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历史100字?一直再想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儿就是历史吗,是死气沉沉的年代构成了历史吗,是枯燥的历史课构成的历史吗,是某些照本宣科的高中历史老师讲的如同被阉割的毫无生气的话语是历史吗,都不是。那么,我眼中的历史100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历史一大堆,民国不算,二十四史加清史,共为二十五史,都可算作史料。对于这堆史料,怎样抉择认识,固然大有问题,而对于它的评价,也很难说。我们以往的历史观, 自然与我们的传统文化大有关系,古人实难跳出它的圈子,我们生在中华民国的今天,不妨 有一种新的看法。
在我们以往的几千年历史,我以为有两件无形的东西在支配中国历史,并掩遮中国历史,这两件无形的东西是两个“统”字,即“正统”与“道统”。这两个“统”字,正如一 对眼镜,右眼戴上“正统”,左眼戴上“道统”,人们的眼睛通过这两个“统”字,来读中国 历史,则中国历史就如前人所云云的那么一大套。假使我们摘掉这副眼镜,把遮在眼前蒙在脑里的“正统”与“道统”搬开,然后再看中国历史,则对于历史的事情与人物都会有一种新的评价。
我的《论诸葛亮》一文,曾引起纷纷议论。兹为谈论便利,也不妨取诸葛亮为例。人们为什么那样崇拜诸葛亮?就因为诸葛亮是这两个“统”字所集中的人物。诸葛亮所保的是姓刘的皇帝,刘家的天下是“正统”;一般读书人交誉诸葛亮的学问是“内儒外法”,立身行事,“一派儒家气象”。朱熹且把诸葛亮拉入孔庙,属以“道统”。假使我们拿开这两个“统”, 以生民之利为衡断,则三国的人物,实以曹操为较有功于那个时代。
在冷兵器时代,越野蛮就越强大,越落后就越凶恶。你落后贫穷就有动力掠夺比你富裕的人。辽国比宋野蛮,所以宋给辽钱绢。金比辽野蛮,所以金灭了辽。蒙古人比金人野蛮,所以蒙古灭了金。蒙古人比宋人野蛮得多,所以宋当然打不过蒙古。纵观世界史,历史上文明的古国都是被比它落后、野蛮的民族消灭。齐被秦消灭,不是因为没有秦国富裕,而是没有秦国野蛮。楚被秦消灭,不是因为没有秦国有文化,而是没有秦国武力强盛。以上转自百度贴吧
我眼中的历史就是一本故事书,学历史就像听故事一样,既然是故事,就会有悲剧与喜剧,而在我听到的故事中,最大的悲剧就是中国近代史,这是屈辱的一百年,风光了这么久的天朝上国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这不像《三国演义》那样“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内部争斗,而是整个世界国与国之间弱肉强食的较量。
先是英国,这个号称日不落的帝国,用万恶的鸦片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而后,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列强开始了吞噬中国的一系列行为。
最可恨的是,连日本这个在东部飘荡的小小的国家也妄想来分一杯羹。
卢沟桥事变,或者说,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发起了全面的侵华的战争……
在冷兵器时代,越野蛮就越强大,越落后就越凶恶。你落后贫穷就有动力掠夺比你富裕的人。辽国比宋野蛮,所以宋给辽钱绢。金比辽野蛮,所以金灭了辽。蒙古人比金人野蛮,所以蒙古灭了金。蒙古人比宋人野蛮得多,所以宋当然打不过蒙古。纵观世界史,历史上文明的古国都是被比它落后、野蛮的民族消灭。齐被秦消灭,不是因为没有秦国富裕,而是没有秦国野蛮。楚被秦消灭,不是因为没有秦国有文化,而是没有秦国武力强盛。以上转自百度贴吧
通常人们认为,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只能说明过去,所以没有必要纠缠于历史,把历史问题看得太严重了.这十分不妥.
历史所载都是旧
东西,但怎样记载、怎样看待旧问题,却反映着当代人们的思想与立场.不同的人,将运用不同的手段,选取不同的题材去述说历史、编写历史.历史影响着我们的
思想活动,也影响着我们对历史的看法.同时,必须正视,正如那位影响深远的意大利史学家、哲学家克罗齐所言:“只有现实生活中的兴趣才能使人类研究过去的
事实”(转引自《人心中的历史》第143页).所以,他指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有三层含义:“一、研究历史总是现实现刻的思想活动;二、历
史研究是由现时的兴趣引起的;三、历史是按现时的兴趣来思考和理解的”(见《人心中的历史》第144页).既然如此,就不难认识问题的严重性了.
我们是从历史中走来.历史影响着我们,也在某种程度上支配着我们.当前,为什么日本国内会从上至下刮起一股历史的“翻案风”呢?为什么政府同意修改历史
教科书、公然同意篡改历史呢?为什么极右势力疯狂叫嚣,要为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鸣不平呢?为什么不少人热衷于参拜,热衷于“战败日”的祭鬼活动呢?说穿
了,他们不只想改写历史,立足点是要改变现实.怎样对待历史,将决定其未来的走向.弄得不好,历史将在现实中重演,日本很有可能走上历史的老路.这并非危
言耸听.
应当承认:很多日本人参与以上活动是出于无知,出于凑热闹,出于认识不清,甚至是怀有善良的意愿,或是仅仅出于对亲人的缅怀.这次日
本政府为了体现善意,花费巨资邀请千名中国学生去日参观,从青少年一代抓起,以改善日中关系,这也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必须指出:若没有正确的历史观,日
本政府的所作所为仍将误导国民,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中日关系,改变日本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形象.对历史认识的不一致,只能导致人们现实活动的不一致,并很可
能促使矛盾向对立和冲突的方向发展.
作为国家政府,应当想方设法凝聚人心、保护积极因素、振奋民族精神、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然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历史观上去做,才站得住脚,才是对的,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日本人有许多优点和长处.这些优点和长处,值得他国人民、当然包括中国人民去学习和借鉴.一个弹丸之地的岛国,为什么能在二战中发挥出那么巨大的威力与
能量?为什么在历史上能外拒强敌入侵,并在近代多次打败中国甚至打败俄国等大国?为什么二战之后不长时间,就能在一座废墟之上创造出经济奇迹?主要原因之
一就是在于日本人的优点与长处.但是,日本人最突出的短处是:讲团结而忽视理智,顽强奋斗有余但容易走上极端.从而使得日本人成于斯亦困于斯,命乖运蹇.
其实,不管对一个人,一个集团,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来说,最重要的一点,不是别的,而是要有理智.而有无理智的第一要素,不是聪明与否,而是懂不懂事.
所谓懂事,就是要明辨是非曲直,能以变应变.笔者看过不少日本小说和电视剧,发现一个问题,不少日本人就显得不够懂事.只要是上级说的,就盲目服从、不折
不扣地照办;只要对集体有利,就不管是否正确、是否合乎情理,去坚决维护;只要自己认定了目标,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全力以赴而奋斗;甚至于只听亲友等“圈
内人”的意见,对外一概排斥,管它是黑是白,有理无理……这怎么行呢?即使有时应该这样,但效果值得怀疑.中国人为人处事的特点是注重讲理,以理服人.古
人就强调,将在外君令有所不从.即使是上级的指示,若有不当之处,也应善意指出;当时应该服从,但事后应该提出.这样的话,效率可能差些,但效果可能好
些.更重要的是,如此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促使人人具有理智,按理智行事,防止犯大的错误,避免走向错误的深渊.
联想到日方的那些做法,人们不得不认真思考:那是在尊重事实,尊重历史吗?那是理智的做法还是在一意孤行?对历史都敢肆意捏造,那怎能培育正确的民族意识?在此情况下,日本政府想凝聚人心,振奋民族精神,其结果怎能防止再次形成一种令人生畏的邪恶力量?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历史是一门展示当代人们所想、所做、所求的心理活动的学问,也是一门揭示人们将会做什么、怎样做的行为科学的学问.
日本人必须明白:理智比什么都重要,唯有理智地对待历史,才能理智地对待现实;唯有推崇理智,才能完善国民的个性,避免由顽强转向顽固,再转向野蛮;唯有弘扬理智,正视历史,才能宽慰周边国家,并使世界人民放心.
各人都有各人心中的历史.但谁的认识正确,这不能由各人自己去决定.真理只有一个,事实胜于雄辩.大家都接受真理,直面事实,才能统一认识,避免矛盾的
对立与冲突,营造出宽松和谐的现实.所以,强调要正确地认识历史、对待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现实、对待现实,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未来、把握未来.
人类已进入一个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时代,一切都在改变.经济利益只应也只能用经济办法去获取,争夺世界霸权或区域霸权将被世界人民反对.是坚决跳出“老一套”的时候了,是改变传统思维、实行政策转型的时候了!
有人说,历史是一门科学,有些牵强.然而,不能不说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历史不是陈年旧事的简单堆砌,时间相连的重大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具有很强的
内在联系,甚至是因果关系.历史规律不像自然规律那样清晰而反复地出现,但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人性不断完善与提升的历史.事实上,历史过程充满了辩证法,
受到对立统一规律的支配.因为已有两次世界大战的恶性事件,不少人据此认为人性的发展是个变数,难以预测.然而,那是辩证法在起作用:有了两次大战的沉痛
教训,物极必反,矛盾转化,才为人性的完善与提升打造起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充要条件.人性的完善与提升,最终将促使人类脱离野蛮,促使人民的意志充分发挥
主导作用.
人民创造了历史,最终将是历史的主人.历史的进程充满了偶然性,由此为各种各样的精英人物大显身手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是,历史的
进程最终要受必然性的支配,这种必然性,就是人民的意志,人民的力量.当然要注意,这里的人民,非指某团体或某民族,而是指全人类.唯有重视世界人心的走
向,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唯有崇尚理智,才能深刻而清晰地洞察此点,从而在国际舞台上演出有声有色的话剧.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以上就是我眼中的历史100字的全部内容,历史就是对过去发生的种种的一个记录。它可能内容会有偏差。但是随着朝代的更迭,岁月的变迁,总是会一次又一次的告诉现在的人最真诚的道理,不忘初心,坚韧自强。多少人可以在最初的努力时候上进,吃苦耐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