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亳州的历史,亳州古时候叫什么名字

  • 历史
  • 2025-02-20

亳州的历史?亳州,拥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亳"字的甲骨文形象地描绘了草叶生长在高地的景象,象征着肥沃的土地,商朝初期,国家的兴衰与水患和粮食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商汤选择在这里建立了都城。夏朝时期,亳州隶属于豫州,曾是帝喾(高新氏)的国邑。商朝时,这里成为了商汤的首都。那么,亳州的历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亳州名字的由来

亳州,这座古老的城市,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西周时期,姜姓焦国迁都于此,建立了焦城。秦始皇时期,设立了谯县,此后历经朝代更迭,亳州一直是州、郡或县的建制之地。魏皇初二年(221年),谯郡被封为“陪都”,彰显了其重要地位。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刘福通起兵反元,拥立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建立了“韩宋”政权,以亳州为国都,持续了三年之久。这使得亳州成为了三朝古都。

截至2016年底,亳州市辖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和谯城区三县一区,全市共有89个乡镇街道。谯城区作为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是城市的中心。亳州市总面积达8374平方公里,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东经115°53′~116°49′,北纬32°51′~35°05′。北依河南省商丘市,西与周口市鹿邑县接壤,西南部与阜阳市毗连,东部与淮北市、蚌埠市相倚,东南部与淮南市为邻。

2017年末,亳州市户籍人口达到650.8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3.9万人;常住人口为516.9万人,城镇化率为39.8%。2017年,亳州市的生产总值为118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22905元,相比2016年增长了2294元。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原经济区的成员城市,亳州在全球中药材交易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亳州历史文化名城

亳州,拥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亳"字的甲骨文形象地描绘了草叶生长在高地的景象,象征着肥沃的土地,商朝初期,国家的兴衰与水患和粮食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商汤选择在这里建立了都城。

夏朝时期,亳州隶属于豫州,曾是帝喾(高新氏)的国邑。商朝时,这里成为了商汤的首都。周初,神农氏的后裔被封于此,设置了焦国。春秋时期,焦国先后属于陈国和楚国,陈国在此建有焦城,后来发展为谯城,地界扩大至蒙及其周边地区。

秦朝时期,设立谯县,置于砀山郡。汉代,亳州经历了豫州和沛国治所的变化,建安末年,谯郡成立。三国时期,魏国在此封谯郡为陪都,与许昌、长安、洛阳和邺城并列为五都之一。西晋时期,谯地成为谯国治所,北魏时又成为南兖州的中心,直到北周时期,正式改名为亳州。

隋唐时期,谯郡改称亳州,成为十望州府之一,管辖范围扩大至八个县。宋朝,亳州隶属于淮南路;金朝,归属南京路,下辖更多县镇。元朝,亳州归于归德府,元至正年间,刘福通在此建立宋政权,亳州成为三朝古都。

明朝初期,亳州曾为县,后升为州,归属颍州。清初,直隶于安徽布政司,后因镇压捻军,地区划分增设涡阳县。国民政府时期,亳州降为亳县,由省直接管辖。

亳州古代

安徽省亳州市坐落在安徽省的西北部,与河南省相邻,总面积达到2226平方公里。该市由19个镇、7个乡以及3个市区组成。

亳州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七百多年之前。商朝初年,商汤在此建立了都城,称为“亳”。三国时期,这里成为了曹魏的陪都之一。而在元朝末期,小明王韩林儿在此称帝,这也使得亳州获得了“三朝古都”的美誉。

在西周时期,亳州曾被称为“焦”,到了战国时期,则改称“谯”。直到北周时期,才正式定名为“亳州”。1948年,亳州迎来了解放,成立了亳州市。次年,亳县与市合并,统一为亳县。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亳县撤县建市,并被授予对外开放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

亳州不仅历史悠久,还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这里保存了许多古迹,如曹操墓、华祖庵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此外,亳州还是中国四大药都之一,拥有悠久的中医药文化历史,吸引了众多中医药爱好者。

近年来,亳州市在经济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市政府注重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努力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如今,亳州已经成为一座兼具历史底蕴和现代化气息的城市。

亳州历史简介50字

亳州,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称“谯城”,坐落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端。与河南接壤,与阜阳、淮北、蚌埠、淮南为邻,面积达8374平方公里。亳州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还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亳州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炎黄时代,帝喾(黄帝的曾孙)在亳建立都城。西周时期,焦国迁都至此,修建了焦城。自秦设谯县以来,历经多个朝代,这里大多时候都属于州、郡或县建制。期间,魏皇初二年(221年),谯郡被定为“陪都”。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刘福通反元起义,拥立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建立“韩宋”政权,以此地为国都长达三年。

亳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中原经济区成员城市、世界中医药之都。百强药企业半数以上落户亳州,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亳州是皖北旅游中心城市,也是省域交汇中心城市。

亳州民俗文化丰富,武术在亳州有着深厚的根基,尤其是回民练武成风。亳州剪纸色彩鲜艳,构图新颖,是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高跷表演是亳州的特色,通常由训练有素的团体进行。大班会是一种由亳州班房衙役创造的舞剧。三斗(斗鸡、斗蟋蟀、斗鹌鹑)是亳州民间的娱乐活动,被称为“民间三乐”。

安徽亳州市简介

在中国的历史地理中,并没有“毫州”这个名称,而唯一存在的,是“亳州”。这里的“亳”字,发音为“bó”,在古代文献中常见,是古代地名的重要组成部分。

亳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最早见于《周礼》等文献记载。在周朝时,这里曾是重要的封国之一,名为“宋国”。到了战国时期,这里成为宋国的都城,称为“宋都”。秦汉时期,这里成为“谯县”,后来随着行政区划的变迁,逐渐演变为“亳州”。亳州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曾是曹操的故乡。

古代亳州的地理范围大致包括今安徽省亳州市和河南省商丘市的部分地区。在宋朝,这里曾是著名的药材产地,因此又被称为“药都”。明清时期,亳州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城市,文化繁荣。

亳州的名字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其中,“亳”字有多种解释,一说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另一说是古代的一种植物,还有一种说法是与“毫毛”相关,象征着微小而细致。这些说法都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和文化的独特理解。

在现代,亳州的名字虽然不再常见,但这里依然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如曹操纪念馆、曹操陵等,都是游客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场所。亳州的中药文化也得到了传承与发展,成为现代中药研究的重要基地。

总之,虽然历史上没有“毫州”这个名称,但“亳州”在中国古代和现代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上就是亳州的历史的全部内容,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刘福通起兵反元,拥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建“韩宋”政权,以亳州为国都三年。亳州成为三朝古都之地。 亳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原经济区成员城市、世界中医药之都、百强药企业半数落户亳州,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皖北旅游中心城市和省域交汇中心城市。 亳州历史文化 一、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