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生物提纲? .那么,人教版八上生物提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复习要点 1. 水中生活的动物 (1)代表动物——鱼适于水生生活的特点:形态结构、运动方式、呼吸器官 (2)其他水生动物 常见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 常见脊椎动物:海豚、鲸、海豹、龟、鳖。 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2. 陆地生活的动物 (1)陆地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具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具有支持躯体及运动的器官;具有在空气中呼吸的器官;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2)典型的陆地动物 蚯蚓:生活环境、刚毛、体节、环带、呼吸、体温 兔:心脏四腔、肺发达、牙齿分化为门齿、臼齿(犬齿)、恒温动物、大脑发达。 3. 空中飞行的动物 (1)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体型、翼、胸肌、薄而轻的骨骼、消化、循环、呼吸 (2)昆虫(蝗虫)身体结构:身体分节且分部、外骨骼 4.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称为蝌蚪,变态发育。 主要题点 1.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 万种,这些动物可分为 和 两大类。 2.鱼在游泳时,靠 产生前进的动力,靠 保持平衡,靠 保持前进的方向。 3.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就叫 。 4.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不停地交替张合,那是鱼在 。当水流经过鳃时,鳃丝里的毛细血管与水进行了 ,血液变成 血。 5.有口无肛门的水生动物是 ,身体柔软、体表有贝壳的是 。 6.用高科技的方法开发海洋的资源,这就叫 。 7.蚯蚓通过 和 的配合使身体蠕动。它在糙纸上的运动速度比在玻璃板上要 。 8.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 构成的,与 、 同属于 。 9.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要保持蚯蚓体壁湿润,原因是 。 10.兔属于 动物,它的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与人类相似具有 的特征。 11.兔的体毛光滑柔软,有 作用,用 呼吸,心脏分成 腔,输送 的能力强,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 ,体温恒定,属于 。而鱼类、两栖类、爬行类体温不恒定,属于 。 12.家鸽的体型呈 形,前肢变成 ,体表被覆 ,胸骨上覆着发达的 ,有 辅助呼吸。体温 。 13.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 ,其身体分为 、 、 三个部分。胸部有 对足, 对翅,体表有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 复习要点 1. 动物的运动 (1)运动系统的组成 (2)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 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 概念:由动物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 意义:满足个体的基本生存能力。 局限性:不能适应环境。 (2)学习行为 概念:以遗传因素为基础,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不同。 3. 社会行为 (1)特征:形成一定组织,各成员明确分工,形成等级。 (2)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方式:动作、声音、气味。 探究:蚂蚁的通讯 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是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 主要题点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 和 组成的。骨骼是由 和 共同组成的。 2.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 ,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是 。 3.据图回答: (1)图中1表示 ,2表示 。 (2)如图二中1处于 状态,2处于 状态。 (3)手自然下垂时,1处于 状态,2处于 状态。 4. 写出图中各部分所示结构的名称 1 2 3 4 5 其中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的结构是 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是 。 5.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决定的。动物越高等, 能力越强。 6.动物的 、 和 等都可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7.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往往会形成一定的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有的还形成了 。 复习要点 1.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动物与生物反应器 (3)动物与仿生 主要题点 1.50-60年代,因大量剿灭麻雀导致农作物虫害巨增,说明食物链中各生物之间存在 和的关系。 2.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可以产生和分泌出人们所需的某些物质,这种动物就叫 。它的优点是: 。 3.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 。 复习要点1.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观察菌落 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菌落: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分布广泛。 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 2. 细菌 (1)细菌的发现 列文虎克的发现 巴斯德的实验 (2)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结构:单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 生殖:分裂生殖 休眠体:芽孢,抵抗不良环境。 3. 真菌 (1)真菌种类 酵母菌:单细胞真菌 霉菌:青霉、曲霉(由菌丝组成) 大型真菌:蘑菇、香菇、木耳 (2)繁殖:孢子繁殖 4.细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1)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3)与动植物共生。 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应用 食品制作、食品保存、疾病预防、环境保护。 主要题点 1.细菌的菌落较 ,表面或 ,或 。真菌的菌落较 ,常呈 状、 状或 状。 2.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 。 3.细菌真菌生存的基本条件是 、 ,还有 。 4.最早在显微镜下看到微小生物的人是 ,他看到的这些小生物呈 状、 状、 状。 5.法国科学家 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他还发现了 和 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法。后人称他为 。 6.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它与植物、动物细胞的显著差别在于 。在生物圈中,它属于 。它的生殖方式是 。 7.青霉和曲霉的菌体是由 构成的,霉菌细胞与细菌细胞的最大差别是 。生殖方式是 。 8.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手上是否有细菌。 材料用具:两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消毒)、无菌棉签、不干胶标签、放大镜。 问题:手上是否有细菌。 假设: 。 步骤: 8.作为 ,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中 起重要作用。 9.细菌和真菌中一些营 生活的种类,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 10. 和豆科植物的关系为共生。 11. 把淀粉分解为葡萄糖的真菌是 ,能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的真菌是 。能把葡萄糖转化为乳酸的细菌是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复习要点 1.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1)植物的分类 无种子: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有种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依据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着) (2)动物的分类 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3.生物分类的等级(从种到界) (1)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从大到小) (2)不同分类等级中的生物的相似程度不同。 4.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基因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 滥砍乱伐、滥捕乱杀、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建立相应法律 主要题点 1.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的 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 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 和 。 2.被子植物中, 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3.动物的分类要比较 、 和 。 4.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5.分类等级越小,所含生物的共同特征 。 6.马属于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7.瑞典植物学家 提出了科学的生物命名法—— ,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依次由 、 和 组成。 8.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 。我国裸子植物最为丰富,被称为 。脊椎动物中的 、 和 的种数都位于世界的前列。 9.每个物种都是一个 。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 。 10.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11.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中,有活化石之称的有 和 。 12.被称为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市室是 。 13.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
生物八上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 第14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生物的无性生殖方式
一、生物的无性生殖
1、概念: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种类:①出芽生殖 例如水螅和酵母菌
②营养生殖 植物依靠营养器官( 根、茎、叶)进行的无性生殖。
营养生殖的优点: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
常用方法:嫁接、扦插、压条
植物嫁接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方法:①芽接桃、山揸、苹果 ②枝接 柑、橘
嫁接中,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 接穗 ,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
原理:要使接穗和砧木的 形成层 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植物组织培养
1、原理:将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 营养物质 和 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2、优点:①短时间内生产出大批植物②可以防止植物 病毒 的侵害。
第二节 植物的有性生殖
一、植物的传粉与受精
1、有性生殖概念:由亲代产生生殖细胞,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过程:①开花 ②传粉 分为 自花传粉和 异花 传粉③受精 ④形成果实与种子
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一般必须完成的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是:传粉和受精.
3、花的结构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当花粉落到成熟的雌蕊柱头上,受到柱头分泌的粘液的刺激,花粉就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内有 精子。花粉管穿过 柱头、 花柱 ,到达 子房的胚珠中。胚珠里有一个比较大的 卵细胞。
4、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结构一般对自身的繁衍是有利。例如豌豆的果实通过 自身力量传播,蒲公英的果实是依靠 风力传播,苍耳的果实依靠
人和动物 传播,虞美人的果实依靠 风力 传播。
在玉米开花季节,如果连日阴雨会造成玉米减产,这是因为传粉不足 。
黄瓜在开花季节开了许多花,却只结了几根黄瓜,原因是 是单性花,只有雌花才结果 。
第三节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特点:有性生殖生殖,体内受精
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四个时期,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差异。例如:家蚕蚊蝇蜜蜂
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 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相似,生活习性几乎一致。例如:蝗虫 蟋蟀 蝼蛄 蟑螂
第四节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
1、两栖动物的 生殖和 发育 一般在水中进行,经 变态发育后到陆地上生活。是由 水生向陆生 过渡的脊椎 动物。
2、蛙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发育是 变态 发育,经历了 受精卵、蝌蚪、幼蛙 、 成蛙 四个时期。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方面有显著不同。
第五节 鸟类的生殖与发育
1、受精方式:体内受精
受精的鸟卵在雌鸟体内 开始发育,鸟卵产出后,由于 外界温度低于雌鸟体温,胚胎暂停发育。
2、常见的早成鸟和晚成鸟的区别和联系:
很多 晚成鸟在育雏阶段能消灭大量的农林害虫。
3、卵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卵细胞包括:卵黄膜、卵黄、胚盘保护卵细胞的结构:卵白、卵带、卵壳
鸟类胚胎发育的部位:胚盘提供空气:气室
提供营养物质:卵白、卵黄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1、 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一、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1、动物与植物的区别之一是动物能通过运动, 主动 地、 有目的 地迅速改变其空间位置。
2、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有飞行 、 游泳 、 爬行、行走 等。
二、动物通过运动主动地适应环境
2. 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通过运动适应环境的特征,提高了适应环境 的能力。
3. 例如鸟类的迁徙能获得①食物,②寻找适宜的栖息和生殖场所,③并有利于完成 生殖活动。
1、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4. 动物的运动器官
5. 单细胞动物没有运动器官,但有自己的运动结构。
6. 例如:草履虫依靠 纤毛运动 变形虫依靠 伪足 运动。
7. 多细胞动物依靠特有的运动器官运动。
8. 鱼类 鳍飞行的昆虫 翅爬行动物 四肢鸟类 翼
3、蚂蚁运动时依靠足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分节的足运动。运动时,一般是以一侧的前足、后足和另一侧的 中足为一组,交替运动。
9. 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
10. 1、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 骨连接 和 骨骼肌三部分组成。人和脊椎动物全身的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骨骼是动物体形的基础,为肌肉提供了广阔的附着点。
11. 2、在 神经 的支配下, 肌肉 收缩或舒张,牵拉所附着的 骨,以可动的骨连接为枢纽,产生运动。
4、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单独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 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 二头肌舒张。
二、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1、运动是动物各种行为表现的基础,运动不仅要靠 运动 系统来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运动还需要能量 的供应。
12.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 化学能,贮存在植物体的 有机物中。这些物质 可以为各种生物的生命提供 能量,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贮藏在其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一部分转化为 热能 ,一部分能量贮存在一种被称为ATP 的能源物质中。人和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ATP。(动物运动时体温升高,是体内有机物分解,其中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部分转化为热能)
您好!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2008-7-8 20:00 生物8年级上 鱼: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能靠尾部的摆动和鳍协调作用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用鳃在水中呼吸。 其他水生动物: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事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甲壳动物: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 蚯蚓的生长环境,家兔的内部结构 8上P16 空中飞行的动物:自然界中空中飞行的动物早在几亿年前就出现了。先是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后来是有脊椎动物中的鸟,以及哺乳动物中的蝙蝠。他们既是陆生动物,又适于飞行。 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100万种以上的昆虫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是与它的飞行生活相适应的。 昆虫的特征: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里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昆虫的分类:昆虫的分类属于节肢动物(身体由很多体节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的是节肢动物) 两栖动物: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动物的运动:家兔的骨骼,关节模式图,肌肉与骨和关节的关系8上P29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运动需要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动物的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也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这是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8上P39 生态平衡: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 动物与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动物与仿生: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菌落: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光滑或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 细菌的发现:荷兰人列文•虎克制作了200~300倍的显微镜,观察老人的牙垢,发现细菌。 巴斯德用鹅颈瓶证明了细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还发现了乳酸菌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细菌没有细胞核8上P60 细菌的生殖:细菌是靠分裂来进行生殖的,有些细菌在生长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真菌的繁殖: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的。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3.与动物植物共生。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8上P70 生物分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植物的分类:8上P81 生物分类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一、我来选
1.鲫鱼不停地用口吞水,再将水从鳃盖后缘排出,这是鲫鱼在进行( )
A.摄食 B.散发体内的热量 C.吸收水分 D.呼吸
2.鲫鱼的胸鳍和腹鳍,对鲫鱼生活的作用是( )
A.保持前进的方向 B.维持身体平衡
C.使身体可以左右摆动 D.摄取食物
3.我们在解剖鲫鱼时,发现有的鱼体内有大量的卵粒,而有的体内没有卵粒,据此我们可以确定( )
A.鲫鱼是雌雄异体的动物 B.鲫鱼是雌雄同体的动物
C.一部分鲫鱼是雌雄异体的 D.无法判断
4.在鱼类养殖中,我国有优良的淡水鱼品种,著名的“四大家鱼”就是其中之一,它们是( )
A.草鱼、鲤鱼、鲫鱼、青鱼 B.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C.鳙鱼、鲫鱼、带鱼、草鱼 D.鲤鱼、青鱼、带鱼、鲢鱼
5.鲫鱼在水中向前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 )
A.胸鳍和腹鳍的不断摆动 B.尾鳍的不断摆动
C.尾部和身体的左右摆动 D.各种鳍的不断摆动
6.人们在养金鱼的鱼缸内,通常放置一些水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观赏价值 B.增加水中氧气
C.提供鱼的食物 D.清除水中杂质
7.用鱼缸饲养金鱼时,如果数量过多,就会出现金鱼频频浮头,并导致死亡,这是因为( )
A.食物缺乏 B.氧气不足 C.空间太小 D.相互攻击
8.在做观察鲫鱼的实验时,往往已捉到手的鱼又让它挣脱,这是其体表具有黏液的缘故。鱼体表黏液的主要作用是( )
A.预防人类捕捉 B.减少运动阻力
C.保持鱼体表湿润 D.辅助呼吸
9.在观察鲫鱼的鳍摆动时,如果剪掉鲫鱼的胸鳍或腹鳍,鱼体将( )
A.不能游动 B.不能保持前进方向
C.不能保持身体平衡 D.不能产生前进的动力
10.生活中人们有这样的经验,鱼离不开水。将活鱼从水池中取出,不久便会死亡的原因是( )
A.体表干燥 B.无法呼吸 C.身体内缺水 D.血液循环停止
11.下列动物,生活在淡水中的是( )
A.中华鲟、草鱼、鳙鱼 B.银鲳、鲫鱼、带鱼
C.鲤鱼、鲨、鲢鱼 D.海参、青鱼
12.下列动物中,生活在海洋中的是 ( )
A.河蚌、蜗牛、乌贼 B.珊瑚虫、海蜇、魟
C.鲸、田螺、河蟹 D.招潮蟹、沼虾、蚂蟥
13.下列动物中,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
A.鳖 B.海豚 C.珊瑚虫 D.虾
14.下列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乌贼、章鱼 B.河蚌、龟
C.海葵、梭子蟹 D.扇贝、海蜇
15.到水产品市场买鱼时,判断鱼是否新鲜,要看鱼鳃的颜色,新鲜鱼鳃的颜色应是( )
A.灰白色 B.鲜红色 C.暗红色 D.白色
二、我能判断
16.水中生活的动物都是用鳃呼吸,像鲫鱼一样。( )
17.生活在水中的动物,体表都着生有大量鳞片,减少运动时的阻力。( )
18.河蚌在运动时,是靠两片贝壳游泳。( )
19.在海洋中生活的鲸,它的体温是恒定的,而鲨鱼的体温是随海水的温度而变化的。 ()
20.模拟实验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它不能完全代替实验。 ( )
三、我会答
2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两类:一类是 ,另一类是 。
22.观察鲫鱼时,我们看到鲫鱼的身体呈 形,这种体形在它游泳时可以起到 作用。鲫鱼头部的 是感觉器官,它可以感受 刺激。
23.鲫鱼身体的背部呈 色,腹部呈 色,这种体色对鲫鱼生活的意义是 。
24.鲫鱼的运动器官是 。鲫鱼成对的鳍有 、 ;成单的鳍有 、 、 。其中 和 有保持鱼体平衡的作用,________能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鲫鱼的运动主要靠 和 的左右摆动而产生向前进的动力,各种鳍起着协调作用。
25.鲫鱼的呼吸器官是 。水通过口进入鱼鳃,水中的 进入鳃丝中的血液,而血液中的 进入水中,因此从鳃流出的血液是 血,而流入鳃的血液是 。进行完气体交换的水从 流出。
26.观察养在鱼缸中的鱼,可见 和 相互交替地张开和紧闭,这是鱼在进行 。
27.鱼鳃具有 ,对水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 。
28.活着的鲫鱼,它的鳃是 色,原因是 。
29.鱼是适应水中生活的一类动物。它们的身体表面,通常被有 ,用 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 的协调作用游泳。
30.海葵的身体结构简单,食物从 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由 排出体外。海葵属于 动物,这类动物有 没有 。
31.把一条金鱼养在凉开水中,结果是 ,原因是 。在鱼塘中,通常要用一台机器,把水不断泼向空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
32.右图是鲫鱼的形态图,根据图示写出图中数字所指结构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它起的作用是 。
33.下图是一些鱼类的外形图,请你写出它们的名字。
(1)写出上述鱼的名称。
A. B. C. D. E. F. G. H. 。
(2)它们中哪些生活在淡水中: 。
(3)生活在海水中的是: 。
34.我们在吃鲤鱼时,打开鱼的体腔,发现它体内有一个白色的气囊,叫做鳔,里面充满空气,它的体积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从而影响鱼身体的体积变化。请你分析,鱼鳔对鱼的生活有什么作用?
它是怎样影响鱼的生活的?
参考答案
☆供你自主研学
一、1.D 2.B 3.A 4.B 5.C 6.B 7.B 8.B 9.C 10.B
11.A 12.B 13.C 14.A 15.B
二、16.× 17.× 18.× 19.√ 20.√
三、21.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22.梭 减小运动阻力 眼(和鼻) 光线(外界)
23.灰黑 白 上面和下面的捕食者不易发现它,起到保护作用
24.鳍 胸鳍 腹鳍 背鳍 臀鳍 尾鳍 胸鳍 腹鳍 尾鳍 尾部 尾鳍
25.鱼鳃 氧气 二氧化碳 动脉 静脉 鳃盖后面
26.口 鳃盖 呼吸
27.鳃丝 无法呼吸
28.鲜红 鳃丝中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成为动脉血
29.鳞片 鳃鳍
30.口 口 腔肠 口 肛门
31.很快死亡凉开水氧气含量很低,鱼无法正常呼吸 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32.背鳍 鳃(盖) 尾鳍 臀鳍 胸鳍 腹鳍 侧线 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33.(1)中华鲟 青鱼 鳙鱼 鲢鱼 草鱼 鲐鱼 带鱼 银鲳 (2)A B C D E (3)F G H
34.鱼鳔可以调节鱼体的密度,在各种鳍的配合下,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当鱼鳔内的气体增加时,鱼鳔体积增大,从而鱼体上升;反之则下沉,从而到达不同的水层。
参考资料:http://www.pep.com.cn/czsw/xshzx/qshxsh_1/dycsh/200703/t20070323_365161.htm
1、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可以逃避敌害和迁徙到适宜的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2、在成人骨中,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所以骨既有硬度又有弹性;在儿童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则这种骨的弹性大,硬度小;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多于2/3,则这种骨的硬度大,易骨折。 3、当神经传来兴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骨骼肌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运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4、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5、学习是指动物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使自身行为发生的适应性变化的过程。学习可以使动物对环境的改变做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 6、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 7、实验法以观察法为基础。 8、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同时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9、各种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的营养关系形成了食物链。 10、生物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有利于生物之间的协调发展。 11、动物对环境的影响:依赖→适应→影响→改变。动物能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12、生物圈中生物物种的灭绝是个漫长的自然过程。就地保护是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13、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主要活动场所是土壤。腐生性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寄生性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自养型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用于发酵馒头的是酵母菌,用于发酵泡菜的是乳酸菌,用于发酵醋的是醋酸菌。抗生素是某些真菌和某些放线菌产生的。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特点(异养、自养)以及极快的繁殖速度,使它们成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腐生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其他生物不可替代的。 14、生殖是指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生物体的体积增大、体重增加的变化,就是生长。生物体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变化就是发育。 15、人的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 结构 功能 结构 功能 睾丸 分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 卵巢 分泌雌性激素,产生卵细胞 输精管 输送精子到阴茎 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到子宫,受精作用的场所 阴茎 排出精液和尿液 阴道 精子进入和婴儿出生的通道 附睾 促使精子成熟并暂储 子宫 胚胎发育的场所 16、胚胎在子宫内的发育时间为280d左右,这个过程称为妊娠(怀孕)。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 17、幼体到成体的形态、生理、习性等发生一系列的显著变化称为变态。变态发育的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叫做不完全变态(蟋蟀、豆娘、蜻蜓等)。如果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发育时期,则叫做完全变态(蜜蜂、蚂蚁、蝴蝶等)。 18、两栖动物:幼体在水中生活,用腮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有变态发育。 19、鸟类的发育无变态发育,有早成雏和晚成雏之分。鸟卵中发育成幼雏的是胚盘。 20、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优点:子代个体数量多,繁殖速度快,且能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 21、绿色开花植物能利用其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这种无性生殖方式叫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 22、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尽可能靠近,是植株成活的前提。 23、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植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在适当的离体条件下都具有重新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24、其他无性生殖的类型:分裂生殖(大部分单细胞生物)、出芽生殖(水螅、酵母菌)、孢子生殖(根霉、青霉、曲霉等)。 本学期生物学科的重点在后半部分(遗传学部分为初中阶段总重点),应重点复习第19、20章。本册重点图:P65图19-2;P67图19-6;P83图19-18;P87图19-22;P102图20-3;P116图20-11。本册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处处是重点,所以在此不做总结,请认真阅读并注意理解记忆。 我自己打的,还算能简明扼要吧,顺便再说一句: 生物属于理科,不能死记硬背,只有理解记忆才能学好生物。 第20章只有好好看书理解了!
以上就是人教版八上生物提纲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