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语文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万能公式,初中语文答题公式全套

  • 语文
  • 2025-04-03
  • 147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万能公式?阅读理解万能公式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通读全文,掌握大意。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每认真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那么,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万能公式?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阅读是增长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模板

一、问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章开头:

①句子在文中起到了开篇点题的作用,点出了……;②同时句子起到了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的作用;③句子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

句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总领下文的……总结上文的……

3、文末:

句子起到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的作用,……(简单解释)

二、问修辞手法的作用

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③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④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公式

如果你在北京我建议你去学易语文学习模式阅读和万能作文。如果不在北京

你可以买他们编写的辅导材料《满分公式》。新华书店或网上都有。

实在不行就跟他们公司邮购。挺实用的,北京人大附、北大附、清华附中的好多孩子都在学这套方法。

语文阅读理解24个万能公式可打印

想要提高初中语文成绩一定要掌握方法,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初中语文答题万能公式模板,仅供参考。

诗歌答题模版

1.意境类:描绘画面(忠于原诗,语言优美)概括氛围分析思想感情点出境界特点。

2.手法类:揭示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思想感情作用效果(对读者、意境、中心等的效果)。

3.语言特色类:揭示语言特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思想感情作用效果。

4.炼字类:该字的本来意义及在句中的含义技巧(活用、倒装、手法)放入句中描述景象意境感情(作用效果)。

5.关键词类:主旨作用结构作用。

6.感情类:运用什么手法通过XX内容抒发(寄寓/揭露)XX感情。

7.概括主旨类:诗歌定位各句内容通过XX手法抒发XX感情评价。

8.鉴赏类: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技巧语言风格字句特色)表达效果(感情)。

9.形象类:找到诗句分析基本含义(形象类型特点)为何要写(主旨)作用效果。

10.诗歌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冗长为简洁。

2.借代:A引人联想B形象突出、特点鲜明、生动C在表情达意上更得体、含蓄、别致。

3.比拟:A语言生动形象,蕴涵丰富B色彩鲜明,描绘形象,印象深刻C感情强烈,引起共鸣。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在初中语文的考试里,诗歌鉴赏是很多学生丢分最多的一道题,在答题时可以借鉴一些公式及模板。

分析意境型

1、诗歌鉴赏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初中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诗歌鉴赏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诗歌鉴赏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分析语言特色

1.诗歌鉴赏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初中语文阅读万能答题公式

语文阅读理解是初中生比较容易丢分的一部分,下面我为大家总结了初中语文 阅读理解 万能公式大全,仅供大家参考。

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以上就是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万能公式的全部内容,11.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更有趣。现代文答题万能公式 1.长句:A容量大,气势盛B能细致严密地说明事物C表达复杂丰富的感情。2.短句:A句子短,简洁明快,干脆有力B音节少,停顿多,容易造成一种急促的气势C便于表达丰富的情绪,强烈的感情。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