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山海关的历史,山海关历史沿革

  • 历史
  • 2024-02-28

山海关的历史?1961年,万里长城—山海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关公1700年历史的青龙偃月刀刀锋向东,现存放在山海关城楼上,成为镇关之宝。那么,山海关的历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山海关旅游景点有哪些

山海关的历史故事有以下三个:

清兵入关:公元1644年,中国东北少数民族政权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攻占京师(今中国北京),开始成为统治中国的中央政府。直奉大战:1922年4月至1924年11月,直系军阀曹锟发布讨伐奉系统帅张作霖的命令。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奉系被击退,退出关外。败退回东北的奉系统帅张作霖重整旗鼓,率领奉军十七万之众进关,直系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战争中彻底失败。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取代直系军阀,入主北京政权。长城抗战:本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1933年1月1日至3日入侵山海关。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中日两军决战山海关。这就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榆关抗战(山海关古称榆关),从此揭开了长城抗战的序幕。

山海关起源

山海关是隋开皇三年(583年)开始修建的。

山海关古称榆关,隋开皇三年(583年),筑渝关关城。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征高丽,自临渝还。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中山王徐达奉命修永平、界岭等关,带兵到此地,以古渝关非控扼之要,于古渝关东六十里移建山海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山海关保卫战。所有这些战争,对山海关关城和东罗城城墙均造成程度不同的破坏。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墙体内修建互相连通防空洞,墙体现有砖砌洞口。2015年10月09日,山海关景区被国家旅游局通报批评,取消5A级资质。

扩展资料:

山海关的历史文化遗迹俯拾皆是,其中国家级、省级、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现存文化遗存53处。秦皇岛市文物保护单位“南大街绸布庄”,于保护改造工程启动后的2004年10月公布。其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店外石刻的“京津时式仪器便帽,泰西各国绒呢哔叽”等昔日广告,让所有路过的游人都会驻足观看。

山海关古城最主要的街道就是南、北、东、西4条大街,是明清时期典型的商业街,最早的建筑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山海关在古代是什么地方

山海关古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中山王徐达奉命修永平、界岭等关,在此地创建山海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

据史料记载,山海关自公元1381年建关设卫,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自古即为我国的军事重镇。

山海关的历史变化

山海关位于明长城东端,是明长城唯一与大海相交汇的地方。

山海关位于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关隘城市。它地理上位于东经119°45',北纬39°59',位于渤海湾东南端,是连接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重要通道。

山海关位于冲天门以南,南依山海关山,北临渤海。这里地理位置独特,是中国长城的起点和终点之一,也是明代万里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山海关与长城相结合,成为一道天然屏障。这里有着壮观的古代城墙、关堡、烽火台等建筑,保留着明代的建筑风格,如关帝庙、玉皇阁等。

此外,山海关周边还有一些著名的景点,如老龙头、鸳鸯泺、东北碧波、靖海湖等,这些景点都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

山海关的来历介绍:

山海关最早的始建可以追溯到公元1381年,当时是明朝洪武年间修筑的一道边防关隘。它位于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是连接中国北方平原和东北地区的重要通道,也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起点和终点之一。

明代时,山海关是中国北方边防的要冲,所以在此处修建了坚固的城墙和关楼,以抵御外族侵扰。整个山海关的布局以关城、城楼和城墙为主,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防线。

山海关是哪个朝代修建的

历史

山海关北靠燕山,南临渤海,扼守华北与东北之间狭长的陆路交通要道,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商朝时,属孤竹;周朝时,属燕地;秦、汉时,属辽西郡。

北齐和隋唐时都在这一带修建过城关,今日在抚宁石门寨,仍可看见北齐长城遗址,隋文帝时,设置榆关,元朝时称迁民镇。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将徐达修筑长城,在此设立关城,因位于燕山与渤海之间,故取“山”、“海”二字而得名“山海关”,归隶永平府管辖。

嘉靖年间,蓟镇总兵戚继光重修了山海关及附近的长城段——角山长城。

在关城以北修筑了北翼城,以东的欢喜岭(又名凄惶岭)上修筑了威远城。

崇祯年间,兵部尚书孙承宗在关城以南及海边修筑了南翼城和宁海城。

宁海城背接长城,高3丈,周长1里,从陆地直插海中,状似龙首,故称“老龙头”。

此外还有城堡、水关、墩台等多处,星罗棋布,相互呼应。

以上共同组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严密坚固的山海关防御体系,历来是中国最紧要的军事重镇之一。

明人概括山海关的战略,“内拱神京,外捍夷虏,最契紧处”。

枢辅大学士孙承宗指出:“关门系天下安危”。

天启二年(1622年)有兵力七万九千八百六十九人,马一万二千七百六十匹,次年,马步兵员已达十万。

以上就是山海关的历史的全部内容,山海关的历史故事有以下三个:清兵入关:公元1644年,中国东北少数民族政权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攻占京师(今中国北京),开始成为统治中国的中央政府。直奉大战:1922年4月至1924年11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