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物理

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物理必修一主要公式

  • 物理
  • 2025-02-20

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物理公式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末速度(v):m/s;加速度(a):m/s2时间(t):s;位移(x):m。1.速度的定义式:(用于计算平均速度)。2.加速度的定义式: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匀变速直线运动三个基本公式速度公式:(用于计算末时刻的瞬时速度)。那么,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化学必修一所有化学方程式

物理公式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初速度(vo):m/s; 末速度(v):m/s; 加速度(a):m/s2 时间(t):s ; 位移(x):m

1.速度的定义式:( 用来计算平均速度 )

2.加速度的定义式: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匀变速直线运动三个基本公式

速度公式:v=v0+at (用来计算末时刻的瞬时速度 )

位移公式:

速度位移公式:(不涉及时间时用此公式)

(2)学法指导:

解决运动学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1.对物体进行运动情况分析,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

2.选择合适的运动学规律,选取正方向,将式中的相关物理量带正、负代入公式求解.

第三章 相互作用公式

(1)常见的力

1.重力G=mg

2.弹簧弹力大小:胡克定律F=kx {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 {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

4.静摩擦力0≤f静≤fm

(2)力的合成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 同向:F=F1+F2,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1⊥F2时:合力大小 ,方向tanθ=F2/F1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3)力的分

重力的分力的正交分

G1=GSinθ ,G2=Gcosθ F1=Fcosθ ,F2=Fsinθ

学法指导:受力分析步骤

①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

②隔离研究对象按顺序找力:先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后弹力,再摩擦力,最后已知力.

③画出完整的受力图 :(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

④检验:a.每分析一个力,都要找到其施力物体

b.看一看根据你画的受力图,物体能否处于题目中所给的运动状态.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F合= ma

第五章 曲线运动

a.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合速度:大小 方向tanθ=vy/v0 合位移:

b.圆周运动:线速度定义:,角速度定义式 ,

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

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

向心加速度公式:向心力公式表达式:

第六章万有引力

(1)万有引力定律 (r指两质点间的距离)

(2)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有:(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近地表的物体,忽略地球的自转的影响,则有:(万有引力=重力)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计算公式

1.功的定义式 (只适应与恒力做功),

当力与位移方向相同时W=FL;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时W= -FL,;

当力与位移方向垂直式W= 0

2,功率的定义式 (求得的为t时间内平均功率)

3.瞬时功率的求解公式 ( v为瞬时速度 )

4.重力势能定义式 EP=mgh (h为相对参考平面的高度,在参考平面上取正值、下取负值)

重力做功WG= mgh1- mgh2=mg∆h (1为初位置,2为末位置)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WG= - ∆EP (∆EP= mgh2 - mgh1)

5.动能的定义式:

6.动能定理:

(w为合力做的功,等于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EK2为末动能,EK1为初动能)

7.机械能守恒定律:(1状态的机械能等于2状态的机械能)

高一必修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第一章 力

重力:G = mg

摩擦力:滑动摩擦力f = μFN,静摩擦力f = μFN;最大静摩擦力f = μFN(注意:μ滑动摩擦定律与μ静摩擦定律的区别,但一般情况下认为是相同的)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以直角三角形为主进行计算

第二章 直线运动

速度公式:vt = v0 + at ①

位移公式:s = v0t + at^2 ②

速度位移关系式:- = 2as ③

平均速度公式: = ④

= (v0 + vt) ⑤

= ⑥

位移差公式 : △s = aT^2 ⑦

(1) 以上公式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 公式⑥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以下规律:

(1). 速度比为:1 : 2 : 3 : ... : n

(2). 位移比为:1^2 : 2^2 : 3^2 : ... : n^2

(3). 位移比为:1 : 3 : 5 : ... : (2n-1)

(4). 平均速度比为:1 : 3 : 5 : ... : (2n-1)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F合= ma

(1) 同一性: 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的.

(2) 同时性: F合与a必须是同一时刻的.

(3) 瞬时性: 公式反映的是F合与a的瞬时关系.

(4) 局限性: 只存在于惯性系中, 适用于宏观低速。

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

物理公式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末速度(v):m/s;加速度(a):m/s2时间(t):s;位移(x):m。1.速度的定义式:(用于计算平均速度)。2.加速度的定义式: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匀变速直线运动三个基本公式速度公式:(用于计算末时刻的瞬时速度)。位移公式:(不涉及时间时用此公式)。速度位移公式:(不涉及时间时用此公式)。(2)学法指导:解决运动问题的一般思路是:1.对物体进行运动情况分析,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2.选择合适的运动学规律,选取正方向,将式中的相关物理量带正、负代入公式求解。

第三章相互作用公式(1)常见的力1.重力(G):mg2.弹簧弹力大小:胡克定律(F):kx{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4.静摩擦力0≤f≤fm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F合=ma

第五章曲线运动a.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合速度:大小方向tanθ=vy/v0合位移:

b.圆周运动:线速度定义:角速度定义式: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向心加速度公式:向心力公式表达式:

第六章万有引力(1)万有引力定律(r指两质点间的距离)(2)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有:(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近地表的物体,忽略地球的自转的影响,则有:(万有引力=重力)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计算公式1.功的定义式(只适应与恒力做功),当力与位移方向相同时W=FL;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时W= -FL,;当力与位移方向垂直时W= 02.功率的定义式(求得的为t时间内平均功率)3.瞬时功率的求解公式(v为瞬时速度)4.重力势能定义式EP=mgh(h为相对参考平面的高度,在参考平面上取正值、下取负值)重力做功WG= mgh1- mgh2=mg∆h(1为初位置,2为末位置)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WG= - ∆EP(∆EP= mgh2 - mgh1)5.动能的定义式:6.动能定理:(w为合力做的功,等于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EK2为末动能,EK1为初动能)7.机械能守恒定律:(1状态的机械能等于2状态的机械能)

物理高一公式大全

必修一物理公式: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二、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三、竖直上抛

1.位移S=Vot- gt^2/2

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四、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 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 Sy^2)1/2 ,

五、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

物理高一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 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以上就是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的全部内容,速度公式:vt = v0 + at ① 位移公式:s = v0t + at^2 ② 速度位移关系式:- = 2as ③ 平均速度公式: = ④ = (v0 + vt) ⑤ = ⑥ 位移差公式 : △s = aT^2 ⑦ (1) 以上公式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 公式⑥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