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王澍?1、王澍是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一个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建筑设计师,一直以来在传统的中国建筑中寻找着自己的哲学表达。2、王澍的设计综合了雕塑性的力量以及当地文化的底蕴。他创新地使用了原始的材料和古老的符号,展现了极致的原创性和感染力。3、王澍选择避开了张扬和新潮。那么,中国美术学院王澍?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王澍,1963年11月4日诞生于新疆,祖籍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野家坡村。他的成长足迹跨越了新疆、北京和西安,这些多元的文化背景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
1981年,他在西安中学完成了学业,随后的游学之路引领他来到了江南,这段经历无疑丰富了他的视野和设计理念。1985年,王澍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获得了学士学位,开始了他的专业生涯。
1988年,他在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得了硕士学位,导师是享有盛誉的齐康院士,这为他的学术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1988年至1995年间,他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任职,他的首部作品——1990年建造的海宁青少年宫,成为了他建筑设计生涯的起点。
2000年,王澍的学术探索进一步深化,他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获得了博士学位,专注于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城市设计方向,导师是卢济威。此后,他扎根杭州,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与创作中。
王澍的成就斐然,2010年他在威尼斯双年展上赢得了建筑大奖,2011年又荣获法国科学院建筑学院金奖。最令人瞩目的是,他在2012年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首位获得这一国际建筑界最高荣誉的中国人,这一成就标志着他在全球建筑设计领域的卓越地位。
1、王澍是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一个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建筑设计师,一直以来在传统的中国建筑中寻找着自己的哲学表达。
2、王澍的设计综合了雕塑性的力量以及当地文化的底蕴。他创新地使用了原始的材料和古老的符号,展现了极致的原创性和感染力。
3、王澍选择避开了张扬和新潮。赋予了各类规格的公用建筑现代的、理性的、充满诗意又成熟的设计。这些作品已经成为中国丰富的建筑和文化中的现代文化资产。作品表现了现代建筑既根植于当地文化的底蕴,又能与传统元素相结合,展现了富有神秘和神话色彩的风格。
王澍,这位才华横溢的建筑师,出生于1963年11月4日,祖籍山西吕梁市交口县野家坡村,但在新疆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他在教育上的起点非常高,中小学阶段均就读于铁一局西安子弟学校。2012年,他成为了普里兹克建筑奖的得主,这个荣誉无疑是他杰出贡献的见证。
1985年,王澍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他的硕士研究生生涯并不平凡。他的硕士学位论文《死屋手记》以批判性的视角审视了当时的中国建筑界,其大胆的言论和独特的见解使他在答辩时将论文贴满了整个教室,甚至自封为中国仅有的半个建筑师,与齐康教授并列。尽管论文备受认可,但因其被认为过于激进,学位委员会起初未授予他学位。然而,经过一年的努力,他在重新答辩后终于获得了硕士学位。
学术成就斐然的王澍在2000年在同济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开始了在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的教学生涯,担任院长一职。2002年,他出版了专著《设计的开始》,进一步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地位。2011年,他更是成为了中国本土建筑师中第一个在哈佛大学担任丹下健三客座教授的人。
王澍的个人兴趣爱好广泛,他热爱阅读,擅长箫管,书法和山水画更是他的拿手好戏。他的建筑设计始终坚持本土理念,被赞为“中国最具文人气质的建筑家”。
王澍:wáng shù。
王澍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建筑系的本科以及硕士毕业,2000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建筑学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2012年2月27日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个中国人。
扩展资料
个人荣誉:
2003年,“垂直院宅-钱江时代高层住宅群”项目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银奖;
2004年,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项目荣获中国建筑艺术奖。
2005年,宁波五散房项目荣获HOLCIM豪瑞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亚太地区荣誉奖。
2005年,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一期工程获中国建筑艺术年鉴学术奖。
1999年6月,参加北京国际建协大会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建筑展。
2008年,“垂直院宅-钱江时代高层住宅群”项目获德国全球高层建筑奖提名。
2010年,作品“衰朽的穹隆”获该年度威尼斯双年展特别奖。
2010年,与妻子陆文宇一起荣获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澍
普利兹克奖中国得主是王澍。
王澍,1963年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国当代建筑师、建筑艺术家,新建筑运动的积极的倡导者与旗帜性人物,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普利兹克奖评审团成员。1981年王澍考入南京大学建筑系,1985年毕业后进入东南大学建筑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88年毕业后进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任教。王澍的代表作品包括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宁波美术馆、杭州南宋御街重建工程、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等。
普利兹克奖,又名普利兹克建筑奖,是一个国际性的建筑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由普利兹克家族基金会设立,每年颁发一次,奖励一位在建筑创作和实践中展现了卓越才华与想象力的建筑师。普利兹克奖是建筑领域的一个国际最高奖项,每年全球有上百位杰出建筑师被提名,最终获奖者由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从提名人选中选出。该奖对获奖者的国籍、作品的设计地点等都不作限制,评判的唯一标准是建筑作品的艺术性和创新性。
王澍获奖是普利兹克奖评委会对其多年来在建筑设计领域的杰出贡献的认可。他的建筑作品不仅在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引起了国际建筑界的关注。王澍的建筑风格独特,注重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性和创新性。
以上就是中国美术学院王澍的全部内容,王澍:wáng shù。王澍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建筑系的本科以及硕士毕业,2000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建筑学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12年2月27日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个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