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二知识点?一、电荷量和点电荷 1、电荷量: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量。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表示。2、点电荷: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量分布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把带电体简化为一个点,并称之为点电荷。二、电荷量的检验 1、那么,物理高二知识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高二#导语】高二变化的大背景,便是文理分科(或七选三)。在对各个学科都有了初步了解后,学生们需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科目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这可谓是学生们第一次完全自己把握、风险未知的主动选择。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助你金榜题名!
1.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
1.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米
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m3),S:油膜表面积(m2)}
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1)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
5.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
{(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W>0:外界对物体做正功(J),Q>0:物体吸收热量(J),ΔU>0:内能增加(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
6.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传导的方向性);
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涉及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造出}
7.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热力学零度)}
注:
(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越剧烈;
(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
(4)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F引=F斥且分子势能最小;
(5)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0;吸收热量,Q>0;
(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
(7)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
(8)其它相关内容:能的转化和定恒定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能。
必修二 基本知识点
第1节 曲线运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一、曲线运动
1. 定义:运动轨迹为曲线的运动.
2.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始终在轨迹的切线方向上.
3. 曲线运动的性质: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时刻改变,故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即必然具有加速度.
4.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 从动力学角度看: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 从运动学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5.曲线运动的类型
(1)匀变速曲线运动:合力(加速度)恒定不变.如平抛运动
(2)非匀变速(变加速)曲线运动:合力(加速度)变化.如圆周运动
6.合力与轨迹关系:合力指向轨迹弯曲的凹测,轨迹介于合力与速度的方向之间,如图:
7.速率变化情况判断:
(1)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速率增大;
(2)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速率减小;
(3)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速率不变.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分运动和合运动:
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运动,参与的这几个运动即分运动,物体的实际运动即合运动.
2.运动的合成: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
3.运动的分解: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解题时应按实际“效果”分解或正交分解.
4.运算法则: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故它们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5.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关系:
(1)等时性:合运动与分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
(2)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时,各分运动独立进行,不受其他分运动的影响.
(3)等效性:各分运动叠加起来与合运动有完全相同的效果.
(4)同一性:分运动与和运动由同一物体参与,合运动一定是物体的实际运动.
5.分解步骤
(1)确定合运动方向(实际运动方向).
(2)分析合运动的运动效果(例如蜡块的实际运动从效果上就可以看成在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和在水平方向随管移动).
(3)依据合运动的实际效果确定分运动的方向.
(4)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或正交分解法作图,将合运动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分别分解到分运动的方向上.
三、小船渡河模型
1.模型特点:两个分运动和合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其中一个分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另一分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研究其速度方向不同时对合运动的影响.这样的运动系统可看做小船渡河模型.
2.模型分析:
(1)船的实际运动是水流的运动和船相对静水的运动的合运动.
(2)三种速度:v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2(水流速度)、v(船的实际速度).
(3)两个极值:
①过河时间最短:v1⊥v2,tmin=d/v1(d为河宽).
②过河位移最小:v⊥v2(前提v1>v2),如图甲所示,此时xmin=d,船头指向上游与河岸夹角为α,cos α=V2/v1;v1⊥v(前提v1<v2),如图乙所示.过河最小位移为:xmin=d/sin α=dv2/v1.
第二节:平抛运动
第三节:圆周运动
6.匀速圆周运动与非匀速圆周运动的比较
项目
匀速圆周运动
非匀速圆周运动
定义
线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
线速度大小变化的圆周运动
运动特点
F向、a向、v均大小不变,方向变化,ω不变
F向、a向、v大小、方向均发生变化,ω发生变化
向心力
F向=F合
由F合沿半径方向的分力提供
二、离心运动
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2.供需关系与运动:如图所示,F为实际提供的向心力,则
(1)当F=mω2r时,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2)当F=0时,物体沿切线方向飞出;
(3)当F (4)当F>mω2r时,物体逐渐靠近圆心.(近心运动) 第四节:万有引力 一、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 开普勒第一定律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高二物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节认识静电 一、静电现象 1、了解常见的静电现象。 2、静电的产生 (1)摩擦起电: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皮棒带负电。 (2)接触起电 (3)感应起电 3、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二、物质的电性及电荷守恒定律 1、物质的原子结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以及环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在一般情况下,物体内部的原子中电子的数目等于质子的数目,整个物体不带电,呈电中性。 2、电荷守恒定律:任何孤立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在一个系统的内部,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的总的电荷时不改变的。 3、用物质的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定律分析静电现象 (1)分析摩擦起电 (2)分析接触起电 (3)分析感应起电 4、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发生转移的过程,电荷并没有产生或消失。 第二节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一、电荷量和点电荷 1、电荷量: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量。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表示。 2、点电荷: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量分布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把带电体简化为一个点,并称之为点电荷。 【 #高二#导语】高中的物理公式有很多,老师讲、自己看都可以懂,但重要的是要记住,时间一长就可以灵活运用了。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二会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二会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篇一 匀速圆周运动 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的大小等于弧长除以时间:v=s/t,线速度方向就是该点的切线方向; 2.角速度的大小等于质点转过的角度除以所用时间:ω=Φ/t 3.角速度、线速度、周期、频率间的关系: (1)v=2πr/T; (2)ω=2π/T; (3)V=ωr; (4)f=1/T; 4.向心力: (1)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沿半径指向圆心的力,这个力叫向心力。 (2)方向:总是指向圆心,与速度方向垂直。 (3)特点: ①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②是根据作用效果命名的。 (4)计算公式:F向=mv2/r=mω2r 5.向心加速度:a向=v2/r=ω2r 2.高二会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篇二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1)加速度的定义式:a=vt-v0/t (2)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无关; (3)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 (4)速度改变等于末速减初速。 高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有如下: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6.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以上就是物理高二知识点的全部内容,1.高二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一 电场能的性质 1、电场能的基本性质:电荷在电场中移动,电场力要对电荷做功。2、电势φ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Ep与电荷量的比值。(2)定义式:φ——单位:伏(V)——带正负号计算 (3)特点:1、电势具有相对性,相对参考点而言。物理高二学考知识点总结
高一高二物理知识点梳理大全
高二物理重点知识归纳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