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生物

微生物学周德庆,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第五版

  • 生物
  • 2025-01-29

微生物学周德庆?主要成就为本科生和硕士生开设10余门课程,教学效果突出,著译微生物学教材、工具书和参考书30余本,承担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基金等多项科研,发表科研和教学论文4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自80年代初,先后获国家、部、市级等奖励17项,那么,微生物学周德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微生物学周德庆第四版pdf

周德庆微生物学笔记下

3节:环境条件对生长影响

一、温度

影响两方面。

最低、最适、最高生长温度,致死温度。

微生物生长温度类型:

低温型(嗜冷微生物)

中温型(嗜温微生物)

高温型(嗜热微生物)

二、pH

主要影响:引起膜电荷变化,从而影响营养吸收;影响酶活性;改变营养物状态和有害物毒性。

有最适pH,此时酶活性最高,其他条件适合,生长速率最高,但不是生产的最适pH。

微生物细胞内的pH多接近于中性。

pH调节措施:

三、氧化还原电位 Eh

Eh与氧分压有关,也与pH有关。

不同种类微生物所要求的Eh不同。

Eh影响酶活性,也影响呼吸作用。

四、辐射

指通过空气或外层空间以波动方式从一个地方传播或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能量。

(一)紫外线(非电离辐射)10-380nm

致死主要是细胞中很多物质对紫外线吸收。杀菌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紫外线穿透力弱,应用于空气消毒、表面消毒、菌种诱变。

(二)电离辐射(X、α、β、γ)

效应无专一性, α、β穿透力较弱,X、 γ较强。

KI对电离辐射具保护作用。

五、干燥

水分对正常生长必不可少,各种微生物抵抗干燥能力不同。

六、渗透压

微生物对渗透压有一定适应能力。高渗溶液—质壁分离,低渗溶液—细胞膨胀破裂。

微生物学教程

我开过微生物学这门课,用的是周德庆的书(第二版),它们内容肯定不一样,周的书用于教科书,是教材经典的,沈的书专业性强,适宜研究型的,请结合具体情况选择

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pdf

去买一本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周德庆和徐士菊编的微生物学精要、题解、测试(2012年1月出版的)。可以再京东或别的网站上购买。

微生物教程周德庆第四版重点

1953年—1957年复旦大学生物系(本科)毕业;后留校复旦大学生物系(后改为生命科学学院)任教;其间在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核酸室进修,于1970年12月—1971年8月受我国对外经济联络部的派遣,去阿尔巴尼亚国立高等农学院传授色层分析等生化技术。1980年晋升为副教授;1988年晋升为教授。在复旦大学工作期间先后任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工程系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普及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第一、二届国家教委生物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及微生物学科组组长。主要成就为本科生和硕士生开设10余门课程,教学效果突出,著译微生物学教材、工具书和参考书30余本,承担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基金等多项科研,发表科研和教学论文4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自80年代初,先后获国家、部、市级等奖励17项,主要有专著《微生物学教程》获国家教委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项目《微生物学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与成效》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与别人合编的《微生物学》获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少年自然百科辞典》获1986年中国图书奖。先后担任微生物学系副主任和主任共有著译30余部:《微生物学教程》(独撰),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微生物学实验教程》(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微生物学》(第二版、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微生物学实验手册》(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微生物生理代谢实验技术》(主编),科学出版社1990年。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第四版pdf

我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但是没学过微生物学,请问门课好学吗?现在开始学算晚《微生物学》参考书目周德庆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上就是微生物学周德庆的全部内容,这两本教材各有特点,浙江大学周德庆的《微生物学教程》侧重于理论知识与实验案例的结合,而武汉大学沈萍的《微生物学》则更注重基础知识的系统讲解。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学生,都可以在这两本教材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选择哪一本教材,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目标和兴趣来决定。近年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