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历史?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唐天祐四年(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那么,五代十国历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五代十国存在于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间。
五代有时也称为五代十国,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十个割据政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
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前朝的方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故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仍,政权屡有更迭。
在五个朝代中,后梁维持的时间最长,也只有十七年,其次后唐十四年,后晋十一年,而后汉仅仅四年,后周九年,都不足十年。
其实,即使在一朝之内,其权位之争亦超乎寻常。
如后梁太祖朱温登上皇位才五年,就被其次子朱友硅所杀。
而朱友硅上台不久,又被其弟朱友贞所杀。
再如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儿子秦王李从荣,亦曾以兵夺权,未能成功,反丢了性命。
明宗去世之后,其弟五子李从厚继位,仅只一年,其位即被明宗的养子李从珂所夺。
频频的兵戎相见,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痛苦和灾难。
五代的第一个朝代是由朱全忠篡唐而建的朱梁王朝,改进了唐朝的一些政弊,后梁被世桥弊仇李存勗的后唐所灭。
后唐有比较开明的皇帝唐明宗李嗣源实施了不少利国利民的政策,使社会出现小康的局面,但他的后继者却被他的女婿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向北方的契丹人借兵所灭。
五代十国是唐朝之后,宋朝之前,中间的这段历史。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
五代是指唐天祐四年(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梁王朱晃(本名温,唐帝赐名全忠,受禅前夕改今名)接受唐哀帝李柷禅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接受周恭帝禅让,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扩展资料:
五代十国的历史意义:
五代十国的立国者皆为兵家出身,有勇无谋、依仗战功恃宠而王,其继承人又多是无有雄才大略之辈,北方诸朝皆两代而亡,战乱不已,加之契丹掳掠,中原已彻底泯灭了盛唐时期所创造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格局,并由此失去了自春秋以来一贯的文化核心地位;反之,南方十国由于远离中原干戈,划地为牢,局势相对稳定,并延续着唐代社会的遗风,有幸保留了唐文化的火种,就此开始了引领中国文化的新格局。
五代十国(907~960年),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黄巢起义后,唐朝名存实亡,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960年,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北宋;979年灭北汉,自此基本结束了自晚唐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中原政权;十国是指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十国乃称其“大”者,实际上还有不少割据政权
五代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朝代 都城 统治年代 开国皇帝
1 后梁 汴州(今河南开封) 907年——923年 太祖朱温
2 后唐 洛阳(今河南洛阳) 923年——936年 庄宗李存勖
3 后晋 汴州 936年——946年 高祖石敬瑭
4 后汉 汴州 947年——950年 高祖刘知远
5 后周 汴州 950年——960年 太祖郭威
2.十国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朝代/政权 都城/首府 统治年代 开国君主
1 吴国 广陵(今江苏扬州) 892年——937年 太祖杨行密
2 南唐 金陵(金江苏南京) 937年——975年 烈祖李昪
3 前蜀 成都府(今四川成都) 891年——925年 高祖王建
4 后蜀 成都 925年——965年 高祖孟知祥
5 闽国 长乐府(今福建福州) 893年——945年 太祖王审知
6 楚国(南楚) 长沙府(今湖南长沙) 896年——951年 武穆王马殷(无庙号)
7 南汉 兴王府(今广东广州) 905年——971年 高祖刘䶮
8 南平(荆南) 江陵府(湖北荆州) 907年——963年 武信王高季兴(无庙号)
9 吴越 西府/杭州(今浙江杭州) 893年——978年 太祖钱镠
10 北汉 太原府(今山西太原) 951年——979年 世祖刘崇
3.五代十国时期其余割据政权情况一览表
序号 政权名称 都城/首府 称号/地位 姓名 统治时间
1 赵国 镇州(今河北正定) 赵王 王镕 883年-921年
2 北平国 定州(今河北定州东) 北平王 王处直 907年—921年
王都 921年—929年
3 晋国 太原府(今山西太原) 晋王 李克用 891年—908年
李存勗 908年—923年
4 岐国 凤翔府(今陕西凤翔) 岐王 李茂贞 907年—923年
5 定难 夏州(今陕西靖边北) 定难节度使、夏国公 李思谏 895年—908年
李彝昌 908年-909年
定难节度使、朔方王 李仁福 909年-933年
定难节度使、夏国公 李彝超 933年-935年
李彝殷 935年-967年
李光睿 967年-978年
6 卢龙、燕国 幽州(今北京) 卢龙节度使、燕王、皇帝 刘守光 907年—913年
7 殷国 建州(今福建建瓯) 皇帝 王延政 943年—945年
8 武平(湖南) 潭州(今湖南长沙) 武平节度使 刘言 950年—953年
王逵 953年—956年
周行逢 956年—962年
周保权 962年—963年
9 清源(泉漳) 泉州(今福建泉州) 泉漳都指挥使、清源节度使 留从效 945年—962年
清源节度使、泉漳留守 留绍镃 962年—962年
清源节度使 张汉思962年—963年
陈洪进 963年—978年
10 朔方(灵武) 灵州(今宁夏灵武) 朔方节度使、颍川郡王 韩逊 900年—914年
朔方节度留后、灵武节度使 韩洙 914年—928年
朔方节度留后 韩澄 928年—929年
朔方节度使 康福 929年—932年
朔方节度留后 张希崇 932年—939年
陈留王、朔方节度使 冯晖 939年—952年
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朔方留后 冯继业 952年—?年
西平王、灵州知州 裴济 ?年—1002年
11 静海(交趾) 交州(今越南河内) “静海”政权定位有争议,此略,详情参见“静海节度使”
12 归义(
西汉金山国) 敦煌(今甘肃敦煌) “归义”政权定位有争议,此略,详情参见“归义军节度使”
13 河西 凉州(今甘肃武威) “河西”政权定位有争议。
五代十国在唐朝与北宋建立之间的时期。
907年,唐朝被灭亡之后,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了五大分裂政权,它们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这五大分裂政权被合称为五代。而在这五代之外,还存在着一些零零散散的割据政权,这些零散小的政权被合称为十国,包括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
五代十国开始于902年,结束于979年,但严格的来说,五代应该是从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之后就结束了。直到公元979年,北宋统一十国,这才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动荡分裂的局面。
扩展资料:
五代十国继承自唐朝末期,给中原历史造成的影响。使汉民族在疆域上失去了长城的防护,尤其是在石敬瑭献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后。另外由于党项族占据西北,中原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五代十国及北宋期间,汉民族失去了北方的广大牧场,无法组建大规模的骑兵,使得这段时间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特别严重。
因为五代十国的割据形式是由唐朝的节度使制度所致,宋朝以后为避免这种情况重演,加强了中央军,并对地方军做出大量限制,使得宋朝军事实力一直偏弱。五代十国期间中原地区朝代更迭频繁,外族入侵不断,使中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十国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朝代较为稳定,使南方经济获得了很大发展。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
唐天祐四年(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梁王朱晃(本名温,唐帝赐名全忠,受禅前夕改今名)接受唐哀帝李柷禅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
扩展资料:
唐亡于907年,861年张议潮又收复凉州(今甘肃武威),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称雄漠北。840年左右,统治黄河流域一带。
淮水以南至广东的地区,先后为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荆南、楚、南汉、清源、武平所分据,吐蕃势力退出陇右。其后吐蕃国势日衰,北汉则割据太原;合计而成所谓的“十国”。
五代疆土则以后梁最小,后唐最大,而十国的疆土则南平最小,南唐最大。
以上就是五代十国历史的全部内容,五代十国(907~960年),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黄巢起义后,唐朝名存实亡,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960年,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北宋;979年灭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