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历史演进,中国历史演进

  • 历史
  • 2023-06-14
目录
  •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史实
  • 历史演进是什么意思
  • 中国历史朝代 简图
  •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及演变
  • 历史是演变还是演进

  •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史实

    明末清初 ,闽中长乐、福清一带流行着一种由农民业余组班演唱的民间小戏,因在地坪上围着草索演出,人们称之为“地下坪”、“牵草索”。这种演出活动,后或滚来与外来戏班艺人结合,并以江西弋阳腔融合当地民歌俗曲形成的“江湖调”作为主要唱腔曲调,人称“江湖班”。宏哗当时演出的剧目有大戏36,小戏72,大都来自弋、昆诸戏。在闽东北福安、宁德一带,当时也出现了一种以“江湖”和飏歌为主要唱腔曲调的“平讲班”(“平讲”,意即用方言演唱)。所演剧目多移植“江湖戏”,或据民间故事编演,如《双金花》、《赠白扇》、《红裙记》等。后来,原用“正音”(官话)演唱的“江湖班”,也改用平讲(方言)演唱,渐与“平讲班”合流,同时又吸收了“唠唠班”(指当地人认为唠叨难懂的昆腔、徽戏等外来戏班)的部分唱腔,形成了以“平讲”为主,与“江湖”、“唠唠”三者合一的班社。

    在福州还流行着一种“儒林戏”,起自明万历年间,以外来声腔结合俗曲俚歌所创的“逗腔”为主要唱调。清光绪年间已有13家“儒林班”,盛行一时,剧目大多出自文人手笔,如《紫玉钗》、《墦间祭》等。辛亥革命后,“儒林班”逐渐与“平讲班” 、“唠唠班”三者合一,形成了“闽班”,即今之闽剧。

    民国初年,满族达官贵人纷纷离闽,他们往日所带徽班,因失去支持而迅速衰落。在福州的徽班艺人开始流散民间。他们大部分转入“前三合响”班,或当演员,或当师傅,或当乐工。如徽班“三庆班”的来宝、凤宝、老宝、起宝、怪宝、国宝等艺人与“三连福班”的周成章等分别加入儒林三合响班与平讲三合响班。随着大批徽班艺人渗入闽班,带进了徽剧的腔(俗称唠唠腔)以及徽剧的剧目与表演技艺,所以此时的“三合响”,称“后三合响”。从此,在福州正式形成以儒林戏的逗腔为主,综合平讲戏的洋歌、江湖戏的江湖调与民间小调及徽调等多种声腔的闽剧,民间俗称“福州戏”。随后,在报刊上便出现“闽剧”名称。

    “闽剧”一词最早出现在民国12年(1923年),闽班“三赛乐”赴上海演出时,观众有在口头上称“闽班”为“闽剧”。翌年(民国13年)7月,商务印书馆在出版的《考证注释紫玉钗》剧本中,有“其曲文乐谱,在闽剧中,均居最上乘”的记载。民国26年(1937年),在福州成立“福建省闽剧改良会”,并于同年6月10日,创办该会刊物《闽剧月刊》。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闽剧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福州城里有名的戏班就有“旧赛乐”、“新赛乐”、“三赛乐”、“善传奇”、“赛天然”、“庆天然”等,群众称为“三乐一奇两头羊”(福州话“然”与“羊”同音);另外,还有“赛月宫”、“群芳”、“天仙”等女班。这些班社规模大、剧目多、行头新,均有一批名艺人作台柱。如旧赛乐班的武生陈春轩,花旦黄荫务、陈杏芬,三花林赶三等;赛天然班的花旦马秋藩(官)、小生李铭玉、三花林务夏等;新赛乐班的花旦曾元藩(官)、林贞官,武三花吴普官等;三赛乐班的花旦傅依侬、林芝芳,小生林芝卿、谢依桃等;善传奇班的花旦郑奕奏,小生关长胜等;新国风班的名旦薛(良藩)、马(秋官)等。其中“郑(奕奏)、曾(元官)、薛(良藩)、马(秋官)”被称为闽剧早期“四大名旦”。郑奕奏在这一时期先后主演了《新茶花》、《孤儿血》、《黛玉葬花》、《紫玉钗》、《孟姜女》、《秦香莲》、《百蝶香柴扇》、《钗头凤》、《杜十娘》、《梁山伯与衫绝余祝英台》、《救国救民》、《邱丽玉》、《箱尸案》、《凤阳花鼓》、《万花莲船》、《浪子魂》等大小100多个剧目,成功地塑造了林黛玉、秦香莲、霍小玉、孟姜女、杜十娘、林英姐、祝英台等数十个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遭遇的悲剧女性形象。他在继承闽剧传统“逗腔”唱法的基础上,创造出独特的唱腔风格,总结出“素、净、休”与“快、紧、收”六字舞台表演艺术经验,形成“郑派艺术”,被誉为“福建梅兰芳”。民国26年(1937年)7月,著名文学家郁达夫来闽,慕名观看郑奕奏演出《秦香莲》后,感动不已,题诗七绝二首以赠。此外,郑奕奏的表演艺术还得到周恩来总理与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高度赞赏。

    这一时期,闽剧戏班还前往台湾和海外演出。民国11年(1922年),旧赛乐班首开赴台演出先声。接着每隔一二年便有一个新戏班前往巡回公演,有的时间长达一年之久。其地点主要在台北、台中、基隆、高雄、嘉义、彰化、新竹、斗南、云林等地。演出剧目主要有《岳飞》、《夜光杯》、《紫玉钗》、《孟姜女》、《万花莲船》、《邱丽玉》、《阎瑞生》等。著名武生陈春轩曾四次赴台演出,被誉为“活赵云”,台胞曾先后赠给他8枚金质奖牌和两面锦旗。

    民国16年(1927年)6月,群芳女班赴新加坡演出,揭开闽剧出国演出的新页。该班演员全系20来岁的女青年,扮相俊美,唱腔甜润,加上演出剧目《灵芝草》、《燕梦兰》、《金指甲》等多以女性为题材,因而很受海外观众欢迎。一些女演员被挽留客居当地,把闽剧艺术的种子传到异国他邦。同年8月,上天仙班到新加坡演出。民国17年(1928年)1月,“新赛乐”到马来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演出,时间长达3年之久,民国20年(1931年)才回国。演出剧目有《五子哭墓》、《安安送米》、《齐妇含冤》、《陈靖姑》、《铁公鸡》、《铁笼山》、《古城会》、《四杰村》、《三岔口》、《九江口》等本戏和连台戏。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民国30年(1941年)和33年(1944年),福州两度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交通断绝,经济破产,戏班解体,艺人星散,著名艺人郑奕奏流落闽北山区,闽剧艺术因而衰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闽剧获得新生。50年代至“文化大革命”前,闽剧出现新的繁荣时期。1952年,闽剧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会演,演出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钗头凤》,荣获演出二等奖,李铭玉、郭西珠分获演员一、二等奖。1954年9月,闽剧代表队赴上海参加华东区戏曲会演,演出《炼印》、《荔枝换绛桃》、《渔船花烛》等剧目,其中《炼印》获创作一等奖、优秀演出奖,林赶山、林务夏、李铭玉、郭西珠等获演员一等奖,该剧于1955年被拍成电影。1959年,郑奕奏应印度尼西亚福清“玉融公会”侨胞的邀请,赴雅加达、万隆、泗水等地为华侨子弟传授闽剧传统剧目《紫玉钗》、《孟姜女》、《梅玉配》、《钗头凤》、《凤阳花鼓》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闽剧受到严重摧残,剧团被解散,艺人下放劳动,艺术资料及服装道具遭焚毁。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闽剧才开始逐渐恢复。

    20世纪80年代,福建省提出“振兴闽剧”的口号,新创作的剧目不断涌现,诸如《洪武鞭侯》、《草人护笋记》、《曲判记》、《蔡夫人》、《陶小兰》、《林则徐充军》、《魂断燕山》、《天鹅宴》、《丹青魂》、《拜石记》、《御前侍医》等一大批佳作在历届戏曲会演与活动中获奖。其中《天鹅宴》与《丹青魂》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天鹅宴》的主要演员林友泉获“文华表演奖”。并先后于1991年冬与1992年秋晋京演出,被认为是“艺坛千秋一典型”的盛事。同时,第三代的中青年优秀演员茁壮成长,在历届戏曲会演与中青年演员比赛中,均有获奖。其中有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的胡奇明;有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李少华;有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林瑛;有被评为“福州十大杰出青年”的张建斌;有获全国第十届梅花奖的陈乃春等。

    从1984年至1991年,福州闽剧院一团、福清县闽剧团、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福州闽剧院红旗闽剧团先后出访新加坡、日本和香港地区,演出《炼印》、《林则徐充军》、《珍珠塔》、《蔡夫人》、《曲判记》、《门槛刀痕》、《渔女状元》、《魂断燕山》等一批优秀传统剧目与新编古装戏。自1989年起,福州市每年都举办民间职业剧团展演。1992年5月举办“闽剧三小”(刘小琴、李小白、董小狐)从艺60周年庆贺会。同时,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艺术研究所联合为郑奕奏举办从艺80周年庆贺会。

    1993年,闽剧《红罗衫》和《孙权与张昭》在参加首届海峡两岸(闽台)戏剧节暨福建省第19届戏剧会演中获剧目、导演、音乐、舞美等奖项。1994年5月至6月,福州闽剧院一团应台北华榕音乐有限公司的邀请,赴台北、台中、台南、基隆、马祖等地演出《三搜幻化庵》、《碧玉簪》、《珍珠塔》等。这是闽剧时隔45年后首次赴台,是大陆第一个艺术团体获准在马祖岛演出。1995年10月至11月,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应台湾省福州十邑同乡会的邀请,赴台演出《梅玉配》、《曲判记》、《陈若霖斩皇子》等。在返省途经香港时,应香港福州十邑同乡会邀请,由青年演员作折子戏专场演出。

    1996年2月至10月,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与福州闽剧院一团、红旗闽剧团分别赴马来西亚与法国演出。12月,在福建省第20届戏剧会演上,平潭县闽剧团演出的《凤凰蛋》获剧目、导演、舞美等奖项。1997年1月,应文化部艺术局邀请,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赴京演出《贬官记》,5月,获第七届“文华新剧目奖”、“文华导演奖”与“文华表演奖”;并于9月份获中宣部第二届表彰的“五个一工程奖”。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福建省闽剧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历史演进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答: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对这一规律的表述是这样的:“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做得相反”。历史规律是马克思通过考察分析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现实蓝本得出的结论,在马克思看来,资产阶级社会是最发达的和最多样性的历史的生产组织。“因此,那些表现它的各种关系的范畴以及对于它的结构的理解,同时也能使我们透视一切已经覆灭的社会形式的结构和生产关系。资产阶级社会凭借这些社会形式的残片和因素建立起来,其中一部分是还未克服的遗物,继续在这里存留着,一部分原来只是征兆的东西,发展到具有充分意义,等等。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反过来说,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因此,资产阶级经济为古代经济等等提供了钥匙”。[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2版. 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P23)运用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马克思总结出了适用于一切时代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统一的辩证运动这个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既然历史规律是思维抽象的结果,是一种历史理论,那么对孙渣胡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只能依靠人们的思维,人们不可能从各民族的历史发展现实中直接看到历史规律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则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社会形态更替在遵循一般规律的同时,也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形式。

    这里表述的普遍规律,也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它所依据的“终极事实”和“终极原因”,就是“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就是人们为了吃、喝、住、穿,必须从事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而世代相继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必然推动物质生产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从梁指低级向高级发展。

    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循着“三大形态”或“三大阶段”演进的规律,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基础上的个人独立性—个性的自由发展三大阶段,这个理论反映了各民族的发展的普遍规律性,是因果必然性的普遍规律,而不是单纯从外观形态上归纳出某种大致的、或

    然性的演进序列或演进趋势的经验规律。因为其中包含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和整个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因果必然性。长期以来,人们把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误解为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进程遵循某种统一的演进序列的规律,既不符合历史实际,也悖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本意。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实际上就是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和在实践活动中成长起来的实践能力──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和能力──推动着人们自身从“未成熟的个人”发展到消除了“一切自发性”的、具有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的“完全的个人”的规律,同时也就是人们自己推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并从而推动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规律。我们不能把那些“大体上”的归纳看作普遍规律本身,不能把它当作“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不能把它等同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具体历史进程必然或必须遵循的轨道。因为各个民族和国家的人们面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是各不相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演进历程也必然是千差万别的,不可能遵循一个统一模式。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的进步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来实现的。因此,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马克思1859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说到:“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2]这是人们熟知的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经典论述之一。马克思的这一论断,讲的是经济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并不限于欧洲,也包括亚洲等在内,很明显是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的。马克思认为,从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来说,“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是带有时代性的,它显示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马克思又深刻地认识到,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这种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各个时代的划分并非是绝对的,不可能对它进行抽象的严格的划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机器和手工业的区别时说:

    这里只能谈谈显著的一般的特征,因为社会史上的各个时代,正如地球史上的各个时代一样,是不能划出抽象的严格的界限的。[3] [3]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3章《机器和大工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以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这些序列都在不同程度上概略地显示了人和人们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梯式的规律性。

    作为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阶段,可明确划分出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这样几个时代,但具体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并不完全相同,甚至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国家在发展中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的典型过程,(比如英国)也有的国家在发展中超越了一个或几个社会形态而跨越式的向前发展(比如中国、美国)也有的国家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社会形态性质不够典型,甚至多种社会形态特征交叉渗透(?)即使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的国家也会显现出不同的特点等等。所有这些都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列宁曾深刻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的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但是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认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

    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4] [4]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首先,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比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儿跨越了资本主义典型发展阶段,就是由于具有建立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的基本的生产力条件、以及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的存在和影响,以及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等原因造成的。其次,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社会发展中,人们所做的事情总会受到自己目的的驱使,历史选择活动也不例外。另一方面,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又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历史过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人们的历史选择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实现。这就决定社会形态过程中历史主体的选择性活动必然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和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最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们群众的选择性。因为人们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因此,人们对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志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顺应和把握程度。

    第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渐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体现了人类社会历史演进规律的普遍性、必然性;但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渐进性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社会制度,往往不是从旧社会制度发展较为充分的典型国家开始,而更易于在旧制度发展很不完善或者很不充分的地方突破。比如,资本主义是在欧洲而并非在封建制度高度发展完善的中国等东方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社会主义首先是在俄国、中国等国家而并非是在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这就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跨越性。在社会进步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形态更替的反复甚至倒退,是时常出现的。比如英国于1640年开始资产阶级革命,战胜封建制度以后1660年旧王朝又复辟。直到1688年,英国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才巩固下来。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迄今最进步的社会形态,它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某种跨越性,是合乎规律的。它走向成熟,取得最后胜利,必然要经过曲折复杂的斗争和长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某种重大的挫折甚至倒退也是难免的。但历史车轮前进的总趋势是不可改变的,它所呈现的曲折,必将以社会的巨大进步来补偿。

    在世界历史格局下,一切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被纳入到一个整体中,从而消解了各自在孤立状态下的独立发展,确立起一种超越时间的、非线性的空间结构,亦即空间关系的时间化。这种由世界历史实现的时空转换格局,大大拓宽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可供选择的空间,使人类发展实现从单线进化论模式向多元复线进化模式的转变成为可能。总之,世界历史的出现为各民族发展道路的选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

    以俄国社会发展模式为例。因为俄国社会与其他民族国家一样,最后也要走向世界历史,这是历史的必然性、统一性,然而由于俄国农村公社的特殊性质及其所处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它可以采取不同的道路进入世界历史,这种特殊性质、历史情境必然使俄国社会进入世界历史的方式具有多样性。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或者说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对资本主义生产力不可绕道而行,具有必然性。然而就俄国社会来说,如何经历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是亲自经历,还是通过吸收它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来经历,又是可以选择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立同样无法逃脱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必须在充分借鉴资本主义生产力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才能建成,否则将是不合格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也强调资本主义生产力对于各民族发展的前提作用,他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

    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5]马克思恩格斯

    [M]. 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P39)可以说,中国从本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以自己的方式经历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中国的发展道路充分说明了历史规律的普遍性与发展道路的特殊性的关系,说明了历史规律的抽象性与其实现方式具体性的辩证关系。

    综上所述,对社会历史规律的把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注意把握社会规律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的关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

    主体能动性的关系

    (2) 不能把唯物史观当作超历史的“一般历史哲学”。

    (3) 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时代,注意研究各民族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中国,没有

    经历典型的资本主义形态,却产生了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

    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因为,在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条件下,中国

    作为国际资本主义的生存条件,在世界历史中经历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因而

    产生了工人阶级——共产党的社会阶级基础。这就造成了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在中国实现的独特方式。离开中国和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互动关系,就无法

    理解这种发展道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形成各民族的不同发展道路也是各民

    族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总之,历史规律作为一种科学抽象适用于人类社会发展总体进程,综合表现为社会形态的更替,但是历史上一定时代、一定地区、一定民族的社会形态的具体演进模式都有其自身的历史条件、历史环境,具有特殊性,是历史规律的现实载体,历史规律正是通过各民族具体多样的发展模式展现出来的。历史规律是思维抽象的结果,将这种思维抽象公式化,简单地用来指导各国历史发展实践必然造成教条化、机械化恶果

    中国历史朝代 简图

    想不到这个问题提出来这么长时间都没有人回复,那本人就抛砖引玉吧!

    第一、全球化出现百年未有之变局

    当今世界全球化蓬勃发展,世界各地人员、资源、资金、信息、服务、技术等广泛流通,虽然现在出现了逆全球化趋势,但是也不能掩盖这种大环境。

    第二、世界经济格局出现百年未有之变局

    回想一下一百年前世界经济是什么格局呢?完全是西方主导的经济大发展,而在今天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世界经济重心逐步转移,东方开始站在世界经济舞台,甚至引领世界经济发展。

    第三、国际政治关系出现百年未有之变局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重心转移,国际力量对比也出现了新变化。一超多强局面慢慢运搜减弱,多极化发展引领时代。而在多极化之外,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也越来越联合起来追求政治独立之外的其他领域发展,在国际上话语权逐步提升。受此影响,即使是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对于掌控世界也慢慢力不从心。

    第四、人类思想出现百年未有之变局

    在过去帝国主义国家喜欢强推自己所谓的先进理念,否则便刀枪相向,世界处于非黑即白的黑暗时刻,在今天随着国际交往深入,各国人民逐步开始学会并呼吁相互包容接受对方,思想领域百家争鸣呈现多元化趋势。

    第五、全球治理体系出现百年未有之变局

    随着全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全球治理规则也开始发生变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世界其他国家服从的局势一去不返。山裤

    写在最后,这么多百年未有之变局,归根结底是科技革命突破性进展和制度旁唯历的伟大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及演变

    闽剧起源于福建,源于明代官府和富商所办的民间戏曲。在明末清初时期,前册闽南地区诸多乡村纷纷组升谨织出现“花台班”,开展闽南本土的音乐戏曲活动,至清代中期形成了一种音乐戏曲艺术形式——“闽西(南音)”。此后,才逐步演变成现代民间广为流传的闽剧。闽剧的历史演进大体分为两个时期。第时慧笑宏期(1830年至1911年)为创始期,这一时期,闽剧多为闽南的庙会祭祀活动中所演出的戏剧,初期表演主要以局部讲腔、吟唱与快板等形式表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以官词、民间故事、趣味、武打、唱词、木偶皮影剪纸、锣鼓伴奏等多种艺术形式并用的综合性戏剧,赢得了观众的欢迎。第二个时期(1912年至1949年)为成熟期,这一阶段的闽剧因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逐渐成为了一种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音乐戏曲艺术形式。在这一时期,闽剧迅速发展壮大,知名度进一步扩大。今天,闽剧已经成为福建地区的文化瑰宝,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和推崇。同时,闽剧也已经成为了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是演变还是演进

    闽剧是福建省地方戏曲的代表,起源于明朝成化年改戚间的福州。经过多个阶段的发展演变,闽剧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形式。1. 初创阶段:闽剧起源于明朝成化年间,在福州各村落和民间逐渐流传开来,是一种以讲唱为主、以武打为辅的地方戏曲。2. 繁荣阶段:清朝康熙年间,闽剧成为福州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民间艺人纷纷涌入福州学习并创新表演技巧,闽剧进入了繁荣的时期。3. 文艺复兴阶段:20世纪初,闽剧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进行戏曲改革,注重创新和提高艺术水平,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4. 发展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政府大力支持地方戏曲的发展,推动闽剧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道路,参加了多项国际凳塌和国内文枣歼圆化交流活动。总的来说,闽剧从初创到现代,经历了历史上的多个阶段,因地制宜、顺应时代的不同需求和现实情况,不断发展和创新,并一直保持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魅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