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近代革命历史?周末,蜀王开明九世从郫县迁徙成都,“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成都”一名即由此而来。成都羊子山土台、十二桥的“干栏”式房屋遗址、商业街船棺遗址和金沙遗址,证明古蜀人活动的中心就在成都。那么,成都近代革命历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推介成都红色家乡
可以从是革命根据地的首府,是成都的红色旅游点这一点来介绍。
成都作为一座历史底蕴深厚的城市,有很多红色足迹值得我们去探访。在成都战役纪念馆的旧柜子里,有一个人民使用过的杂志夹和望远镜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挺拔的墙上,字迹模糊却在黑暗中闪闪发光的名字;在每个人的脑海里,一幕幕英勇的人们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大捷、川西决战、成都解放等都用幻灯片放映。通过文物、图片、书籍等。陈列在博物馆里,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英雄们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决战、川西决战、成都解放。
学习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中国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红色文化就一直在酝酿,新中国成立28年来,红色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和内容。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激励人们继续奋斗的强大动力。
从2010年到2012年,成都红色足迹包括成都战役烈士陵园和纪念馆、邛崃红军纪念馆长征,成都烈士陵园,剑川博物馆和十二桥烈士墓。
红色景点的出现不仅有助于中国革命精神的宣传和教育。更重要的是,给景区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应,促进了老区的发展。
以前都是各地商人,头脑很聪明,携汪仿但同时懂得悠闲陵袭享乐,但一旦忙起来非常认真肯干。所以今天的成都人也是既聪明又幽默,口才非常好,脑辩纤袋懂得经营任何事物,历史文化就是这样。
四川省成都市历史
2018年12月12日
成都,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是答信孝四川省省会,西南地区唯一一个副省级市清稿,特大城市,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2017年,全市下辖20个区(市)县和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面积1.4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04.5 万人(2017年)[1],GDP超13889.39 亿元(2017年)[1],城镇化率达 71.9%[1]。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我国第四大航空枢纽,内陆地区领事机构最多的地区;作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有国家级科研机构30家,国家级研发67个,高校56所,各类人才约389万人;世界500强企业达281家。 2018年11月,成都市入选“最具创新力的30个城市榜”,排第13名。
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公元前367年)将都城从广都樊乡(双流)迁往成都,构筑城池,截至2018年,已有2385年历史;但依据现实挖掘的金沙遗址看来,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200年前。
人民公园里的纪念碑是四川保路运灶雀动纪念碑,四川保路运动又称“四川燃蚂保路风潮”是清末四川人民维护隐段早路权的斗争运动。四川人民自办铁路,清政府迫于帝国主义的压力,要将路权收归,四川人民奋起反抗。清廷派湖北新军前去镇压,造成武昌空虚,为辛亥革命首役武昌起义奠定了基础。
成都,简称蓉,是四川省省会,四川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国务院规划确定的“西南地区的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及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它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近年发现的金沙遗址,将成都的建城历史上溯到4000多年以前。
远在四五千年前,古蜀先民逐渐从川西北高原沿岷江河谷迁徙到成都平原,他们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垦殖,创造了灿烂的“蜀文化”。距今三四千年前,即相当于夏代纪年的早期阶段,在成都平原已形成了高度发达的三星堆文明,它是古蜀文化发展的一个巅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西周时期,一些游牧部落开始从成都平原周边高阜丘陵逐渐向平原水洼地区迁移。周末,蜀王开明九世从郫县迁徙成都,“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成都”一名即由此而来。成都羊子山土台、十二桥的“干栏”式房屋遗址、商业街船棺遗址和金沙遗址,证明古蜀人活动的中心就在成都。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灭巴蜀,改蜀国为蜀郡,设成都县(县治在赤里街),作为蜀郡的治所。公元前311年,秦王接受张仪的建议,命令蜀守张若按咸阳格局兴筑成都城,城周12里,高7丈。市区范围不大,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为大城,郡治、是蜀太守官司舍区域,政治中心逗坦桐;西为少城,县治,是商业及市民居住区,商业繁盛,是经济中心所在,故成都又有“少城”之称。
以上就是成都近代革命历史的全部内容,后梁开平一年(907年),朱温灭唐,中国历史进入五代时期。王建、孟知祥先后割据川蜀,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和“后蜀”。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改益州路(川峡四路之一)为成都府路,治所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