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地理

历史七下知识点,七年级地理同步电子版

  • 地理
  • 2023-04-13
目录
  • 初三历史笔记重点归纳可打印
  • 科举制的影响 七年级下
  • 七年级中国历史助学读本电子版
  • 七年级历史提纲整理
  • 初一英语下册知识点归纳

  • 初三历史笔记重点归纳可打印

    这篇文章我给大家归纳总结了七年级下册历史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学习历史知识点有帮助。

    隋唐时期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2.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灭亡:618年(隋炀帝二世而亡)

    4.隋朝统隐肆一全国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纤携辩历史发展大趋势。

    科举制

    1.创立(隋朝):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2.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武则天:首创殿试。

    3.积极影响: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4.消极影响:束缚了人们思想,忽视实用性学问,也阻碍了我国科技的发展。

    唐太宗(李世民)与“贞观之治”

    1.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①思想上:吸取隋速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重用魏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重用房玄龄、杜如晦等)

    ②政治方面。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毁缺,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③经济方面。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④军事方面。唐太宗时期先后击败东、 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唐朝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管理)

    2..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唐玄宗与“开元盛世”(唐朝最鼎盛时期)

    1.背景:唐玄宗多才多艺,治理国家也很有能力。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

    2.措施(1)重用贤能,出现贤相姚崇和宋璟。

    (2)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3)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4)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3.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军事上

    1.宋太祖赵匡胤以“杯酒释兵权”的方法解除了节度使将对军队的控制。

    2.设立中央禁军,将各地精兵收归京城禁军管辖。

    3.设置枢密院,实行“更戍法”。

    4.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将领夺权。宋太祖削去了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禁军职位。

    (二)经济上

    在各路设四司,转运使。

    (三)政治上

    1.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

    2.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

    3.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4.设三司管理财政。

    5.在地方上设知州。

    四大发明

    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

    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北磁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改变了人类的战争史。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宋仁宗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宋朝虽然出现活字印刷术,但并未普遍使用,而仍然是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术。

    科举制的影响 七年级下

    历史是初中的必学科目,那么七年级历史下册都有哪些知识点呢?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7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7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宋词与两宋社会

    一、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后,涌现了反映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和感伤的词篇

    李煜是用凝炼朴挚的现实主义艺术手法,揭发自己的灵魂、表现没落贵族的悲哀。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追忆帝王生活的沉醉豪奢,江山依旧而人事全非,客观自然永恒而生命变化无端。

    钱惟演是吴越王钱椒之子,随父归附宋朝,晚年被贬,政治上极感失意,临死前有一首伤春之作──《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告橡…”时间的推移催老世人,愁比病更强烈,因而不顾病情而痛饮狂喝,将全词近乎绝望的愁绪推向高潮。

    二、北宋财政危机和边防危机加剧了政治危机,士大夫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如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这是对当道者的警醒。

    政治失意但仍然憧憬着美好生活。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即使政治上极为失意,仍对生活持有积极态度。“千里共婵娟”一句,成为后代离人相互祝愿的用语。

    三、商品经济发展,都市市民的审美情趣出现,体现了市民意识和封建礼教的矛盾

    长期落魄江湖的柳永的《定风波》中“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带有较少的封建思想羁縻,敢于反抗封建礼教压迫,深富市民气袜键旁息的生活情味和审美趣味。

    四、经济发展带来生活水平的提高

    从宋经元至明清,中国的人口增亮核加到4亿左右,无论是绝对数还是增长率都远远超了同时代的欧洲。宋朝以农业生产技术的迅速提高为前提,带来经济规模的扩大,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中小市镇的大规模兴起和大城市的膨胀。描写北宋社会经济的大量词篇成为了解这段历史的宝贵史料。

    1.在农本经济时代,对水的迫切渴望

    苏轼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本篇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由于灾后得雨,旱象解除,作者浓厚的喜悦之情。

    2.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成为宋朝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如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香里说丰年”,水稻的收成决定了全家的温饱。在《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呈现出一幅安定与祥和、生产与繁衍的农村风俗画。

    3.棉花的普遍种植,由两广和福建迅速扩展到长江流域

    范成大《浣溪沙》“膜下珠帘护绔丛。花枝红里烛枝红。烛光花形夜总定。棉地绣天香雾里,珠星壁月彩云中。人间别日子春风。”棉花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温暖与舒畅。

    4.繁荣的商业带来生活用品的丰富和高雅,增添了生活的舒适和恬静

    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经济发展与商业繁荣提升了生活质量,通过“并刀”、“吴盐”、“新橙”、“锦幄”、“兽香”几件道具营造出安恬静谧的环境,表现出相互爱恋与深情体贴的高雅格调。

    5.江南美丽富饶的景色,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望海潮》是柳永词中广泛传诵的名篇。“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柳永的词还歌咏过苏州(《木兰花慢》、《瑞鹧鸪》)、扬州(《临江仙》)、成都(《一寸金》)、洛阳(《少年游》和北宋都城汴京(《倾杯乐》、《透碧霄》)等。为宋代都市繁荣留下了形象的画面。

    欧阳修的《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栖。”江南的富饶与美丽、恬静与繁荣,已经成为人们最向往的地方。

    6.宋都东京已经取消了宵禁,出现了夜市和早市。东京的商业活动,真可谓是一天一夜时时都有市

    欧阳修《生查子》中“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在那华灯照得如同白昼一般的花市,主人公与心爱的人在月挂柳梢的黄昏时刻相约赴会。苏轼的《蝶恋花·密州上元》“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鞭。”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丰富的夜生活带来别样感受。

    五、民族间战争频繁,反映战争的词作最多

    在反抗异族压迫的激烈斗争中,内容思想突破了士大夫阶层和市民阶层的局限,与爱国的大时代脉搏一同跳动,唱出时代的最强音,鼓舞人心,达到宋词的最高的成就。

    1.怀有报国的宏伟志向

    苏轼的《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渴望杀敌上战场,激荡着豪情与壮志。

    2.两宋战争中处于劣势

    北宋的主要边患有辽和西夏。1040年到1043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等职,抵抗西夏侵略。在这样的生活基础上,写出了《渔家敖·塞下秋来风景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沉郁悲壮与荒凉萧瑟的意界,反映了北宋那个王朝怯懦、外族凭陵的特殊的历史阶段。

    3.北宋灭亡,迁都杭州,怀念北方故土的思乡之情

    南宋张孝祥的《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边塞”的悲凉、肃穆,中原沦陷,眼前战火连天,只有借酒浇愁,将一腔热血洒向悲风。这首词流露出了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之情。

    陆游的《诉衷情》的“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抒写词人想为国家立功而不能的内心苦闷;晚年退休,却仍向往着投身沙场,杀敌报国。

    4.南宋以后,由于民族矛盾的尖锐,从宋金抗争到元蒙灭宋,爱国歌声始终回荡词坛,悲壮慷慨之调,应运发展,把豪放词风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岳飞的《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词的内容充满了对敌寇的痛恨,对国家的热爱,报仇雪恨,收复失地的坚强决心。

    辛弃疾的《满江红》“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的“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及“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等“壮词”先后映辉,显示了词人至老不衰的爱国热情和老而弥浓的豪放词风,豪放之作在词坛振起雄风。

    文天祥的《念奴娇·驿中言别友人》“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表现了作者至死不渝的气节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

    宋词由于吸收民间血液而壮大,由于反映人民生活和愿望而提高。文人和士大夫们面对现实,或投身于现实斗争,用这种文学来表达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或拿它作为现实斗争的武器。这是继承《诗》、《骚》以来的优良传统,在文学史上有其崇高的地位。

    7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宋朝的基本国策

    一、“重文教”

    宋太祖深知“马上得天下,马下治天下”的道理,因而有一系列尊崇文人的措施出台。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社会各阶级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入仕。范仲淹、李纲、岳飞、宗泽、文天祥、陆秀夫等皆科举出身。而这些寒门出身的士子一旦登第,多怀忠君爱国之心。宋朝统治者对文人极其尊重,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俸禄也极丰厚。世人多称宋朝为士大夫政治。

    在一系列重文措施的鼓励下,宋朝开始盛行读书风气,宋代儿童启蒙教育念的《神童诗》开篇就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一政策极大地促进宋朝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诸如天文学、数学、医药学、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船技术等方面成果累累,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学艺术也发展到新的水平,涌现出的众多的文学家、画家和词人,宋代的名著和名作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二、“轻武事”

    北宋轻武政策具体表现在其军事领导体制,将握兵权、调兵权与统兵权分而为三: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衙平列分立,全都握有兵权,却无调兵权。枢密院掌握调兵权。这样就形成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相互制约,两者都由皇帝直接管辖。保证了军权从属于皇帝。同时军队实行更戍法,让统兵的将帅定期调动,互换防区,避免将帅培植自己的势力,形成小的集团。

    轻武政策,虽然有效地防止了将领的拥兵自重,巩固了中央集权,但它也产生了不利影响,武官的积极性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国防力量。因此,在对辽、西夏、金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只能屈辱忍让、纳币求和。即使面对国难,皇帝对武将的猜疑始终如一,致使岳飞的精忠报国之愿未遂,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朝廷杀害。

    宋朝重文轻武,所以,宋朝经济繁荣,文化兴盛,军事上却软弱至极,不堪一击。可实际上,宋王朝这种积贫积弱的局面却是宋王朝的统治者吸取前代教训,千方百计方才达到的长治久安的理想状态。作为后人的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这一切。

    七年级中国历史助学读本电子版

    七下历史知识点如下:

    1、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文化交流的使团;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艺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本国,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玄奘是唐朝的高僧,为了求取佛经精义,他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玄奘是第一个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3、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了重大作用。设伊犁将军,加强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4、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开凿目的:为加强派宏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开始。

    5、京兆团杭大运河的开通奏响了隋朝灭亡的前奏。巡行的锦帆还没落下部将叛变之事就发生了,炀帝更是没尘猜册有返回都城,客死江都。

    七年级历史提纲整理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年,隋轿悔搜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7、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8、我国历前兄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作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

    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4、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15、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访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6、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闭历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19、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

    20、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初一英语下册知识点归纳

    学习是每个一个学生的职责,而学习的动力是靠自己的梦想,也可以这样说没有自己的梦想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责任的表现,也就和人失走肉没啥两样,只是改变命运,同时知识也不是也不是随意的摘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要把我自己生命的钥匙。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参考。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元谋人:

    ⑴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⑵距今年代:约一百七十万年。

    ⑶生产生活:会制造,知道用火。

    (会不会制造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⑷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人类是由类人猿孝模卜进化而来)

    二、北京人:

    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⑵距今年代:约七十至二十万年。

    ⑶生产生活:会制造和使用,会使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

    ⑷历史地位: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三、山顶洞人:

    ⑴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⑵距今年代:约三万年。

    ⑶生产生活: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

    鱼。会与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生活的集体——氏族。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原始居民:(南方的代表)

    ⑴地点: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

    ⑵距今年代:约七千年。

    ⑶种植作物: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巧穗种植水稻的国家。(南方雨水多,气候温暖)

    ⑷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子(南方多雨潮湿,干栏式可以通风

    防潮),过定居生活,会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陶器,还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北方的代表)

    ⑴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

    ⑵距今年代:约五六千年。

    ⑶种植作物: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的国家。

    (粟,北方通称谷子,去壳后叫小米)

    ⑷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开垦土地,

    用石刀收割庄稼。饲养猪狗等动物,用骨制箭头、鱼叉、鱼钩打猎捕

    鱼。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住半地穴式房子(北方寒冷,

    干燥),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北方)

    ⑴地点:山东泰安大汶口。

    ⑵距今年代:约四五千年。

    ⑶生产生活:用磨制石镰、石锄,陶器有黑陶、白陶。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

    大变革的时代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⑴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⑵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次革命。

    ⑶影响: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二、都江堰

    ⑴时间:战国时期⑵人物:秦国蜀郡太守李冰⑶目的:防洪灌溉

    ⑷作用: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三、商鞅变法

    1.背景:

    ⑴铁农具和牛耕使用和推广,土地逐步私化

    。⑵封建地主阶级产生,封建经济发展。

    ⑶各国纷纷展开变法运动。

    2.目的: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3.人物: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具有法家思想。时间:公元前356年

    4.内容:⑴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⑵奖励耕战。①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②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⑶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5.作用:⑴秦国经济得到发展;⑵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⑶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6.战国时变法的影响:

    ⑴通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⑵地主阶级统治代替奴隶主贵族统治。

    ⑶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1.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朝隋炀帝时开通的大运河(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2.我国历的女皇帝:武则天。(其统治被称为“贞观遗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3.唐朝的全盛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盛世”。

    4.唐代陶瓷最为的是:唐三彩。

    5.用码坦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办法开始于:隋文帝时期。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标志:隋炀帝时设“进士科”。

    6.科举制中最早设立殿试、武举的是:武则天。

    7.科举制中,诗赋最早成为进士的主要内容是在:唐玄宗时期。

    8.科举制废除于:清朝末年(1905年)

    9.研究7世纪中亚.印度半岛及我国新疆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

    10.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由隋朝李春设计主持修建造的赵州桥。

    11.宋代最重要的粮仓:太湖流域(“苏湖熟,天下足”)。

    12.北宋之后最的瓷都:北宋兴起的景德镇。

    13.宋代的娱乐商业场所:“瓦子”。(或瓦舍)

    1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

    15.两宋、元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

    16.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唐中后期。

    17.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南宋时期。

    18.我国省级行政区制度建立的标志: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管辖,建立的“行省制度”。

    19.台湾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的标志: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当时台湾叫“琉球”).澎湖列岛。

    20.西藏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的标志:元朝设宣政院管理全国的佛教和西藏事务。

    21.元朝的港口:泉州。

    22.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23.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标志: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24.明朝科举制变化的标志:采用“八股取士”(为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根本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

    25.古代世界航海的壮举: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26.明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他的队伍人称“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泉州籍抗倭将领:俞大猷)。

    27.清朝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的标志:雍正帝设──军机处。

    28.台湾历第一次被外国侵占:1624年,被荷兰侵占。

    29.1662年,郑成功(泉州南安石井人)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是我国历的民族英雄。

    30.施琅(泉州人)率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31.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32.我国现在现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明成祖修建的故宫。

    33.明朝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理学著作:明朝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被称为“东方医药巨典”)。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

    2、开凿的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的女皇帝。

    历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3课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

    (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叶生产的发展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的改进:曲辕犁、筒车

    2、手工业

    (1)丝织业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

    (1)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相关文章:

    ★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0最新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2018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

    ★2018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2020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难点总结(两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