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幕墙的物理性能指标已采用新标准《建筑幕墙》GB/T51086-2007。ql为指标值(m3/m.h)。规范规定:建筑夏热冬暖地区:10层以下2级, 10层及以上3级;其它地区:7层以下2级,7层以上3级。具体级别对应的指标值见50186中的相关内容。那么,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GB/T 15226-1994标准在2007年被GB/T 15227-2007所取代。新版标准详细规定了建筑幕墙气密、水密及抗风压性能检测的方法,包括术语和定义、检测步骤和检测报告。新版标准适用于建筑幕墙在气密、水密及抗风压性能方面的测试,但仅限于幕墙试件本身,不包括幕墙与其他结构的接缝部分。
新版标准对旧版GB/T15226-1994《建筑幕墙空气渗透性能检测方法》进行了多项修订。首先,标准名称中的“空气渗透性能”改为“气密性能”。其次,增加了检测负压差下空气渗透量的内容,并对检测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及主要仪器的测量精度提出了具体要求。此外,新版标准减少了检测时的加压级数,并引入了幕墙整体气密性能检测方法。还增加了对附加渗透量的测量方法,提出了附加渗透量的限值,以及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的计算方法。
对于GB/T15228-1994《建筑幕墙雨水渗漏性能检测方法》,新版标准将标准名称中的“雨水渗漏性能”改为“水密性能”。新版标准增加了对检测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及主要仪器测量精度的要求,并对升压速度提出了具体要求。波动加压的波幅采用四分之一检测压力值,并对波动加压的使用范围作出了规定,还提出了水密性能工程检测方法的规定。
国家标准《建筑幕墙》GB/T21086-2007已发布,2008年2月1日实施。《建筑幕墙》GB/T21086-2007实施之日起,GB/T15225-1994《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JG3035-1996《建筑幕墙》同时废止。
gbt 15225-1994 被GB/T 21086-2007替代了。
GB/T 15225-1994 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
发布日期:1994-09-24
实施日期:1995-08-01
作废日期:2008-02-01
被替代标准: GB/T 21086-2007
幕墙设计需要遵循的规范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项目相关标准。
1. 国家标准:
* 建筑幕墙设计应遵循国家标准,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等。这些标准确保了幕墙设计的安全性、功能性和可靠性。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国家标准的各项要求,确保幕墙的安全性和功能性达标。
2. 行业及地方标准:根据所在行业的不同,幕墙设计还需要遵循特定的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这些标准可能涉及到材料选择、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是幕墙设计的指导和约束。比如建筑高度较高时会有不同的安全需求和技术标准,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环境和要求做出设计调整。地方还可能因为地域文化和环境气候的特殊性提出特殊的幕墙设计规范和地方做法,对设计与材料有所规定与指导要求。应重视研究并及时查阅对应地区的幕墙相关设计规范以匹配具体的规定进行实地实地适用需求选择方案设计和运用新型材料与技术做法。另外不同的地区因自然环境气候等条件的差异也会产生不同的规定规范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和实施符合规范的幕墙设计方案和建造过程以确保安全与环保。具体可参考幕墙行业的最新资讯及行业标准的发布了解最新的行业规范与要求以更新设计理念与技术手段提升幕墙设计的品质与性能水平满足客户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
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中
3.3.6 建筑幕墙的气密性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中第5.1.3条的规定且不应低于3级。
以上就是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的全部内容,幕墙设计需要遵循的规范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项目相关标准。1. 国家标准:建筑幕墙设计应遵循国家标准,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等。这些标准确保了幕墙设计的安全性、功能性和可靠性。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国家标准的各项要求,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