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理位置?河南省位于华北平原南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地理座标:西起东经110°21′,东至东经116°39′,跨经度6°18′,直线距离约580公里;南自北纬31°23′,北到北纬36°22′,跨纬度4° 59′,直线距离约550公里。东连山东、安徽,西邻陕西,北与河北、山西相接,南临湖北;国土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那么,河南省地理位置?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河南省位于中国的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区域,处于黄淮海平原的西南部分,大部分地区处于黄河以南,因此得名"河南"。这里是中国古老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自古以来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河南是九州之一的豫州,故简称"豫"。这一称谓不仅反映了该地区的地理位置,也体现了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此外,河南还有着"中州"和"中原"之称。"中州"一词,源自其在中国地理上的中心位置,自古以来,这里是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中原"一词则强调了河南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的地位,象征着这片土地孕育了众多璀璨的文化遗产。
河南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这片土地上,不仅孕育了众多的历史遗迹,还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和历史文献,为研究中国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从古至今,河南始终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生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探索和思考的空间。
河南周边有山西 、陕西湖北 、安徽,河北,山东,几个省,请见图片:
一、山西省(晋)
战国至秦汉时,崤山、函谷关以西的地区称为山西。元时,称太行山以西为山西,设河东山西道宣慰司,这是山西作为政区名称的开始。明处设山西省。辖区为春秋时晋国地,故简称“晋”。
二、陕西省(陕或秦)
陕西一名,源于周代周、召二公“分陕而治”,今陕县张汴塬一带古称陕塬,当时的陕西就是陕塬以西的泾渭平原。唐安史之乱后设陕西节度使,陕西始转化为政区名称。宋设陕西路。元设陕西行省。清设陕西省。取全称中的“陕”字作为简称。又因辖区春秋时为秦国地,故又简称“秦”。
三、湖北省(鄂)
宋代自洞庭湖以北至荆山,西包沅澧二水流域设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湖北一名产生。元明两代设湖北道。清代设置湖北省。清代湖北的行政中心武昌,为隋以后鄂州的治所,故湖北简称“鄂”。
四、安徽省(皖)
1667年,取当时的政治中心安庆(今安庆市)和经济都会徽州(今歙县)二府首字组成安徽省。安庆府是春秋时皖国故地,别称为皖,故安徽简称“皖”。一说认为因境内最早的名山天柱山古称皖公山,故简称“皖”。
五、河北省(冀)
战国时,黄河以北的齐国土地称为河北。汉设河北县。唐设河北道。
河南位于中国中部,跨越北方和南方两大地理区域。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于,它恰好处于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这一线穿过河南,使得该省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方,而小部分则位于南方。
河南省,简称“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重要省级行政区,其省会设在郑州。由于地处中国心脏地带,河南省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的美誉,交通便利,战略地位重要。
河南省得名的原因在于,历史上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它地处黄河中下游,自然条件优越,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河南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最为著名的包括:少林寺、龙门石窟、殷墟、天地之中、嵩山等。此外,黄帝故里和白马寺也是不可错过的文化古迹。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河南的历史底蕴,也为游客提供了领略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机会。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底蕴,使其名扬中外。这里的自然景观美不胜收,人文景观传承了数千年。河南省,简称豫,别名中原、中州、中土、豫州,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省会为郑州。它位于中国中部,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河南东接安徽、山东,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河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中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
河南的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下辖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17个地级市,1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济源市,21个县级市,83个县,53个市辖区。河南省拥有56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分布呈大分散、小聚居的显著特征。
河南属于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地处暖温带,南部地区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水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冬季寒冷雨雪少。
河南是中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能源基地和能源消费大省,也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和矿业大省。动植物资源丰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56种。
河南为中心,东接安徽省、山东省,北界河北省、山西省,西连陕西省,南临湖北省。
河南省位于华北平原南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地理座标:西起东经110°21′,东至东经116°39′,跨经度6°18′,直线距离约580公里;南自北纬31°23′,北到北纬36°22′,跨纬度4° 59′,直线距离约550公里。东连山东、安徽,西邻陕西,北与河北、山西相接,南临湖北;国土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
1.指 黄河 以南地区。具体所指范围广狭有异。
《周礼·夏官·职方氏》:“ 河 南曰 豫州 。”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国猷》:“ 成周 以来, 河 南之都,惟 长安 、 洛阳 。”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其十五国中, 周南 、 召南 、 王 、 桧 、 陈 、 郑 在 河 南。”
2.秦 汉 时代称今 河套 以南地区。
《史记·蒙恬列传》:“ 秦 已并天下,乃使 蒙恬 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 河 南。” 张守节 正义:“谓 灵 胜 等州。” 唐 张说 《将赴朔方军应制》诗:“ 汉 保 河 南地,胡清塞北尘。”
3.省名,别称 豫 。省会 郑州市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河南
以上就是河南省地理位置的全部内容,1. 河南位于中国中部,华北平原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地理坐标大致在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2. 该省东接安徽、山东,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总面积约16.7万平方千米。3. 河南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环山,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