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伟全景式数学?张老师的课很完整,他总是能从一个知识点,转到相关的知识领域,让孩子们用正确的视角看到一个完整的世界,这也是张宏伟老师关于全景式数学教学的一份浪漫情怀。 “不给学生设限”,这是全景数学教育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完全可以推而广之。学习不是为了照抄模仿,那么,张宏伟全景式数学?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这是第二次参加“全景式数学”研讨。
第一次是2017年的12月,在西安。比较第一次接触全景式数学的兴奋与激动,这一次更多了一些理性的热爱。也许做任何一件事,首先都要从热爱开始,有了热爱才会有后续的一切。
好吧,慢慢梳理这一天的所获,分享这一天在“全景式数学”里寻到的“妙景”。
1)从“四五二十”打开镜头吧
课始,张老师板书了“四五二十”这句非常普通的乘法口诀。提出一个问题:这句口诀可以用来算哪些算式?
学生开始写,老师巡视,并不断鼓励学生多写几个。
老师统计,写出四个算式、三个算式、两个算式、一个算式的人数。
开始将学生写的算式板书在黑板上。先猜再写:乘法、除法、加法。老师再引导:减法也就写出来了。
课堂的全景模式由此打开——加法、乘法、减法、除法相互之间的关系,当然,在加法和乘法的关系时进行了重点辨析,将四则运算的关系理得清清楚楚。一个:1+4+2改成乘法算式,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最后得出可以改写成无数个乘法算式。
课堂的妙景也由此打开——“世界上的关系分为两种,一种是相近,一种是相反。”哲学和数学,从来都是孪生。
课堂的妙景,也可以用学生的收获来呈现:
生1:我知道了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生2:我知道有的关系是又相近又相反。
张宏伟是一位从事数学教育的教授,他提出的“口诀畅想”是一种在数学学习中应用口诀的方法。通过短句、段落等形式的口诀,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记住公式、定理等数学知识点。
张宏伟将这种口诀方法应用到了自己的数学教学中,并开发出了一套全景式数学教学课程。这种课程不仅覆盖了多个年级,还通过丰富多彩的图像和生动形象的讲解,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张宏伟的全景式教学视频被广泛传播,为很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数学学习资源。
因此,可以认为张宏伟是一位推崇口诀畅想法、将其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并且成功的教授。
松山湖第二小学 周群
每周日晚上七点半,准时观看章博、陈编和王圣昌老师的“研师三人行”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章博渊博的理论知识、陈编关注于学生视角、王老师精彩的教学切片,带给我们一线教师很多思考。4月8日-10日,“研师三人行”来到东莞,能够参加这次会议并见到很多名师,仿佛是追星成功一般。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天的观摩与学习,我从16位专家与老师身上汲取养分,希望能拔节生长。
1.保持执念,营造教学生态
带着浓浓台湾腔的王圣昌老师是个真性情的老师,刚开始听王老师的课总是不太适应,因为王老师上课随意,板书杂乱。后来听着听着就发现他的课好就好在真实不做作,不让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掉队。这次王老师所呈现的《小数乘整数》,我不敢妄加评论,因为我确实有一些不太明白的地方,现场也有很多不赞同的声音。但我很欣赏王老师说的那句话“这堂课我的执念太多”,这份执念,正是很多老师所缺乏的。
我知道给孩子思考任务,却没告诉孩子怎么思考。我常常也会在课堂上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但学生往往看到任务就直接小组讨论了,缺少了独立思考环节。王老师的课上,第一个环节就给学生呈现了任务,并询问孩子们要求里最关键的地方是什么?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有人说是“用自己的方法”,有人说是“简易说明”,王老师最后说“其实我想让你们关注的是独立思考,不要让别人影响你,也不要去打扰别人。
在美丽而富有诗意的三月,柔柔的春风吹醒了沉睡中的万物森灵,蒙蒙细雨滋润着山坡及田园的草木及禾苗。恰巧在充满诗情画意的三月,迎来了教学新流派“全景式数学教育”专场观摩活动。大学时就听闻过号称“数学疯子”的张宏伟老师以及他的全景式教学,这次在组织的安排下有幸见识了什么叫全景式数学教育,也刷新了我对数学的认识。
孙慧敏老师在执教《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引导学生找三角形的内角和,学生发现量角角、拼凑、折这三种方式都可以找到三角形的内角和,但是却避免不了误差,于是孙老师让学生操作用一支笔围绕三角形的三边旋转,经过三次旋转,笔回到了起始位置,更加形象直观的证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当我们以为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只有四种方法,不料孙老师又展示了另外一种缩放的方法,让我们大吃一惊。没想到找三角形的内角和,方法可以多样化,让学生深入的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最后孙老师追本溯源,提问为什么把角放大、缩小,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不变,学生理解了角的大小只与它张开的角度有关。在这堂课中,孙老师给学生讲述数学史,介绍黎曼几何、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欧几里德几何学,帮助学生了解同一个平面的内角和才为180度。
孙老师在做分享时说:“一个数学老师在备课时应该思劳这些问题:是否始终关注了学生如何思考?是否在尽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思考?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是用在数学思考力的培养上的?整个教学过程能给孩子们的思考力带来哪些增量”?。
张老师只给我们展示了一堂课和做了个报告,却迷倒了一大片美女老师和羞惭了所有男老师,圈粉无数,直接喊他“男神专家”!坐我旁边的老师直接跟我说:“真想嫁给他!我觉得我的儿子没有让他教数学就是没有享受到最好的教育,就输在了起跑线上。”或许你会觉得我过于夸大其词。看图说话,有图有真相。
看看这些笑得花枝乱颤,东倒西歪的女老师就知道了。并且这种状态基本上持续了整场报告。或许你会说他长得帅,还真没有。不信,你看!
那到底是什么吸引了大家呢?是他的全景式数学。什么是全景式数学?我也不知道。知道也三言两语说不清。但它就有神奇的魔力。张老师的这种课堂像章鱼一样长出了更多的触手和吸盘,产生了更多更强的吸力,让孩子们也因此爱上数学,爱上学习,继而爱上这个世界。
他告诉学生学习有三个法宝,那就是:猜,瞎猜,乱瞎猜。数学就是一个不断猜想、验证,找规律的过程。
他通过手工操作给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上了大学和研究生数学才学的《莫比乌斯圈和拓扑学》。别被吓到了,他思路清晰,带着学生一起动手,一起瞎猜,一起验证,真正地做到了深入浅出。再加上张老师充满激情和童真(可谓是行走的表情包),学生感觉就是在玩。
他先让学生正着粘,粘完让学生自己给这个圈命名。
以上就是张宏伟全景式数学的全部内容,知道全景数学缘起于孙老师,她是全景数学的核心成员之一,听到孙老师讲全景数学的一些观点时觉得很新颖。昨天偶然看到张老师在CCtalk上分享的消息,虽然已经过去了,但还是拿过来认真的看了一遍,这一次我对全景式数学有了一个更深的认知。有激情,这是我看完后对张老师的第一个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