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物理

八年级上册物理北师大版,北师版八年级物理

  • 物理
  • 2023-05-13
目录
  • 北师大版物理电子课本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封面
  • 初中物理课本北师大版电子版
  • 八年级物理书北师大版图片
  •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

  • 北师大版物理电子课本

    【篇一:光现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

    ①激光准陪携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

    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⑴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⑵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4、面镜:

    ⑴平面镜: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①像、物大小相等;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作用:成像、改变光路

    实像和虚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⑵球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芦裂伏内表面作反射面。

    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

    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

    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混合之后为白光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混合之后为黑色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源拍【篇二:透镜及其应用】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二、透镜

    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

    3、填表: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

    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

    倒、正放、缩虚、实

    u>2f倒立缩小实像f

    f2f幻灯机

    uu放大镜

    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⑷成实像时:

    ⑸成虚像时:

    四、眼睛和眼镜

    1、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篇三:质量与密度】

    二、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常用单位:tgmg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150g

    一头大象约6t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上,游码归零,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横梁平衡.具体如下: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V成正比;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5、图象:左图所示:ρ甲>ρ乙

    6、测体积——量筒(量杯)

    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方法:“看”:单位:毫升(ml)=厘米3(cm3)量程、分度值。“放”:放在水上。“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7、测固体的密度: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8、测液体密度:

    ⑴原理:ρ=m/V

    ⑵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V

    9、密度的应用: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

    例如:体积是5×10-3m3的铁球,测得其质量是25kg,试判断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ρ铁=7.8×103kg/m3)分析:利用密度判断物体空、实心情况有下列几种方法:

    (1)用公式ρ物体=m/V求物体的平均密度,若ρ物体=ρ物质为实心,ρ物体<ρ物质为空心。

    (2)用公式V物质=m/ρ求出物体中含物质的体积,若V物质=V实际为实心,V物质

    (3)用公式m物质=ρV求出物体中含物质的质量,若m物质=m实际为实心,m物质>m实际为空心。

    这三种方法用其中任何一种都可以判断出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但如果题目要求的是空心部分的体积,则用第二种方法更简便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封面

    打盹会做梦,学习会圆梦。要想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则需要实际行动起来,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八年级 物理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知识点

    第1节力

    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包括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使静止的物体运

    动、使物体速度的大小、方向发生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越长。有时还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4、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衡仿凯后者对它的作用力。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

    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第2节弹力

    1、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大燃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

    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测量力的大小的叫做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

    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结构:弹簧、挂构、指针、刻度牌、外壳。

    弹簧测力计使用:使用前:①观察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它上面的力不能超过它的

    量程。②观察分度值,即认清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③检查它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

    测量时:注意防止弹簧指针卡住,沿轴线方向用力。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第3节重力

    1、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

    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重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G——重力——牛顿(N)

    M——质量——千克(kg)

    g=9.8牛/千克(N/kg)(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应用:重垂线

    4、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初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一、长度

    任何测量都需要单位,长度的单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其中米是基本单位,注意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长度测量的基本是刻度尺,拿到一把刻度尺首先要观察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二、时间

    时间主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分(min)、小时(h)测试时间的有手表、机械停表等。

    三、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两条相邻的最小刻度线间的距离,它决定着刻度尺的准确程度)。

    刻度尺要放正,使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录时,结果应包括读数和单位两部分。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牛顿第一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同一位置)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距离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咐唤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到底处于哪种状态,由原来的状态决定,原来静止就保持静止,原来运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力来维持。

    3、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人们有时要利用

    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

    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③要把牛顿第一定律和物体的惯性区别开来,

    前者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后者表明的是物体的属性。

    ④惯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但并不是产生惯性或消灭惯性。

    ⑤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③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

    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上册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大全

    ★初中八年级物理知识点

    ★备考资料

    ★八年级学习方法指导

    ★最好的学习方法推荐

    ★八年级上册物理思维导图

    ★各年级物理学习方法大全

    初中物理课本北师大版电子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

    第一章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

    一. 物质的状态 二. 温度的测量 三. 探究熔化与凝固的条件 四. 汽化和液化 五. 升华和凝华 六.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第二章 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

    一.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二. 物质的质量及其测量 三. 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 四. 新材料及其应用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一. 运动的描述 二.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三.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四. 平均速度的测量

    第四章 声现象

    一. 声音的产生 二. 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三. 乐音与噪声 四. 超声波

    第五章 光现象

    一. 光的传播与物体的颜色 二. 光的反射 三.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四. 光的折射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一. 透镜 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三. 生活中的透镜 四. 眼睛和眼镜

    第七章 运动和力

    一. 力 二. 力的测量 三. 重力 四.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五. 同一直线派岁冲上二力的合成 六. 二力平衡 七.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第八章 压强和压力

    一. 压强 二. 液体内部的压强 三. 连通器 四. 大气压强 五.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六. 物体的浮沉条件 七. 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北师大版九年级

    第九章 机械和功

    一、杠杆 二、滑轮 三、功 四、功率 五、探究使用机械能省功吗 六、测滑轮组雀御机械效率

    第十章 能及其转化

    一、机械能22 二、内能25 三、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一样吗28 四、热机30 五、火箭33 六、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35 动手动脑认识和组装电路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一、认识电路39 二、组装电路44 三、电流47 四、电压51 五、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57 六、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62 七、变阻器67

    第十二章 欧姆定律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73 二、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78 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80 四、欧姆定律的应用83 利用电能使生活更美好

    第十三章 电功和电功率

    一、电功和电能87 二、电功率92 三、探究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95 四、电流的热效应97 五、家庭电路100 六、安全用电103

    第十四章 电磁现象

    一、磁现象109 二、磁抄112 三、电流的磁抄115 四、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117 五、电磁铁的应用119 六、磁场对电流尘歼的作用力123 七、直流电动机125 八、电磁感应 发电机128 永恒的探索信息、粒子、宇宙

    第十五章 怎样传递信息通信技术简介

    一、 电磁波133 二、广播和电视137 三、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144

    第十六章 粒子和宇宙

    一、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149 二、浩瀚的宇宙155 三、能源危机与希望160

    附录 一、本书中用到的物理量及其单位162

    二、 物理名词汉英对照表.163

    八年级物理书北师大版图片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17m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乐音

    物体团档芹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5、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蠢郑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6、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7、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消声)、传播过程中(吸声)和人耳处(隔声)减弱

    第二章 物态变化

    2.1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2.2 汽化和液化

    2.3 熔化和凝固

    2.4 升华和凝华

    2.5 水循环

    热现象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符号:t 单位:摄氏度<℃>)

    瑞典的摄尔修斯规定:①把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②把1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③把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一℃

    3、温度计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做到以下三点: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 造 量程 分度值 用 法

    体温计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35—42℃ 0.1℃ 离开人体读数,用前需甩

    实验温度计 无 —20—100℃ 1℃ 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

    寒暑表 无 —30 —50℃ 1℃ 同上

    5、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6、熔点和凝固点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温度 ②继续从外界吸热

    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条件:①达到凝固点温度 ②继续向外界放热

    【记忆】常见的一些晶体与非晶体

    7、汽化与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这两种方式都要放热。

    8、蒸发现象

    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塌毕空气流动的快慢

    9、沸腾现象

    定义: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10、升化和凝化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记忆法】

    蒸 发 沸 腾

    不同点

    发生部位 剧烈程度 温度条件 温度变化 影响因素

    相 同 点

    升华

    ┌—————————┐

    │ 熔化 汽化

    固体——→液体——→气体 (吸热)

    -- -- -- -- -- -- -- -- -- -- --

    气体——→液体——→固体 (吸热)

    │ 液化 凝固 │

    └—————————┘

    凝华

    五、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V,玻璃中为2/3V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8、两种反射现象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光滑平面)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粗糙平面或曲面)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即平面镜是物像连线的中垂线。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3、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六、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折射的同时必发生反射,

    折射中光速必定改变,而反射中光速不变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共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 凸透镜: 边缘薄, 中央厚

    凹透镜: 边缘厚, 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6、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7、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u) 成像大小 虚实 像物位置 像 距( v ) 应 用

    u > 2f 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f < v <2f 照相机

    u = 2f 等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f < u <2f 放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幻灯机

    u = f 不 成 像

    u < f 放大 虚像 透镜同侧 v > u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 物远像变大;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8、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

    主要是密度问题,其实只要灵活应用p=m/V就好了m是质量V是体积。

    物质的密激饥羡度跟物质的质明拍量、体积无关,不随物质的质量、体积的改变而肢巧改变。

    同一种物质,密度p一定时m1/m2=V1/V2,也就是说同一种物质,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成正比。还有,物体的质量和密度成正比、而体积和密度成反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