识点

    在高二阶段,只要你自己懂得主动学习,知道自己每天该干什么,该如何处理各科学习,那么,你在高三时期的学习将更加轻松自如。努力学习吧!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第二册知识点梳理,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高二生物第二册知识颂消点梳理1

    1、水生单细胞生物直接与水进行物质交换。从水中获得氧和养料,向水中排放代谢废物。如草履虫。

    2、体液:指多细胞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也是人体内液体的总称。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3、细胞内液:指细胞内的液体。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核基质、细胞器基质。

    4、细胞外液:指存体内在于细胞外的液体。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5、血浆:指血液中的液体部分。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主要含有水、无机盐、血浆蛋白、血糖、抗体、各种代谢废物。

    6、组织液:指体内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成分与血浆相近。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7、淋巴:指存在于淋巴管内的液体。是淋巴细胞的生活的内环境。

    8、内环境:是指人体的细胞外液所构成的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是体内历肆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9、非蛋白氮:是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的总称,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包括尿素、尿酸、肌酸肌苷、

    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等。

    10、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11、渗透压:

    ⑴、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⑵、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成正比。

    ⑶、血浆渗透压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⑷、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⑸、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程度取决于肌体对水盐平衡的调节水平。

    ⑹、人的血浆渗透压约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12、正常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度:

    ⑴、血浆接近中性,PH在7.35——7.45之间

    ⑵、内环境PH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缓冲物质的存在。

    13、人体细胞外液温度一般维持在370C左右。

    二、应会知识点

    1、细胞液:特指植物细胞液泡内液体。

    2、内环境PH值维持稳定的调节:

    ⑴、缓冲物质:指血液中含有的成对的具有缓冲作用的物质。

    缓冲物质由弱酸和强碱盐组成。

    中和碱性物质中和酸性物质

    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KH2PO4K2HPO4

    ⑵、作用原理:

    ①、若内环境酸性增强(中和酸性物质)时,如:

    C3H6O3+NaHCO3→H2CO3+NaC3H5O3

    └→CO2+H2O

    └→血液CO2→呼吸中枢兴奋增强→呼吸运动增强(呼出CO2)

    ②、若内环境碱性增强(中和碱性物质)时,如:NaCO3+H2CO3→NaHCO3

    如果过多,则由肾脏排出多余的部分。

    ⑶、PH值稳定的意义:保证酶能正常发挥其活性,维持新陈代谢的正常顺利进行。

    可以说一个人身上细胞状况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包括人的衰老病变等等等等,都是因为细胞出现了问题,你应该了解细胞生活的环境。

    高二生物第二册知识点梳理2

    1、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变化:

    ⑴、体温的变化(正常情况下):

    ①、不同人的体温不同

    ②、不同年龄的人体温不同

    ③、不同性别的人体温不同

    ④、同一人24小时内体温不同。

    2—4时较低,14—20时(差幅不超过1OC)

    ⑵、变化原因:新陈代谢

    2、稳态: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3、人体各个器官、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4、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5、功能上与内环境稳态相联系的:消化、呼吸、循环、排泄。

    6、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7、内环境需要维持稳态的根本原因:

    ⑴、细胞代谢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影响。

    ⑵、细胞代谢正常进行要求细胞形态结构正常,渗透压的变化影响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高二生物第二册知识点梳理3

    1.类脂与脂类

    脂类:包括脂肪、野烂知固醇和类脂,因此脂类概念范围大。

    类脂:脂类的一种,其概念的范围小。

    2.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纤维素: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的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能为一般动物所直接消化利用。

    维生素: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人和动物缺乏维生素时,不能正常生长,并发生特异性病变——维生素缺乏症。

    生物素:维生素的一种,肝、肾、酵母和牛奶中含量较多。是微生物的生长因子。

    3.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C、H、O、N、P、S、K、Ca、Mg。其中N、P、S、K、Ca、Mg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中的大量元素。C是基本元素。

    主要元素:指大量元素中的前6种元素,即C、H、O、N、P、S,大约占原生质总量的97%。

    矿质元素:指除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必需元素: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元素。它必需具备下列条件:第一,由于该元素的缺乏,植物生长发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第二,除去该元素则表现专一的缺乏症,而且这种缺乏症是可以预防和恢复的;第三,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应表现直接的效果,绝不是因土壤或培养基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微量元素:指生物体需要量少(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但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如Fe、Mn、Zn、Cu、B、Mo,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还包括Cl、Ni。

    4.还原糖与非还原糖

    还原糖: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α-碳原子上连有羟基的酮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共热时产生砖红色Cu2O沉淀。

    非还原糖:如蔗糖内没有游离的具有还原性的基团,因此叫作非还原糖。

    5.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斐林试剂:用于鉴定组织中还原糖存在的试剂。很不稳定,故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A液(0.1g/mL的NaOH溶液)和B液(0.05g/mL的CuSO4溶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时,再临时配制,将4-5滴B液滴入2mLA液中,配完后立即使用。原理是还原糖的基团—CHO与Cu(OH)2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组织中蛋白质存在的试剂。其包括A液(0.1g/mL的NaOH溶液)和B液(0.01g/mL的CuSO4溶液)。在使用时要分别加入。先加A液,造成碱性的反应环境,再加B液,这样蛋白质(实际上是指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在碱性溶液中与Cu2+反应生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

    二苯胺试剂:用于鉴定DNA的试剂,与DNA混匀后,置于沸水中加热5分钟,冷却后呈蓝色。

    6.血红蛋白与单细胞蛋白

    血红蛋白:含铁的复合蛋白的一种。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的红细胞的主要成分,主要功能是运输氧。

    单细胞蛋白:微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们通过发酵获得大量的微生物菌体,这种微生物菌体就叫作单细胞蛋白。

    7.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结构,一般只能放大几十倍至几百倍。

    亚显微结构:能够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直径小于0.2μm的细微结构。

    8.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动植物细胞都具有,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主要由蛋白质、脂类、核酸等物质构成。

    原生质层: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只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它与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相比,缺少了细胞液和细胞核两部分。

    9.赤道板与细胞板

    赤道板: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与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赤道的位置。

    细胞板: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的一层结构,随细胞分裂的进行,它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高二生物第二册知识点梳理相关文章: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2020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选修2知识点

    ★高中生物第二册全部知识点(2)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全归纳

    ★高二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二生物选修三知识点

    【 #高二#导语】高二本身的知识体系而言,它主要是对高一知识的深入和新知识模块的补充。以数学为例,除去不同学校教学进度的不同,我们会在高二接触到更为深入的函数,也将开始学习从未接触过的复数、圆锥曲线等题型。 无 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1.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叉互换。

    2.减数第一次XX与减数第二次XX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染色体不再复制。

    3.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叫交叉遗传。

    4.性别决定的类型有XY型(雄性:XY,雌性:XX)和ZW型(雄性:ZZ,雌性:ZW)。

    5.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6.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7.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8.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功能特点是:

    (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作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1.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从亲代DNA传到子代DNA,从野敏亲代个体传到子代个体。

    2.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排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帆碧代表遗传信息)。

    3.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包括转录(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和翻译(在细胞质中,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两个过程。

    4.遗传密码是指mRNA上的碱基排序。

    5.密码子是指mRNA上的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密码子有64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有61种,3种是终止密码子。

    6.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有两种: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二是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7.生物个体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是: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表现型不仅要受到基因型的控制,也要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3.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1、生物体没有显现出来的性状称隐性性状隐性性状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所得子一代中没有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没有显现出来的性状。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双亲只具有一对态脊举相对性状不是“双亲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而是研究者“只关注了一对相对性状”。不存在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生物。

    3、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理论上,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的后代中有一半是纯合子。

    4、纯合子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相同的纯合子杂交后代是纯合子;不同的纯合子杂交后代是杂合子。

    5、基因在子代体细胞中出现的机会相等基因包括核基因和质基因两类,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核基因在子代体细胞中出现的机会相等;质基因在子代体细胞中出现的机会是不相等的。

    6、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具有相同的细胞学基础二者的细胞学基础不同;前者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后者是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7、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可能不同。原因是环境条件不同。

    8、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可以不同。如,在完全显性时,含有相同显性基因的个体。

    9、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一定不同基因型不同,表现型完全可能相同。如,在完全显性时,含有相同显性基因的个体。基因型不同,表现型可以不同。如,在完全显性时,隐性纯合子与含有显性基因的个体。

    10、表现型不同,基因型一定不同表现型不同,基因型也可能相同,原因是环境条件不同。

    4.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1、DNA分子复制时间:有丝XX间期和减数第一次XX间期

    2、DNA分子复制场所:(只要有DNA得地方就有DNA复制和DNA转录)

    A真核生物: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

    B原核生物:拟核、细胞核(基质)

    C宿主细胞内

    3、DNA分子复制条件:

    ①模板:亲代DNA的两条链

    ②原料:4种尤里的脱氧核苷酸

    ③能量:ATP

    ④酶:DNA解旋酶、RNA聚合酶

    4、DNA分子复制特点:

    ①边解旋边复制

    ②半保留复制

    5、DNA分子准确复制的原因

    ①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精确模板

    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准确进行

    6、DNA分子复制的意义:

    讲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5.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7、蛋白质功能:

    ①结构蛋白,如肌肉、羽毛、头发、蛛丝

    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③运输载体,如血红蛋白

    ④传递信息,如胰岛素

    ⑤免疫功能,如抗体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 #高二#导语】高二本身的知识体系而言,它主要是对高一知识的深入和新知识模块的补充。以数学为例,除去不同学校教学进度的不同,我们会在高二接触到更为深入的函数,也将开始学习从未接触过的复数、圆锥曲线等题型。 考 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1、在胚芽鞘中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

    ①: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

    ②: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

    ③: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长素分布情况:生长素多生长的快、生长素少生长的慢,胚芽鞘态脊举弯曲方向与生长素少的方向一致

    3、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野敏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4、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在植物体中生长素帆碧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分布: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5、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忍受能力不同:茎>芽>根

    6、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在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一、核酸的种类

    细胞生物含两种核酸:DNA和RNA病毒只内含一种核酸:DNA或RNA

    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一类是核糖核酸(RNA)。

    二、核酸的结构

    1、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CHONP)。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核酸初步水解成许多核苷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根据五碳糖的不同,能够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简称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2、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连构成。

    3、核酸中的相关计算:

    (1)若是在内含DNA和RNA的生物体中,则碱基种类为5种;核苷酸种类为8种。

    (2)DNA的碱基种类为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3)RNA的碱基种类为4种;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三、核酸的功能: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试剂:XX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

    原理: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XX绿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结论: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内含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3.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1.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2.以自然选取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取及隔离是物种构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透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构成。

    3.隔离就是指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其作用就是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在自然选取中向不同方向发展,是物种构成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环节。

    4.物种构成与生物进化的区别:生物进化是指同种生物的发展变化,时间可长可短,性状变化程度不一,任何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论其变化大小如何,都属进化的范围,物种的构成务必是当基因频率的改变在突破种的界限构成生殖隔离时,方可成立。

    5.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有内含该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6.在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这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取性表达的结果。

    4.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1.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透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细胞内既含DNA又含RNA和只含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由于绝大多数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4.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透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基因的表达是透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5.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带给了精确的模板;透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在两条互补链中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整个DNA分子中,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

    6.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7.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8.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内含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9.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时:基因的碱基数:mRNA上的碱基数:氨基酸数=6:3:1。氨基酸的密码子是信使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不是转运RNA上的碱基。转录和翻译过程中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注意:配对时,在RNA上A对应的是U。

    10.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透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状况,是透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5.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7、蛋白质功能:

    ①结构蛋白,如肌肉、羽毛、头发、蛛丝

    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③运输载体,如血红蛋白

    ④传递信息,如胰岛素

    ⑤免疫功能,如抗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