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人教版初三数学,人教版初三数学目录

  • 数学
  • 2023-05-13
目录
  • 初中九年级上册数学电子版
  • 人教版数学中考知识点总结
  • 初三数学必考题目及答案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书目录
  • 初三数学下人教版

  • 初中九年级上册数学电子版

    初三上册数学课本的目录大家了解过吗?在暑假提前先浏览下学期要学内容,对新学期要学的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以下是我搜集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目录。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目录

    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

    21.1二次根式

    21.2二次根式乘除

    阅读与思考海伦──丛亏数秦九韶公式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1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22.1一元二次方程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阅读与思考黄金分割数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观察与猜想发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2

    第二十三章旋转

    23.1图形的旋转

    23.2中心对称

    信息技术应用探索旋转的性质

    23.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3

    第二十四章圆

    24.1圆

    24.2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24.3正多边形和圆

    阅读与思考圆周率π

    24.4弧长和扇形面积

    实验与研究设计跑道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4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

    25.1概率

    25.2用列举法求概率

    阅读与思考概率与中奖

    25.3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阅读与思考布丰投针实验

    25.4课题学习键盘上字母的排列规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5

    初三数学的学习 方法

    一、上课听懂了,下课会做了,考试出错了

    这样的一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多出现在理科学科上。特别是数理化学科。为什么平时能听懂也会做,但是一上考场就耸了呢?这是因为:

    1、上课听懂了——从已知的结果推导出整个思路,比凭空产生思路容易。

    这个道理非常浅显,“接受”远远比“产生”容易的多。“听懂了”容易,因为老师讲的是普通话,甚至是学生生源地的方言,听众易懂,再加上老师们大都会采用“通俗易懂、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等等的教学艺术,听懂不是难事,因此学生和老师首先都要确信一点——没有听不懂的学生。

    “听懂而不会”是缺乏思考和动手能力,是思维上的欠缺而不是能力上的不足。思维上的欠缺指的是对问题思考的空桥主动性不足,不善于分析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联性,虽然一听就懂,但是光听而不改变被动灌输的特性,是不会进步的。

    (关于这一点,全国各地有许许多多的教学实验和探讨,如:“把课堂交给学生”、“向45分钟要效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培养能力为主旨”,以及由中科院心理所卢仲衡主编的红极一时的“自学辅导教材”主导的教学改革,等等,这些全部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河的对岸,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对岸能不能到达,我们都不知道,但是,至少,我们已经认识了我们所在的岸边,这种被动吸收、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方法不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方法。)

    2、下课会做了——充其量反映出听众的模仿能力合格。

    课下会做了,其实是受众自身的短期记忆与天生的模仿能力所决定的,只要听懂了,就能模仿老师的典例进行自我练习,也会从中体会到某种成就呢。说的再通俗点:马戏团里的动物们都能在听懂口令的前提下模仿“动作”、“识别”、“演算”等。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无数次训练的结果,但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模仿不是人类的专利,更不能因此妄自足满而不求甚解。这是大多数学生的共性,也是自我盲目自信的祸源,很多学生以为自己会做几个题、作对几渗首个题就自我膨胀,盲目高估自己、而不能清醒。忘记了谦虚使人进步的道理。

    (模仿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不是终极目标,我们的目标是灵活运用,是在练习一大堆考试题的时候能后检索出已知的经验并解答问题。目前,几乎所有的配套练习册,都有训练目的或者训练的知识点,这一方面使得学生对训练的内容更加清晰,另一方面,造就了学生机械式思考问题的可能。)

    3、考场出错了——考试不会只是卡在某个步骤,由于考场环境,容易钻牛角尖。

    其实很多人发现,题目其实都见过,知识点都会,题不会做,往往只是卡在某一步骤。只要这一步骤通顺了,后面都会做,这也是大家听得懂但是不会做的原因。考试时由于时间有限,大家做题时容易只朝一个方向去思考,钻了牛角,导致不会做。

    4、考场出错了——平时比较“淡定”,思考多方面,尝试多角度,思路比较开阔。而上了考场后,缺乏应变能力。

    平时做题时参考讯息比较多,或者时间较多,没有压力,故而做题时头脑较为冷静,不自觉的会从题目出发,而考试时候,还仅用知识点去套用,没有真正领会知识的精髓、缺乏灵活性,生搬硬套、步入死局。

    人教版数学中考知识点总结

    初三是初中的最后一年,也是迎接中考的重要一年,想要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数学成绩,需要对初三数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下是我碧裤分享给大家的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0时,ax2+bx+c=0叫一元悔孙简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问题时,多数习题要先化为一般形式,目的是确定一般形式中的a、 b、 c; 其中a 、 b,、c可能是具体数,也可能是含待定字母或特定式子的代数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特点

    (1)该方程为整式方程。

    (2)该方程有且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3)该方程中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一元二次方程常见考法

    (1)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这类题目有着解题规律性强的特点,题目设置会很灵活,所以一直很吸引命题者。主要考查①根与系数的推导,有关规律的探究②已知两根或一根构造一元二次方程,这类题目一般比较开放;

    (2)在一元二次方程和几何问题、函数问题的交汇处出题。(几何问题:主要是将数字及数字间的关系隐藏在图形中,用图形表示出来,这样的图形主要有三角形、四边形、圆等涉及到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全等、面积计算、体积计算、勾股定理等);

    (3)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以实际生活为背景,命题广泛。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

    一、多看数学书,抓住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考试题有知识面全、注重基础的特点。所以学生要从基本的做起,多看课本。基础差的学生更要多看几遍。在看课本的过程中要强调一点:

    第一、例题要重读 ,教材中的例题都是很有代表性的,要珍惜每道例题,可以自己先试着做一做,然后在看解答。

    第二、概念要精读,比如射线、二次函数等的概念都是很精准的,要一字一句的仔细阅读。才能加深对概念定理的理解。第三、学会点、划、批、问。把关键的地方点出来,把公式、结论等画出来、把自己的理解、质疑等批出来,把没看懂的地方问出来。

    二、学会听课

    老师每节课讲课发的讲义都是知识点很全面的。大家都认真听,可是听课后的效率为什么会不同呢?所以要学会听课。听课中要注意:

    第一、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

    第二、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

    第三、听懂重点、难点

    第四、听立体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

    第五、听好课后总结。

    三、建立纠错本

    学生要把典型例题、出错的题目写在纠错本上。错题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根本就不会做,因为太难了,没有思路;另一种是自己会做,因为粗心做错了,我觉得,最有机制的错题是第二类。因为粗心也有很多种,比如跳步容易引起粗心,我们要分析它,为什么会错?有哪些教训?下一阶段怎么学?

    四、做题规范

    要凯芹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步骤要完整、条理要清楚。平常的无图题目要正确的由条件画出图形。老师平常给学生做示范作用,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学会总结

    通过不同类型的题目的练习,列出重点、难点、自己哪些不会。归纳出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初三数学复习技巧

    注重课本知识

    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的第一阶段的复习工作我们已经结束了,在第二阶段的复习中,反思和总结上一轮复习中的遗漏和缺憾,会发现有些知识还没掌握好,解题时还没有思路,因此要做到边复习边将知识进一步归类,加深记忆;还要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牢固掌握法则、公式、定理的推导或证明,进一步加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还要查找一些类似的题型进行强化训练,要及时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补缺补漏,直到自己真正理解会做为止,决不要轻易地放弃。

    这个阶段尤其要以课本为主进行复习,因为课本的例题和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知识的主要载体。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才能有利于全面、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熟练数学基本方法,以不变应万变。所以在复习时,我们要学会多方位、多角度审视这些例题习题,从中进一步清晰地掌握基础知识,重温思维过程,巩固各类解法,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复习形式是多样的,尤其要提高复习效率。

    另外,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了的题,有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课本中题目的引申、变形或组合,课本中的例题、练习和作业题不仅要理解,而且一定还要会做。同时,对课本上的《阅读材料》《课题研究》《做一做》《想一想》等内容,我们也一定要引起重视。

    注重课堂学习

    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堂教学,要求同学们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的认识,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归纳,解题方法的归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深记忆,至少应达到使自己准确掌握每个概念的含义,把平时学习中的模糊概念搞清楚,使知识掌握的更扎实的目的,要达到使自己明确每一个知识点在整个初中数学中的地位、联系和应用的目的。上课要会听课,会记录,必须要把握每一节课所讲的知识重点,抓住关键,解决疑难,提高学习效率,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课堂上及时查漏补缺。

    夯实基础知识

    在历年的数学中考试题中,基础分值占的最多,再加上部分中档题及较难题中的基础分值,因此所占分值的比例就更大。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通过的复习,我们对初中数学知识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有的考题会对需要考查的知识和方法创设一个新的问题情境,特别是一些需要有较高区分度的试题更是如此;每个中档以上难度的数学试题通常要涉及多个知识点、多种数学思想方法,或者在知识交汇点上巧妙设计试题。因此,我们每一个同学要学会思考,老师上课教给我们的是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和策略,我们要用学到的方法和策略,在解决具有新情境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出如何进行正确的思考。

    注意知识的迁移

    课本中的某些例题、习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联系、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和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要学会从思维发展的最近点出发,去发现、研究和展示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样做不仅有助于自己深刻理解课本知识,有利于强化知识重点,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促进自己数学知识网络和方法体系的构建,使知识和能力产生良性迁移,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通过探究课本典型例题、习题的内在联系,让我们在深刻理解课本知识的同时,更有效地形成知识网络与方法体系。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不但可以解决根的判定和已知根的情况求字母系数,还可以解决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方程组的根的判定及二次函数图象与横轴的交点坐标。

    猜你喜欢:

    1.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2.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3. 人教版初中数学总复习资料有哪些

    4. 人教版数学中考总复习资料提纲有哪些

    5.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初三数学必考题目及答案

    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学习需要持之以恒。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九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帆察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对等边)。

    角平分线:把一个角平分的射线叫该角的角平分线。

    定义中有几个要点要注意一下的,学习方法,就是角的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不是线段也不是直线,很多时,在题目中会出现直线,这是角平分线的对称轴才会用直线的,这也涉及到轨迹的问题,一个角个角平分线就是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

    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角的角平分线上

    标准差与方差

    极差是什么:一组数据中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极差,即极差=值-最小值。

    计算器——求标准差与方差的一般步骤:

    1.打开计算器,按“ON”键,按“MODE”“2”进入统计(SD)状态。

    2.在开始数据输入之前,请务必按“SHIFT”“CLR”“1”“=”键清除统计存储器。

    3.输入数据:按数字键输入数值,然后按“M+”键,就能完成一个数据的输入。如果想对此输入同样的数据时,还可在步骤3后按“SHIET”“;”,后输入该数据出现的频数,再按“M+”键。

    4.当所有的数据全部输入结束后,按“SHIFT”“2”,选择的是“标准差”,就可以得到所求数据的标准差;

    5.标准差的平方就是方差。

    初三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1.解直角三角形

    1.1.锐角三角函数

    锐角a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统称∠a的三角函数。

    如果∠a是Rt△ABC的一个锐角,则有

    1.2.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

    1.3.解直角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的一些边、角,求出另一些边、角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当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交;当直线与圆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切,公共点叫做切点;当直线与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以下定理:

    直线与圆相切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圆的切线性质:

    经过切点的半径垂直于圆的切线。

    2.2.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通常我们把圆外这一点到切点间的线段的长叫做切线长。

    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所作的圆的两条切线长相等。

    2.3.三角形的内切圆

    与三角形三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圆心叫做三角形态答茄的内心,三角形叫做圆的外切三角形。三角形的内心是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3.三视图与表面展开图

    3.1.投影

    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在某个平面内形成的影子叫做投影。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由平行的投射线所形成的投射叫做平行投影。

    可以把太阳光线、探照灯的光线看成平行光线,它们所形成的投影就是平行投影。

    3.2.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物体在正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叫做主视图,在水平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叫做俯视图,在侧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叫做左视图。

    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合称三视图。

    产生主视图的投影线方向也叫做主视方向。

    3.3.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

    三视图不仅反映了物体的形状,而且反映了各个方向的尺寸大小。

    3.4.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

    将几何体沿着某些棱“剪开”,并使各个面连在一起,铺平所得到的平面图形称为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

    圆柱可以看做由一个矩形ABCD绕它的一条边BC旋转一周举升,其余各边所成的面围成的几何体。AB、CD旋转所成的面就是圆柱的两个底面,是两个半径相同的圆。AD旋转所成的面就是圆柱的侧面,AD不论转动到哪个位置,都是圆柱的母线。

    圆锥可以看做将一根直角三角形ACB绕它的一条直角边(AC)旋转一周,它的其余各边所成的面围成的一个几何体。直角边BC旋转所成的面就是圆锥的底面,斜边AB旋转所成的面就是圆锥的侧面,斜边AB不论转动到哪个位置,都叫做圆锥的母线。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在学习新概念、新运算时,老师们总是通过已有知识自然而然过渡到新知识,水到渠成,亦即所谓“温故而知新”。因此说,数学是一门能自学的学科,自学成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数学家华罗庚。

    我们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不光是学习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老师的那种数学思维习惯,逐渐地培养起自己对数学的一种悟性。我去佛山一中开家长会时,一中校长的一番话使我感触良多。他说:我是教物理的,学生物理学得好,不是我教出来的,而是他们自己悟出来的。当然,校长是谦虚的,但他说明了一个道理,学生不能被动地学习,而应主动地学习。一个班里几十个学生,同一个老师教,差异那么大,这就是学习主动性问题了。

    自学能力越强,悟性就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的依赖性应不断减弱,而自学能力则应不断增强。因此,要养成预习的习惯。在老师讲新课前,能不能运用自己所学过的已掌握的旧知识去预习新课,结合新课中的新规定去分析、理解新的学习内容。由于数学知识的无矛盾性,你所学过的数学知识永远都是有用的,都是正确的,数学的进一步学习只是加深拓广而已。因此,以前的数学学得扎实,就为以后的进取奠定了基础,就不难自学新课。同时,在预习新课时,碰到什么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老师讲解新课,收获之大是不言而喻的。有些同学为什么听老师讲新课时总有一种似懂非懂的感觉,或者是“一听就懂、一做就错”,就是因为没有预习,没有带着问题学,没有将“要我学”真正变为“我要学”,力求把知识变为自己的。学来学去,知识还是别人的。检验数学学得好不好的标准就是会不会解题。听懂并记忆有关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只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能独立解题、解对题才是学好数学的标志。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人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

    ★最新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备战中考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指导与学习方法总结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复习资料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一数学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初一数学知识点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书目录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有哪些?初中数学学习是对学生逻辑计算能力的培养,学好初三数学的关键就在于要适时适量地进行总结归类,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三数学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 直线、相交线、平行线

    1.线段、射线、直线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从图形、表示法、界限、端点个数、基本性质等方面加以分析。

    2.线段的中点及表示

    3.直线、线段的基本性质(用线段的基本性质论证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4.两点间的距离(三个距离:点-点;点-线;线-线)

    5.角(平角、周角、直角、锐角、钝角)

    6.互为余角、互为补角及表示方法

    7.角的平分线及其表示

    8.垂线及基本性质(利用它证明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

    9.对顶角及性质

    10.平行线及判定与性质(互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11.常用定理:①同平行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传递性);②同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12.定义、命题、命题的组成

    13.公理、定理

    14.逆命题

    二、 三角形

    分类:⑴按边分;

    ⑵按角分

    1.定义(包括内、外角)

    2.三角形的边角关系:⑴角与角:①内角和及推论;②外角和;③n边形内角和;④n边形外角和。⑵边与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⑶角与边:在同一三角形中,

    3.三角形的主要线段

    讨论:①定义②线的交点-三角形的心③性质

    ① 高线②中线③角平分线④中垂线⑤中位线

    ⑴一般三角形⑵特殊三旁行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4.特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5.全等三角形

    ⑴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ASA、AAS、SSS)

    ⑵特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①一般方法②专用方法

    6.三角形的面积

    ⑴一般计算公式⑵性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7.重要辅助线

    ⑴中点配中点构成中位线;⑵加倍中线;⑶添加辅助平行线

    8.证明方法

    ⑴直接证法:综合法、分析法

    ⑵间接证法-反证法:①反设②归谬③结论

    ⑶证线段相等、角相等常通过证三角形全等

    ⑷证线段倍分关系:加倍法、折半法

    ⑸证线段和差关系:延结法、截余法

    ⑹证面积关系:将面积表示出来

    三、 四边形

    分类表:

    1.一般性质(角)

    ⑴内角和:360

    ⑵顺次连结各边中点得平行四边形。

    推论1:顺次连结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菱形。

    推论2: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矩形。

    ⑶外角和:360

    2.特殊四边形

    ⑴研究它们的一般方法:

    ⑵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⑶判定步骤: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

    ⑷对角线的纽带作用:

    3.对称图形

    ⑴轴对称(定义及性质);⑵中心对称(定义及性质)

    4.有关定理:①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其推论1、2

    ②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定理

    ③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如,找下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5.重要辅助线:①常胡蔽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②梯形中常平移一腰、平移对角线、作高、连结顶点和对腰中点并延长与底边相交转化为三角形。

    6.作图:任意等分线段。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第四章直线形

    ★重点★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判定、性质。

    ☆内容提要☆

    一、直线、相交线、平行线

    1.线运做哗段、射线、直线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从“图形”、“表示法”、“界限”、“端点个数”、“基本性质”等方面加以分析。

    2.线段的中点及表示

    3.直线、线段的基本性质(用“线段的基本性质”论证“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4.两点间的距离(三个距离:点-点;点-线;线-线)

    5.角(平角、周角、直角、锐角、钝角)

    6.互为余角、互为补角及表示方法

    7.角的平分线及其表示

    8.垂线及基本性质(利用它证明“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

    9.对顶角及性质

    10.平行线及判定与性质(互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11.常用定理:①同平行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传递性);②同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12.定义、命题、命题的组成

    13.公理、定理

    14.逆命题

    二、三角形

    分类:⑴按边分;

    ⑵按角分

    1.定义(包括内、外角)

    2.三角形的边角关系:⑴角与角:①内角和及推论;②外角和;③n边形内角和;④n边形外角和。⑵边与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⑶角与边:在同一三角形中,

    3.三角形的主要线段

    讨论:①定义②__线的交点―三角形的×心③性质

    ①高线②中线③角平分线④中垂线⑤中位线

    ⑴一般三角形⑵特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4.特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5.全等三角形

    ⑴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ASA、AAS、SSS)

    ⑵特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①一般方法②专用方法

    6.三角形的面积

    ⑴一般计算公式⑵性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7.重要辅助线

    ⑴中点配中点构成中位线;⑵加倍中线;⑶添加辅助平行线

    8.证明方法

    ⑴直接证法:综合法、分析法

    ⑵间接证法―反证法:①反设②归谬③结论

    ⑶证线段相等、角相等常通过证三角形全等

    ⑷证线段倍分关系:加倍法、折半法

    ⑸证线段和差关系:延结法、截余法

    ⑹证面积关系:将面积表示出来

    三、四边形

    分类表:

    1.一般性质(角)

    ⑴内角和:360°

    ⑵顺次连结各边中点得平行四边形。

    推论1:顺次连结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菱形。

    推论2: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矩形。

    ⑶外角和:360°

    2.特殊四边形

    ⑴研究它们的一般方法:

    ⑵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⑶判定步骤: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

    ┗→菱形――↑

    ⑷对角线的纽带作用:

    3.对称图形

    ⑴轴对称(定义及性质);⑵中心对称(定义及性质)

    4.有关定理:①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其推论1、2

    ②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定理

    ③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如,找下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5.重要辅助线:①常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②梯形中常“平移一腰”、“平移对角线”、“作高”、“连结顶点和对腰中点并延长与底边相交”转化为三角形。

    6.作图:任意等分线段。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代数部分: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整式、分式、二次根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三)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二次方程组、分式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

    几何部分:线段、角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圆。

    1、实数的分类

    有理数: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如:-3,,0.231,0.737373...

    无理数: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如:π,-,0.10100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

    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无限小数;二是不循环.二者缺一不可.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如sin60o等。

    注意:判断一个实数的属性(如有理数、无理数),应遵循:一化简,二辨析,三判断.要注意:"神似"或"形似"都不能作为判断的标准.

    3、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表为:x≥0)

    常见的非负数有:

    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担数均为0。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三要素")。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作用:A.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B.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5、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反之亦成立。

    即:(1)实数的相反数是。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相关文章: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备战中考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必修3数学算法初步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备战中考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三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3b57837d30f874be5607a657c671896b";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初三数学下人教版

    初三最后一年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下面是我整理的 数学知识点 ,供参考。

    初三数学重要知识点

    圆的对称性

    1、圆的轴对称性

    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2、圆的中心颂咐对称性

    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二次函数

    一般式

    y=ax∧2;bx c(a≠0,a、b、c为常数),顶点坐标为(-b/2a,-(4ac-b∧2)/4a);

    顶点式

    y=a(x m)∧2 k(a≠0,a、m、k为常数)或y=a(x-h)∧2 k(a≠0,a、h、k为常数),顶点坐标为(-m,k)对称轴为x=-m,顶点的位置特征和图像的开口方向与函数y=ax∧2的图像相同,有时题目会指出让你用配方法把一般式化成顶点式;

    平方根

    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反比例函数y=xk(k≠0)的图象是双曲线;

    (2)当k>0,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3)当k<0,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中考数学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培养什么样的能力

    1.运算能力,否则每次考试初中数学大题第一题你就开始错!

    2.空间想象能力,否则初中数学几何题会让你痛不欲生!

    3.逻辑思维能力,否则以后的证歼改明题和推导题会让你生不如死!

    4.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能力,不然应用题会让你虽死犹生!

    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1.模仿初中数学书本上的例题解题过程,模仿老师的解题过程。解题是一种本领,就像游泳、滑雪、弹钢琴一样,开始只能靠模仿才能够学到它。

    2.实践。如果你不亲氏樱判自下水游泳,你就永远也学不会游泳,因此,要想获得解题能力,就必须要做习题,并且要多做习题。

    3.提高自己的初中数学解题能力,光靠模仿是不够的,你必须要及时归纳总结,甚至把一类题的解题技巧找到,形成自己的秘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