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七年级下册历史,七年级历史人教版电子书

  • 历史
  • 2023-05-02
目录
  • 初一历史必背知识点打印人教版
  • 初一下册20道证明题
  • 七年级数学下册讲解

  • 初一历史必背知识点打印人教版

    我们学习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上要敢于兼收并蓄采纳众长。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背的知识点,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背知识点(一)

    辉煌的隋唐文化

    1、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700年。

    2、唐朝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4、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写成《千金方》,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5、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精美的壁画、塑像,大量佛经、文书)。

    6、唐朝三位著名的诗人及代表作:李白,诗仙,《蜀道难》;杜甫,诗圣,“三吏”“三别”,作品称为“诗史游信嫌”;白居易《新乐府》。

    7、书法名家:颜真卿和柳公权;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画圣,开写意画先河)

    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背知识点(二)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907 年,唐朝为藩镇所灭。

    一、辽宋西夏的并立

    1、契丹的兴起

    (1)契丹的生活习俗:游牧为主,唐末开始逐渐有了农耕生活。

    (2)契丹国的建立:10 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

    2、北宋的建立

    (1)北宋的建立:960 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 匡胤就是宋太祖。

    (2)杯酒释兵权:用设酒宴的方法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

    3、西夏的建立

    4、北宋与辽的和战---澶渊之盟

    (1)时间:宋真宗统治时

    (2)内容:宋初,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3)评价:①宋神手每年要给辽岁币给老百姓增加了负担,对宋来说也是屈辱的。②但这个条约也使辽宋 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边境和平,这样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双方在边境地区贸易的发展

    5、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11 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

    宋与西夏的和议:①元昊向宋称臣;②宋给西夏岁币;③双方在边界开放贸易。

    二、金与南宋的对峙

    1、12 世纪初期,女真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他就是金太祖。

    2、1127 年,北宋被金灭亡,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3、抗金英雄:岳飞 郾城大捷

    4、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坦配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政权建立民族

    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辽契丹

    10 世纪初辽太祖阿保机上京北宋汉族960 年宋太祖赵匡胤

    东京(今开封)西夏党项

    11 世纪前期李元昊兴庆金女真

    12 世纪初期金太祖阿骨打

    会宁,后迁到中都南宋汉族1127 年宋高宗赵构临安(今杭州)

    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背知识点(三)

    繁盛一时的隋朝

    考点:大运河的开通及作用 七下P4 能力要求:识记理解

    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

    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

    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的灭亡:暴政引起农民起义,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

    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流通七省区:(略)

    初一下册20道证明题

    下面是我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供大家参考。

    1.“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2.贞观之治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

    (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的改进:曲辕犁、筒车。

    2、手工业

    (1)丝织业;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

    (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女皇武则天

    1.称帝:与唐高宗共掌朝政,后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统治措施: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影响:在正局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5.鉴真东渡

    1.原因: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

    2.过程:754年,鉴真第六次东渡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3.意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6.安史之乱

    1.背景: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边将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

    2.爆发: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举散让之乱”。

    3.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7.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1271年,改国号为元,后定都大都。

    2.统治:忽必烈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掘察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

    3.统一: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抗元英雄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4.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七年级数学下册讲解

    学习七年级历史课本知识不一定成功,但成功者一定是擅长学习的人。我整理了关于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重点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重点知识(一)

    经济重心的南移

    1、南方农业的发展

    (1)、原因:

    ①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安定。② 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江南地区农业发展逐渐超过北方④引进新品种──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2)、表现:①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②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③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许多茶园。

    2、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纺织业和棉织业: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丝绸产量高;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2)、制瓷业:南宋时,江南晌歼袭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纸的冰裂纹瓷器,给人别致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3)、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也发达。

    3、南方商业的繁荣

    (1)、商业都市: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其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而且还出现有早市、夜市。

    (2).海外贸易: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3).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形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4、结论: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宴兄本重点知识(二)

    辉煌的隋唐文化

    1、建筑: 赵州桥 长安城

    特点:规模宏大,气魄雄伟,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代表:①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七百多年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 特点:设计科学,跨度很大,桥面平缓,便于交通,造型美观。

    ②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大明宫含元殿)。

    2、印刷术:

    ①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②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歌等。③唐朝改猜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医学:“药王”孙思邈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他以毕生心血写成《千金方》。

    4.唐诗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流传至今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

    (1)、代表诗人:

    代表人物生活时期代表著作诗歌特点人称

    李白盛唐时期《早发白帝城》《蜀道难》即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诗仙”

    杜甫由盛转衰“三吏”、“三别”或气魄雄浑,或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诗圣”

    白居易唐朝中期《秦中吟》《新乐府》现实主义,讽喻社会,同情人民。诗歌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5、书法:“颜筋柳骨”

    1、颜真卿:创立雄浑敦厚的新书体,称“颜体”,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代表作为《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颜真卿。

    2、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成“柳体”,其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代表作为《玄秘塔碑》。

    6、绘画

    繁荣的表现:宗教画的生活气息越来越浓厚,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大量出现 。

    画家:

    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他的画笔力刚健,人物神形兼备。代表作:《历代帝王像》 《步辇图》。《步辇图》反映出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史实。

    吴道子:“画圣”,他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天王送子图》。他笔下的人物,神情逼真,衣带飘飘若飞,人称“吴带当风”。

    7、艺术宝库

    代表:甘肃敦煌莫高窟(大部分隋唐开凿,壁画和彩色塑像,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8、盛大欢腾的乐舞

    特点:隋唐的音乐、舞蹈,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再加以创新,呈现出气势恢宏,风格多样,优美和谐,铿锵热烈的盛世特点。

    代表作:唐初:《秦王破阵乐》 盛唐:《霓裳羽衣曲》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重点知识(三)

    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创立

    背景: 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不利于国家得到真正的人才。

    2.科举制的诞生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吏。

    隋炀帝 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诞生。

    3.科举制的完善

    唐太宗 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严格了进士科考试的录取,考中第一名的称状元。

    武则天 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 将诗赋作为考试的内容。

    4.科举考试的科目

    明经和进士两科最重要。明经科易考,进士科难考。“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5.科举考试的影响

    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④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人物贡献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诞生阶段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完善阶段

    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