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美术教案?熊猫,中国之宝,黑白分明,憨态可掬。水墨画,中国国画代表,与熊猫之色相得益彰。此活动通过吴作人先生之水墨画熊猫,激发幼儿对熊猫的喜爱与绘画兴趣。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水墨画独特之处,了解浓墨、淡墨与中锋、侧峰在表现熊猫外形的妙用。旨在让幼儿从美术角度体验中华文化,感受国画独有的魅力与风格。那么,熊猫美术教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大班美术活动熊猫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美术活动熊猫教案1
美术活动:正面人和侧面人(大班黑白画)
目标:
1、在学画正面人和侧面人的基础上,表现出人物的动态。
2、进一步学习运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准备:
1、人物剪纸的各种动态图片
2、记号笔、八开纸。
过程:
1、请幼儿观察台上幼儿的正面与侧面的区别。
2、台上幼儿做出各种动作:如:走,跑,跳,弯腰等,并请其他幼儿根据台上幼儿的动作摆弄人物剪纸的图片。
3、出示幼儿优秀作品,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分析讲解绘画方法提出要求。
(1) 要画出正面或侧面的人物脸部特点。
(2)画出人物的动态。
(3)主体加密,背景要疏。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5、展示评价作品。
(本活动分二教时进行)
目标:
1、在学画正面人和侧面人的基础上,表现出人物的动态。
2、进一步学习运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准备:
1、人物剪纸的各种动态图片
2、记号笔、八开纸。
过程:
1、请幼儿观察台上幼儿的正面与侧面的区别。
2、台上幼儿做出各种动作:如:走,跑,跳,弯腰等,并请其他幼儿根据台上幼儿的动作摆弄人物剪纸的图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和大熊猫图片,简单的画出大熊猫的体态。
2、增强幼儿爱护大熊猫的情感
3、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课件大熊猫、大熊猫图片、录音机、磁带、彩笔、油画棒、绘画纸,小椅子、呼啦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随着音乐全体小朋友学着大熊猫的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课件:(大熊猫吃竹子的画面、玩耍的画面),让幼儿观察并讲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小朋友,图上是谁啊?(大熊猫)大熊猫在干什么?(在吃竹子、在玩……)大熊猫长什么样子啊?(身上有毛,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四条腿,有一条尾巴,有两只半圆形的耳朵,身体胖胖的……)教师总结:刚才小朋友们看的真仔细,说的太好了,大熊猫身体肥胖,四肢粗壮,皮毛黑白分明,四肢、肩部和耳朵黑亮,眼睛周围也是八字形的黑毛,其余均为白毛。
活动目标:
1.感受熊猫的可爱,学习用各种美术形式表现自己的欲望。
2.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熊猫的基本特征及不同的动态。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熊猫的图片、邮票、明信片及有关记录熊猫生活的VCD等。
2、与家长一起到动物园参观,观看熊猫表演,感知熊猫的外形特征和不同的动态特点。
3、收集各种美工材料。
指导要点:
1、幼儿互相交流自己对熊猫的认识,分享有关熊猫的已有知识经验。
2、根据收集的各种美工材料,引导幼儿思考: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熊猫?会遇到什么困难?鼓励幼儿共同解决难点。
3、幼儿分组活动,鼓励幼儿用各种美工材料,用绘画、剪纸、拼帖、泥塑等不同方法,大胆表现熊猫的不同动态。
小百科: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Ailuaractos lufengensis),大熊猫的标准中文名称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始熊猫的主支则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体形比熊猫小,从牙齿推断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卵生熊类,此后这一主支向亚热带扩展,分布广泛在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以至越南和缅甸北部都发现了化石。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美术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各种圆表现熊猫的基本特征,并用黑色和白色给熊猫涂色。
2、观察熊猫的图片,观察熊猫的外形特征,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动作姿势的熊猫形象。
3、喜欢熊猫,有保护熊猫的意识。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难点】
自己安排画面,添加相应的背景丰富画面
【活动准备】
1、幼儿的画纸、记号笔、油画棒人手一份。
2、熊猫的头、身体、脚、尾巴各4份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以猜谜活动为导引,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脑蛋圆圆的,眼睛黑黑的,身穿黑白衣,爱吃嫩竹子。
2、教师告诉幼儿熊猫是我国的珍稀动物,是国宝,我们人人爱护大熊猫。
二、出示熊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外形特征。
活动目标
1. 能够根据所学知识与大熊猫图片,简单画出大熊猫的体态。
2. 增强幼儿爱护大熊猫的情感。
活动准备
大熊猫课件、大熊猫图片、录音机、磁带、彩笔、油画棒、绘画纸、小椅子、呼啦圈。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音乐响起,小朋友学大熊猫动作进入活动室。
基本部分
1. 展示课件:大熊猫吃竹子、玩耍的画面,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大熊猫特征。
2. 出示静止大熊猫图片,让幼儿观察。
3. 老师示范画大熊猫,讲解画法。
4. 幼儿进行绘画,自己画,老师巡回指导,必要时提供帮助。
评价与组合活动
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组合成大熊猫一家,进行讲述活动,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延伸
随着音乐,小朋友学大熊猫动作出去寻找食物,教育幼儿爱护大熊猫。
活动反思
活动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了解大熊猫,掌握圆与椭圆的画法。在幼儿实际操作中,老师要给予帮助,多鼓励幼儿。通过贴画活动鼓励幼儿。最终,幼儿了解了大熊猫,知道了圆与椭圆的画法,了解了大熊猫喜欢吃竹叶,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以上就是熊猫美术教案的全部内容,托班美术教案:小熊猫吹泡泡 教学目标 幼儿会将圆圈填满画面的空白处,并按同一个方向把颜色填满。幼儿能耐心,细致的进行添画活动。教学准备 画好小熊猫的绘画纸,蜡笔,吹泡泡的玩具若干,示范画一张。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蚕参加活动的兴趣。教师出示吹泡泡的工具,并提问:“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