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宣化历史,宣化古代叫什么名字

  • 历史
  • 2024-12-23

宣化历史?宣化,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其历史沿革展现了中国多朝代的更迭与变迁。从战国至秦汉,宣化隶属于上谷郡。到了唐代,设置武洲,文德元年(888年),设文德县,并始建宣化城。辽代改武州为归化州,金代改归化州为宣德州。元代中统四年(1263年)始置宣德府,明洪武三年(1370年),宣德府改名为宣府。那么,宣化历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京西第一府宣化

宣化历史大事古记

前280年前后,燕将秦开击破东胡,拓地千余里,燕昭王始置上谷、渔阳等郡。宣化地属上谷。

前200年(西汉高祖七年),匈奴聚兵屯代郡、上谷,诱汉出击,围汉高祖于平城。自此,匈奴侵扰频繁。公元前128年至前123年间,入袭上谷、代郡;杀守将,虏人民。武帝遣霍去病破之。之后,汉又迁乌桓人入居上谷、渔阳、辽东等郡。置乌桓校尉统之,以为屏障。

公元39年(东汉建武十五年),匈奴又多次侵扰。汉将吴汉率马成、马武北击匈奴,还,徙雁门、代郡、上谷吏民六万余口,置居庸、 常山关(飞狐口)以东避之。

公元45年(东汉建武二十一年),匈奴又入侵上谷,杀掠甚众。公元46年,乌桓击破匈奴,并请内附,边境稍安。

公元109年(东汉永初三年),乌桓入侵上谷。自后,乌桓、鲜卑不时侵扰。

公元290年(西晋太熙元年),上谷地陷裂,水泉涌出。

公元294年(西晋元康四年),地复震。

公元311年(西晋永嘉五年),晋刘琨与王浚争夺冀州。琨遣刘希回上谷、广宁、代郡聚众。王浚联结鲜卑并力攻破刘希,驱掠三郡士女出塞。自此, 三郡陷入混战近百年。

公元415年(东晋义熙十一年、北魏神瑞二年),魏帝至大宁,并至上谷。

宣化的传说和故事

历史沿革

宣化历史悠久。战国至秦汉属上谷郡,唐代置武洲,文德元年(888年),设文德县,始建宣化城。辽改武州为归化州,金改归化州为宣德州,元中统四年(1263年),始置宣德府。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改宣德府为宣府。次年,置前卫、左卫、右卫,遣将卒把守。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展筑宣府城,边长“六里十三步”,周长达12公里。次年皇子朱橞受封谷王,就藩宣府,宣府成为边防重地。明正统五年(1440年),城垣包砖,6年后竣工,城高池深,气象雄伟。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废宣府卫所,取宣扬教化之意,改置宣化府。宣化县,府县治所均在宣化城内,宣化由此得名。因其为北京城西第一座府城,人称“京西第一府”。 1913年(民国2年),废宣化府,存宣化县,属直隶省口北道。宣化为宣化县治所。1929年(民国18年),废道,宣化县直属察哈尔省。日伪盘据时期,宣化县初属伪察南自治区;1939年,日伪建蒙疆联合自治政府,设察南政厅领辖宣化县;1943年复改置伪宣化省,宣化县为伪宣化省省会。此段时期宣化仍为宣化县治所。 1945年9月,宣化首次解放。1946年1月,市、县分设,置宣化县城区及近效为宣化市,并为察哈尔省省会。

宣化为什么不认张家口

早在一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宣化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废宣府卫所,改置宣化府辖一厅、三州、七县,宣化为府城所在地。

宣化市古为上谷郡地;唐末置武州、文德县,此后历为州、府、县治所。1946年1月,市、县分设,方析城区及近郊为宣化市。40余年来,置市、置镇、置区,屡有变化,1963年,又改建为宣化区,2010年又改为地级市。兹述其沿革。周初,宣化及其邻近地区,还是北方游牧部族放牧地带,战国时由东胡占据。燕国用大将秦开计,击破东胡,拓地1000余里,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等郡。宣化区地属上谷郡。

秦,仍置上谷郡。宣化市辖境属上谷郡沮阳县。

西汉基本沿用郡县制,但又分全国为13刺史部,设刺史监察郡县。宣化地方属幽州刺史部上谷郡下落县。《宣化县新志》载:汉武帝时,幽州部设有?瞀县,即今宣化北境;有下落县,即今宣化地,城在今城东。

东汉时,宣化市辖境仍属下落县。

晋太康年间(280----289年),析上谷郡西部置广宁郡,属幽州,辖下洛、潘、涿鹿三县。宣化市辖境属幽州广宁郡下洛县。下洛即两汉时的下落。《晋书.地理志》称,广宁故属上谷,太康中置郡都尉,统三县,下洛、潘、涿鹿。

宣化最有名的历史

宣化这块土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当时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清康熙三十二年,即公元1693年,宣府卫所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宣化府,管辖一厅、三州、七县,宣化成为府城的核心区域。

宣化市的历史渊源深厚,古时曾是上谷郡地,唐末设立武州和文德县。随后,历经州、府、县的变迁,1946年1月,市区与县区分离,宣化城区及近郊被设立为宣化市,归属察哈尔省。此后,宣化市的行政区划多次调整,如1963年改建为宣化区,2010年又升格为地级市。

从周初到清朝,宣化地区先后归属不同的朝代管辖,从燕国的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等郡,到秦、汉、晋、南北朝,直至元明清,宣化州县名称和归属多次更改。其中,北魏时期,宣化市的管辖范围属于东燕州广宁郡广宁县;元朝时,宣化成为顺宁府宣德县治所;明、清时期,宣化是边防要地,宣化府和宣化县是其行政中心。

20世纪中叶,宣化市的行政区划经历了更为频繁的调整,直至1963年再次变为宣化区,之后一直隶属于张家口市。至今,宣化古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记忆,是其区域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宣化唐朝时期的历史

宣化的历史由来:

夏商属古幽州,战国、秦汉时,天下分36郡,宣化属上古郡;唐置武州领文德县治所,唐天宝年间建雄武军城;金代最早使用“宣化”名称并设州;元代为顺宁府治所,明代为宣府镇是著名的长城九镇之一;元曾为宣德府,明设宣府镇为长城九边重镇之首。

清朝改为直隶省宣化府,是全国72府之一,被誉为“京西第一府”;至清康熙三十二年定名“宣化”,遂沿用至今。

解放后,曾属察哈尔省,置宣化市,后改属河北省,直到1963年改市为区,属张家口至今。

古城宣化,坐落于首都北京西北150公里处,宣化地区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人类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

通过考古发现证实了五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古老深厚的文化积淀铸就了这座千年古城的灵魂,古老的城墙,巍峨的钟鼓楼,精彩的辽代壁画,神秘的立化寺……地上的每一处古老建筑,地下的每一处墓葬残石,无 *** 越时空,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折射出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之光。

扩展资料:

宣化文化底蕴深厚,是河北省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为全省60张极具河北特色的文化形象名片之一。

多元文化在这里交汇、互融,留下了众多文物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上就是宣化历史的全部内容,宣化县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已经在此繁衍生息。战国至秦时期,宣化隶属于上谷郡;汉代则划归幽州下洛县;隋代时,它隶属于涿郡怀戎县。到了唐代僖宗光启三年(889年),怀戎县被分割出文德县;宋代,宣化多次被金国占领,成为金西京路宣德州宣德县的一部分。元顺帝(1335年)时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