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莆田十音八乐女声独唱 莆田王厝十音八乐 莆田十音八乐经典曲目 莆田最好听北岸十音 莆田十音八乐好听
莆仙戏
莆仙戏是福建的古老剧种之一,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其戏班足迹遍及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华侨聚居地。据考证,它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十番八乐
在莆仙城乡,古色古香的民间音乐十分盛行。北宋名人蔡襄曾以诗赞曰:“团腊稿庭有美音飞独乐,会当炎暑自多风”。莆仙的民间音乐以十番、八乐、大鼓吹为著名。目前,全市共有十番八乐社团1260多个,大鼓吹班40余支。每当城乡举行节俗,这些民间音乐社团都参加演奏,自娱娱人,那一片管弦丝竹悠扬,鼓乐歌声迷人的氛围真令人陶醉。
民间舞蹈
《九品莲花灯》长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至今还有不少善于表演的民间艺人。《九鲤舞》流传于莆田市黄石镇一带,原是一种带有祈福驱邪色彩的民俗表演活动,而后逐渐演变,至今成为寓意吉祥的节日欢庆舞蹈。《走雨》亦称《伞舞》,原系莆仙戏《拜月亭塌孝瑞兰走雨》中表现瑞兰母女冒雨赶路的一段表演 。因其舞蹈性强,动作柔美,极富特色,故成为莆仙戏艺术精华的一部分而代代相传,一些老艺人亦以此选段作折子戏演出。以后逐渐由戏局慧曲流向民间。
十音八乐,是莆田业余的群众性(如:农民、小手工业者、小店员等)的音乐组织。什么叫十音、八乐?《词典》载:“十番乐,一种民间音乐,乐队由十种乐器组成(包括管乐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统称‘十番锣鼓’,简称十番。”可知莆田的十音队,俗叫“打十番”,其师傅叫“十番先生”,是有所本的;也叫“十音”。“八乐”,在《词典》里尚未找到这个词语的释义。如是,则“八乐”或许是莆田特有的民间音乐组织!
腊伍如十音八乐,民国时期在莆田境内流行极为广泛。如春节、迎神赛会、社宫菩萨生日以及群众办喜庆热闹之事时,都可听到具有乡土风情的管弦丝竹合奏的乐音。民国间,黄石镇谷城宫一年一度的迎神赛会时,最多时的十音、八乐队有170多队参加了赛会,盛况空前。
十音,是民间乐器演奏的一种形式。它的组织是每十个人组成一队。有武十音和文十音两派之分。
武十音 莆田的十番队一般是武十音。在涵江,多数村都有一队,塘头、铁灶、码头、哆头等村有二队以上的。每队十个人的分工是:一人敲云锣,两人吹横笛,五个拉胡(胡分碗胡、四胡、尺胡、贡胡四种),一人弹八角琴,一人弹三弦。过去的云锣,一架中置七面小锣,敲时能发出七个音色。以后因技术失传,只敲一面小锣,发出一个音色了。演奏曲调,常用莆仙戏的曲牌有:《轮启北台桩》、《鹧鸪天》、《荔枝楼》、《风和子》、《上小楼》等,据说有一百多题。武十音音响洪大,音色尖锐。
后来,武十音分为南、北洋两派。南洋派以惠洋、东埭两村为代表,初以善弹著称,厥后以吹横笛名噪全县。北洋派以吴刀、七步两村为代表,以拉弦乐器为出色。
文十音 是涵江仅有的古老的民间音乐组织形式,流行地区只在塘头、哆头和岩山寻等村。其队员大都是年龄较大的农民。所用的乐器,保存古老乐器的特色。有:丹皮、檀板、云锣、奚琴、四胡、尺胡、三弦、八角琴、九弦琴、苏笛等十种。其旋律缓慢、古雅,词少拖腔多,音响低而静,故称“文十音”。所演奏的莆仙戏曲牌,有“驻云飞”等。据说在解放初期只保存二十五曲橘颤。
八乐 是以十音队为基础,加上打击乐器组成的。操打乐器的都是十来岁的少男少女。由少男敲击的称为男八乐,由少女敲击的称为女八乐。男女操打乐器的自五人至九人不等。五人的分工是:掌鼓板的一人,掌大、小锣的各一人,掌大、小钹的各一人。不论是男八乐或女八乐,除有打击乐器之外,还各配备有由八人组成的管弦乐器伴奏队,故称为八乐。所用乐器有横笛、尺胡、四胡、贡胡、三弦、八角琴等(也有用唢呐的),音量强烈。男女八乐以唱(合唱)为主,边走边唱。所用的莆仙戏曲牌,常唱的是《吊丧》和《春江》两剧中的曲牌,以及《卖画》、《观音扫殿》等。八乐比十音热烈活跃,生动婉转,悠扬悦耳.
莆田莆仙戏的来历、表演形式与艺术特点?
一、简要描述
莆仙戏是中国戏曲剧种中历史最悠久,演出形态最古老,剧目最丰富,在表演艺术上最具特点的剧种之一。原名兴化戏。流行于福建省莆田、仙游二县及惠安、福清、永泰等邻县的谨档兴化方言区;因宋时莆田、仙游隶兴化军,明、清时隶兴化府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改称莆仙戏。
二、历史
莆仙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晋 未南北朝,中原百姓大批南迁福建,当时盛行的中原"百戏"亦随之传入福建莆仙。并形成了在语言,唱腔和表演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橘晌败曲声腔。
唐代莆仙民间歌舞百戏盛行。据传 ,唐开元间(713-741),莆田江东村美女江采频,被唐明皇选调入宫,赐封梅妃,备受宠幸(见《中国人名大辞典》"江采频"条,《唐宋传奇梅妃传》)。其弟曾随同进觐,封为国舅,后来回莆,明皇赐其一部"梨园",带回供宴乐,于是宫廷教坊歌舞百戏传播莆仙。故莆仙音乐歌舞有"集盛唐古曲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遗响,采宫廷教坊之荟萃,取山村田野之歌调"的美称,唐咸通间(860-873),福州玄沙寺住持宗一大题,"南游莆田,县排百戏迎接。"(见宋沙门道原纂《景德传灯录》卷十八)唐代"百戏",亦称"散乐"是一种"俳优歌舞杂奏"(见《旧唐书.音乐志》,丰富多彩的杂戏和歌舞表演。
宋代,兴化文化较发达,文人中举及在外居官的不少。他们有的善音律词赋,好歌舞杂剧,多置有家乐自娱。宋时莆田文士方梅叔,是个"岁得束修及青云贵人馈遗以自肥"的塾师,也"买歌伎数十人",尽日在家"吹笙鼓琴,以娱宾客"(见宋王迈《瞿轩集》卷十一《莆阳方梅叔墓志铭》)。蔡京一家,在宋时多居官显要,在京常"家宴张乐",令家乐优伶给表演杂剧取乐(见宋周晖《清波杂志》)。其家乡仙游赤岭子侄,每宴亦令歌会歌舞,据调查赤岭现今流行的"十番",有"大乐"和"小乐"之别,规范严谨。乐员演奏时需张"凉伞",穿礼服,据说是宋代官家宴乐之遗响,(见福建省戏曲研究所油印本《仙游县戏曲调查资料》)。
三、艺术特点
兴化民间流行的歌舞百戏、吸收了"吴歌","楚谣"(见宋林光朝《艾轩集,闰月登越王台次韵经略敷文所寄诗》)及杂剧表演,逐渐形成既有戏剧故事;又有综合唱、做、念、舞和服饰化妆,在戏棚上表演的戏曲,时称优戏。宋时,兴化民间优戏演出的形成多种多样,有杂剧,傀儡戏(提线木偶),歌舞和杂技等。
据宋莆田刘克庄致仁家居时的诗文记载,当时兴化民间优戏演出的故事有:楚汉刘鸿沟的"鸿门会",项羽兵败垓下的"霸王别姬";两晋兴亡的"东晋西都";古代神话的"夸父逐日",外邦朝贡的"昆仑奴献宝"等。演出的场所有广场的"戏棚",也有庙宇的"戏台"。伴奏乐器主要是鼓、锣、笛(即筚、篥)。演出时很受欢迎,出现所谓"抽簪脱满城忙,大半人多在戏场","空巷无人尽出嬉","游女归来寻坠珥""棚空众散足凄凉,昨日人趋似堵墙;儿女不知时事变,相呼入市看新场"的盛况(见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卷 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卷 四十三).
据调查考证,莆仙戏的传统剧目,音乐曲牌,行当脚色都与南戏有着密切关系。莆仙戏传统剧目有五千多个,其中保留宋元南戏原貌或故事情节基本类似的剧目 有八十多个,有剧本流传的有五十多个,如《目连救母》、《活捉王魁》、《蔡伯喈》、《张洽》(即《张协状元》、《朱文》、《乐昌公主》、《刘文龙》、《陈光蕊》、《王祥》、《郭华》、《崔君瑞》、《王十朋》、《刘知远》、《蒋世隆》、《杀狗》、《琵琶记》等。与《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著录的南戏剧目相同或基本相似。
莆仙戏的部分曲牌,其名目、音韵、词格与唐、宋大曲和宋词调相同。尤其是仅存于早期南戏《张协状元》的〔太子游四门〕,却是莆仙戏常用的曲牌。莆仙戏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遗响。唱腔曲牌有一千多支,有"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之称。声腔称"兴化腔",它是综合溶化莆仙民间歌谣俚曲,十番八乐,佛曲法曲,唐宋声诗、词乐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的,用莆仙方言演唱,具有深厚地圆颤方色彩和风味。莆仙戏乐器早期很简单,也象宋元南戏一样只有锣、鼓、笛。鼓用大鼓,锣称沙锣。锣鼓是节制舞台表演的,锣鼓经有三百多种,规矩严格。笛称笛管,有芦笛和梅花二种。芦笛亦称头管,传自古代筚篥,是莆仙戏独特的吹奏乐器;梅花,一名唢呐,也是莆仙戏的主要乐器。
四、角色
莆仙戏的行旦脚色原先只有生、旦、贴生、贴旦,靓妆(净)末、丑共七个,故称"七子班"。清末增加了老旦,故称"八仙子弟。"莆仙戏在清末后吸收了其他剧种的分行,增加了不少角色,但"靓妆"一角至今仍保留宋代杂剧的称谓。
五、表演特色
莆仙戏的表演据所发掘的资料证明,它是在唐百戏宋、傀儡戏的基础上形成独特表演艺术。唐咸通年间(860-870)莆泉巷《言谈录》载:"承隋唐之后,兴化百戏兴焉"。到公元954年《连江里志》记:"蔡太师作寿日,优人献技有客以丝系僮于四肢为肉头傀儡戏。"莆仙戏的表演艺术继承了迈子余年遗留下来的古南戏传统表演,莆仙戏《目连》等传统剧目里的表演就保持着宋杂剧、傀儡戏的综合艺术面貌,被称之谓宋元南戏的"活化石"。
莆仙戏大棚目连戏之剧本,曲牌,声腔,鼓板,表演身段,动作程式和舞台上的一桌两椅,脸谱,化装,服装和戏帽以及道具与傀儡目连戏等一模一样,有密切的血缘关系,这是莆仙大棚目连戏全面搬演傀儡目连戏的遗迹.
莆仙戏目连戏中的表演,有"目连挑经",罗卜的"三步一拜",刘四贞的"十八拔",刘贾的"蛤蟆拜",古背生的"三节弯",聋哑的"公背婆"等.从主角到配角,从人物形象到表演规格,都运用了人模仿傀儡的表演,并综合组成了曲牌,鼓板,表演三结合的规范化,历代流传,相继不绝.
莆仙戏演员的基本功,总称为"傀儡核",手部动作"上不超于眉毛,下不低于肚脐"的艺术规格.如生角的"抬步",旦角的"蹀步",净角的"挑步".丑角的"七步溜",都保持傀儡形象,当演员要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时,喜用"雀跃步",怒用"双摇步",哀用"双掩面",乐用"双体肩"俱以形象表达,不拘表演感情。至今莆仙戏的演员基本功仍是继承傀儡戏的表演特色。
莆仙戏人模仿傀儡演法的艺术传承,也是受宋元傀儡戏的影响。《双鞭回两锏》中秦叔宝与尉迟恭在互相激烈对打时,秦持双锏,尉拿单鞭,运用傀儡的打法,双打、双钩、双上、双下、与傀儡表演形式,动作和身段一模一样。又如《苏武与李陵》中,苏武手持节杖,走老人步,配合"三节弯"的身段形象与李陵登台"望故乡"作"跌脚"、"摇步"、"趋保"、"魁斗吊"等。俱叫"傀儡介",保持人演傀儡的形式和特色;再如《吕蒙正算十八罗汉》中,吕蒙正与两和尚配合,模仿傀儡形象,唱念做与傀儡演技相同,特色即有和谐幽默的表演,又有保持人演傀儡戏的艺术。
六、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莆仙戏人才流失严重,后继乏人,传统的表演艺术濒临失传,脸谱、服饰和音乐声腔正在被外来剧种和其他艺术形态同化,艺术的独特性正在削弱。莆仙戏这一古老的剧种正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急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扶持和保护。
莆田吹鼓寓意是宋代名臣歼肢亩莆田氏森人蔡襄对家乡民间音乐的赞美。莆田市民间音乐以十番、八乐、大鼓吹最为著名。目前,全市共有十番八乐社团1000多个,大鼓吹班40余个。每逢城乡开展节俗活动,这些民间音乐社团都踊跃参加演奏,自娱自乐,那管弦丝竹悠扬,鼓乐歌声的热闹欢乐情景,真令人陶醉。莆田的“大鼓吹”源于古代的军乐。据传,由北宋军队乐师传入本地。以大鼓、大锣、大京锣、大钹、唢呐为饥迹主要乐器,其气势宏伟,震撼人心。
靖艺筝韵郑汪艺术中心。
1、师资好,靖艺筝韵艺术中心的老师们均为全职专业教师,每年定期到中央音乐学院研修班深造,保证教培丛坦学内容和质量同中央音乐学院接轨。
2、考级通过率高,配桐靖艺筝韵古筝艺术中心是中国民乐指定考级点,每年数百名学员参加考级通过率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