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地理

太行山的地理意义,中国国家地理介绍太行山

  • 地理
  • 2023-10-13

太行山的地理意义?1、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分水岭;2、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3、我国山西省和山东省的行政分界线。太行山形势险峻,历来被视为兵要之地。从春秋战国直到明、清,两千多年间烽火不息。公元前650年,那么,太行山的地理意义?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太行山山脉全景地图

太行山是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分水岭;是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是我国山西省和山东省的行政分界线;阻挡东南季风向西北内陆深入,导致太行山东部降水比西部多;阻挡西北季风向东部,减弱寒潮对华北平原的影响等。

太行山的地理意义

太行山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东部的华北平原是落叶阔叶林地带,西侧的黄土高原是森林草原地带和干草原地带,两侧的植被、土壤垂直带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太行山脉多东西向横谷,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商旅通衢。古时有著名的“太行八陉”。

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400余公里。它是中空磨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也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

气候特点:从气候上看,太行山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虽四季分明,但冬长夏短。在这里四季分隐升明,但明显的冬长夏短,冬季长达半年,夏季两个月不到。

太行山年平均气温在10℃左右,气候条件与承德相近。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5℃,平均最低气斗携斗温在-10℃左右;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3℃,平均最高气温在28℃上下,偶尔会出现高温天,但概率可以说是相当低。

祁连山的地理分界意义

太行山横跨我国三个省份,有着大幅度的历史形成历程,景色是比较迷人的,所以是中国的脊梁。当地的气温湿润,海拔占据600米左右,是重要的地理界限,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占据着独特的地势。

太行山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太行山有着让人身临其境的风景,在两大文明发源地之间,阻断了所有的物资交流。地貌具有独特性,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是独特的地理山脉,包含了文化山脉,是精神山脉的象征,有着惊世骇俗的风景。

太行山有什么好处

1、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分水岭;

2、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3、我国山西省和山东省的行返族政分界线。

太行山形势险峻,历来被视为兵要之地。从春秋战国直到判世唯明、清,两千多年间烽火不息。公元前650年,齐伐晋,入孟掘培门、登太行。齐桓公曾悬车束马窬太行。公元前263年,秦国攻伐韩国,在太行山“决羊肠之险”,一举夺韩荥阳。公元前204年,刘邦被困于荥阳、成皋之间,他采纳郦食其的建议,北扼飞狐之口,南守白马之津,终于转危为安。

航拍中国山西地理笔记

太行山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东部的华北平原是落叶阔叶林地带,西侧的黄土高原是森林草原地带和干草原地带,两侧乱喊拆的植被、土壤垂直带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太行山脉多东西向横谷,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商旅通衢。古时有著渗渗名的“太行八陉”。

太行山的形成过程

约在240万年前开始大幅度隆起并逐渐形成。

在六亿年以前,太行山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经过了频繁的地壳活动,地面上升下降,海水时进时退,当海退时,这里沼泽广布,气候温暖潮湿,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因此形成了太行山区丰富的煤炭资源。

以后的一次次地壳活动,使太行山脉逐渐隆起。后又与东西的华北大平原断裂,形成太行东部陡峭、西部徐缓的地貌形态。

太行山的地质地貌

太行山的地质地貌开始形成于大约25亿年前元古代,约在240万年前开始大幅度隆起并逐渐形成。

太行山位于我国中部,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陆块中南部,新生代东亚裂谷活动形成的中国东部巨型盆岭构造系的太行山隆起地带,区内新构造运动发育,特征明显。太行山地区有25亿年以上的地质发展史,具有典型的地台型地壳结构。

太古界为大洋优地槽环境,形成了区内最古老的变质岩系结晶基底;从中元古界滨海环境到古生界典型的陆表海环境,均为稳定的地台发展阶段,形成了巨厚的陆源碎屑一碳酸盐岩沉积盖层。

以上就是太行山的地理意义的全部内容,太行山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东部的华北平原是落叶阔叶林地带,西侧的黄土高原是森林草原地带和干草原地带,两侧的植被、土壤垂直带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