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康历史?那么,江西南康历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南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以前,最初属于南野县地。晋太康元年(280年),南康县正式成立,历经多次行政区划变更,包括晋太康三年(282年)属南康郡,齐、梁、陈、隋时期均属南康郡,唐代属虔州,五代十国时期属百胜军,宋代属南安军,元代属南安路,明清时期属南安府。1964年,南康划归赣州专区,1971年改为赣州地区。1995年3月,南康撤县设市,成为江西省的第20个城市。
南康历史悠久,代有名人。宋代有省元(状元)刘必元和大隐居士田辟,清代有著名史志学家谢启昆。此外,宋、明、清三代共有进士53人、举人218人。近现代史上,南康更是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如早期工人运动先驱陈赞贤、抗日名将赖传湘以及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家、《资本论》译者郭大力等。
田辟:北宋时期著名隐士,自号大隐居士。
毛乾乾:清代学者、方志学家,历任多个重要职位。
陈赞贤:革命烈士,中共赣州地方组织的创始人之一。
赖传湘:抗日名将,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
郭大力:经济学家、教育家、《资本论》译者之一。
南康自古以来人文蔚起,文化源远流长。唐开元四年(716年),梅岭驿道的开凿沟通了岭南与内地,使南康成为衣冠文物之名区,财赋舟车之都会。唐宋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如贾岛、苏东坡等在南康题咏唱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南康市区文化设施日益完善,包括文化馆、图书馆等。乡村文化工程建设也在积极推进,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此外,南康还举办了多种文化活动,如南野之声文化艺术节和客家歌舞之乡文化艺术节,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南康区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进行保护和传承。目前,南康区已有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区博物馆藏品丰富,包括一、二、三级文物达50多件。
南康市资源丰富,工业发达,市场活跃。改革开放以来,南康人民的文化生活十分丰富活跃,电影、电视、戏剧和文艺创作等得到空前发展。积极引导发展奇石根艺、文化娱乐休闲、网络文化信息服务、印刷、文化礼仪等文化产业,初步形成的内容丰富、健康规范的文化市场,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
以上就是江西南康历史的全部内容,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