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历史?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这个时期从220年曹丕称帝到589年隋朝灭南朝陈而统一中国,共369年。那么,魏晋历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魏晋指的是魏晋南北朝,在汉朝之后,隋朝之前。魏指的是曹操家的天贺脊下亏则,当时曹操打败蜀吴,一禅空渗统天下,后被司马家篡位,建立晋朝。后来出现南北朝,最后被杨坚一统天下,成立隋朝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这个时期从220年曹丕称帝到589年隋朝灭南朝陈而统一中国,共369年。可分为三国时期(以曹魏正统,蜀汉与孙吴并立)、西晋时期(与东晋合称晋朝)、东晋与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对立时期,共150年)。另外位于江南,全部建都在建康(孙吴时为建业,即今天的南京)的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世或梁、陈等六个国家又统称为六朝。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渗汪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在从魏至隋的三百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搜喊伍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民族战争、民族融合、民族重组。
1、民族战争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誉乱,大分裂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除西晋短期统一以外,魏晋南北朝多数时间处在分裂割据状态,或三国鼎立,或南北对峙。
南北对峙下的南方和北方,又时常呈现不同的分裂割据局面。分裂割据状态下,战乱频仍,各地交通阻隔,不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的严重破坏、商业经济的衰退是分裂割据带来的后果。
2、民族融合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秦统一中国以后几百年间,我国各民族形成发展、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结果。“多民族的统一”,是对秦汉王朝的高度概括,“多民族的融合”,构成了魏晋南北朝社会大分裂之外的又一大时代特征。
两汉时期汉匈之间的和战,增进了双方的交往与了解,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迁居内地、建立少数民族政权,最后与汉族融合,提供了条件。
3、民族重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虚前融合自东汉末年,由于政治的日益腐败,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分崩离析。之后,历三国和西晋的短暂统一,又出现了东晋十六国并立和南北朝对峙的局面。
在这政权分裂、战乱频仍的三百多年中,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巨大动荡的旋涡之中。与此同时,由于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杂居,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
三国之鼎峙 王仲麒著 商务印书馆 1931年
三国史略 王仲麒著 商务印书馆 1935年
三国史话 吕恩勉著 开明书店 1946年
三国新志(七卷) 刘公任著 世界书局 1947年
三国史讲话 徐德麟著 群联出版社 1955年
三国会帆高消要 杨晨著 中华书局 1956年
三国会要 钱仪吉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
三国志札记 杨晨 崇雅堂丛书本 1936年
读三国志杂志 林国赞著 中华书局 1959年
三国志裴注述 林国赞著 中华书局 1959年
读态知三国志蠡述(三卷) 李澄宇著 未晚楼本 1933年
三国志集解 卢弼著 古籍出版社 1957年
三国人物论 祝秀侠著 台北中正书局 1953年
三国人物评传 黄逸民著 台北国民出版社 1958年
三国经济史 陈啸江著 中山大学文科研究所 1936年
曹魏之经济基础 马智修著 香港著者印 1968年
三国志兵事钩元 王嵩儒著 济南印本 1928年
三国时代薄葬考 于世琦著 青岛听涛楼 1933年
魏晋思想论 刘大杰著 昆明中华书局 1939年
魏晋清谈思想初论 贺昌贤著 商务印书馆 1946年
魏晋清谈述论 周绍贤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66年
魏晋的自然主义 容念裤肇祖著 商务印书馆 1935年
魏晋玄学中的社会政治思想略论 汤用彤,任继愈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6年
魏晋文学论稿 汤用彤著 人民出版社 1957年
三国志平议(二卷) 李宝洤著 汉堂类稿本 1922年
三国志评论(四卷) 李景星著 四史评论本 1932年
三国志知意 刘咸析 成都尚友书塾 1932年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历史上有多个大一统的王朝,但是也有多个政权更迭如走马观花般的乱世。这些个小政权国家纷至登场,相互对峙,自我感觉也是一世之雄的样子。但只是苦了后世人,许多人对这些时期总是一脸蒙逼,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魏晋南北朝历史梳理,希望大家喜欢!
一、楔子:旧时代的终结
秦汉帝国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强盛的时代(尤以西汉武帝至宣帝时期为顶峰),而其强盛的基础则在于极为彻底的编户齐民制度,国家通过控制编户,强有力的保证了税源、兵源的充足,为其开疆拓土提供了条件。
但是自西汉元帝以来,伴随着官僚机构的逐渐腐化,地方豪族出现,他们包庇人口、武断乡曲,他们的存在与秦汉帝国的体制相对立,到了东汉中期,部分豪族通过家传经学逐步转变为士族,逐步从地方进入中央官界,进一步巩固其势力。与之同时,官僚机构进一步腐化,导致皇权弱化,外戚和宦官不断的争斗导致了中央权威的丧失。在中央和地方两股离心势力的影响下,国家对地方日渐失去控制,最终本为监察区的州转变为行政区,帝国开始走向瓦解。
西晋虽然实现了短暂的统一,但是士族和豪族完全占据了中央与地方社会,国家对地方控制极弱,晋武帝繁琐、细致的布局正体现了西晋局势的一触即溃,最终在晋武帝去世后不久,毁灭晋王朝的八王之乱正式爆发。
以上就是魏晋历史的全部内容,“魏晋”不是朝代,是历史时期,即“魏晋时期”,它包括三国、晋朝(西晋),以及后来南方的东晋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这一段历史时期。紧接其后的是南北朝。因为历史时期一般需要一个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