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有趣的美术小故事 美术名家小故事简短 美术三分钟美术小故事 美术家的故事简短 美术家的故事50字
梵高1888年春为寻找创作灵感,移居到法国南的阿尔勒,而法国画家高更也 于十月应邀前往与梵高共同作画。两位大师对艺术有着不同的见解,一般人会认为,这样很好,可以交流学习,可是他们不是一般。两个人几乎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激 烈的争吵。在性格方面,梵高有着癫痫病人所特有的偏执,而高更则有着超乎常人的冷酷。这使得争吵变得无法调和。高更离开布列塔尼本来就有几分不情愿,见这 般光景,遂萌生去意。这让梵高的精神更加紧张。因为他知道,如果高更走了,他建立“南方画室”的梦想就将破灭。 一次他们为了一副画争吵得很凶,梵高拿出枪射向了昔日好友厅绝高更的身上,高更带着受伤的身体离开.....过了许多天,梵高觉得有些想念高更,就去看望他,两人重归旧好。 梵高与高更曾经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但造化弄人,他们两人决没有想到相处是那么困难。两人都少年气盛,哪里顾得什么天高地厚,在现实中又那么不如意。以后一个不久自杀身亡,一个在孤岛上抑郁而死。 学术界一直认为梵高是因精神错乱而将自己的左耳割掉,但德国一名学者却发表惊人之说,说此事是与梵高同期著名画家高更所为。当时梵高和高更为了争夺一个女人,高更用剑割伤了梵高的耳朵。而后梵高为了保护高更,便叫他赶快离开扮激姿现场,自己则把铅汪状况糊弄过去。
毕加索的故事:那是在二战期间,有一名生活在被纳粹占领的巴黎的德国军官,在毕加索的公寓中看到了《格尔尼卡》的照片,于是便问毕加索:“这幅画中的事是你做的么?”毕加索回答:“不,是你做的。”——《格尔尼卡》的主题是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被德国轰炸的景象。
扩展资料:
毕加索的人物评价:
毕加索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世的作品达二万多件首锋侍,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
跟一生穷困潦倒的文森特·梵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基轮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者吵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
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
参考资料来源:
徐悲鸿
江苏省宜兴县内有条河叫塘河,河上有座石拱桥名屺亭桥。徐悲鸿于1895年7月19日出生在屺亭桥镇的一个平民家庭,原名寿康,年长后改名为“悲鸿”。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法,自习绘画,常应乡人之邀作画,谋取薄利以补家用。母亲鲁氏是位淳朴的劳动妇女。
徐悲鸿9岁起正式从父习画,每日午饭后临摹晚清名家吴友如的画作一幅,并且学习调色、设色等绘画技能。10岁时,已能帮父亲在画面的次要部分填彩敷色,还能为乡里人写“时和世泰,人寿年丰”等春联。13岁随父辗转于乡村镇里,卖画为生,接济家用。背井离乡的日子虽然艰苦,却丰富了徐悲鸿的阅历,开拓了其艺术视野。17岁时,徐悲鸿独自到当时商业最发达的上海卖画谋生,并想借机学习西方绘画,但数月后却因父亲病重而不得不返回老家。志向高远的徐悲鸿在20岁时再度来到上海,开始了新的人生起步。在友人的扶助下,他考入法国天主教会主办的震旦大学,为日后的赴法留学打下了一定的法语基础。其间认识了著名的油画家周湘、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高奇峰、高剑父,在画作上得到了他们的赞许和指点,增强了绘画创作的信心。他还结识了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在其影响下确立了自己的创作思路。在康氏“鄙薄四王,推崇宋法”的艺术观念影响下,他对只重笔墨不求新意的“四王”加以贬薄,认为只有唐代吴道子、阎立本、李思训,五代黄筌,北宋李成、范宽等人的写实绘画才具精深之妙。在康有为的支持下,他观摩各种名碑古拓,潜心临摹《经石峪》、《爨龙颜碑》、《张猛龙碑》、《石门铭》等,深得北碑真髓,书法得以长进。后获得赴日本东京研究美术的资助,在日本,徐悲鸿饱览了公私收藏的大量珍品佳作,深切地感受到日本画家能够会心于造物,在创作上写实求真,但在创作上缺少中国文人画的笔情墨韵,无蕴藉朴茂之风。
徐悲鸿从日本归国后受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在京期间,相继结识了蔡元培、陈师曾、梅兰芳及鲁迅等各界名人,深受新文化运动思潮的影响,树立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旅欧深造 孜孜不倦
在北洋政府的资助下,24岁的徐悲鸿到法国学毁旦习绘画。抵欧之初,他参观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国家画廊、皇家学院的展览会以及法国的卢佛宫美术馆,目睹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以尺念来的优秀作品。徐悲鸿深深感到自己过去所作的中国画是“体物不精而手放佚,动不中绳,如无缰之马难以控制。”于是,他刻苦钻研画学,并考入巴黎美术学校,受教于弗拉芒格先生,开始接受正规的西方绘画教育。弗拉芒格擅长于历史题材的人物画,其画作不尚细节的刻画而注重色彩的和谐搭配与互衬,对徐悲鸿日后油画风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
徐悲鸿每日乐此不疲地进行西洋画的基本功训练,上午在巴黎美术学校学习,下午去叙里昂研究所画模特儿,有时还抽空去观摩各种展览会。此期间他有幸结识了著名画家柯罗的弟子艺术大师达仰,每星期日携画到达仰画室求教。达仰“勿慕时尚,毋甘小就”及注重默画的艺术思想对他影响较大,使得他没有追随当时法国日渐兴盛的现代派画风,而是踏踏实实地钻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学院派艺术,在继承古典艺术严谨完美的造型特点的同时,掌握了娴熟的绘画技巧。留学4年之后,徐悲鸿的绘画水平已达到可与欧洲同时期的艺术家相媲美的地步,其油画作品《老妇》入选法国国家美术展览会(沙龙)。
由于北洋政府一度中断学费,徐悲鸿被迫转至消费水平较低的德国柏林。在那里,徐悲鸿仍然不放过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他求教于画家康普,到博物馆临摹著名画家伦勃朗的画作,并且常去动物园画狮子、老虎、马等各种动物,以提高自己的写生能力。
当徐悲鸿重新获得留学经费后,便立即从德国返回法国继续学习。他抓紧每一寸时光,在名师们正规而的训练和他陵余困本人孜孜不倦的努力钻研下,绘画水平日渐提高,创作出一系列以肖像、人体、风景为主题的优秀的素描、油画作品,如《抚猫人像》、《持棍老人》、《自画像》等。
徐悲鸿在旅欧的最后阶段还先后走访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意大利的米兰、佛罗伦萨、罗马及瑞士等地。美丽的异国风光令他陶醉,欧洲绘画大师们的佳作令他受益匪浅。长达8年的旅欧生涯,塑就了他此后一生的审美意趣、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
技融中西 名垂画史
学有所成的徐悲鸿在32岁这一年回到中国,开始在国内投身于美术教育工作,发展自己的艺术事业。他参与了田汉、欧阳予倩组织的“南国社”,积极倡导“求美、求善之前先得求真”的“南国精神”。他陆续创作出取材于历史或古代寓言的大幅绘画,这些画作借古喻今,观者从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画家热爱祖国和人民的真挚之情。1931年日军侵华加剧,民族危亡之际,徐悲鸿创作了希望国家重视和招纳人才的国画《九方皋》;1933年创作了油画《徯我后》,表达苦难民众对贤君的渴望之情;1940年完成了国画《愚公移山》,赞誉中国民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夺取抗日最后胜利的顽强意志。除此之外,还创作了《巴人汲水》、《巴之贫妇》等现实题材,《漓江春雨》、《天回山》等山水题材以及大量人物肖像和动物题材的作品。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徐悲鸿在担任政务、行政工作的同时,仍笔耕不辍地进行创作,满腔热情地描绘新中国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面貌。他为战斗英雄画像,到山东导沭整沂水利工程工地体验生活,为劳模、民工画像,搜集一点一滴反映新中国建设的素材。不幸的是,这一切艺术活动因画家过早地离开人世戛然而止。
徐悲鸿的作品,无论是油画、国画还是素描,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他在油画方面最大的成就是使印象主义的光与色的表现与古典主义严格而完美的造型相结合。在早期中国油画家中,杰出者首推徐悲鸿。在素描方面,徐悲鸿成绩卓著。他的素描既是绘画训练的习作,为他的国画和油画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同时又是具有欣赏和研究价值的艺术品。其一生中,仅画人体素描就不止千幅。徐悲鸿在国画方面的造诣也很深厚。他是国画创新的艺术实践者,在继承传统绘画的基础上第一个把欧洲古典现实主义的技法融入到国画创作中,创制了富有时代感的新国画。以人们熟知的画家的马画为例,从这类作品中既能欣赏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造型和笔墨之美,又能观察到物象局部的体面造型和光影明暗。
徐悲鸿凭藉着他的天才智慧、坚毅的精神和毕生的努力,成为近现代中国画坛上少有的能够全面掌握东西方绘画技法的艺术大师。
1、达·芬奇画蛋
达·芬奇从小就表现出了绘画天赋,他画的小动物惟妙惟肖。于是父亲就把他送到好友,著名画家和雕塑家韦罗基奥的作坊当学徒。
达·芬奇来到作坊以后,老师韦罗基奥就拿来一个鸡蛋让他画。达·芬奇很快就画了几张,可是老师让他继续画,一连几天都是如此。达·芬奇终于不耐烦了,认为老师小瞧了他,让他画这么简单的鸡蛋。老师看出了他的心思,意味深长地说:“这个蛋可不简单,世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蛋,即使是同一个蛋,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光线不同,它的形状也不一样啊。”
达·芬奇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是为了培养他观察事物和把握形象的能力呀!从此以后,他废寝忘食地训练绘画基本功,学习各类艺术与科学知识,为他以后在绘画和其它方面取得卓著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完成《基督受洗》
达·芬奇:基督受洗关于《基督受洗》的创作,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原来韦罗基奥受圣萨尔宾诺教堂的委托绘制《基督受洗》,全画的人物虽已画完,但是还剩下背景没有画,根据规定本应在一年前完成任务,因此教堂一再催促,限定韦罗基奥心须在复活节前交画,否则受罚。这时离复活节仅七天了,可是韦罗基奥又不愿敷衍了事,他决定带着达·芬奇去希莫尼湖写生,然后再画背景。不料途中遇暴雨,韦罗基奥受寒感冒,高烧不止。
由于任务紧迫,韦罗基奥只好命自己得意的门生达·芬奇来画背景。达·芬奇写生完毕,赶回佛罗伦萨,反复琢磨体会老师的创作意图,模仿老师的画风,经过一天的辛勤劳动,终于完成了全画。第二天早晨,当达·芬奇揭开画布时,他惊呆了。
原来,老师以达·芬奇作模特儿画的那个手捧圣衣的天使形象,竟被嫉妒成性的师兄们刮掉了。他感到事态非常严重,时间又紧迫,他下定决心,不辜负老师的委托,为了维护老师的荣誉,他当机立断,自己动手来补画这个天使。他找出老师原来的画稿,以自己为模特儿,对着镜子,重画捧衣天使。韦罗基奥康复归来,看到《基督受洗》时,激动万分,他伸出双手紧紧抱住达·芬奇的肩膀兴奋地说:“它是如此的完美,看来我以后只能去拿雕刻刀了。”从此达·芬奇声名鹊起,成为佛罗伦萨有名的画家了。
一说到画家,想必很多人都会感兴趣,那么关于著名画家的励志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著名画家的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著名画家的励志故事:画家杜菲
杜菲1877年出生于法国诺曼底一个清寒的大家庭里,父亲替别人经营一家金属商店,靠菲薄的收入养活八个孩子。母亲没有工作,艰难地担负起全家的家务活。杜菲的父亲酷爱音乐,经常弹奏风琴,一家来到哪里,哪里就充满了音乐。自然,音乐成了杜菲的终生至爱和重要创作题材,从音乐中得到了无限的灵感和自由的想象。为了养家糊口,杜菲十四岁时便被迫到一家咖啡店里去当一名低级雇员,经常被派遣去码头、港口干一些粗重的体力活。繁重的劳动并没有压垮他乐观的天性,后来他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说:“我闻到那种气味,就说得出这船是从德克萨斯、印度还是亚速群岛来的,而且这一点还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在桥上或甲板曾为那射向河口湾的独特灯光而欣喜若狂……。”
年轻的杜菲为这些五光十色的生活印象所驱使,按捺不住要描绘它们的激情,1892年,十五岁的他走进了故乡的一所艺术学校,为了凑足学费,他不得不白天打工赚钱谋生,晚上加入夜班研习绘画。传统的训练方法和教师的严格要求使杜菲在艺术学校中打下了坚实的学院派功底,很快,他就能用寥寥几笔线条,娴熟地勾画出对象的特征。付不起房租和模特费,他就与码头工人挤在地下室,以父母、亲朋为描绘对象。天气晴好的日子,就在甲板上、海滩边、乡间小道、农舍庭院竖起画架,描绘故乡那令人欢愉的景色。这时,他那自由的想象力以及捕捉自然生动变幻的才能便显露了出来。
1900年,绚丽多姿的巴黎画坛迎来了杜菲。此时的杜菲,学院派绘画技巧已掌握得炉火纯青,但他那种不囿于成法的创造精神,却与学院派的教学准则格格不入。在此后的许多年里,杜菲经常对学院的教学持怀疑和保留态度,他认为“真正的艺术家总是在组织的范围之外工作,学院这种完善体系的教学与造就艺术家及鼓励艺术家的独创精神往往是不相关的”。1900—1904年间,受印象主义思潮影响,杜菲热衷于露天的绘画和对光与色的研究,描绘巴黎市街和诺曼底海滨等热闹场所,手法明显带有印象派痕迹。但他逐渐认识到,以这种印象派的手法来做画,却找不到真实的自我。他问自己:仅以现在我所有的,我如何能表现出对象是什么,而不是我所看的外表?在我之前存在的是什么,是我的实在吗?1905年的独立沙龙展上,马蒂斯的新作《奢华、宁静与喜悦》带给杜菲思想很大震动,这幅画向他展示了“坚持绘画与色彩绝对想象的奇迹”。这样,杜菲走到了自己的野兽派时期。
跃升做好物为野兽派代表画家并没能阻挡住杜菲探索的脚步,他悉心观察研究树木、物体、人像的几何结构,着力表现它们外观和体积的多样性,开始在立体主义的道路上探索。1908年,杜菲与布拉克在塞尚曾工作过的伊斯台克并肩作画,创作了《绿树》、《拿波里坦的渔夫》等作品,形象质朴,偏几何化,色彩冷峻、节制。立体主义也没能让杜菲驻足太久,他从不为任何创作模式所束缚,正如他自己所言:我不追随任何体系,当创作的时刻到来时,大家遵循的法则就被抛到一边去了。通过不断的艺术实践,20世纪20年代后,杜菲的作品愈加不同凡响了。他常以大片大片的色彩覆盖画面,有时颜色涂得跑出了形象之外,有时候又没涂满,色与形互不干扰,还能彼此呼应。这种独特的处理方法也被许多人名之为“杜菲样式”。这一时期,杜菲的艺术走到了最高点。代表作有《牧场》、《赛船》、《赛马场》、《交响乐队》等。
在生命的晚年,杜菲开始纯液简化他的绘画。他放弃了对比,代之以统制整个画面的单一色调,辅之以小块相关的灰色,色彩极度简化,但依旧充满了张力。临终之际,他还在不断探索,他对一位老友说道:“我还想去试验那些传统教我们排拒的那些色调的对比与调和,看看它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纵观杜菲的艺术漫长的历程,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很难给杜菲纳入一个固定的流派中去,这可能也是艺术家自己的愿望,因为伟大的艺术家袜轿总是想获得最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永远也不想画地为牢。杜菲在少年时期已经可以把古典主义大师传下来的精妙写实技法掌握得炉火纯青,但他并没有为此而沾沾自喜,又先后游走于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等等,直到创造出独特的“杜菲样式”,迎来艺术生涯最辉煌的时期。然而杜菲并没有停下追寻的脚步,他从东方艺术中汲取营养,纯化色彩,简化构成,风格又为之一变。除了绘画以外,他还绘制壁毯、烧制瓷器、设计服装,在艺术的天地里自由地翱翔。
著名画家的励志故事:吴冠中的艺术人生
走上艺术之路
1919年,吴冠中出生在江苏宜兴,家庭贫困的他高小毕业后,进入无锡师范初中部,凭优异的成绩,几乎每学期都获得江苏省教育厅的奖学金。
1934年,吴冠中怀揣着工业救国的理想,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的工业学校电机科,但一场新生校际联合军训改变了他的命运。当时,他遇到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朱德群,朱德群带他去参观杭州艺专,并建议喜欢画画的他放弃电机专业专攻美术。
两年后,吴冠中如愿以偿地进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在校长林风眠的启发下,走上了“融贯中西”的艺术道路。
寻找心中的麦田
1946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选派留学生赴欧美留学,吴冠中以全国绘画专业第一名的成绩,取得公费留学法国最高美术学府——巴黎国立美术学校的资格。
吴冠中为自己的艺术世界打开了一扇气势磅礴的大门。旧中国的黑暗腐败、对艺术的不重视,刺疼了他的心,他做梦都想着能在法国大展宏图,不再回国了。
吴冠中开始疯狂学画,一有时间就到卢浮宫。除了在卢浮宫美术史学校听课,就是参观博物馆、大型展览及大大小小的画廊。那么多画廊,每家不断在轮换展品,他天天转,所见仍日日新。
书店及塞纳河岸的旧书摊也是很吸引吴冠中的地方。晚上他到法语学校补习,或到大茅屋画室画人体速写,时间排得紧,来不及吃饭,便买面包夹巧克力,边跑边吃。大学城晚上常有舞会,他从未参与过,晚上回到宿舍就10点多了,还要看一小时法文书。
1949年,游历欧洲的留学生们即将结束自己的学业,留在国外还是回祖国去,吴冠中又一次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有一次,他看到了梵高写给他弟弟的话:“你也许会说,在巴黎也有花朵,你也可以开花、结果。但你是麦子,你的位置是在故乡的麦田里。”正是这段话,令他意识到,他深爱的依然是自己的祖国。
走遍大江南北的“院士”
回国后的吴冠中到处写生,他住工棚、破庙,啃干馒头、喝河水,曾被路人误以为是修雨伞的、要饭的。他背着沉重的画具独自闯荡荒野僻壤,从东海三角到西藏的边城,从高昌古城到海鸥之岛,一步步地向人们揭示艺术的奥秘。
吴冠中的一幅油画并非在一处完成,经常十里、二十里地挪地方;画架画箱连同油画一起扛,他像山里的担货郎。有时他靠双手攀着树根爬上陡峭无路的山巅作画;作完画,他双手捧着油色未干的画幅,无法下山,于是只好先将画箱扔出,让它滚下坡去,自己则像儿童滑滑梯似地从坡上慢慢滑下去。
大江南北,频繁奔波,他在艺术领域的造诣日渐提升。1992年,大英博物馆打破了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惯例,为吴冠中举办“吴冠中——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展览。2000年,吴冠中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是法兰西学院成立近200年来获得该职位的首位亚洲人。
身负巨万的“穷人”
在业界看来,吴冠中的精神正可用他的一本书名来概括,那就是“要艺术不要命”。他将西方形式结构同中国意境韵味有机结合,将中国绘画的精神与风貌推向了世界。他的画作在拍卖市场上高达几千万元,并屡创新高。
1999年,吴冠中向中国美术馆捐献了10幅作品。2008年,吴冠中把得意之作《一九七四·长江》捐赠给了故宫博物院,此外,上海美术馆、浙江省人民政府及他的母校中国美术学院也收到过他捐赠的很多件作品。2008年,他将113幅市值3亿元的作品捐献给新加坡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馆长说,这应该是新加坡公共博物馆收到的价值最高的一份捐赠。
然而,这位身负巨万的艺术大师,他的书房不足5平方米,除了靠墙两个装满画册和书籍的铁架子,就是临窗一张比课桌略大的书桌和一张椅子,椅子拉开几乎顶到了书架。
2010年6月25日,吴冠中安静地走了,没有追悼会,没有遗产纠纷,他所有的画都捐给了国家。他以一生的心力践行着不负丹青的承诺,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人格上,他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著名画家的励志故事:周昉改画
唐朝时候,有一天,都城长安的章敬寺前,人举熙攘,热闹非凡。大伙儿围着一幅壁画的草图,评头品足,议论纷纷。有的赞扬它的妙处,有的指摘它的缺陷。
人们都只顾看画,谁也没有注意到人群中有一个人举止与众不同,他不看画,却在侧耳细心倾听各种议论。这个人就是壁画的作者,名叫周昉,字景玄,是唐代着名的画家。
当时,唐德宗命他画章敬寺的壁画,他接受任务后,苦苦琢磨,精心构思,有时甚至睡梦中都还在念叨着如何作画。画好草图后,本可一气呵成,但周昉没有这样做。他想,轻率从事,草草求成,是决不能取得突出成就的,于是,就想了个巧妙的办法:揭去遮在画上的帐幕,让众人批评指点。
因章敬寺与长安的东门紧紧相接,是各界人士的出入要道,所以周昉的画就广泛征得了群众的意见。他按照这些意见,认真修改,画稿越改越好,一个月之后,谁也挑不出毛病了,他才最后定稿。画成之后,观众赞不绝口,评为第一流的佳作。
徐悲鸿
江苏省宜兴县内有条河叫塘河,河上有座石拱桥名屺亭桥。徐悲鸿于1895年7月19日出生在屺亭桥镇的一个平民家庭,原名寿康,年长后改名为“悲鸿”。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法,自习绘画,常应乡人之邀作画,谋取薄利以补家用。母亲鲁氏是位淳朴的劳动妇女。
徐悲鸿9岁起正式从父习画,每日午饭后临摹晚清名家吴友如的画作一幅,并且学习调色、设色等绘画技能。10岁时,已能帮父亲在画面的次要部分填彩敷色,还能为乡里人写“时和世泰,人寿年丰”等春联。13岁随父辗转于乡村镇里,卖画为生,接济家用。背井离乡的日子虽然艰苦,散纳却丰富了徐悲鸿的阅历,开拓了其艺术视野。17岁时,徐悲鸿独自到当时商业最发达的上海卖画谋生,并想借机学型搜习西方绘画,但数月后却因父亲病重而不得不返回老家。志向高远的徐悲鸿在20岁时再度来到上海,开始了新的人生起步。在友人的扶助下,他考入法国天主教会主办的震旦大学,为日后的赴法留学打下了一定的法语基础。其间认识了著名的油画家周湘、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高奇峰、高剑父,在画作上得到了他们的赞许和指点,增强了绘画创作的信心。他还结识了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在其影响下确立了自己的创作思路。在康氏“鄙薄四王,推崇宋法”的艺术观念影响下,他对只重笔墨不求新意的“四王”加以贬薄,认为只有唐代吴道子、阎立本、李思训,五代黄筌,北宋李成、范宽等人的写实绘画才具精深之妙。在康有为的支持下,他观摩各种名碑古拓,潜心临摹《经石峪》、《爨龙颜碑》、《张猛龙碑》、《石门铭》等,深得北碑真髓,书法得以长进。后获得赴日本东京研究美术的资助,在日本,徐悲鸿饱览了公私收藏的大量珍品佳作,深切地感受到日本画家能够会心于造物,在创作上写实求真,但在创作上缺少中国文人画的笔情墨韵,无蕴藉朴茂之风。
徐悲鸿从日本归国后受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在京期间,相继结识了蔡元培、陈师曾、梅兰芳及鲁迅等各界名人,深受新文化运动思潮的影响,树立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旅欧深造 孜孜不倦
在北洋政府的资助下,24岁的徐悲鸿到法国学习绘画。抵欧之初,他参观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国家画廊、皇家学院的展览会以及法国的卢佛宫美术馆,目睹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优秀作品。徐悲鸿深深感到自己过去所作的中国画是“体物不精而手放佚,动不中绳,如无缰之马难以控制。”于是,他刻苦钻研画学,并考入巴黎美术学校,受教于弗拉芒格先生,开始接受正规的西方绘画教育。弗拉芒格擅长于历史题材的人物画,其画作不尚细节的刻画而注重色彩的和谐搭配与互衬,对徐悲鸿日后油画风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
徐悲鸿每日乐此不疲地进行西洋画的基本功训练,上午在巴黎美术学校学习,下午去叙里昂研究所画模特儿,有时还抽空去观摩各种展览会。此期间他有幸结识了著名画家柯罗的弟子艺术大师达仰,每星期日携画到达仰画室求教。达仰“勿慕时尚,毋甘小就”及注重默画的艺术思想对他影响较大,使得他没有追随当时法国日渐兴盛的现代派画风,而是踏踏实实地钻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学院派艺术,在继承古典艺术严谨完美的造型特点的同时,掌握了娴熟的绘画技巧。留学4年之后,徐悲鸿的绘画水平已达到可与欧洲同时期的艺术家相媲美的地步,其油画作品《老妇》入选法国国家美术展览会(沙龙)。
由于北洋政府一度中断学费,徐悲鸿被迫转至消费水平较低的德国柏林。在那里,徐悲鸿仍然不放过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他求教于画家康普,到博物馆临摹著名画家伦勃朗的画作,并且常去动物园画狮子、老虎、马等各种动物,以提高自己的写生能力。
当徐悲鸿重新获得留学经费后,便立即从德国返回法国继续学习。他抓紧每一寸时光,在名师们正规而的训练和他本人孜孜不倦的努力钻研下,绘画水平日渐提高,创作出一系列以肖像、人体、风景为主题的优秀的卜掘历素描、油画作品,如《抚猫人像》、《持棍老人》、《自画像》等。
徐悲鸿在旅欧的最后阶段还先后走访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意大利的米兰、佛罗伦萨、罗马及瑞士等地。美丽的异国风光令他陶醉,欧洲绘画大师们的佳作令他受益匪浅。长达8年的旅欧生涯,塑就了他此后一生的审美意趣、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
技融中西 名垂画史
学有所成的徐悲鸿在32岁这一年回到中国,开始在国内投身于美术教育工作,发展自己的艺术事业。他参与了田汉、欧阳予倩组织的“南国社”,积极倡导“求美、求善之前先得求真”的“南国精神”。他陆续创作出取材于历史或古代寓言的大幅绘画,这些画作借古喻今,观者从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画家热爱祖国和人民的真挚之情。1931年日军侵华加剧,民族危亡之际,徐悲鸿创作了希望国家重视和招纳人才的国画《九方皋》;1933年创作了油画《徯我后》,表达苦难民众对贤君的渴望之情;1940年完成了国画《愚公移山》,赞誉中国民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夺取抗日最后胜利的顽强意志。除此之外,还创作了《巴人汲水》、《巴之贫妇》等现实题材,《漓江春雨》、《天回山》等山水题材以及大量人物肖像和动物题材的作品。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徐悲鸿在担任政务、行政工作的同时,仍笔耕不辍地进行创作,满腔热情地描绘新中国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面貌。他为战斗英雄画像,到山东导沭整沂水利工程工地体验生活,为劳模、民工画像,搜集一点一滴反映新中国建设的素材。不幸的是,这一切艺术活动因画家过早地离开人世戛然而止。
徐悲鸿的作品,无论是油画、国画还是素描,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他在油画方面最大的成就是使印象主义的光与色的表现与古典主义严格而完美的造型相结合。在早期中国油画家中,杰出者首推徐悲鸿。在素描方面,徐悲鸿成绩卓著。他的素描既是绘画训练的习作,为他的国画和油画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同时又是具有欣赏和研究价值的艺术品。其一生中,仅画人体素描就不止千幅。徐悲鸿在国画方面的造诣也很深厚。他是国画创新的艺术实践者,在继承传统绘画的基础上第一个把欧洲古典现实主义的技法融入到国画创作中,创制了富有时代感的新国画。以人们熟知的画家的马画为例,从这类作品中既能欣赏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造型和笔墨之美,又能观察到物象局部的体面造型和光影明暗。
徐悲鸿凭藉着他的天才智慧、坚毅的精神和毕生的努力,成为近现代中国画坛上少有的能够全面掌握东西方绘画技法的艺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