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的物理意义?电阻物理意义:物理学中用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电阻是电学中的基本元件之一,用于限制电流的流动和控制电路中的电压。它的主尘棚要功能是产生电阻,使得电流在电路中有所限制或调节。1、那么,电阻的物理意义?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自由电子在运动中要与金属正离子频繁碰撞,每秒钟的碰撞次数高达1015左右。这种碰撞阻碍了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表示这种阻碍作用的物理量叫作电阻。不但金属导体有电阻,其他物体也有电阻。导体的电阻是由它本身的物理条件决定的,金属导体的电阻是由它的材料性质、长短、粗细(横截面积)以及使用温度决定的[1] 。
电阻是描述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用R表示。电阻由导体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导体的电流I的比值来定义,即:[2]
所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阻愈大,通过的电流就愈小;反之,电阻愈小,通过的电流就愈大。因此,电阻的大小可以用来衡量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强弱,即导电性能的好坏。电阻的量值与导体的材料、形状、体积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有关[2] 。
电阻率描述导体导电性能的参数。对于由某种材料制成的柱形均匀导体,其电阻R与长度L成正比,与横截面积S成反比,即:[2]
式中ρ为比例系数,由导体的材料和周围温度所决定,称为电阻率。它的国际单位制(SI)是欧姆·米 (Ω·m)。常温下一般金属的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为:[2]
式中ρ0为0℃时的电阻率; α为电阻的温度系数; 温度t的单位为摄氏温度。
电阻率ρ,是表示不同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
某种物质材料所制成的原件(常温下20°C)的电阻与其横截面积的乘积与长度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电阻率。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长度为1米,横截面积为1平方米的电阻所具有的电阻值。其国际单位制的单位为欧.米。
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无关,是导体材料本身的电学性质,是由导体的材料决定的,且与温度有一定的关系。
电阻(resistance,通常用“r”表示)是所有电路中使用最多的元件之一。在物理学中,用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电阻元件是对电流呈现阻碍作用的耗能元件。因为物质对电流产生的阻碍作用,所以称其该作用下的电阻物质。电阻将会导致电子流通量的变化,电阻越小,电子流通量越大,反之亦然。
电阻是描述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用R表示。电阻由导体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导体的电流I的比值来定义,即R=U/I。所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阻愈大,通过的电流就愈小; 反之,电阻愈小,通过的电流就愈大。因此,电阻的大小可以用来衡量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强弱,即导电性能的好坏。电阻的量值与导体的材料、形状、体积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有关
电阻定义式,即R=U/I。
决定(ρ表示电阻的电阻率,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L表示电阻的长度,S表示电阻的横截面积)
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du叫该导体的电阻。(右图分别为JEPSUN贴片电阻,与普通色环电阻)电阻小的物质称为电导体,简称导体。电阻大的物质称为电绝缘体,简称绝缘体。
在物理学中,用电阻(resistance)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电阻是所有电子电路中使用最多的元件。
导体的电阻通常用字母R表示,电阻的单位是欧姆(ohm),简称欧,符号是Ω(希腊字母,音译成拼音读作 ōu mì gǎ )。比较大的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兆=百万,即100万)。
电阻器简称电阻(Resistor,通常用“R”表示)是所有电子电路中使用最多的元件。电阻的主要物理特征是变电能为热能,也可说它是一个耗能元件,电流经过它就产生内能。电阻在电路中通常起分压分流的作用,对信号来说,交流与直流信号都可以通过电阻。
KΩ(千欧), MΩ(兆欧),他们的换算关系是:
1TΩ=1000GΩ 1GMΩ=1000MΩ 1MΩ=1000KΩ 1KΩ=1000Ω
电阻的阻值标法通常有色环法,数字法。色环法在一般的的电阻上比较常见。
以上就是电阻的物理意义的全部内容,电阻是描述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用R表示。电阻由导体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导体的电流I的比值来定义,即R=U/I。所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阻愈大,通过的电流就愈小; 反之,电阻愈小,通过的电流就愈大。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