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历史地图演变?.那么,亚洲历史地图演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东至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度40分,北纬60度5分),南至皮艾角(东经103度30分,北纬1度17分),西至巴巴角(东经26度3分,北纬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度18分,北纬77度43分)。
西北部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同欧洲分界; 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邻;东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对。
一张最早由中国人绘制的世界地图最近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被公之于众。专家认为,它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地图发展史和世界地图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
新发现的民办地图是清朝官员叶子佩(字圭绶)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10月下旬绘制的,咸丰辛亥(1851年)重刻,地图边缘有“万国大地全图”的篆书名称。
这张绘于清代的世界地图为8条幅挂屏,卷轴装。每条幅长130厘米、宽28厘米。一至四条幅为北半球,五到八条幅为南半球,图廓为圆形。地图采用了等距极图法绘制而成,即以南北两极为中心、赤道为边、将全图分成南北两半球。北半球对于北极而言称之为北,注有“北”字;对于赤道而言称之为南,注有“南”字。南半球则正好相反。
地图经线以京师(北京)为中度,起于东而终于西。经纬交织形成梯形网格,每经纬一度为一格。专家认为,这张图制图严谨,考证详诚,地图象形符号十分贴切,山、水、城市等非常规范,对以前中外地图中的疏谬多有纠正,对近400条地名做有详细注释,是中国地图史上注释最多的世界地图。
中国测绘和应用地图具有悠久的历史。但目前已知的中国较早的世界地图是该图提到的明朝万历九年(1581年)意大利人利马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和清朝康熙十三年(1674年)比利时人南怀仁绘制的《坤舆全图》。除这2部世界地图外,至今没有发现有中国人绘制世界地图的记载和史料。
千百年来,在我国民间就广泛流传着《河伯献图》的神话故事。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感动了河伯。河伯是黄河的水神,禹为治水踏遍山川、沼泽,忽一天看见河伯从黄河中走来,献出一块大青石,禹仔细一看,原来是治水用的地图。禹借助地图,因势利导,治水取得了成功。“传说”虽然不能证实地图起源的具体时代,但从侧面说明,约在四千年以前,我国先民已经使用地图了。
据史籍记载,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以前,我国就诞生了地图。《汉书.郊毅志》中有:“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像九州”的记载。《左传》中有:“惜夏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像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意思是说,在夏朝极盛时期,远方的人把地貌、地物以及禽兽画成图,而九州的长官把图和一些金属当作礼品献给夏禹,禹收下“九牧之金”铸成鼎,并把远方人画的画铸在鼎上,以便百姓从这些图画中辨别各种事物。文中的“百物而为之备”,很明显说明是供牧人、旅行者使用的图。可惜,原物流传至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因战乱被毁而失传。
据宋代思想家朱熹推断,后来的《山海经图》是从夏代九鼎图像演变而来的,也是一种原始地图。在《山海经图》的“五藏三经图”上,画着山、水、动物、植物、矿物等,而且注记着道里的方位,是较规范的地图形式。由此可以说,中国在夏代已经有了原始的地图。
争议从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的7幅地图,成图年代日前得到确定。专家证实,这些地图为迄今中国最早的实物地图。
这7幅地图是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1986年发现的。该所研究员何双全考证后确定,其成图年代为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国家测绘局考证后认为,它们比中国经实测保存至今的最早的传世地图———西安碑林中的《华夷图》和《禹迹图》早1300多年,比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图约早300年。作者不详。
何双全说,这些地图均是用黑线绘制在4块大小基本相同的松木板上,图形比较清晰、完整。该地图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所属的行政区域、地理概貌和经济概况。地图中有关地名、河流、山脉及森林资源的注记有82条之多。令人惊叹的是,今天渭水支流以及该地区的许多峡谷在木板地图上仍可以找到,并与《水经注》一书的记载相符。
有关考古专家和历史专家认为,这批秦代木板地图为研究中国先秦发达的地图学文献资料提供了实物佐证,把中国地图绘制史又提前了几百年,是研究中国地图绘制技术的珍贵资料。
亚洲地貌的复杂性
亚洲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起伏极端和地貌类型最为复杂的大洲。平均海拔950米,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最大的高原以及最低的洼地。亚洲囊括了板块间内外营力所塑造的各种地貌类型。亚洲中部高耸且多崇山峻岭与高原,四周低下,多中低山地、丘陵与平原;山脉结构多成群结带,且与山间高原与盆地紧密结合;亚洲东部边缘南北向分布着弧形列岛。
亚洲气候的多样性
亚洲东西、南北跨度大,使各带气候都有发育
,基本涵盖了所有的自然带,纬向地带性气候表现为:北亚的冰原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东亚的温带阔叶林带—亚热带森林带,东南亚和南亚的热带稀树草原—热带雨林带等;经向地带性表现为大陆东岸雨热同季,大陆西岸,干燥且雨热不同季。
亚洲大陆海岸线漫长,东临太平洋,南濒印度洋,西为黑海、里海、地中海、红海,北为北冰洋。海陆热力对比差异的巨大对亚洲的气候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发育了典型的亚洲季风气候。其具体表现是:(1)季风强度大,包括三种气候类型—即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2)季风环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干冷晴朗;夏季湿热多雨;春季大陆增温快,空气不稳定,多大风;秋季大陆降温显著,空气趋于稳定,出现秋高气爽天气。热带季风气候,年分冷、热、雨三季或干湿两季,冷季盛行东北信风,晴朗干燥少雨;热季晴朗酷热,与冷季同为干季;雨季盛行西南季风,雨量丰富,天气较热季凉爽。
亚洲地形的复杂性是影响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亚洲中多为高原与高山,也有广阔而平坦的盆地与平原。加上其巨大的大陆面积,不仅大陆性气候强烈,还具有明显的各种垂直自然带分布结构。
生物、矿产的多样性
亚洲地貌的复杂性,历史的久远加上气候的多样性等因素导致亚洲生物、矿产资源丰富。亚洲几乎包括其它大洲所有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动植物资源丰富,拥有世界8各生物地理区中的的2个,还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世界第二大雨林体系和世界一半以上的珊瑚礁。由于亚洲面积广大,构造复杂并具有各种自然环境,所以亚洲有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和热量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及海洋资源。亚洲石油、天然气、煤、铁、锡等的储量均居世界首位。
以上就是亚洲历史地图演变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