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历史故事?1、唐太宗和魏征 唐太宗可谓是一代明君,魏征是他的臣子,魏征属于一个敢言敢说的人。他总是会毫不留情的指出唐太宗的问题。曾经有一次唐太宗在逗玩一只外邦进贡鸟,突然看到魏征过来了。唐太宗怕魏征要说他贪图享乐,就赶紧把鸟藏到了衣服里。结果魏征来了之后,一直和唐太宗说话,唐太宗只能听着。那么,有趣的历史故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李鸿章访问美国,有记者问他是否可以将美国的报纸介绍到中国,
他答道:“我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我国的编辑们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不像你们的报纸敢讲真话,只讲真话。我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时十分吝啬,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
而且他们也没有你们报纸这么大的发行量。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
二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曾对袁克定(袁世凯儿子)说:“中国的东邻日本,奉天皇为神权;西面的英、俄,也以帝国为根本制度。中国地广人众,位于日、英、俄之间,离合众共和的美国则很远。美国人断然不能远渡重洋,来作中国的强援。
如今中国的共和制度刚刚建立,执政者多为帝国旧臣,而革命分子势力脆弱。以袁大总统的威望,一变民国为帝国,变总统为皇帝,这正是英、日、俄各国的愿望。德国誓以全力襄助此事!”
袁克定大喜过望,回国后即转述与袁世凯,极力怂恿称帝之事。
历史趣味无穷,历史小故事10则:
一、最具智慧的皇帝——汉高祖刘邦,他虽然自己敌不过项羽,但是当全天下的大部分土地掌握在自己手里,项羽被围困在垓下的时候,那个时候强弱最终见分晓,由上可知:一个人再厉害那也只是一个人,最终取得胜利的只会是一个团队,一个相互协作,各尽其职的团队。但后人为了拔高项羽,只会提到刘邦不顾老父妻儿,只管自己逃生。怎不说,赴鸿门需要怎样的气魄和胆识!是偏向虎山行,还是明明知道项羽是个没主见很容易听从错误意见的人?这只能说明:刘邦是有大智慧的人,而项羽仅为小智慧而已。
二、三国时,曹操的主簿杨修很会“化腐朽为神奇”,曹操也奈何不得他。一次,曹操在他很爱吃的酥点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杨修见了,便打开盒子与众人将酥点分吃了。事后,曹操查问下来,杨修一本正经地说:“盒上写着‘一人一口酥’,我们不敢违背丞相的命令,便分着吃掉了。”曹操心中不痛快,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三、天气干旱,蜀主刘备下令禁止酿酒,凡酿酒者要处以刑罚。有个官吏在某家搜索到酿酒器具,人们建议把某家同酿酒者一样处以刑罚。刘备正在考虑。简雍沉默不言。此时,一个男人正在大道上行走,简雍连忙对刘备说:“那人要做奸淫妇女的丑事,为什么不捉起来?”刘备说:“你怎么知道?”简雍答道:“他有淫具,正与有酿具者一样。
1、官员打架
玄宗时代,皇后有个妹夫叫长孙昕。封他为“尚衣奉御”之官,主要负责皇帝的冠服等工作。此官一般为皇亲专属,是工作轻松的官职。
这位长孙昕不知怎的和御史老师李杰发生了矛盾。御史大夫是朝廷重臣,这长孙昕仗着自己的身份也不怕他。但是长孙昕官比不上李杰,在官场上也为难不了李杰。
这时,长孙昕决定打这个李杰。于是,长孙昕和妹夫杨仙玉两人埋伏在李杰上下班的必经之路上,等到李杰下班的时候,两人狠狠揍了李杰一顿。
李杰被打后,哪里能接受,就到玄宗那里去告状。
玄宗勃然大怒,无视国丈的求爱,杀了两个拐杖。
2、荆棘刺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为了巩固朝廷,多次杀害功臣,一时人心惶惶。
王子朱被标记为慷慨的人,是来说服他父亲的。
朱元璋扔掉满是刺的荆棘,摘下朱标,让他捡起来,朱标不明白意思。朱元璋说。“我杀这些人,是在给你拔刺。
朱标回答:上有尧舜之臣,下有尧舜之君。
朱元璋听了这话,抄起椅子就要打这个朱标,吓得朱标拔腿就跑。
3、献上狮子
狮子在古代中国被认为是吉祥、镇宅之物,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是狮子主要来自大草原,古代中国不生产狮子。于是,许多外邦人献上了狮子。
唐太宗时期,外邦人进贡狮子,李世民非常高兴,命虞世南赋形。
1、逆境识颜回
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时,有一段时间的处境非常悲惨。有一次,孔子师徒被人困在陈国境内的荒野里,粮食吃光了,连续七天没吃上饭,以至于孔子饿得昏昏沉沉地睡在车上。
孔子的弟子颜回为了救师傅,不惜拉下脸皮求乞于人,四处奔波,找来一点粮米,便赶紧拾柴燃火,烧起饭来。在饭快要煮熟时,锅里飘出的香味使孔子来了精神,不禁抬头观看,正巧,他看见颜回正在用手抓出一把米饭填入口中。
过了不久,饭熟了,颜回首先盛来一碗,恭恭敬敬地捧给孔子。
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偷食之事,坐起来说:“刚才睡梦中见到我的父亲,这饭若是干净的话,我想先用来祭奠一下他老人家。”颜回闻言忙说:“不行,不行,这饭不干净。刚才烧饭时,有些烟尘落入锅中,弃掉沾上烟尘的米太可惜,我便抓出来吃掉了。”
孔子闻言大吃一惊,深为自己错怪了颜回而内疚不已,这才知道“颜回偷吃”的真相,十分感慨。孔子当即把弟子们召到跟前,说:“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从此,孔子更加信任颜回。
2、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一、
韩愈为柳宗元写的墓志铭,其中有一段,很感人:柳宗元被召回京城,尔后又复出为柳州刺史的时候,大诗人刘禹锡正要被贬谪到播州任刺史。播州就是现在的贵州遵义,偏僻落后,只有3000人口。
柳州就是现在的广西柳州,较之播州,交通要便利得多,有7000人口。柳宗元流泪说,播州不适宜人居住,而刘禹锡有母亲健在,我不忍心看到他处境困窘,又无法向他的母亲说明,况且也绝没有让母子同赴贬所的道理。
柳宗元打算向朝廷上疏请求,愿以柳州更换播州,即使因此再次获罪,也虽死无憾。此时正好有人将刘禹锡的事报告了朝廷,使之改为连州刺史。韩愈感慨道:人在困窘时才最能表现出他的气节和道义。
二、
金国开国之初,家底儿太薄,连皇宫都修得跟土匪窝一样。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本着勤俭节约的精神,郑重地与群臣定下誓约:国库中的财物,只有打仗时才能动用。如果有人违反了誓约,不论是谁,都要打二十大棍。这一铁令,一直被很好地遵守着,直到完颜阿骨打去世。
完颜吴乞买继位后,起初也是很节约的,他所谓的皇宫,是用柳树和榆树扎成篱笆。前厅办公,后院住人,有点像梁山泊的味道。放猪的、赶羊的老百姓,前后院随便出入。除非进行重要的军事会议,不会有士兵把守。
在某个黑灯瞎火的夜晚,金皇完颜吴乞买偷偷打开了府库的大门,拿了一些食物,去美美地享受了一次。
以上就是有趣的历史故事的全部内容,东吴大将吕蒙因为读书少,被称为吴下阿蒙。孙权看不下去,就对吕蒙说:“你之仗军务,不读书怎么行?”吕蒙感觉军务繁忙,无暇读书。孙权批评吕蒙:“不要求你学富五车,涉猎一些历史罢了,你难道比我还忙吗?”吕蒙为了不再挨批,就开始读书,学识渐长。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