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武器戈的全身图片 戈的历史故事 关于戈的历史研究报告 历史 戈说历史百家号
戈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兵器,当然了,同时,也是当时秦国的第一个兵器,从外表上来看,当时的戈的外形像一个匕首一样。看起来还是比较锋利的。仔细想想,关于戈的词语还是有很多的,比如战,伐等,而且这些词语又恰好和战争,打仗有关,说明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文字也是非常的具有寓意的,那么,戈为什么能够成为一种兵器呢?在当时,戈好用吗?具体的跟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汉语中与战争有关的字词多含“戈”,字有武、战、伐、戍等;词有枕戈待旦、止兵息戈、大动干戈、化干戈为玉帛、反戈一击等。由此可看到戈在古代兵器中绝对老大的地位,这一独特地位一直从远古保持到秦汉。
从作战的角度来看,戈与刀剑斧矛等相比,战斗力明显逊色。戈是拆尺知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有带柄兵器,可用于勾、啄、割等。它有横刃前锋,垂直装柄,其内刃用于勾割,外刃可以推杵,而前锋用来啄击对方。当用戈钩住敌人回拉时,自然同时也将自身的要害暴露给对方了。将敌人拉向自己的风险很大,一旦不能重创敌人,很容易反遭其害。这就不如剑与矛直接刺杀方便;如果采取啄击的方式,戈的战场杀伤力又明显不如刀与斧等。
那么,战斗力具有很大局限性的戈为何能成为古代第一兵器?可能有人要说,其他作战力强的武器当时还没出现。事实不是这样的,这些更具战斗力的武器当时早就有了,现在出土的商朝文物中就有青铜剑、矛头等。如斧钺等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但在当时并没有被大规模用作武器,而是作为礼器及权力标志物,有时也用作刑器。
原来,“戈”成为秦汉之前第一兵器的主要原因与当时盛行的作战方式有关。
先秦时期,作战方式以马拉木质战车的交战为主。据有关资料推断,夏代已开始使用战车进行小规模车战,经商代、西周以迄春秋,战车一直是这一时期军队的主要作战装备,驾乘战车作战即成为这一时期战争的特征。战车是当时的诸侯国最重要的军事装备,战车的拥有量,也是衡量各国军事力量的基本标准。
车战的基本作战单位是乘。乘是以战困知车为中心配以一定数量的甲士和步卒(徒兵),再加上相应的后勤车辆与徒役编组而成。所以乘是车、卒组合的基本单元,也是当时军队的基本编制单位。古代车战分攻守两种,攻车直接对敌作战,守车用于屯守及载运辎重。考古发掘证实,商代的战车为四马两轮,木质结构,重要部位一般还饰以青铜车器,西周和春秋时期战车的形制大体略同。
作战时,甲士在车上,步卒以两为单位随同战车行动;各战车队的战车则以一定方式展开成阵。车上的甲士以手中的武器交手格斗,如果手中的武器是矛等直击兵器,如果一刺不中,两车错过后,就失去了毙敌的机会。这时,戈的钩击功能便可大显其威。车上的甲士以手中的戈钩住对方颈部或衣甲,用自身战车奔行的力量将对方拖下来致死或杀死。当时的步军也在作战中普遍使用戈,举戈执盾的战斗方式在先秦时期非常普遍。
车战为主的先秦战争中,戈的优势是其他武器所无法比的,所以被列为当时的第一兵旅消器。
直到战国时期,各国军队中战车的绝对数量仍然可观,笔者考证,《史记·张仪列传》就记述了当时秦军的组成是“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战国后期,铁兵器的广泛采用和弩的改进,使步兵得以有效地遏止密集整齐的车阵进攻。同时,由于战车本身车体笨重,驾驭困难,特别是当参战车辆的数量骤增以后,战车对于战场地形及道路条件仰赖日趋严重,其机动性随之减低,而小块耕地的大量出现又严重地破坏了井田的道路,更增加了战车团队运动作战的困难。此外,随着战争性质和结构的转变以及城邑地位的提高,对要塞的争夺日趋频繁,从而大大降低了战车在作战中的地位。于是,秦汉以后,传统的车战被历史所淘汰,戈自然也就随之退出了战争的历史舞台。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留言哦。
作为一种战争载具,战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人便开始使用战车了。和后世的战车相比,当时的战车比较简陋,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寒碜,这个寒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车轮,当时的车轮并非后世的那种由轮圈和辐条组合而成的轮子,而是木板拼凑而成的实心车轮;二是动力,大家都知道后来的战车都是马拉战车,但在当时,苏美尔人用来拉车的牲畜却是中亚野驴。这种野驴和马相比当然是差远了,而直到大约1000年后,实用的马拉战车才被赫梯人应用在战场上。
和外国相比,中国的战车出现的更晚,根据目前的研究来看,大约在商代晚期,殷商军队才有可能使用马拉的战车(商亡于公元前1046年前后)。
战车在中国的兴盛始于西周时期,从西周到春秋中期,车战一直是中原地区的主流作战方式。春秋晚期,步兵开始兴起,逐渐取代了车兵的地位;楚汉战争时期,军队中还有车兵。西汉以后,传统的战车便从战场上消模虚歼失了。
先秦时代的战车上一般有三名成员,一名为驭手,一名为弓箭手,一名为肉搏士兵。在过去的观念里,车战的场景是这样的:两辆战车面对面冲锋,进入弓箭射程后,战车上的弓箭手开始放箭。如果射中了对方的驭手或马,那么对方的战车就有很大的概率翻车;如果双方都没射中,或者虽然有人中箭,但车辆还在正常行驶,那么在双方靠近的时候,两辆战车会选择交错行驶(如果撞一起的话,谁都讨誉空不了好)。在交错那一刹那,负责肉搏的士兵会伸出自己的戈,像用镰刀勾枣子一样去勾敌人的脑袋或者其他部位。
▲西周直内无胡戈
如果弓箭没射中,肉搏士兵也没勾中,那大家只好掉头再来一次,直到分出胜负为止了。
以上这种观点曾经是车战研究的主流观点,可谓是历史悠久传播广泛,流毒无穷深入人心。但这种观点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正确,随着考古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物从地下走到了地上。大家逐渐发现了一个事情,那就是这种观点的后半部却是存在问题的。
▲春秋楚屈喜戈
首先,车兵大量装备戈,这个是没错的,大量墓葬可以证明这一点。但车兵是否会在车战中使用这些戈去勾人脑袋,就值得商榷了。刚才我们说了,战车在对冲时之所以要交错而过,是为了避免相撞。但相撞不仅会发生在两车头对头行驶的情况下,如果两辆车在交错而过的旦冲时候离的太近,那么同样有可能会产生由于剐蹭造成的相撞,导致车毁人亡。
▲战国轮内戈
那么这个距离应该是多少呢?
车兵所处的位置叫车厢,而车厢和车轮之间还有一定距离,车轮外是车軎,那么所谓的安全距离,就应该是车軎到车厢的距离乘以2,再加上某一个数字(两辆车之间总是要留一些距离的)所得出的和。
经过专家计算,这个安全距离的数字是1.6米。在这个距离下,应该使用多长的兵器去攻击别人,涉及到很多因素。比如人身子能探出去多远,攻击时的角度一般多大等等,本文的研究没有那么精细,姑且就还按1.6米算好了,实际上这个数字应该是比1.6大一点的。
▲玉虎凤纹戈
从出土实物来看,大部分戈的戈柄都小于这个数字。
战车刚出现的商代时期的戈大部分都是短戈。安阳侯家庄M1004出土过70件戈,柲长均为100cm;安阳大司空村M21出土1件戈,柲长100厘米;河北蒿城台西M17出土1件戈,柲长87厘米。虽然到了西周时期盛行车战,但出土的戈却也都是短戈。长安张家坡M170出土2件戈,柲长82.5厘米;长安张家坡67M54出土2件戈,柲长约为70厘米;东周时期,虽然有部分长戈,但整体还是以短戈为主。东周时期的戈,多在110~160之间,80~110也有一部分,160~200不多,200cm以上者极少,最长者可达310cm。
▲阳城令戈
从上述实物来看,商代和西周的车兵就别想着站车上勾人脑袋了,小心身子探出去太多失去平衡,摔车底下去。东周的部分车兵倒是可以去勾人脑袋,但是鉴于装备的稀缺,估计能这样做的人也不会太多。
有一种观点认为,车战时,攻击敌方的车兵主要由己方战车上的弓箭手负责,弓箭的射程远,不用考虑什么安全距离,看对方不爽了就射他丫的,比使用长戈方便多了。
▲戈装柄复原示意
在先秦时期,战车上的位置都是固定的,手持格斗武器的肉搏士兵位于战车右侧,因此被称为车右。左传中说,车右的作用是“备非常”。也就是在出现突发状况的时候,才需要车右参与战斗。没突发情况的时候,您就歇着看弓箭手表演箭术吧。
先秦时期的贵族必须掌握六种技能,即所谓的君子六艺,这六种技能分别是:礼(了解出来混的规矩,否则别人不带你玩)、乐(不懂音乐那是土鳖,古代现代都一样)、射(射箭)、御(驾车)、书(写字)、数(算数)。六艺中有两种都跟车战紧密相关,可见射箭在车战中的重要性。换而言之,六艺里面怎么就没有砍人(包括戳人、勾人脑袋等技术)这一项呢?主要还是因为车战中砍人的机会太少了。
▲透雕云纹戈
从左传中看,两辆战车之间近战的机会并不多,如果真的赶上了,车右一般会使用矛而不是戈。国内出土过不少当时的长矛,这些矛的长度足以在车战中攻击到对方的人员,如宝鸡竹园沟M7便出土过柲长400cm的西周铜矛。
曾侯乙墓出土了大批车战兵器,其中矛49件,除1件特制短矛外,其余48件长度均在418到436厘米间;戈有66件,长度基本在127到133厘米间,最长者不超过140厘米。
《左传》中少数几个车战中使用戈的例子,都是在战车被逼停之后发生的近身格斗,这些战斗实质上还是步战。
▲曾侯乙之寝戈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车右,比如卫庄公未即位时,便担任过晋国大夫赵鞅的车右。
前494年底,赵鞅率军在戚邑与郑国军队相遇。当时,蒯聩是赵鞅的车右。开战前,蒯聩登上战车远眺敌军,发现郑军兵马众多,吓的跳下车来,赵鞅的驭手嘲笑了蒯聩一番,然后把他扶上战车。这么一看,蒯聩似乎是个胆小鬼,但实际不然,看问题要有发展的眼光,我们且看蒯聩在后来的表现。作战中,郑国士兵击伤了赵鞅的肩膀,然后将其蜂旗夺走。这时候,蒯聩持戈来救赵鞅,赶走了郑国士兵。最终,晋军以少胜多,击败郑军。
▲西汉铜戈
另外,车战时,随着战车前行的还有大量的步兵。对于这些步兵,战车可以使用冲撞的手段轻易的将其击倒。总之,戈的发展趋势是朝着便于勾割的方向演化的。如上文所说,戈不能用于车兵的互相攻击,那么这个勾割的对象便只能是步兵。步战时,戈的用法以啄击为主,如果戈仅在战车被迫停止前进时用于格斗的话,那么发展勾割的功能便无必要。因此笔者推测,在战车行进时,戈也会被用来勾杀战车附近的敌方步兵。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滚滚,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春秋战争已战车为核心,一个国家的强弱取决于战车的多少。战车由于需要马在前面拉,士兵站在车上距离马头的距离至少有3m,再加上攻击距离,枪头距手至少得7m,如果没有配重枪得有14m左右的长度才能攻击到正前方的敌人,这样长度的武器显然是不现实。同时由于战车的宽度远大于马的宽度,如果战车正面交战,必然无法及时转向,避免相撞。由于以上两点战车不可能正面交战,必须侧面交战,而由于车速快,掘碰陆直刺的难度太高,挥砍就变成了有效的攻击手段。所以戈是一种高度适应车战的兵器,随着车战的兴起而兴起,当骑兵成为主流时有逐渐被淘汰。
戈的使用,是和车战相始终的。车战时,交战双方站在战车上,相互距离大于两匹马的身长,吵搏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进行正面接触的,所以只能利用两车相错的那一瞬间进行攻击。而在这种情况下,正面刺击是不现实的,最有效的攻击方法,就是侧面进行啄击,这也正是戈这种武器出现的原因。
战国以后,战车被淘汰,大规模步兵和骑兵作战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这种作战形态中,敌人的攻击永远来自于正前方,侧面的威胁已经解除,所以纯粹的戈就离开了战场,待之而起的,是大规模戟的应用。所谓戟,就是在戈的顶端按装判顷一个枪头,其实就是枪和戈的合体。这种情况,可以看作是戈这种传统武器应对现实而做出的改良,这里面既有传统的遗留,也有对现实的应对。(当然,戟的出现是很早的,但大规模应用还是在车战时代结束之后。)
葛姓起源参考之一历史来源:一:「葛」出自「嬴」姓。以国名为氏,夏代,有诸侯方国「葛」国,在今河南长葛县,《孟子.腾文公》载; 汤居毫,与葛伯为邻。其后有葛氏。二: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贺葛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葛」氏。又传说葛氏为「古葛天氏之裔」,或云在伏羲之前。家族名人葛天氏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其治世不言而信,不化而行,是远古社会理想化的政治领袖人物。渣丛旦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无怀氏之民欤,葛天如扰,韝坏谢」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昔葛天騧离膉炕玄鸟在曲;黄帝云门,理不空绮。」葛洪(约250~330)晋句容人,字稚川,自号抱朴子。好神仙导养之法,元帝召为丞相掾,因平贼有功,赐爵关内侯。著抱朴子一书,述链丹之法,建立长生理论。又相传为油漆工的祖师爷。地望分布:河南顿丘郡,安徽梁国郡,江苏句荣郡。葛姓起源参考之二葛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列入前一百大姓。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有一句“葛天氏之民欤?”葛天氏是上古的一个部落,传说这个部落后代,就以部落名“葛”为姓。据说这个部落比伏羲还来得早。发展和演变:夏代有诸侯国名葛国,是夏朝的盟国,商汤为了起兵反夏,决定逐步消灭夏朝的力量,于是就攻灭了葛国,其后代子孙以国名“葛”为姓,以作纪念。另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在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的葛贺氏随北魏孝文帝南下,定居洛阳,也改姓汉姓“葛”。葛姓后来在梁国郡发展成望族,世称梁国望。 戈 一、来源有二1、出自夏朝东夷族的寒国。伯明之子名浞,因属寒国人,故史称寒浞。他杀死后羿当了国君,篡夺了夏朝政权,自立为王,封他的一个儿子浇在过国,另一个儿子封在戈国(位于宋、郑之间),为夏王朝附庸国。后来,少康中兴,灭掉戈国。原戈国后代子孙遂以国名命姓,乃称戈氏。2、出自子姓,是禹王的后裔。寒浞篡夏以后,少康经过努力,终于复国。少康的儿子杼灭掉了寒浞建立的戈国,分封夏朝同姓人于戈。仍为诸侯方国,其后人亦为戈姓。 二、迁徙分布 三、郡望堂号 堂号:"平允堂"、"平寇堂":明朝时候,饶平县知县戈尚有,执法平允。饶平距海甚近,海盗常登岸骚扰。戈尚有不发兵剿。县内有一种毒草能,百姓常用它做坏事。戈尚有把这些犯罪的集合来,宣布"禁止用毒草。已经犯罪的暂不处理,要你们每天拔毒草缴给衙门赎罪。"大家不知要干什么,为了赎罪都踊跃去拔,很快把毒草拔光。戈尚有差人把毒草投到沿海各个井里,一村留一井不投,供民饮用。海盗突然登岸,在沿海井里提水解渴,所有海盗全都中毒而死。从此海盗平了,毒草也拔光了,奸民想利用毒草做坏事也没法做到了。皇帝知道了,提升戈尚有为刑部主事。 郡望:1、临海郡:《郡望百家姓》中记载:戈氏望出临海郡。三国吴太平二年置郡。相当于今浙江省东部沿海,象山港以南地区。2、景州:在今河北省东光县及景县一带。明代景州戈氏,人才辈出。 四、历史名人 戈涛、戈源:清代兄弟二人皆举进士。献县人。 戈讪:明代著名画家,常熟人。 戈文:清代著名画家,苏州人。 戈载、戈宙琦:清代著名画家,吴县人。 戈预:明代名人。 戈毅:元代学者。戈公振(1890--1935):新闻学家,名绍发,江苏东台人。著有郑槐《中国报学史》等。
戈是华夏民族独有的一种兵器,从商代到战国,我国古代的先民们一直在使用这种造型独特的神秘兵器,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战争。
即使到了现代,戈依然经常出现在我们写史叙事的字里行间,"倒戈"、”止戈“、“化干戈为玉帛”……,戈已经成为一种战争的象征,它代表着国家社稷,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之中。
作为一种已经消失了的兵器,戈的实体形状只能通过考古挖掘,但戈大致长啥样,我们的祖先已经告诉了答案——戈是象形文字。
“戈”在甲骨文和篆书里就有多次演变,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戈的形状在实战中不断变化。
完整意义上的戈一般由戈头、柲、柲冒、鐏四部分构成。柲是戈的柄,断面作椭圆形或前扁后圆形,以便于握持而不至于转动;柲帽是套在戈柲顶端的铜质或其他质料的附属物,用以加固柲端,防止劈裂;鐏有銎口纳于柲下端,多作锐底以便将戈柲插在地上。
而戈头则是产生杀伤力的金属部分。它的前半部是修长的“援”,其前缘汇聚为“锋”,上下则开有“上刃”和“下刃”。戈头的后半部则是“内”。内通常为方卜野液形,而且通常有被称为“穿”的穿孔。“援”是戈头上司职杀伤的部分,而内则是用于戈头的安装和固定。内和援之间的凸起部分称“阑”。“胡”是指由援向下转折延长的弧形部分。内与胡上有穿(即孔眼),可以穿系皮条将戈头捆扎在柲上,保证戈头不至于在实战中脱落。
戈在发展初期仅具有戈头和柲,柲冒和鐏是在后面作战的过程中逐渐增加的,直到后来才发展为上述形制完备的戈。
此外,并不是所有的戈都有胡,商代的戈就多为无胡戈。
戈怎么用?据考证有三种方法:
一、勾。勾斫即用戈的下援钩击。勾割属于戈进化出胡之后产生的用法,使用者拿戈去勾敌人,勾中了就往回拉,用戈的下刃和胡去伤人。勾的方法与镰刀割草差不多,勾到后可以割得人皮开肉绽,有人据此认为戈起源于田里农作用的镰刀。
二、啄。啄是用戈的前锋刺杀。啄击时士兵拿起戈照着人砸,主要靠戈的尖锋去伤人。由于戈援细长,因此这种招数看起来就像鸟类使用长喙去啄食一样。啄击的招数类似于斧子,所以也有人认为戈起源于斧子。
三、摏。摏又叫揕,是用戈的上援击杀。摏击时,使用者手持戈向前推,用援锋的上刃伤人。这种方法操作难度脊悄高,且不便发力,因此杀伤力有限,属于辅助用法。
戈自商汤与夏桀的鸣条之战后开始流行起来。由于商代生产力落后,没有战车,刀剑是贵族才有的配置,打仗时士兵主要就靠戈矛等粗制武器来厮杀了。
而戈主要是在步战的近战中发挥作用,因为戈与矛不同,矛柄越长刺的越远,而戈是勾啄的,勾割时需要先把戈头伸出去钩到目标,虽然也是戈柄(柲)越长攻击距离越远,但由于勾啄动作复杂,离的远了操作就不灵活了。
我们可以假设,如果一名戈手使用同样长度的兵器与矛手对战,那么在戈手钩到矛手脖颈的同时,矛手的矛已经刺入戈手胸膛,戈手还来不及割击,就已经一命呜呼了。所以这个时候的戈,长度一般不会很长,其优势还是在近战。
车战在周朝出现,发展到了春秋时期,车战成为了主要的作战方式,相应的戈也越来越长。在车战时,一辆战车一般会配型物置三个人:一个是御手,负责驾驭战马,相当于车夫;一个是弓箭手,负责远距离射击,是战车的主要作战力量;一个手持长矛或者戈戟,负责近战和护卫。这个负责近战的人在车上的位置靠右,因此被称为车右。
虽然春秋时候的车战依然以释放箭矢为主,还装备有长度将近5米的长矛,但当战车在近距离内遭遇步兵攻击时,一些近距离的肉搏战不可避免。战车行进时,车右可以借助战车行进的势头,持戈勾杀地面上的步兵,方法是先用戈去啄击敌人,再把勾割当成辅助的手段,在情况恰当的时候顺便勾割对方。对于步兵来说,戈这种攻击手段还是颇具威胁的。
但是戈的弱点也太明显。戈主要的杀伤区域集中于戈头,如果不能让戈头有效击中对手,其威力便会大减。因此在使用戈的时候,能够有效掌控作战距离便是诀窍之一,这就意味着戈的这种作战方式,要求强大的单兵格斗技术和使用技巧,并非普通士兵很快便能掌握,这点也限制了戈的使用范围。
此外,戈头需要用皮索固定在柲上,即使戈头只出现一点点松动,也会导致戈的战斗力大打折扣。而对于以砍斫为主要杀伤手段的戈来说,战斗中的损坏就成了不可避免,戈的保养和维护一直是个很令人头疼的问题。
到了战国后期,随着铁质长剑的兴起,戈这笨重繁琐的兵器就显得有些鸡肋了。在战力的此消彼长下,各国都着手于浩大的军事改革,擅使戈的北方士兵也开始改用长剑这种更便携的兵器,“车战+戈矛“的组合逐渐被“骑兵+长剑”的组合替代。
关于戈的淘汰还有一个原因,是戈的升级版——戟的出现。戟就是戈加上矛头的混合物,相对于戈来说,攻击手段多了一个直刺。虽然也是长柄武器,但戟能够直接用来刺杀,能让步兵在有限的空间内,以更加密集的队形作战。且戟对士兵的使用技巧要求更低,这样士兵的训练周期更短,更适合军队大规模补充新人,持久作战。因此戟最终取代了戈,戈则退出了历史舞台。
关于戟的话题,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