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生物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归纳,江西生物必修二课本知识点

  • 生物
  • 2023-04-13
目录
  • 高二选择性必修二生物知识点
  • 江西生物必修二课本知识点
  • 高中选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
  • 高一必修二生物必背知识点
  • 新高考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 高二选择性必修二生物知识点

    敬扒学习高中生物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那么高中学生要学好哪些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高中生物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一)

    1、豌豆是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受粉,也就是豌豆花在未开放时,就已经完成了受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高茎和矮茎杂交,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宏悉的个体叫做纯合子。

    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

    2、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的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原理: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4、假说—演绎法:提出问题—解释问题的假说—演绎推理—实验检验。

    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5、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控制相对性状的基亮绝昌因叫做等位基因。

    6、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性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染色体不再复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主要区别是: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细胞,大的叫次级卵母细胞,小的叫做极体。次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卵细胞和一个小的极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形成的极体也分裂为两个极体。形成三个极体和一个卵细胞。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7、萨顿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二)

    8、类比推理:这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19世纪物理学家将光与声进行类比。推测出光也可能有波动性。萨顿将看不见的基因与看得见的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类比,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9、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摩尔根及其同事做的果蝇的白眼和红眼的杂交实验。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从而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并绘出了第一个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图,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10、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背景:艾弗里的实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是,由于艾弗里实验中提取出的DNA,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02%的蛋白质,因此仍有人对实验结论表示怀疑。

    该实验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该实验证明: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实验设计的关键思路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

    艾弗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有细菌的培养技术、物质的提纯和鉴定技术等。

    赫尔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有噬菌体的培养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以及物质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等。

    DNA作为遗传物质所具备的特点:(1)能够精确地复制自己。(2)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3)具有贮存遗传信息的能力(4)结构比较稳定等。

    12、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教体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测。(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对有一定的规律:A-T;G-C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3、DNA分子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4、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当两种生物的DNA分子的单链具有互补的碱基序列时,互补的碱基序列就会结合在一起,形成杂合双链区;在没有互补碱基序列的部位,仍然是两条游离的单链。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说明这两种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

    15、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体都共用一套密码子。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即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个密码子。

    tRNA结构图

    16、中心发则的发展:1965年发现某种RNA病毒里发现了一种RNA复制酶。1970年发现在致癌的RNA病毒中发现了逆转录酶。1982年发现一种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可在脑细胞内大量“增殖”引起疾病,这种蛋白质可能促使与其具有相同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发生同样的折叠错误,从而导致大量结构异常的蛋白质的形成。

    17、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的形成原因解释:与圆粒豌豆的DNA不同的是,皱粒豌豆的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导致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而淀粉分支酶的缺乏又导致细胞内淀粉含量降低,游离蔗糖的含量升高。淀粉能吸水膨胀,蔗糖却不能。当豌豆成熟时,淀粉含量高的豌豆能有效地保留水分,显得圆圆胖胖,而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于失水而显得皱缩。但是皱豌豆的蔗糖含量高,味道更甜美。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例子:白化病由于基因不正常而缺少酪氨酸酶。

    (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例子:囊性纤维病病因:研究表明,在大约70%的患者中,编码一个跨膜蛋白(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导致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进而影响了CFTR蛋白的结构,使CFTR蛋白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管腔受阻,细菌在肺部大量生长繁殖,最终使肺功能严重受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一般来说,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三)

    18、四环素、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它们的作用机理有的能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形成,有的能阻止tRNA和mRNA结合,来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菌的生长,所以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因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

    19、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但有些植物体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传递。此外,人体某些体细胞基因的突变,有可能发展为癌细胞。

    基因突变的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频率很低、多害少利。

    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20、染色体变异是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的,如染色体结构的改变、染色体数目的增减等。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多倍体植株的特点: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单倍体植株的特点: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

    21、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原理: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低温处理:待洋葱长出约1cm的不定根时,放入冰箱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36h。卡诺氏液中浸泡0.5~1h,固定细胞形态,95%酒精冲洗2次。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染色体。

    22、人类遗传病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主要包括一些先天性发育异常和一些常见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病和青少年型糖尿病等,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

    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的发展。

    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

    (1)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

    (2)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3)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

    (4)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如终止妊娠、进行产前诊断等。

    23、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诱变育种: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优点: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24、遗传平衡定律发生的条件:种群非常大、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自然选择或不发生作用、没有基因突变。

    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25、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江西生物必修二课本知识点

    知识可以产生力量,但成就能放出光彩;有人去体会知识的力量,但更多的人只去观赏成就的光彩。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1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1)优生的措施:禁止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提倡适龄生育、产前诊断.

    (2)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近亲结婚的夫妇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大大增加,所生子女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记忆点:

    1.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是单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单基因的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白化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聋哑是单基因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红绿色盲、血友病是单基因的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属于对基因遗传病;另外染色体遗传病中常染色体病有21三体综合症、猫叫综合症等;性染色体病有性腺发育不良等.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2

    细胞质遗传

    ①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母系遗传(原因: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母细胞);后代没有一定的分离比(原因: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子细胞中去).

    ②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在细明顷胞质内存在着DNA分子,这些DNA分子主要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可以控制一些性状.

    记忆点:

    1.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细胞质,而精子中只含有极少量的细胞质,这就是说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这样,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性状实际上是由卵细胞传给子代,因此子代总表现出母本的性状.

    2.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是:母系遗传;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细胞质遗传特点形成的原因: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卵细胞中.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质结构中的DNA.

    3.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各自都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是因为,尽管在细胞质中找不到染色体一样的结构,但质基因和核基因一样,可以自我复制,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也就是说,都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变异性和独立性.但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又相互影响,很多情况毕游是核质互作的结果.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3

    基因工程简介

    (1)基因工程的概念

    标准概念:在生物体外,通过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和“拼接”,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使重组细胞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基因产物.

    通俗概念: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复制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基因操作的

    A.基因的剪手槐销刀——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①分布:主要在微生物中.

    ②作用特点: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

    ③结果:产生黏性未端(碱基互补配对).

    B.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①连接的部位:磷酸二酯键,不是氢键.

    ②结果:两个相同的黏性未端的连接.

    C.基困的运输——运载体

    ①作用: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

    ②具备的条件:a、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稳定地保存.b、 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c、有某些标记基因.

    ③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④质粒的特点: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

    (3)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

    A.提取目的基因

    目的基因概念:人们所需要的特定基因,如人的胰岛素基因、抗虫基因、抗病基因、干扰素基因等.

    提取途径: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DNA(运载体),使其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将切割下的目的基因与切割后的质粒混合,并加入适量的DNA连接酶,使之形成重组DNA分子(重组质粒)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常用的受体细胞: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动植物细胞

    D.目的基因检测与表达

    检测方法如:质粒中有抗菌素抗性基因的大肠杆菌细胞放入到相应的抗菌素中,如果正常生长,说明细胞中含有重组质粒.

    表达:受体细胞表现出特定性状,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过程.如:抗虫棉基因导入棉细胞后,棉铃虫食用棉的叶片时被杀死;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后能合成出胰岛素等.

    (4)基因工程的成果和发展前景 A.基因工程与医药卫生B.基因工程与农牧业、食品工业

    C.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

    记忆点:

    1.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特点是: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地保存;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是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

    2.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骤包括:①提取目的基因 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④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3.重组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必须表现出特定的性状,才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过程.

    4.区别和理解常用的运载体和常用的受体细胞,目前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目前常用的受体细胞有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等.

    5.基因诊断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做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被检测标本的遗传信息,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

    6.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全归纳

    ★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与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二考点总结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工程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学计划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中选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

    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1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一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RNA的结构:

    1、组成元素:C、H、O、N、P

    2、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4种)

    3、结构:一般为单链

    二、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主要在染色体上

    三、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

    1、转录:

    (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转录)

    (2)过程:①解旋;②配对;③连接;④释放

    (3)条件:模板:DNA的一条链(模板链)

    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

    能量:ATP

    酶:解旋酶、RNA聚合酶等

    (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T—A、G—C、C—G)

    (5)产物: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转运RNA(tRNA)

    2、翻译:

    (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翻译)

    (2)过程:(看书)

    (3)条件:

    模板:mRNA

    原料:氨基酸(20种)

    能量:ATP

    酶:多种酶

    搬运:tRNA

    装配机器:核糖体

    (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产物:多肽链

    3、与基因表达有关的计算

    基因中碱基数:mRNA分子中碱基数:氨基酸数 = 6:3:1

    4、密码子

    ①概念: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碱基为1个密码子。

    ②特点:专一性、简并性、通用性

    ③密码子 起始密码:AUG、GUG(64个)

    终止密码:UAA、UAG、UGA

    注: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个,终止密码不编码氨基酸。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1、提出者:克里克

    2、内容:

    二、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

    (1)间接控制: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淀粉的圆粒和皱粒等。

    (2)直接控制: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囊性纤维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等。

    注:生物体性状的多基因因素: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与环境之间多种因素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地精细的调控生物体的性状。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2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一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裤迟变化引起)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

    二、可遗传的变异

    (一)基因突变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原因:

    物理因素:X射线、紫外线、r射线等;

    化学因素空旁: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

    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

    3、特点:a、普遍性 b、随机性c、低频性 d、多数有害性 e、不定向性

    注:体细胞的突变不能直接传给后代,生殖细胞的可能

    4、意义:

    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二)基因重组

    1、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

    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第二节 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

    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看书并理解)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类型

    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

    实例: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

    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

    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

    二、染色体组

    (1)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2)特点:

    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

    (3)染色体组数的判断:

    ① 染色体组数= 细斗纯橡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

    ② 染色体组数= 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个数

    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由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叫单倍体。

    有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三、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1、多倍体育种:

    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原理:染色体变异

    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

    优缺点: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但结实率低,成熟迟。

    2、单倍体育种:

    方法:花粉(药)离体培养

    原理:染色体变异

    实例:矮杆抗病水稻的培育

    优缺点:后代都是纯合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技术较复杂。

    第五节 人类遗传病

    一、人类遗传病与先天性疾病区别:

    l 遗传病: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可以生来就有,也可以后天发生)

    l 先天性疾病:生来就有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

    二、人类遗传病产生的原因: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三、人类遗传病类型

    (一)单基因遗传病

    1、概念: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原因: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3、特点:呈家族遗传、发病率高(我国约有20%--25%)

    4、类型:

    (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简称染色体病)

    1、概念: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

    2、类型:

    常染色体遗传病

    结构异常:猫叫综合征

    数目异常:21三体综合征(先天智力障碍)

    性染色体遗传病: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XO型,患者缺少一条 X染色体)

    四、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产前诊断:羊水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B超、绒毛细胞检查、基因诊断

    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五、实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注意事项:

    1、调查遗传方式——在家系中进行

    2、调查遗传病发病率——在广大人群随机抽样

    注:调查群体越大,数据越准确

    六、人类基因组计划:

    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需要测定22+XY共24条染色体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3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一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一、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第二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一、基因工程

    1、概念: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人们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原理:基因重组

    3、结果: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品种。

    二、基因工程的

    1、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1)特点:具有专一性和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

    (2)作用部位:磷酸二酯键

    2、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1)作用:将互补配对的两个黏性末端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DNA分子。

    (2)连接部位:磷酸二酯键

    3、基因的运载体

    (1)定义:能将外源基因送入细胞的就是运载体。

    (2)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三、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1、提取目的基因

    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四、基因工程的应用

    1、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转基因抗虫棉、耐贮存番茄、耐盐碱棉花、抗除草作物、转基因奶牛、超级绵羊等等

    2、基因工程与药物研制: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溶血栓剂、凝血因子、疫苗

    3、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超级细菌

    五、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两种观点是:

    1、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不安全,要严格控制

    2、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应该大范围推广。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相关文章: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全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二考点总结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学名词知识点归纳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高二生物必修二考点总结与学习方法

    ★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与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工程知识点归纳

    高一必修二生物必背知识点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如Aa(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关系:基因型+环境 → 表现型)

    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物运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

    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从简单到复杂)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表现型:4种

    基因型:9种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 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逗早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不同点

    形成部位

    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卵巢

    过程

    有变形期

    无变形期

    子细胞数

    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精子

    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卵细胞+3极体

    相同点

    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四、注意:

    (1)同源染色体:

    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

    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

    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

    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山蚂雀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

    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

    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精子(卵细胞);

    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

    五、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第二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萨顿假说: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1、基因的分离定律:杂合体中决定某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彼此分离,互不干扰,使得配子中只具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从而产生数目相等的、两种类型的配子,且独立地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孟德尔的分离规律。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就是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也就是说,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

    第三节 伴性遗传

    一、概念: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二、XY型性别决定方式:

    染色体组成(n对):

    雄性:n-1对常染色体 + XY

    雌性:n-1对常染色体 + XX

    性别比:一般 1:1

    常见生物:全部哺乳动物、大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多数昆虫、一些鱼类和两栖类。

    三、三种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① 男 > 女

    ②隔代遗传(交叉遗传)

    ③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

    ① 女>男

    ② 连续发病

    ③ 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3)伴Y遗传的特点:

    ①男病女不病

    ②父→子→孙

    附:常见遗传病类型(要记住):

    伴X隐:色盲、血友病

    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

    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

    常显:多(并)指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和结论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和结论[来

    实验名称

    实验过程及现象

    结论

    格里菲斯体内 转化

    1.注射活的无毒R型细菌,小鼠正常。

    2.注射活的有毒S型细菌,小鼠死亡。

    3.注射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小鼠正常。

    4.注射“活无毒R型细菌+加热死有毒S型细菌”,小鼠死亡。

    5.加热杀死的有毒细菌与活的无毒型细菌混合培养,无毒菌全变为有毒菌。

    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有转化因子。

    艾弗里

    体外 转化

    6.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纯:

    ①DNA②蛋白质③糖类④无机物。

    分别与无毒菌混合培养,①能使无毒菌变为有毒菌;②③④与无毒菌一起混合培养,没有发现有毒菌。

    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噬菌体

    侵染细菌

    用放射性元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让其在细菌体内繁殖,在与亲代噬菌体相同的子代噬菌体中只检测出放射性元素32P

    DNA是遗传物质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2)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第二节 DNA 分子的结构

    ★一、DNA的结构

    1、DNA的组成元素:C、H、O、N、P

    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3、DNA的结构: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A = T;G ≡ 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特点

    ①稳定性:DNA分子中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

    ②多样性: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碱基的数目和碱基的比例不同

    ③特异性:DNA分子中每个DNA都有自己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3.计算

    1.在两条互补链中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

    2.在整个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

    3.整个DNA分子中,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

    ★第三节 DNA的复制

    一、实验证据——半保留复制

    1、材料:大肠杆菌

    2、方法:同位素示踪法

    二、DNA的复制

    1.场所:细胞核

    2.时间:细胞分裂间期。(即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3.基本条件:

    ① 模板:即亲代DNA的两条链;

    ② 原料:是游离在细胞中的4种脱氧核苷酸;

    ③ 能量:由ATP提供;

    ④ 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4.过程:①解旋;②合成子链;③形成子代DNA

    5.特点:①边解旋边复制;②半保留复制

    6.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7.精确复制的原因:

    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8.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第四节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一、基因的定义: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二、DNA是遗传物质的条件:

    能自我复制、结构相对稳定、储存遗传信息、能够控制性状。

    三、DNA分子的特点:多样性、特异性和稳定性。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一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RNA的结构:

    1、组成元素:C、H、O、N、P

    2、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4种)

    3、结构:一般为单链

    二、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主要在染色体上

    三、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

    1、转录:

    (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转录)

    (2)过程:①解旋;②配对;③连接;④释放

    (3)条件:模板:DNA的一条链(模板链)

    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

    能量:ATP

    酶:解旋酶、RNA聚合酶等

    (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T—A、G—C、C—G)

    (5)产物: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转运RNA(tRNA)

    2、翻译:

    (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翻译)

    (2)过程:(看书)

    (3)条件:

    模板:mRNA

    原料:氨基酸(20种)

    能量:ATP

    酶:多种酶

    搬运:tRNA

    装配机器:核糖体

    (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产物:多肽链

    3、与基因表达有关的计算

    基因中碱基数:mRNA分子中碱基数:氨基酸数 = 6:3:1

    4、密码子

    ①概念: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碱基为1个密码子。

    ②特点:专一性、简并性、通用性

    ③密码子 起始密码:AUG、GUG(64个)

    终止密码:UAA、UAG、UGA

    注: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个,终止密码不编码氨基酸。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1、提出者:克里克

    2、内容:

    二、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

    (1)间接控制: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淀粉的圆粒和皱粒等。

    (2)直接控制: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囊性纤维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等。

    注:生物体性状的多基因因素: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与环境之间多种因素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地精细的调控生物体的性状。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一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

    二、可遗传的变异

    (一)基因突变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原因:

    物理因素:X射线、紫外线、r射线等;

    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

    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

    3、特点:a、普遍性 b、随机性c、低频性 d、多数有害性 e、不定向性

    注:体细胞的突变不能直接传给后代,生殖细胞的可能

    4、意义:

    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二)基因重组

    1、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

    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第二节 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

    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看书并理解)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类型

    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

    实例: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

    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

    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

    二、染色体组

    (1)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2)特点:

    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

    (3)染色体组数的判断:

    ① 染色体组数= 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

    ② 染色体组数= 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个数

    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由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叫单倍体。

    有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三、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1、多倍体育种:

    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原理:染色体变异

    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

    优缺点: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但结实率低,成熟迟。

    2、单倍体育种:

    方法:花粉(药)离体培养

    原理:染色体变异

    实例:矮杆抗病水稻的培育

    优缺点:后代都是纯合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技术较复杂。

    第五节 人类遗传病

    一、人类遗传病与先天性疾病区别:

    l 遗传病: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可以生来就有,也可以后天发生)

    l 先天性疾病:生来就有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

    二、人类遗传病产生的原因: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三、人类遗传病类型

    (一)单基因遗传病

    1、概念: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原因: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3、特点:呈家族遗传、发病率高(我国约有20%--25%)

    4、类型:

    (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简称染色体病)

    1、概念: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

    2、类型:

    常染色体遗传病

    结构异常:猫叫综合征

    数目异常:21三体综合征(先天智力障碍)

    性染色体遗传病: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XO型,患者缺少一条 X染色体)

    四、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产前诊断:羊水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B超、绒毛细胞检查、基因诊断

    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五、实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注意事项:

    1、调查遗传方式——在家系中进行

    2、调查遗传病发病率——在广大人群随机抽样

    注:调查群体越大,数据越准确

    六、人类基因组计划:

    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需要测定22+XY共24条染色体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一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一、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处理

    杂交→自交→选优→自交

    用射线、激光、

    化学药物处理

    用秋水仙素处理

    萌发后的种子或幼苗

    花药离体培养

    原理

    基因重组,

    组合优良性状

    人工诱发基因

    突变

    破坏纺锤体的形成,

    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诱导花粉直接发育,

    再用秋水仙素

    方法简单,

    可预见强,

    但周期长

    加速育种,改良性状,但有利个体不多,需大量处理

    器官大,营养物质

    含量高,但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缩短育种年限,

    但方法复杂,

    成活率较低

    例子

    水稻的育种

    高产量青霉素菌株

    无子西瓜

    抗病植株的育成

    第二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一、基因工程

    1、概念: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人们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原理:基因重组

    3、结果: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品种。

    二、基因工程的

    1、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1)特点:具有专一性和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

    (2)作用部位:磷酸二酯键

    2、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1)作用:将互补配对的两个黏性末端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DNA分子。

    (2)连接部位:磷酸二酯键

    3、基因的运载体

    (1)定义:能将外源基因送入细胞的就是运载体。

    (2)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三、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1、提取目的基因

    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四、基因工程的应用

    1、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转基因抗虫棉、耐贮存番茄、耐盐碱棉花、抗除草作物、转基因奶牛、超级绵羊等等

    2、基因工程与药物研制: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溶血栓剂、凝血因子、疫苗

    3、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超级细菌

    五、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两种观点是:

    1、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不安全,要严格控制

    2、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应该大范围推广。

    第六章 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理论要点: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2、进步性:认为生物是进化的。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理论要点:自然选择(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2、进步性: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3、局限性:

    ①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②自然选择对可遗传的变异如何起作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仅局限于个体水平)

    三、现代达尔文主义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1、种群:

    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

    特点:不仅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而且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3、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①按定义计算:

    例1:从某个群体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则:

    基因型AA的频率为______;基因型Aa的频率为 ______;基因型 aa的频率为 ______。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基因a的频率为 ______。

    ②某个等位基因的频率 = 它的纯合子的频率+ ½杂合子频率

    例:某个群体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0%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0% ,则: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三)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四)突变和基因重组、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机制

    1、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而且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能生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2、隔离:

    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生殖隔离:指不同种群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产生不可育的后代。

    3、物种的形成:

    ⑴物种形成的常见方式:地理隔离(长期)→生殖隔离

    ⑵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

    ⑶物种形成的3个环节: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 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一、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

    1、地球上的生物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级到高级逐渐进化而来的。

    2、真核细胞出现后,出现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从而出现了有性生殖,使由于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量大大增加,所以生物进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二、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进化的关系是: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是生物不断进化的结果;而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又加速了生物的进化。

    2、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三个层次。

    新高考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的学科能力培养有助于全面提升生物素养,同时作为生物教学的核心之一,既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生物必修二有哪些知识点呢?本文是我整理的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

    一、遗传的基大好备本规律

    (1)基因的分离定律

    ①豌豆做材料的优点:

    (1)豌豆能够严格进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保持纯种.

    (2)品种之间具有易区分的性状.

    ②人工杂交试验过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人工传粉

    ③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袜指,后代表现为一种表现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

    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①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产生的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在子二代占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比例占9/16;双隐性个体比例占1/16;单杂合子占2/16×4=8/16;双杂合子占4/16;亲本类型比例各占9/16、1/16;重组类型比例各占3/16、3/16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优良性状分别在不同的品种中,先进行杂交,从中选择出符合需要的,再进行连续自交即可获得纯合的优良品种.

    记忆点:

    1.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范围内,有n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最多可能有2n种.

    二、细胞增殖

    (1)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有丝分裂:

    分裂间期的最大特点: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分裂期染色体的主要变化为:前期出现;中期清晰、排列;后期分裂;末期消失.特别注意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a.前期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b.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3)减数滚毁分裂:

    对象: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期: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

    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变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之间常出现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地分布于细胞中,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单体分离.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形的鉴别:(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1.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

    2.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排列于赤道板或相互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

    3.同源染色体没有上述特殊行为……有丝分裂

    记忆点:

    1.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的减少了一半.

    2.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个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则不同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4.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精子.

    5.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6.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1)XY 型的性别决定方式:雌性体内具有一对同型的性染色体(XX),雄性体内具有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XY).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时,产生了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雌性只产生了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作用发生时,X精子和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所以后代中出生雄性和雌性的机会均等,比例为1:1.

    (2)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如色盲、血友病、果蝇眼色、女娄菜叶形等遗传)

    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②属于交叉遗传(隔代遗传)即外公→女儿→外孙

    ③女性患者,其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男性患病,其母、女至少为携带者

    (3)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如抗VD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

    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②具有世代连续现象.

    ③男性患者,其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4)Y染色体上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

    致病基因为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代连续性,也称限雄遗传.

    (5)伴性遗传与基因的分离定律之间的关系:伴性遗传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伴性遗传从本质上说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记忆点:

    1.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

    2.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遗传现象(由于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一般是男性通过女儿传给外孙);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反之,男性患者一定是其母亲传给致病基因.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大多具有世代连续性即代代都有患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3)伴Y染色体遗传的特点: 患者全部为男性;致病基因父传子,子传孙(限雄遗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