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语文

最新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版

  • 语文
  • 2023-05-26
目录
  • 2020四年级下册语文书新版
  •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 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版
  • 七年级下册英语课本人教版

  • 2020四年级下册语文书新版

    学习七年级历史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整理了关于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提纲1-11课,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提纲1到3课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晌隐凯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 ②发展生产 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携侍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2、开凿的目的:①游玩宴唤江都; ②加强南北交通; 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 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 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第3课 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姚崇) (2)重视吏治 (3)崇尚节俭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

    (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叶生产的发展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的改进:曲辕犁、筒车

    2、手工业

    (1)丝织业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

    (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长安城

    ①城市布局:

    宫殿、衙署、坊、市分置,宫殿区位于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东西对称分布;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

    ②人口:百万人

    ③边疆各族和各国人士云集,商业繁盛.

    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提纲4到6课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人物

    贡献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诞生阶段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完善阶段

    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

    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风俗习惯

    ①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

    ②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③崇尚战功,以战死为荣.

    2、文成公主入吐蕃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意义?

    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

    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3、金城公主入吐蕃

    二、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

    民族

    活动地区

    与唐朝的关系

    今何族的祖先

    吐番

    西北

    和同为一家: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通婚.

    藏族

    回纥

    西北

    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维吾尔族

    靺鞨

    东北

    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车书本一家”.

    满族

    南诏

    西南

    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彝族白族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一、对外友好往来

    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1、遣唐使

    2、鉴真东渡

    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治制度、文字、建筑、钱币、习俗等.

    二、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三、玄奘西游

    为什么唐朝与世界各国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

    1、唐朝的强盛、繁荣、先进,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唐朝比较开放的政策和比过去发达的对外交通,给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提纲7到11课

    第7、8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1、赵州桥

    设计者:隋朝李春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唐长安城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

    2、《金刚经》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诗人

    代表作

    特点

    李白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豪迈奔放,想象丰富.

    诗仙

    杜甫

    “三吏”“三别”

    反映社会现实.

    诗圣

    白居易

    《秦中吟》《新乐府》

    通俗易懂,反映社会现实.

    四、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1、书法

    书体

    书法家

    代表作

    颜体

    颜真卿

    《多宝塔碑》

    柳体

    柳宗元

    《玄秘塔碑》

    2、绘画

    阎立本

    《步辇图》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画圣

    五、艺术宝库莫高窟

    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六、盛大欢腾的乐舞

    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唐太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907年,唐朝为藩镇所灭.

    一、辽宋西夏的并立

    1、契丹的兴起

    (1)契丹的生活习俗:游牧为主,唐末开始逐渐有了农耕生活.

    (2)契丹国的建立

    2、北宋的建立

    (1)北宋的建立

    (2)杯酒释兵权:用设酒宴的方法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

    3、西夏的建立

    4、北宋与辽的和战

    (1)宋初,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2)宋真宗时,辽宋澶渊之盟: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5、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宋与西夏的和议:①元昊向宋称臣;②宋给西夏岁币;③双方在边界开放贸易.

    二、金与南宋的对峙

    1、金的建立

    2、金灭辽和北宋

    3、南宋的建立

    4、岳飞抗金

    5、绍兴和议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政权

    建立民族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契丹

    10世纪初

    辽太祖阿保机

    上京

    北宋

    汉族

    960年

    宋太祖赵匡胤

    东京(今开封)

    西夏

    党项

    11世纪前期

    李元昊

    兴庆

    女真

    12世纪初期

    金太祖阿骨打

    会宁,后迁到中都

    南宋

    汉族

    1127年

    宋高宗赵构

    临安(今杭州)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

    2、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丝织业“号为冠天下”)

    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成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

    (1)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

    (2)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2)市舶司的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3、货币制度的变化(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衣:宋初崇尚节俭;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

    食: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吃鱼多;

    住:茅屋、瓦房、宅第.

    行:牛车,驴车;乘轿,骑驴骡.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2、节日:春节、元宵、端午节、中秋节.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

    一.复习提纲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7、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8、我国历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作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的谏臣

    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4、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15、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访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6、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称为“开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19、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

    20、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21、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22、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政府在今x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

    23、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24、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5、8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26、8世纪中前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27、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28、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大唐西域记》。

    29、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唐朝长安是当是世界上的城市。

    30、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特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1、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32、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3、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毕生心血写成《千金方》,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34、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最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

    35、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

    36、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

    37、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38、1127年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39、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堰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40、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41、唐朝时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的栽培在江南的丘陵地区。

    42、北宋时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

    43、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的瓷都。

    44、南宋时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它的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

    45、宋朝的海外贸易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侨胞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46、元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47、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48、北宋初年,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由于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的陋习。

    49、北宋的肉食中以羊为多;南宋吃鱼多。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50、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为重视。

    51、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

    52、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53、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旅行家马克可•波罗的著作《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54、元朝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政府加强对x藏的管辖,x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55、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它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

    56、指南针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

    57、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58、我国北宋时期的科学家沈括的科学成就有《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我国元朝时的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郭守敬的科学成就有《授时历》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与现在公历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三百年。

    59、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的史学家编写《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60、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家郭熙、李公麟人称“宋画第一”、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元代最的画家是赵孟滏,他 的作品被称为“神品”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

    1.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A.经济繁荣 B.统一而短暂 C.二世而亡 D.节俭盛行

    2.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邗沟 D.通济渠

    3.毛泽东在其词作《沁园春•雪》中有一句“唐宗宋祖”。这里的“唐宗”统治时期,史称

    A.文景之治拆此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之治

    4.“2004年10月14日第xx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出演了京剧中耿直进谏的一位名臣……”,尚长荣的扮演角色应是:

    A.程咬金 B.李世民 C.魏征 D.秦叔宝

    5.右图所示是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生产,唐朝农民用它

    A.灌溉田地 B.耕种田地 C.鼓风冶铁 D.纺织丝绸

    6.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反映了唐朝的

    A.经济繁荣 B.政治清明 C.对外开放 D.文化昌盛

    7.对比右图中的两枚古钱币,得出的结论中不应有

    A.二者都是圆形方孔钱 B.钱币上都有汉字

    C.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 D.日本曾经隶属于唐朝

    8.从2006年7月20日到11月26日,两名“新唐僧”历时4个月,沿着中国唐代高僧玄奘的足迹,重走了西行取经之路。你知道这两位“新唐僧”“重锋液走唐僧西行路”的起点和终点吗?

    A.中国广州-尼泊尔 B.中国北京-印度 C.中国x疆-巴基斯坦 D.中国西安-印度

    9.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他是

    A.李白 B.白居易 C.柳宗元 D.韩愈

    10.下列人物中,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是 ①李冰 ②李春 ③玄奘 ④鉴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在中国历,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

    A.杨坚 B.李渊 C.李世民 D. 武则天

    1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

    A.《唐本草》 B.《千金方》 C.《金刚经》 D.《步辇图》

    13.一座古代石桥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依然屹立在洨河上,“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宵”,这座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是隋朝的

    A.赵州桥 B.玉带桥 C.宝带桥 D.泸定桥

    14.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开元通宝、青瓷、白瓷、三彩瓷器、雕版印刷品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

    A.隋朝 B.唐朝 C.汉朝 D.南北朝

    15.小明暑假期间去西部实地感受大开发的情况,顺路参观了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像,请你据此判断他去的是下列哪个城市?

    A.成都 B.兰州 C.西宁 D.拉萨

    16.右图是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舞蹈《飞天》剧照,我班的唐杰一家在观看此节目时,发出了以下议论,其中存在错误的是

    A.妈妈:她们把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演活了,真是美轮美奂

    B.爸爸: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的艺术宝库之一,内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雕塑

    C.唐杰:莫高窟的大部分洞窟是隋唐时期开凿的

    D.叔叔:我到陕西西部旅游时参观过敦煌莫高窟

    17.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不同点是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18.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与历史不符的

    19.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旅基迅,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哪位历史人物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

    A.岳飞 B.文天祥 C.寇准 D.秦桧

    20.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的

    A.丝绸之乡 B.鱼米之乡 C.瓷都 D.产茶中心

    21.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22.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临安城,你最不可能看到的情况是

    A.国内外的客商往来不绝B.店铺一律在夜间关门

    C.流动商贩走街串巷叫卖D.纸币与铜钱在市场上并用

    23.由于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在东京城内出现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

    A.市 B.坊 C.瓦舍 D.勾栏

    24.下面哪一种节日,在宋代还没有出现

    A.春节 B.端午节 C.寒食节 D.植树节

    25.“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的“杭州”在当时的名称应是

    A.东京 B.临安 C.应天 D.建康

    26.下列各政权,曾经与南宋并立的是:①北宋 ②辽 ③金 ④西夏 ⑤元朝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27.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这里,“匈奴”是指

    A.女真贵族 B.契丹贵族 C.党项贵族 D.匈奴贵族

    28.宋元时期,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日益增多,这主要是因为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B.对外贸易的发展 C.文化事业的发展D.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29.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的国家。下列名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①交子②瓦舍③互市④岁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

    30.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其中,福娃晶晶的头部纹饰就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下列关于宋瓷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从宋朝开始出现陶瓷 B.陶瓷业在宋代有重要的发展

    C.瓷都景德镇兴起于宋代 D.宋代是中国瓷器的辉煌时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 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制度使唐朝人才辈出?这一制度正式形成于什么时期?

    (2)材料二中唐太宗引用古人这段话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达到此目的,唐太宗采取了哪些开明的政策和措施?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请回答:

    (1)“南方形成天下闻名的‘粮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两宋时期,成为全国最重要粮仓的地区具体在什么流域?

    (2)“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名称叫什么?南宋时,发行的纸币称为什么?

    33、我们常用“一衣带衣”来形容中日之间的邻近,在历,日本文化也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请回答:

    (1)盛唐时期,由于国力强大,中国文化辐射至周围近邻的一些地区,形成了“中国文化圈”。其中,对日本的影响比较大,你能举出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几个事例吗?

    (2)鉴真为传播大唐文化六次东渡日本,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借鉴并学习哪些精神?

    (3)当你从新闻联播或其他媒介中得知日本政界要人拜祭靖国神社的事情后,能否结合鉴真东渡的史实,给你的某位日本中学生朋友写一封信。

    34、金朝是我国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建立于何时?宋金和议之后,金朝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你如何评价金朝的改革?

    35、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是什么?其呈现出了怎样的特点?其中,唐朝诗歌无论在题材、数量和艺术成就都达到了空前的辉煌,请举出唐朝影响、成就的两位诗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

    1B、2A、3C、4C、5A、6A、7D、8D、9A、10D、11A、12C、13A、14B、15D、16D、17D、18D、19A、20C、21B、22B、23C、24D、25B、26C、27A、28D、29D、30A。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31、(1)科举制度 隋唐时期(2分)

    (2)目的:为了巩固封建统治,使唐朝长治久安(1分) 政策和措施:①善于用人和纳谏②推行三省六部制③轻徭溥赋,发展生产④重视文化教育,发展完善科举制度⑤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4分)x k b 1 . c o m

    32、(1)南方长期处于相对安定的和平环境、北方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劳动力;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等。(2分) 太湖流域(1分)

    (2)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铁铜的冶炼达到世界水平;瓷器制作精美,成为畅销世界市场的产品(答到任意两点均可得2分)

    (3)交子。(1分)会子(关子)。(1分)

    33、(1)从典章制度、天文历法、建筑、服装、书法艺术、生活习俗方面等考虑(2分)

    (2)为理想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精神;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2分)

    (3)中日友好源远流长,从汉朝到唐朝,许多中日友好使者为这种友好关系做出贡献,近代虽有日本侵华战争,但已成为过去,只要我们敢于承认历史,正视历史,从内心反省,热爱和平,真心友好,相信中日之间同样可以实现长久的和平友好相处。呼吁那些不承认历史的好战势力及时悔悟,若不然,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分)

    34、女真族(1分) 1115年(1分) 改革措施:①仿照南宋改革官制,建立中央集权行政机构;②将女真人大规模南迁至中原地区,积极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推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③鼓励女真族与汉族通婚,并在生活习俗方面进一步向汉族靠拢。(3分) 评价:适应了对高度发展的农耕地区统辖管理,促进了民族融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新 课 标 一 网

    35、原因:全国统一,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较长;经济繁荣,出现盛世景象;唐朝政府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博采众长,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同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2分) 特点:唐朝文化在各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唐朝文化注意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唐朝文化在许多领域于世界,并促进了亚洲和世界的进步,具有世界、影响深远的特点。(3分) 诗人:李白和杜甫(2分)

    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版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p2

    2、南北统一: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p2

    3、隋朝经济繁荣:---p3

    (1)原因: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2)表现: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人口急增,丰衣足食。

    二、大运河的开通:---p4

    1、开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时间:从605年起;

    3、在位皇帝:隋炀帝。

    4、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分永济渠---通济渠---邗(han)沟---江南河四段。---p5

    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5、作用:大大地促进了我国南北极经济的发展。

    第2课贞观之治---p7

    ☆、隋朝与秦朝很像,只有两位皇帝。第二位皇帝隋炀友慎凯帝统治后期,实行*,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隋王朝瓦解。隋朝:581~618年。

    一、唐朝建立:

    1、隋朝的灭亡:---p7

    (1)原因:隋炀帝暴虐无道。---p7

    (2)时间: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p7

    2、唐初政权的更替:

    (1)唐朝的建立:618年,建立者李渊,都城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p7

    (2)唐太宗即位:唐高祖退位后传为李世民,即唐太宗,年号贞观。(627--649年)

    二、贞观之治:

    1、孝模治国思想:---p8

    (1)认识人民的力量伟大,吸取隋亡教训;

    (2)要轻徭薄税,发展生产;

    (3)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

    (4)大臣要廉洁奉公。

    2、治国措施:---p8

    (1)重视发展生产,轻徭薄赋;

    (2)注意“戒奢从简”;

    (3)合并州县,整顿吏治;

    (4)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3、表现:(1)政治清明;(2)经济发展;(3)国力加强。---p9

    、“房谋杜断”指的是唐太宗时期重用的两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当时最的谏臣是魏征,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p9

    三、武则天

    (、背景材料: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死去,其子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武则天是唐高宗的皇后。武则天名曌,其父曾为木材商人、唐初大臣。武则天精明机智,通文史。唐高宗因患风眩,目不能视,使武则天协助裁好唤决政事。683年(弘道元年),唐高宗病死,太子李显(武则天第三子)即位,是为唐中宗。次年,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另立李旦(武则天第四子)为皇帝,是为唐睿宗,旋即废黜。

    690年(天授元年),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以洛阳为神都,降唐睿宗为皇嗣,自为皇帝,史称“武周革命”。)

    ☆、武则天,是我国历的女皇帝。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周,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武的治国措施:---p9

    (1)发展农业生产;

    (2)选拔贤才

    2、影响:政启开元,治宏贞观。---p9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这句话表明了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

    第3课开元盛世

    背景-----(开元盛世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在位:713—741年。唐玄宗即李隆基是武则天的孙子,系武与唐第三代皇帝唐高宗李治的第四个儿子即李旦皇帝的第三子。---皇书p305.

    一、开元之治:

    1、唐玄宗的统治措施:跟唐太宗的相似点有: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注意节俭等。---p12

    2、结果: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称为“开元盛世”。---p13

    ---练习--开元盛世是在()统治时期:

    a、唐高祖

    B.唐太祖

    C.武则天

    D.唐玄宗

    ----答: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高祖是李渊,是唐朝的建立者。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唐玄宗时期出现了“开元盛世”;女皇武则天的统治时期,她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人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弘扬了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史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故选D项。

    点评: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强盛时期。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开元盛世。

    3、唐朝的经济繁荣表现在:

    (1)农业方面:---p13

    ①水利事业发达;

    ②耕作技术和栽培方法的进步;

    ③新植物品种的出现(有新蔬菜品种和茶叶。唐朝时,饮茶之风全国范围盛行,江南成为种植水稻和茶叶的重要产地)

    ④生产的改进——曲辕犁和筒车。

    (2)手工业方面:---p14

    ①丝织业发达;

    ②陶瓷业发达(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3)商业方面: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广州、扬州。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p15

    三、唐朝的衰亡:

    1、原因: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任用*臣,朝政混乱,导致安史之乱发生,从此衰败。---p15

    2、灭亡时间:907年。--p15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一、科举制的产生:p17

    1、背景: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使许多出身低微但有才学的人,不能担任高官。

    2、雏(chu--除音)形: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

    3、诞生:---p17

    (1)时间:隋炀帝时;

    (2)标志:隋炀帝正式设置设进士科,科举制诞生。

    -----练习: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武则天时期

    D.唐玄宗时期

    答案B

    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发展.隋文帝的时候,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隋炀帝的时候,始建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4、作用:-p17

    (1)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2)选官的权力集中到朝廷。

    二、科举制的完善:---p18

    1、完善的关键人物:---p18

    (1)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

    (2)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3)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

    三、科举制对隋唐的影响:---p19

    1、改善了用人制度;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四、废除:延续六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1905年废除)

    第5课和同为一家

    一、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

    1、背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

    2、民族关系:---p22

    (1)有的民族虽然建立地方政权,但与中原王朝保持密切关系;

    (2)唐政府在边疆设置机构,加强管辖。

    二、松赞干布和文成公---p23

    1、吐蕃概况:

    (1)历史源: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2)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

    (3)生产状况:以游牧业为业。

    2、吐蕃杰出的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p23

    (1)定都:逻些,

    (2)时间:7世纪前期,

    3、文成公主入吐蕃:--p23

    (1)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2)意义: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4、唐与吐藩关系日益密切:---p24

    (1)8世纪初,唐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2)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

    三、回纥的勃兴:--p24

    1、回纥(he)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2、回纥汗国的建立:8世纪的中期;

    3、与唐关系: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回鹘。

    4、回纥的变迁:(1)788年,后来回纥改名回鹘。(2)回纥政权瓦解后,大部分部众迁到今甘肃、x疆等地。

    四、“车书本一家”:--p25

    1、靺鞨(mo he)族生活的地区:我国东北的松花江、黑龙江流域;

    2、粟末靺鞨(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名。):统一各部,建立政权。

    3、粟末靺鞨与唐朝的关系:---p26

    (1)唐玄宗在那里设州;(2)封渤海郡王;(3)有“海东盛国”之称。

    五、苍山洱海间的南诏:--p26

    1、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六诏居民;

    2、南诏与唐朝的关系:

    (1)在唐朝的支持下,南诏统一六诏;(2)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3)仿唐朝风格建千寻塔。

    六、唐太宗为什么受到各少数民族的尊重?

    答:他实行的开明的少数民族政策,不分贵贱,平等对待,因此受到各族拥戴。

    练习---唐朝初年,下列名称中还未出现的是[]A.吐蕃B.回鹘C.突厥D.靺鞨” (b)

    分析:回纥是突厥的分支,中国古代北方及西北的少数民族。唐德宗时改称回鹘。回纥汗国从646年建立,到840年灭亡的近200年里,助唐平定安史之乱、抵御吐蕃对西域的进攻,和唐王朝保持着相当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促进了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位于漠北的回鹘汗国于840年灭亡后,分三支西迁和南迁到了x疆和甘肃,后形成了今日的维吾尔族和裕固族。

    七年级下册英语课本人教版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繁荣一时的隋朝》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繁荣一时的隋朝》教案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

    过程与方法:思考与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 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 对隋初经济的繁荣的感受和理解;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的辩证分析和评价

    教学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温故而知新,形成知识的连贯性和性

    二、讲授新课

    一、通过预习新课,思考题目“繁盛一时的隋朝”讲了隋朝的那两个方面?

    教师:从三个方面来讲述隋朝的繁盛: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大运河的开通。为什么是“一时”的隋朝?在隋二世时因为他的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从建立到灭亡共38年,所以是“一时”的隋朝。

    二、南北重归统一

    1、重点讲述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统一过程、统一时间

    2、图片展示隋朝统一前、统一后的地图

    3、提问:隋朝能够重新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客观条件:①长期以来,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②江南经济发展,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条件;③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向往统一。④南手雀朝陈政权本身的腐朽。

    主观条件:隋朝的强大

    三、隋朝经济的繁荣

    1、原因: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漏薯绝2、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

    2、表现:隋文帝统治二十多年间,人口有大幅度增长。隋朝在长安、洛阳一带修建了许多大仓库,储积的粮食、布匹,据史书记载可以供应政府五六十年开销。

    3、通过展示数据比较隋初、隋盛时的人口、垦田、粮仓的差距。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 <<贞观政要>>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

    四、大运河的开通

    1、展示琼花的图片,相传隋炀帝为到扬州欣赏琼花而修建的大运河,同时展示大运河的图片。

    2、从目的、概况、地位、作用分析大运河

    概况:三点四段连五河

    3、提问: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综合学生答案

    ① 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

    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

    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 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 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4、提问: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总结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的条件下, 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 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返姿运, 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5、提问:隋炀帝是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吗?

    政治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经济目的:搜刮江南财富;

    军事目的:为攻打高丽转运军事物资便利;

    个人目的:贪恋江都美景。

    6、展示:隋朝大运河

    图片展示中提到的两首诗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尽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汴河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膏脂是此河。

    ——李敬芳

    他们是如何评价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7、总结:① 开通运河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两京和边防军所需粮食相当多,需要江淮地区供应。陆路运输,速度慢,运量小,费用大。而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力运输势在必行。

    ② 从政治上看,为了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也需要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五、想一想:隋朝与我国历史上哪一个朝代相似?

    提示:1、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2、有大规模的工程建设。3、短命的朝代,因为统治者的暴政被农民推翻。

    小组讨论,得出答案:总的来说是好事。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学生通过思考回答:秦朝

    讲出隋朝的特点:短暂而繁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当堂记住基本史实。

    帮助学生学会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历史事件产生原因的方法。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先展示繁荣的表现,再探究繁荣的原因。建王朝以农立国,“繁荣”的基础是农业,?由数封据和古文记载可见隋朝经济的繁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记住大运河的地理位置

    教科书中多渠道获取信息,作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有效信息思考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由“已知”引出“新知”,培养学生从新的情境和角度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看问题的时候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不能单纯的说好与不好,要联系实际,看哪一方面占的比较多。

    学生回答可能不完整、不准确,通过教师小结,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而全面的认识,使整堂课自始至终体现师生互动。

    联系以前所学知识,使学生加深记忆

    板书

    繁荣一时的隋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大运河开凿的相关知识。

    2.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及其作用”等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从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中进一步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局面出现的原因,训练其积极探究,独立思考,透过历史现象挖掘历史本质的深刻思维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以及大运河的开凿与隋朝短命而亡是否有联系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利用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4.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隋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繁荣”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2.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据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隋初经济的繁荣;分析、评价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幅图片(投影放大京杭大运河图片)。这幅图是大运河扬州段。大运河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它与我国古老的长城一样,千百年来享誉世界。传说隋炀帝为了看琼花而开通大运河,这种说法对吗?如果不对,那么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隋朝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又是怎样统一全国的?统一全国的条件又是什么?学者为什么把隋朝称为“繁盛一时”的朝代,它的特点是什么?

    隋朝的开国皇帝是谁?他曾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统治、发展生产?结果怎样?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千多年前那个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吧。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1.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我国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封建社会的大致分期。(出示幻灯片)

    2.重点讲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更替情况。(出示幻灯片)

    请同学们根据投影的内容,来说明上述政权之间的关系。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是国家的大分裂时期,北朝由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五个政权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西魏和东魏又分别为北周和北齐所取代。后北周灭北齐,581年,杨坚又建隋代周。

    南朝由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组成。它们之间是前后相继关系。

    3. 581年2月,杨坚代周自立,改国号为隋,杨坚即隋文帝,定都长安。介绍隋文帝(出示幻灯片)

    隋建立后,南朝是陈政权统治时期,由此可知,隋朝的统一全国,主要任务是灭掉陈在南朝的统治。

    4.隋的统一

    先出示幻灯片介绍隋灭陈,统一全国的情况。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两个问题:

    (1)隋朝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是什么?

    (2)隋朝统一全国有什么意义(影响)?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提问)隋朝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隋朝的统一符合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隋朝以前的南北分裂局面阻碍了社会经济的交流和发展。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人民要求南北方结束对峙局面,实现统一。隋朝在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比陈朝明显占优势。

    (教师总结归纳)客观上:北方民族的大融会、南方经济的发展。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主观上:隋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隋准备充分、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教师提问)隋朝统一全国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归纳)对于隋朝统一全国,清朝的王夫之曾经评论说:“隋统一天下,……以启唐二百余年承平之运。”隋文帝对于统一国家所起的作用其功绩可与秦始皇比美。由此可见隋的统一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局面,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基础,是秦汉以来历史上的第二次大统一。

    (出使幻灯片)隋朝的疆域图

    (教师过渡)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隋朝疆域辽阔,国家统一。在这种安定的环境中,人民辛勤劳作,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下面我们就来看隋朝经济的发展。

    (板书)经济的繁荣

    材料二

    隋文帝统治时期和隋炀帝统治初年,国家财政出现了空前富裕的情况。隋政府在全国设置了许多官仓,储备粟帛。开皇年间,在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大业初年,在洛阳附近建含嘉仓、子罗仓、洛口仓、回洛仓等。中外仓库,无不盈积。

    材料三

    杜佑《通典》称:“隋氏资储遍于天下。……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而锡赉勋庸,并出丰厚,亦魏晋以降之未有。”据唐太宗估计,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故元朝人马端临说:“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清初王夫之也说:“隋之富,汉唐之盛,未之逮也。”

    (教师引导)从投影所提供的材料来看,隋朝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三个方面。那么,隋朝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经济发展的原因,除了人民的辛勤劳作外,一般来说有两条主要的:一是政策,二是科技。具体到隋朝,主要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隋文帝励精图治和发展生产。

    (教师过渡)隋朝经济发展、国家繁盛的表现除了上面提到的人口增加,垦田扩大,粮仓丰实以外,营造东都洛阳和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也是两个很重要的表现。下面我们重点来学习大运河。

    二、大运河的开通

    (出示幻灯片)民谣和有关隋炀帝的介绍。

    (教师讲解)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隋炀帝知道后,急切地要到扬州去观赏。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他就发动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隋炀帝乘着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龙舟有四层楼高,一百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但到扬州后,他并没有看到琼花,通人性的琼花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了,隋炀帝大失所望。

    同学们请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 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

    (2) 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大家可以就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隋朝时,江南的经济发展很快,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北方需要的一部分粮食主要仰仗江南运输,随着商业的发展,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力运输,已是势在必行。其次,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不可否认,隋炀帝想坐龙舟游江南也是开凿运河的动机之一。

    (出示幻灯片)引发学生思考:开凿大运河的条件有哪些?

    生回答后,教师归纳:隋朝前期经济的繁荣,为开河提供了经济实力。国家的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前代开凿的古运河基础。

    然后结合幻灯片讲述大运河的概况。

    大运河从605年开始开凿,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及余杭,全长二千多公里。

    再次打出《大运河图》

    隋朝大运河是在605年至610年开通的,共分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这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长2000多公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为了便于同学们记忆,我们用一个示意图来表示。(出示幻灯片)

    (教师引导)关于对大运河的作用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现在请同学们讨论两个问题:

    (1)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2)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出示幻灯片)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

    生甲: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南方的丝绸、稻米源源北运,供给北方。

    生乙:促进了商业的发展,特别是运河两岸,一些城市兴起和逐渐走向繁荣。

    ……

    (教师点拨)同学们在评论历史事件时,一是提出看法要说明理由;一是看问题要全面,要看主流。大运河开凿以后,一直是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中国主要的天然水道都是东西流向,大运河使南北数千里的广大疆域有了一条方便的水道,对于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维护和加强国家政治的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大运河是隋代劳动人民对中国历史的伟大贡献。它和长城一样,享名于世界,是世界工程技术史上的奇迹。

    所以我们看问题不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应当全面、辨证地看待问题。隋运河的开凿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但它更多的是造福当时的人民,甚至直到今天,仍在发挥它的作用。它在当时的重要作用在于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并带动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巩固。隋运河的开通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它既利于南北军需、民用物资的运输,又利于排灌,体现了环保意识。

    请同学们看导入框中的图画。这是隋炀帝从洛阳乘龙舟南下游扬州图,是一幅想象画,作者李惠乔。画面描绘了隋炀帝为了享乐和炫耀武功,多次从洛阳乘龙舟巡游江都。龙舟长200尺,高45尺,有四层楼,一百多个房间。上层有正殿、内殿和东西朝堂。中间二层都装饰着金、玉等珍宝。下层是宦官内侍住的地方。

    随行的嫔妃、王公大臣等,分乘几千艘华丽的大船,用来拉纤的壮丁有八万多人,还有大队骑兵夹岸护送。这支浩浩荡荡的船队,前后长达二百多里。隋炀帝在船上纵情饮酒作乐,沿途五百里以内的百姓,被迫奉献食品。珍贵的食品吃不完,就挖坑埋掉。巡游队伍所到之处,百姓倾家荡产,怨声载道。隋炀帝的暴虐,终于引发了人民的反抗,隋朝二世而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