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历史研究性学习,如何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

  • 历史
  • 2023-07-04

历史研究性学习?多角度和有梯度,即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紧扣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逐步由基础性向拓展性和探究性方向发展.特别强调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对学习问题的拓展与探究。那么,历史研究性学习?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如何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大力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得到了中学教育界的热烈响应,也很受中学生的欢迎。目前,就我们学校而言,历史研究性学习主要是采用这样一条途径: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选取历史长河某一片段,某一现象或现实生活某一情境作为研究对象组成一个研究性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资料搜集、整理,最后得出研究成果。通过以往多次的实践,我们发现,确实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那么,根据我们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指导经验,觉得选题是关键,教师在指导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5997386.htm

话题的现实性原则

对于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学生往往有这样的错觉,以为研究中国史必要讲皇帝,研究世界史必茄燃要讲两次世界大战。这虽然与高中历史教材编排有关,,但关键还在于教师对研究课题的缺乏指导。其实,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内容很多,不一定非要教材十分强调的东西。我们主张的“现实性”包括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我们完全可以遵循这样一种思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这种事物或现象的历史、出现的原因及演变”――“这种事物或现象的发展态势”。

如何利用网络在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中学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始终处于开放的情境之中,用类似于史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探索,以培养能力和态度的学习活动。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以传授为方式。这种学习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要。信息时代要求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位。采用以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基本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我们认为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形成自觉的、习惯性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具有历史研究所要求的立场观点、方式方法的属性。因此,我们围绕历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式和能力,制定了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即围绕获取史料和整理史料的方法和能力,研究史料的立场、观点及其方法和能力,表达研究成果的方式和能力等制定了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目标。

一、获取史料和整理史料的目标

1.能够获取不同形式的史料文字、文物、图片、音像、民俗、口传等

2.能从多渠道获得史料图书馆、博物馆、历史遗址、当事人、互联网等

3.能按时空坐标整理史料

4.能按史料特性整理史料数据表格、图像归类、文义逻辑等

二、研究史料目标

1.识记史料、鉴别史料的能力

2.诠释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

3.获取史料信息、评价史料的能力

4.应用史料、得出结论的能力

三、掌握史学理论目标(最主要者)

1.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能力

2.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的能力

3.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的能力

4.运用个别与悔清一般关系的能力

四、表述研究成果目标

1.口语表达能力

2.文字表达能力

3.模拟表达能力

4.电子动画表达能力

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其过程和情感方面还有目标要求。

如何选择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历史教育,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但是,仍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历史教育囿于课堂的狭小圈子,相对封闭;师生关系是单向地、直线地发生关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未得到全面的贯彻。这些都制约着历史教育功能的发挥,束缚着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青岛市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历史教育改革突破口和着力点应该放在何处?这是我们一直在苦苦思索,认真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历史教育改革首先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为目标,构建符合世界教数州育发展趋势的历史学习共同体,使师生双方良性互动,教师努力充当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和欣赏者。学生研究性学习,对历史学科而言,有其特殊的难度。历史过去性的特点,使得历史不能像其他学科知识那样复原与复制。历史由远及近的发展规律与学生由近及远的认识规律相悖,学生学习历史,远不及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那样可以依靠解题获得成功的自信,从而树立持之以恒钻研的兴趣。这些都使得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受到负面影响。只有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薯友蔽入手,才能真正使历史研究性学习提上议事日程。

如何选择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网络技术逐步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改变了世界的界限,它不仅能进行历史现象的模拟和仿真,还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加深了人与人之间交流与合作,为人类知识学习带来许多有益的帮助。同时,这也迫使我们思考和急于解决以下一些实际问题:即学科教师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网络环境与历史学科研究含高物性学习活动如何有效结合,才能促进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特征

网络环境拓展了研究性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因此,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是一种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的教与学,它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同时鼓励在学习过程中交流与协作。与分科课程比较,网络环境下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自主性与网络环境的交互性

历史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学生自愿选择或自愿结合参加的学习活动。在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具体选择与设计上,可以根据学生、学校的具体条件,灵活地选择活动项目。学生将参与活动的设计、准备、安排和组织,整个活动以学生自我活动为中心,学生在自学、自治、自理中克服各种挫折,经受各种考验,培养独立性、自觉性、创造性及各种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独立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历史研究性学习论文,重谢!

(一)

中西文化思想是人类文化思亩掘想的两大丰碑、两大奇观。它们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中沿着各自生存空间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心灵写照,它们是人类生活中两种不同生活形态的行为准则和心理状态。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背景:(1)中国是一个东西南北跨度很大的国家,主要是属于内陆性质的国家。生存在中国大地的民众主要是靠黄土地、黑土地、红土地养活,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小农经济生活,即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由于这种小农生活是在一种封闭状态的土地上生活,这给中国民众造就出一种易于自满自足的心理状态,缺乏开拓意识。

(2)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在一种大一统的状态中进行的,这使得人们的思想缺乏变革意识,往往是按照既有的思想和方法去思考去办事就行了。

西方传统文化形成的背景:(1)西方国家(主要是欧洲国家)大多数是靠海国家(如英国就是个岛国),因而西方民众其生存土壤极其有限,也就是其可耕地有限,这就使得他们的社会生产结构不是小农经济式的生产结构,而是不断地向外扩张的商业经济式的生产结构,这就造成了他们不易满足、勇于开拓的心理状态。(2)西方各国是由统一的欧洲帝国分裂而成的,西方各国的历史犹如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它们发展了各自的历史,又相互吸收,这样人们的思想不再保守而具有变革意识,就能按照自己的思想、思考去办事,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就是这种变革意识的结果。

以上就是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全部内容,我们认为,历史教育改革首先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为目标,构建符合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历史学习共同体,使师生双方良性互动,教师努力充当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和欣赏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