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包括透镜、生活中的透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力 讲解力、弹力、重力。第八章 运动和力 介绍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摩擦力。第九章 压强 涉及压强、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十章 浮力 讨论浮力、阿基米德原理、那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声现象
1. 声音的发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 声的传播: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固>V液>V气) 真空不能传声。
3.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
(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声纳系统)
4.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 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 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 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 声音等级的划分
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水等,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声速是指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例如,在15℃的空气中,声速为340米/秒。
4、回声是由于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的现象。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通过鼓膜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再传至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和传导性两种。
3、骨传导是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的过程,一些听力受损的人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使得人们能够辨别声音的方向。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由物体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
2、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3、响度与声音的振幅及距离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不同物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污染是现代社会四大污染之一。
2、噪声是指无规则的杂乱声音,会干扰人们的生活。
3、分贝(dB)是划分声音等级的标准。
4、减少噪声的方法包括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是能够发光的物体。
下面是人教版初中物理课本的目录,希望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有所助益。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的测量
第2节:运动的描述
第3节:运动的快慢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2节:声音的特性
第3节:声的利用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1节:温度
第2节:熔化和凝固
第3节:汽化和液化
第4节:升华和凝华
第四章 光现象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
第2节:光的反射
第3节:平面镜成像
第4节:光的折射
第5节:光的色散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透镜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4节:眼睛和眼镜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1节:质量
第2节:密度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力
第1节:力
第2节:弹力
第3节:重力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第2节:二力平衡
第3节:摩擦力
第九章 压强
第1节:压强
第2节:液体的压强
第3节:大气压强
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十章 浮力
第1节:浮力
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
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1节:功
第2节:功率
第3节:动能和势能
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1节:杠杆
第2节:滑轮
第3节:机械效率
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
第2节:内能
第3节:比热容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第1节:热机
第2节:热机的效率
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两种电荷
第2节:电流和电路
第3节:串联和并联
第4节:电流的测量
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第十六章 电压、电阻
第1节:电压
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第3节:电阻
第4节:变阻器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2节:欧姆定律
第3节:电阻的测量
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第十八章 电功率
第1节:电能电功
第2节:电功率
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4节:焦耳定律
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第1节:家庭电路
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第3节:安全用电
第二十章 电与磁
第1节:磁现象磁场
第2节:电生磁
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第4节:电动机
第5节:磁生电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1节:能源
第2节:核能
第3节:太阳能
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注意:上述目录中的节次编号可能存在笔误,如“第宽拍1节”应更正为“第1节”,此处已进行相应的更正。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安排如下:
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包含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等内容。
第二章 声现象
涉及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第三章 物态变化
介绍温度、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第四章 光现象
涵盖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包括透镜、生活中的透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
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力
讲解力、弹力、重力。
第八章 运动和力
介绍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摩擦力。
第九章 压强
涉及压强、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十章 浮力
讨论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讲解功、功率、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
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 热和能
包含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涉及内能的利用、热机、热机效率。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介绍电荷、电流和电路、串联和并联、电流的强弱、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第十六章 电压、电阻
讲解电压、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电阻、变阻器。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讨论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阻的测量。
根据2011年版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 机械运动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2 运动的描述
1.3 运动的快慢
1.4 测量平均速度
第二章 声现象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2 声音的特性
2.3 声的利用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第三章 物态变化
3.1 温度
3.2 熔化和凝固
3.3 汽化和液化
3.4 升华和凝华
第四章 光现象
4.1 光的直线传播
4.2 光的反射
4.3 平面镜成像
4.4 光的折射
4.5 光的色散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5.1 透镜
5.2 生活中的透镜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5.4 眼睛和眼镜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6.1 质量
6.2 密度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物理八年级下册内容如下:
第七章 力
7.1 力
7.2 弹力
7.3 重力
第八章 运动和力
8.1 牛顿第一定律
8.2 二力平衡
8.3 摩擦力
第九章 压强
9.1 压强
9.2 液体的压强
9.3 大气压强
9.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十章 浮力
10.1 浮力
10.2 阿基米德原理
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11.1 功
11.2 功率
11.3 动能和势能
11.4 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12.1 杠杆
12.2 滑轮
12.3 机械效率
以上就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的全部内容,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水等,真空不能传播声音。3、声速是指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例如,在15℃的空气中,声速为340米/秒。4、回声是由于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的现象。二、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