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知识点(7)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南回归线穿过中部,拥有独特的动物和植物,是“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出口到亚洲国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首都堪培拉,最大城市悉尼。那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可能会对地理的学习感到困难,下面总结了七年级上册地理重点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大洋和大洲
1.七大洲(按面积顺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欧洲、大洋州;赤道穿过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亚洲的东南部和大洋洲的群岛。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⑪、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
⑫、比例尺:①、比例尺=————
实地距离
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
文字式 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 线段式0 1 2 3 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
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⑬、图例和注记: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 10 面上的表格)。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境界。那么,一些有关读书的诗句,从古人对读书这件事的感悟上,来体会读书的乐趣之所在。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1
专题一 地图(第一章第二节)
地图的三要素:
①比例尺(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a、比例尺的大小,如1:10 000>1:100 000 ;
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如北京地图,内容详细;
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如中国地图,内容粗略(P9 图1—16)
b、比例尺的转换:厘米变千米,去掉5个0
如1:5 000 000即表示图上一厘米等于实地距离50千米
②方向 :a.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看指向标(P10 活动题图1—18)
③图例 :P10 图1—17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2
专题二 地球和地球仪(第二章第一节)
1、地球的大小: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专指赤道)
2、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纬线: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三、天气与气候(P42)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知识点(1)
西半球的国家
美国: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北邻加拿大,南邻墨西哥。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濒墨西哥湾。领土面积居世界第四,本土有50个州。人口以白种人为主,其次是黑种人和印第安人。首都华盛顿,位于美国东侧的大西洋沿岸。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阔。河流有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农业高度发达,工业体系完整。
巴西:西半球和南半球国家,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首都巴西利亚,种族构成复杂,印第安人、白种人、黑白混血种人、黑种人比例分别为创造玛雅文明的土著居民、世界人口总数的一半、40%、6%。地形有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和亚马孙河,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农业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工业有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知识点(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纬线与纬度:纬线是与地轴垂直环绕地球的圆圈,形状为圆,长度不等,赤道最长,两极缩短成点。纬度以赤道为0度,北纬为N,南纬为S,分为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和高纬度(60°-90°)。
以上就是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的全部内容,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⑪、方向 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a、有指向标的地图,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