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压力?压力公式初中物理是如下:1、压强=压力/受力面积(P=F/S)。2、压力=压强×受力面积(F=PS)。3、受力面积=压力/压强(S=F/P)。压力的特点:1、作用方向与作用面积垂直并与作用面积的外法线方向相反。2、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3、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那么,初中物理压力?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f=G=mg=(0.2+5)*10N/kg=25N(2)p=fs=25N*0.2m^2=5pa (3)p=pghs=4800pap=4800/10*20*=
压强
一、压强
1.压强:(1)压力:
①产生原因:由于物体相互接触挤压而产生的力。②压力是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③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④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只有当物体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一个物理量,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4)公式:p=f/s。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5)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1pa=ln/m2,其物理意义是:l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2.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二、液体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压强的计算公式有:
1. p = F / S,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
2. p = ρgh,适用于竖直放置的固体柱体。
3. p = ρgh,对于液体可以直接计算压强。
液体的压强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1. 对于标准大气压,p = 1.01×10^5 Pa,相当于76 cmHg柱或10.3 m水柱。
计算浮力时,应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
1. 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F浮 = G – F,其中G是物体的重力,F是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2. 对于漂浮或悬浮的物体,F浮 = G。
3. F浮 = G排 = ρ液gV排,其中G排是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V排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物体的浮沉条件如下:
1. 若F浮 > G(ρ液 > ρ物),物体将上浮直至漂浮。
2. 若F浮 = G(ρ液 = ρ物),物体将悬浮。
3. 若F浮 < G(ρ液 < ρ物),物体将下沉。
液体对规则形状容器底部的压力公式为:
1. F = pS = ρghS = m液g = G,其中F是液体对底部的压力,S是底面积,m液是液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G是液体的重力。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公式为:
1. P = F/S = (G液 + G容)/S,其中P是压强,F是容器对桌面的压力,S是接触面积,G液是液体的重力,G容是容器的重力。
概念:在初中物理中,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称为“压力”。
方向:压力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并指向被压物体。
作用点:压力作用于物体的接触表面。
压力与作用效果的关系:
1. 当压力保持恒定,受力面积越小,压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2. 当受力面积固定,压力越大,对物体的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公式初中物理是如下:
1、压强=压力/受力面积(P=F/S)。
2、压力=压强×受力面积(F=PS)。
3、受力面积=压力/压强(S=F/P)。
压力的特点:
1、作用方向与作用面积垂直并与作用面积的外法线方向相反。
2、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3、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压力的易错理解:
压力是与物体形变相关联的一种弹力。压力发生在相互接触并挤压的两个物体之间。压力是一种接触力,任何彼此分离的两个物体间不可能产生压力,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没有挤压作用也不会产生压力。
压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接触面垂直,并指向被压物体。重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压力,但压力并不是重力,压力有时与重力无关。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压力的全部内容,1. 定义:在物理学中,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被称为压力。这种力可以源自流体内部的任意分界面,或者是流体与固体接触的面。每个流体元素的表面都承受着来自外界的力,这被称为表面力。2. 产生条件:压力发生在两个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的物体之间。3. 方向:压力的方向总是与受力物体的支撑面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