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历史罪人龙永图,龙永图为什么没有升

  • 历史
  • 2023-05-03
目录
  • 龙永图的家世
  • 龙永图加入世贸组织
  • 龙永图的政治倾向

  • 龙永图的家世

    《龙永图》经典语录

    1、我这个人脾气比较大,敢于做一些事情,这一点跟我湖南人的出身是分不开的。

    2、中国越开放,就越安全,越开放,综合国力越强。中国入世后,综合国力增强了,与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这个时候最安全。

    3、我的英文名字是Mr.long,所以外国人说,可能你做的事注定是个漫长的过程。

    4、我这个人不是很爱哭的一个人,也不能说我这个人是没有感情的一个人,有时候看一个普通的电视剧的时候,我就一直流泪。我怕旁边我的夫人和小孩看见我,所以我就走出去一下。有时候我突然地接到一封信的时候,也会流泪。但是反而到了一些关键的时候,我不流泪。

    5、我这人不会笑,好像更不会开怀大笑。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我经历的这个,特别是那么多年的谈判啊,老是觉得这个心理的压力太大,所以笑不出来,有时也想笑,轻松一点。主要是我觉得一个人责任重大的时候啊,觉得很难,要笑也是很不自然的笑,所以还不如不笑。

    6、世界贸易组织犹如一个农贸市场,中国没有加入,就像是在市场外的樱毕小贩。现在,我们在市场中有固定的摊位了,我们做生意更名正言顺了。

    7、在世贸组织成立以后,我们当了7年观察员,所以这几年我们一直憋着气,一定要把这个牌子摘掉,我们把这个帽子摘在多哈这个地方。

    8、谈判是一门妥协的艺术,是形成共识的过程,既要自己的利益,也要顾及对方的利益。不能简单地把向对方立场的靠拢看作是让步,今天的让步可能就是明天的进步,励志演讲。

    9、世贸组织好比一个党支部,美国现在是雀运书记,中国是一个要求入党积极分子,美国担心中国以后会跟他作对,于是趁你要求 入党时好好考验一番。

    10、一个大块头和小块头发生矛盾时,大块头总喜欢把小块头拉到阴暗角落里单挑;小块头则希望到人多势众的地方找人主持公道。目前我国经济比较弱,而美国等西方国家比较强,一对一解决我们肯定处于不利地位,我们当然希望把问题拿到WTO多边机制中去解决。

    11、整个谈判,特别是经贸谈判,它都是一个互相让步的过程,达成协议的一个手段。可能有人不是很了解,好像哪怕后退半步就是卖国。其实只要你能把握住这些让步,不是以自己的国家巨大的利益作代价,那么为了求得一种双赢的局面,就必须做出一些调整。这种让步,也有可能是我们本来就打算做的.。

    12、要参加奥运会篮球赛首先就必须承诺遵守篮球赛的规则,而不能一进球场就说:‘篮筐太高,是按照西方人的标准设定的,得把那篮筐降下几厘米来适应我们,否则就是不公平竞争。’想加入世界主流,首先就得遵守国际通行的规则,然后才能谈改变规则的问题。

    13、当时的谈判文件800多页,每讨论一个段落,主席就问有没有人不同意。只要有一个不同意,又要重新来过。啊呀,当时他一段一段的敲锤子,每敲一下我心里就‘砰’的一下,几百段地敲下来,真是没有心脏病也被敲出心脏病来了。最后一记锤声,总算把我解脱了。但我的角色还转不过弯来,总觉得说不定又有什么意外要发生。

    14、中低收入者不要想着去买房,政府建立廉租房体系满足低收入者,而高档商品房价格则让富人们自己玩去。

    15、每个人都要买房?这样的观念一定要改变!我租房住脊岁芹了40多年,一直到58岁才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房。

    16、年轻人想着无论如何都要买一套房子,我只能说我同情他。

    17、年轻人现在一个月赚2000元钱,别想着去买房,要自己以后能月薪20万,买别墅去。

    18、廉租房解决最贫困家庭的住房问题,中低收入者考虑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商品房是富人们的选择。

    19、深圳房价突破2万没什么意义,只是吓倒了政府而已。富人就不觉得深圳房价高。

    20、房子是货真价实的东西,能有什么泡沫?放贷导致的银行问题,才可能成为泡沫。

    21、中国至少还要再做20年衬衫。

    22、由于劳动者的工资长期以来处在非常低的水平,老百姓主要靠政府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也是正常的,但我们又不能全让政府大包大揽。大包大揽会让政府的负担越来越重,最终走到国家社会保障濒于破产的地步。

    ;

    龙永图加入世贸组织

    “天下最美的草原在呼伦贝尔。草原青青在夏季。一场新雨,跟着一阵微风,青草婆娑起来,忽摆忽动,忽俯忽仰,歌态轻柔,舞姿曼妙,巡巡碧浪卷向天边,整个世界变得芬芳。”“草原的林,特别珍贵。草原告诉我,草原有森林,如同沙漠中有了水,在他们心中,是一种倚靠,是一种力量,每当压力陡升时,他们就会想起身后的林。”长期关注环境保护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在《托起草原》中这样描述呼伦贝尔。

    自古以来,呼伦贝尔就以水草丰美的草原,松涛激荡的林海,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而闻名于世。

    覆盖着浩瀚森林的大兴安岭,由北向南把呼伦贝尔分东西两部分,岭东是著名的北国粮仓——松嫩平原,岭西是驰名中外的呼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森林还是黑龙江、额尔古纳河、松花江、嫩江等3000多条河流的主要发源地。千百年来,正因为有大兴安岭森林涵养水分,调节空气,增加降雨,形成天然保护屏障,呼伦贝尔草原才得以水肥草美,繁茂葱郁,松嫩平原才能成为北方粮仓。

    大自然是多么宽厚地善待呼伦贝尔人民。

    几千年来,无论是呼伦贝尔先民还是现代人,徜徉在这幅天然的水墨画中,即使是喧嚣的都市生活也不曾打破她的安详与宁静。

    于是,画卷之中与画卷之外的人们将她看做是造化神奇的一方净土,上苍赐给人类的童话仙境。

    “记得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在树林中奔跑玩耍,穿梭在树里行间,累了就躺在又松又软、铺满金黄色落叶的林间土地上,深深吸着饱含负离子的空气,还有树木花草的清香,就像血液被过滤了一样,元气倍增,全身舒服。森林是一座天然的氧吧,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气加湿器。”市委常委孟松林在他的文章里这样说。

    然而,要想保住这样的人间仙境可不是那么容易。

    呼伦贝尔曾有个说法,叫“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其生态环境之优可见一斑。可老一辈说,这是很早以前的事了。

    建国初期,数万林业大军开进了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随着一声声“顺山倒”,一棵棵参天大树在电锯的轰鸣声中悲壮地倒下,为了新中国建设的需要,呼伦贝尔的木材被装上火车一列列运往内地;一支支垦荒队伍也陆续进入了呼伦贝尔草原腹地,茫茫草原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良田,呼伦贝尔生产的粮食成为全国“四万万五千万”人民的盘中餐;还有煤炭、皮革、牛羊肉、乳制品……呼伦贝尔就像共和国母亲的“长子”一样竭尽所能、慷慨无私地为新中国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本来,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泉水、丰美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是大自然向人类伸出的“橄榄枝”。但是,如果我们不注意与自然和谐相处,一味地索取,“橄榄枝”就会变成毒刺,最终受到伤害的将是人类自己。

    而当时的呼伦贝尔只顾满怀激情地投身到新中国建设的热潮中,却丝毫没有察觉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过度放牧会给生态环境带来怎样的恶果。

    直到有一天,当人们从不同角度审视这片富饶土地的时候,才惊恐地发现,在计划经济的指挥棒下,大面积采伐原始森林,无节陵锋腔制地开垦草原等人为的不合理利用,加之多年气候干旱,人口较快增长,带来的是草原沙化退化和严重的水土流失。

    草原腹地,一条绵延万里沙地,步步紧逼,吞噬草原,埋没村庄,大片草原静静地消失在沙化中。

    号称拥有内蒙古70%水资源的呼伦贝尔,水资源危机已悄悄走来,市内7条河流一度断流。

    境内两大水系旱涝灾害频发,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席卷了岭东三旗市,肥沃的土壤被洪水卷走,留下无数伤痕累累的侵蚀沟……

    这一切,无不向呼伦贝尔敲响了生态安尺衫全的警钟。

    严酷的现实告诉人们,并不是所有的草原都是田园牧歌的风光。当人类的意志打碎了自然的韵律,当生态环境被落后的生产力和愚昧的思想观念所扭曲,我们失去的将是自己的生存空间。

    退耕退牧,保住大自然赐予的生态遗产

    呼伦贝尔的决策层及时调整方向,一系列保护措施陆续开始实施——

    1984年,打破“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旧体制,实行“草场公有,承包经营,牲畜作价,户有户养”的草畜双承包责任制;

    1989年,实施 “落实草原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到户责任制”的草场“双权一制”改革,让草原得以休养生息;

    从1997年开始,呼伦贝尔不再批准新开荒,已批准未实施的也不准继续开发;

    1999年,全面启动生基并态环境保护“十大工程”。呼伦贝尔盟被国家正式批准为全国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地区。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撤盟建市以后,历届领导者都把保护好美丽的家园放在呼伦贝尔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位。

    全力破解生态难题的呼伦贝尔,如同掌握了阿里巴巴“芝麻开门”的秘诀一样,全面启动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并制订了《呼伦贝尔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和《呼伦贝尔草原保护与生态型绿色产业发展规划》,把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污染、发展绿色经济纳入全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

    这是一个在25万平方公里大地上实施的宏伟工程,这是一个在古老草原上以千万亩、百万亩为计量单位的伟大生态创举。

    大力实施退耕:水肥条件差,坡度大于15度,产量低而不稳的耕地,要退;水土流失严重的,风蚀沙化和存在潜在沙化危险的耕地,要退;江河源头和河流两岸引起面源污染的,也要退!

    3年里,呼伦贝尔共退掉不适合耕种的土地300余万亩。

    为了鼓励退耕,各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阿荣旗对退耕户种草给予种子补贴,并协调龙头企业、养殖基地、养殖大户与种草农户签订单,保证收购草产品。

    莫旗组织退耕大户到辽宁铁岭学习榛子种植技术,大力推广经济林栽植技术,还通过林草、林药兼作,引导退耕户栽植桑树、果树、多年生中草药和牧草,确保退耕地增加收益。

    鄂温克旗通过推广粮草混播,第二年便可打草或放牧,既恢复了植被,又获得了效益。

    令人欣喜的是,退耕不但没有减产,反而实现了“退中有进”,全市农业连续3年丰收,增产粮食25亿公斤,今年粮食产量有望突破50亿公斤,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呼伦贝尔还把休牧禁牧作为保护草原的最有效手段。在草原退化严重、生态十分脆弱的区域定期发布休牧禁牧令:对重度退化沙化的草场实行常年禁牧,对中度退化的草场实行季节休牧,对轻度退化的草场实行划区轮牧。

    着力提高牧民的生态意识,鼓励牧民发展饲草料生产,控制草原牲畜放养数量,在干旱草原区和草场沙化退化严重区域进行围栏封育,以户为单位,以嘎查为基本单元,进行集中连片建设。在沙化严重区域人工补播牧草种子,加快草原植被的恢复。

    到目前,已围栏3000万亩,补播牧草200万亩。近3年每年完成季节休牧4000万亩以上,年度禁牧500万亩,逐步解决了草原超载过牧问题,实现了草畜动态平衡。

    牧区还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新右旗政府投资在旗所在地建起“蒙古大营”,上百户牧民被迁到城里集中居住。

    如今,草原植被得以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区的植被高度平均提高10-15公分,产草量每亩平均提高20-30公斤,草群中优良牧草的比例明显增加。

    呼伦贝尔在推行草畜平衡、开展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以及基本草牧场保护等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

    鄂温克旗巴彦托海镇牧民达来是退牧还草的实践者,也是受益者。“你看,这‘草库伦’里的草长得就是高,也比外面绿。”他指着网围栏里禁牧休牧的草场高兴地说。

    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千百年来逐水草而居的牧民,如今成了草原的守护神。

    为了改变超载过牧现象,呼伦贝尔不再盲目追求牲畜头数“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而是实施牧区牲畜压缩战略,对牛羊实行“计划生育”,提高良种率和产出率,形成少养、精养的生产模式,草原自然载畜量由过去的600万头只减少到400万头只。

    畜牧业也不再是牧区的特权。呼伦贝尔从实际出发调整畜牧业发展方向——牧区,发展生态型畜牧业;农区,发展转粮型畜牧业;城林区,发展高效型畜牧业,使畜牧业实现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在政府的倡导下,许多农民盖起了棚圈,养起了牛羊,搞活了农家小院的庭院经济。

    阿荣旗向阳峪镇解放屯的退耕还林户姜涛,2002年把10多亩地退下来后,在政府引导下种苜蓿草养羊。“以前种大豆是广种薄收,一亩地收入300元就不错了。现在10亩草、100多只羊,每年能赚二三万元,还有退耕还林补贴。你说这日子美不美!”

    随着农区畜牧业的发展,呼伦贝尔农区牲畜头数连续4年超过牧区,占总量的64%。2008牧业年度,全市牲畜存栏1447万头只,牧业四旗只有491万头只。

    以粮食换生态,本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初衷。而在农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这一政策不仅绿了山水,还富了农民。

    莫旗在登特科乡北石场村、西瓦尔图镇永安村等地建起了13个生态示范园区,通过林果粮间作,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他们还抓住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机遇,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耕地面积减少了60万亩,3年当中却增产粮食5亿多公斤,农民人均增收500多元。

    阿荣旗霍尔奇镇有986户农民在1.2万亩退耕地里种植了黄芪、防风和黄芩等中药材,由河北华祈、呼伦贝尔哈慈等制药企业,提供籽种和技术服务,收益颇丰。

    退耕后的日子火了,在“退”中得到真正实惠的农民笑了。

    1996年,鄂伦春旗政府郑重宣布:禁猎。世世代代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人,为了保护生态,造福子孙,以博大宽厚的情怀,主动放弃世代相传的原始狩猎方式,放下手中的猎枪,成为大森林真正的守护神。

    今年4月,几百只白天鹅栖息在二卡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里,时而振翅高翔,时而掠水嬉戏,时而寻窝觅食,时而交颈情语,神态高贵安详又从容不迫,好一幅自然天成的美丽图画。可忙坏了拿着长焦相机的两位摄影爱好者。

    经过十几年的禁猎和休养生息,呼伦贝尔重新成了野生动物的乐园。

    狍子钻进羊圈,与羊共同起居生活;野猪领走家养的母猪,生出一窝野猪崽;刚出生不久的小犴和森林调查队“玩”熟了,竟在森调队宿营的地帐篷里住了好几天,直到母犴找来,才恋恋不舍地离去……这样的故事,在今天的呼伦贝尔已不是奇闻。

    就连一度销声匿迹的马鹿、獐子、水獭、猞猁等珍稀野生动物也开始频频露面。

    植树造林,构建祖国北疆生态屏障

    1978年,我国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将在横跨北部13个省区市,全长7000公里,面积占国土42%的版图上,建设“绿色万里长城”——三北防护林体系。这项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工程。

    在这场植树运动中,呼伦贝尔数十万林业职工在25万平方公里大地上摆开了战场,竖立起一座座“绿色丰碑”。

    1998年,免渡河、乌奴耳、巴林、南木、柴河、红花尔基6个地方林业局被列入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范围。

    此后的10年里,天保工程、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在呼伦贝尔第次拉开帷幕。

    稳定减少森林采伐量,把森林采伐量从每年600万立方米降到200万,而生长量每年大于1000万立方米,实现了采育平衡,永续利用。

    10年间,呼伦贝尔地方林业天保工程区森林面积增加了26.97万亩,活立木蓄积量增加了2114余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增加了0.75%,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了双增长。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蓄积量增长了6468.27万立方米,构筑起我国北方的绿色生态屏障。

    推行林业分类经营改革,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利用市场机制和利益机制,吸引各种社会主体投资发展林业,全民义务植树常规化运作,各种社会造林模式层出不穷,“谁造谁有,合造共有”、“谁治理、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促进了资金、技术、劳力等生产要素向林业建设流动和聚集。

    2007年,满洲里启动了“多元投资,亿元绿化”方案,动员全社会力量实施边防林更新改造、城郊林建设和城市绿化工程,累计投入1亿元,植树63.25万株。

    说到植树造林,不能不提到莫旗塔温敖宝镇的一位普通农民——李振海。

    1984年,当“环保”对很多人来说还有些陌生的时候,40岁的李振海却带着一家人搬进深山,搞起了荒山绿化。25年里,他为15000亩荒山披上了绿装,还带动起村里十几户村民加入到造林队伍中,他还无偿为学校、部队、机关提供了价值20多万元绿化苗木。为此,国家林业部、农业部、全国绿化委员会给他颁发了“全国绿色奖章”。

    已经66岁的李振海依然雄心不减,他要在有生之年用树木营造起一座“绿色万里长城”。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胡锦涛总书记在我区视察时强调:“要切实保护好内蒙古这块辽阔草原,保护好大兴安岭这片绿色林海,为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做出贡献。”

    “呼伦贝尔是中国最美的草原,大兴安岭的主体在呼伦贝尔,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是270万呼伦贝尔人的责任和使命。”市委书记曹征海庄严表态。

    5月的呼伦贝尔,春意盎然,月牙形沙丘上长出了一行行整齐的杨柴,去年干插的黄柳尖也钻出了嫩绿的新叶,远处一丛丛“中叶锦鸡儿”散开的黄色小花在沙海中摇曳。

    在新左旗甘珠尔沙地,“飞播牧草示范区”、“保护草原青年促进会治沙区”、“围栏封育区”的牌子一块连着一块,千余名林业工人聚集在沙海中,边缘地带已经被他们用“Z”字形沙障固定住了,中间是人工播种机进行混播草籽作业后留下的一行行印迹。

    市林业局造林科科长金维林告诉记者,由于地质、气候和历史原因形成呼伦贝尔沙地,由三条沙带和一些零星沙地组成,沙化面积达1957.8万亩。这无疑是呼伦贝尔所有绿色守望者最大的一块心病。

    市一次党代会上,市委明确提出“生态立市和构建山川秀美呼伦贝尔”的发展战略。

    2002年,在没有纳入国家投资范围的情况下,呼伦贝尔毅然启动实施了“沙地樟子松行动”,共栽植樟子松大苗近百万株,面积达1万多亩。

    市二次党代会又进一步提出“有进有退、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的发展战略。

    为此,市委、市政府重新编制了《呼伦贝尔市防沙治沙10年规划》。

    近几年,呼伦贝尔每年都要召开全市防治草原沙化现场会和工作会议,市长罗志虎反复强调:“有效治理好沙地,彻底改变我市沙化地区面貌,应该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和首要工程来抓。要利用几年乃至更长时间,打一场彻底的沙地治理歼灭战”。

    市委、市政府还与沙区各旗市区签订了防沙治沙“军令状”,从上到下统一认识,从下到上凝聚力量。

    沙区各旗市在草场严重退化沙化区域实行项目整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歼灭战,做到了治理一块,保存一块,见效一块。

    一项又一项治沙工程在呼伦贝尔展开,一批又一批治沙青年熬成了老专家。

    善待大自然,它会给人们丰厚的馈赠;

    破坏大自然,它会给人们百倍的报复。

    由于呼伦贝尔把生态建设作为又好又快发展的切入点和基础建设来抓,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荒漠化和沙化首次实现逆转。

    在这场人与沙的较量中,呼伦贝尔已累计投入防沙治沙资金7000多万元,治理流沙面积40多万亩,封育沙地樟子松240多万亩,保护草场500多万亩。

    许多昔日的荒滩、荒漠,重现草木葱茏、繁花铺地、流水潺潺的景象,沙丘穿上了“绿裙”,昔日沙进人退的地方出现了人工绿洲……

    地区发展就像做人,人品做到极处,无有它异,只有本然。改革开放30年来,呼伦贝尔始终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细节。没有向资源索取,没有向环境索取,没有向国家索取。

    参加全国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罗志虎市长在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呼伦贝尔已把建设生态环境作为全市工作的头等大事,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大兴安岭林海,争取多向北京输送“绿色”。为保证北京的蓝天能多一些,呼伦贝尔正在下大力气进行“生态支持”。

    守望绿色,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2008,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万众瞩目的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我们又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30年的变革都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

    回眸呼伦贝尔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寻访呼伦贝尔守望绿色的足迹,它的真正意蕴是什么?

    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看到了退还政策给呼伦贝尔人民带来的喜悦和实惠,也切实感受到了发展生态经济的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这不由得使人想起老子曾经说过的一段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说明在天地之间,只有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才是真正的和谐之道。

    难怪许多人来到呼伦贝尔,都会情不自禁的跪倒在这至尊至美的大草原大森林面前。我想,面对这亘古的草原和林海,你不由得不被震撼、被感动、被净化,被再次唤起对于自然的无限敬仰和热爱。

    当生命中最本质的追求,在极其特殊的环境中凸现出来时,就有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气势和无与伦比的感染力和感召力,成为超越时空的精神圭臬。

    生态文明,体现的是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在呼伦贝尔备受推崇,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也被呼伦贝尔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

    “GDP不是惟一的衡量指标,生态环境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保护不了生态环境,我们就是历史罪人!”市委书记曹征海的话掷地有声。

    10年来,呼伦贝尔累计关闭小煤矿458座。

    “十一五”期间,圆满完成列入自治区淘汰落后产能的钢铁、水泥、煤炭行业的关停项目。

    2007年,淘汰落后产能钢铁10万吨、水泥15万吨、煤炭10万吨。

    今年7月, 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分别爆破拆除两座冷却塔,并计划到2010年,关停29.65万千瓦火电小机组。

    呼伦贝尔在“择商选资”上也越来越挑剔——无论上什么项目,首先要过环保关,缺乏技术含量、投入产出比不高、高能耗高污染的外资,投资再大也绝不动心。

    一择一选之际,金凤凰衔枝南来。淘汰掉了落后产能,腾出了环境容量,为可持续发展创造出环境空间。3家世界500强企业和50余家国内知名大企业先后入驻呼伦贝尔,为呼伦贝尔更好更快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

    “稍稍改变一下我们的生活方式,不食野生动物,拒绝使用一次性卫生筷子,不乱挖乱垦草原,处处讲环保,形成一种社会氛围,让人们听到呼伦贝尔就想起绿色,看到呼伦贝尔就想起纯净,吃在呼伦贝尔就想起健康。”这是市委常委孟松林的期待,也是全体呼伦贝尔人的追求。

    人人参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率先在呼伦贝尔各级党政机关开始。节约,从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做起,机关办公用纸双面化,下班前电脑提前关闭,勤俭办会,勤俭办事,勤俭办文,勤俭办活动……

    生态意识日益深入人心,普通市民也懂得了随手关灯拔插头,接受了“禁塑”,学会了垃圾分类……

    上半年,全市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总量控制指标呈下降趋势,主要城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95%以上。嫩江流域呼伦贝尔段、额尔古纳河流域水体水质基本保持稳定并有所改善。

    2007年底,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发起的“圈点新天府”评选中,呼伦贝尔以第8的位次入选中国十大“新天府”。

    前不久,华能伊敏煤电公司成为全区第一家也是惟一一家“国家环境友好企业”。

    走进呼伦贝尔,撞入视野的是一望无际的水墨画似的绿色。你不必刻意去寻找,随时都有一种生命的悸动让你心跳。

    在看似荒凉的沙地里,你会发现许多生命的奇迹。即使在严冬,路边一蓬蓬的沙生植物,任凭雪压风摧,始终倔强地站立着,既不昂首张扬,也不低眉自惭,只要你用心感受,就可以领略到她骨子里的那份对生命的追求和挚爱。有了她,再大的草原也不寂寞。走过草原,总觉得有伴相随,有另一种生命在草原上呼应。

    据此,我们可以找到人类与自然对话的许多语言,她会无声地告诉我许多关于生命的秘密,有关草原的命题会在用心感受中折射出许多新的亮点。

    绿色,寄寓更多的也许是一种生命的渴望。

    今天,生命的绿色依然在呼伦贝尔蔓延,让每一个呼伦贝尔人由衷地欣慰。

    因为有了这样的绿色,我们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唱,可以看到天光在流水中荡漾,可以呼吸带着草木清香的空气,可以感受岁月四时的轮转和变化。

    在这蔓延的绿色中,有呼伦贝尔人的气魄,有呼伦贝尔人的智慧,也有呼伦贝尔人对梦想的追求。

    生态文明不断刷新着人们的呼伦贝尔印象,因为呼伦贝尔留住了绿色的基脉。

    “在欧亚大草原中,内蒙古东部仍是最好的草原”国际草地大会专家说。

    “它是我国品质最优的天然草原,也是世界上保存较完整的顶级草原群落。可以建成我国最好的现代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这是中科院院士刘兴士的呼伦贝尔印象。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希望,生活在这片草原上的人们能够形成一种共识,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我们的命根子,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她。

    曾经在呼伦贝尔插队的北京知青、著名词作家克明这样推荐呼伦贝尔:“我不知道哪一座城市能够拥有8万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场。站在高处你的目力所及之处都是一望无际的青草,绿到天边,绿到极至,成了蓝。这是中国最宁静的城市。

    我不知道哪一座城市能拥有11万平方公里原始森林。山岭之巅,你极目远眺,让你感受到无边无际的沉静和安宁。这是我们这个越来越干渴的星球上最富足的城市。

    我不知道哪一座城市竟能拥有3000多条河流,500多座湖泊,它们密匝匝地缀满在圣洁的大地上。

    在这座城市里,天鹅为什么竟如此大胆,见到骑马的牧人从不惊慌,也不躲避?儿童为什么从小就不伤害一朵野花?老人为什么要向天鹅祭洒乳汁?蒙古包搬迁后,大地上为什么不留一丝痕迹?这是因为,这里每个人都对大自然怀有深深的敬意。

    朋友,别以为呼伦贝尔是个天堂,其实她是魔镜。在你没想好之前,千万不要踏上这片大地,因为,你一旦走进这座城市,你的一生中,将再也无法把这片绿色抹去。就像长调,永远刻在你的灵魂里……”

    “呼伦贝尔的发展来势很好,发展前景广阔。特别是‘美丽与发展双赢’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的内涵。”这是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对呼伦贝尔的最高褒奖。

    这是一首改天换地的史诗。

    这是一曲动人心魄的乐章。

    呼伦贝尔生态示范区建设蓝图已经铺开——到2010年,50%以上的旗市区要达到全国生态县创建标准,其余旗市达到80%以上的创建指标。到2015年,努力把呼伦贝尔建成国家级生态市,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区前列。

    龙永图的政治倾向

    “我原来一直不太同意送自己的孩子到美国去接受教育, 但我的外孙女去年就到了美国, 那种内在的力量是我们都抗拒不了的。在讨论中国的经济时,一些理智的人士已经开始考虑中国以教育为核心的软实力了。我从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也确实感到, 教育的问题不仅仅关乎教育, 还关乎我们整个国家的竞争芦哪力。”

    文:龙永图(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 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中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到2010年,我们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 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当时, 全球媒体都在热议, 什么时候中国经济的总量会超过美国?

    这时, 澳大利亚的一家报纸发表了一篇文章, 说我们暂且不要讨论中国的经济总量什么时候能够超过美国, 先问问另外三个 “什么时候”:

    第一, 什么时候全球的精英会把孩子送到中国留学, 而不是像今天都把他们的孩子送到美国、 欧洲留学?

    第二, 什么时候全球的年轻人会最欣赏中国的电影、 文化、 书籍, 而不是像今天他们最喜欢的是美国、 欧洲的电影、 书籍、 音乐?

    第三, 什么时候全球的消费者在选择产品的时候, 会首选中国的品牌?

    这 “三问” 确实打中了中国的要害。特别是第一个问题, 欧美教育能够吸引全球人士到他们国家学习, 说明了全球精英对他们教育内在价值的认同, 包括中国政府职员。我原来一直不太同意我们送自己的孩子到美国去接受教育, 但我的外孙女去年就到了美国, 那种内在的力量是我们都抗拒不了的。这 “三问” 说明, 在讨论中国的经济时,一些理智的人士已经开始考虑中国以教育为核心的软实力了。而我从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也确实感到, 教育的问题不仅仅关乎教育, 还关乎我们整个国家的竞争力。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时, 教育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

    现在, 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着一些重大问题:

    一是经济转型问题, 问题的核心是把过去对经济增长数量的关注转移到经济发展的质量上来, 而质量的问题, 说到底是要整个国家形成一种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目标的价值认同。过去我们说某个地方的经济质量好不好, 是看它的GDP; 现在要看经济增长了以后, 老百姓是不是得到了真正的好处。过去提到提高城镇化就是盖房子, 现在的城镇化是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所以我们经济转型核心的问题, 就是要形成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 这时候, 专注于人的发展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面临的第二大的问题是创新。不久前, 美国的报纸都在讨论,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乔布斯。他们认为最大的问题是中国的教育不鼓励创新, 不鼓励独立自由的思维。如果教育出的孩子没有创新的能力、 创新的思维, 我国的创新是不可持续的,只能搞一些表面文章, 一阵风就过去了; 或者是只能在少数尖端的、 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的领域实现少数创新, 而不能实现全民创新。对此, 教育承担着极大的历史性责任。

    我们面临的第三个问题是建立正常的政商关系。这看起来和教育不相关, 实际上有着很深刻的关系。我们应该真正培养起一种平等的意识, 让我们的孩子不再追求高高在上的做官的感觉, 使孩子知道不是有钱就高人一等。

    我们的孩子从小最愿意当班长、 中队长、 大队长尘塌, 而且为了当中队长、 大队长不惜让家长跟老师搞好关系, 甚至采取一些不正常的办法。而在西方发达国家, 平等意识深入人心。很多年前我到新西兰访问, 新西兰的大使到机场陪兄码接我, 他说:“很抱歉,您再等一下, 我还要接我们的副总理。” 等了一会儿, 新西兰副总理自己一个人背着包, 和大家一起走出通道。大使走上去迎接,副总理说:“还要麻烦你给我看着包, 我要去取行李!” 拿到大行李准备乘车, 外面只有一个司机等着他。

    像这样的例子不是孤立的。去年参加博鳌论坛, 论坛结束后, 我跟美国驻华大使说待会儿飞机上见, 因为我想他肯定是和我们一起坐头等舱的。结果上了飞机, 这位大使带着美国的一些大亨们, 全部坐的经济舱。这就是美国, 不超过规定时间你不能坐商务舱。

    所以, 如果教育能帮助孩子们树立民主、 平等的意识, 这会对解决中国的官场文化、 政治文化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在提高国家软实力方面,教育可以有哪些作为?

    我们的软实力问题很大部分反映在我们的话语权上。我们一再抱怨中国的话语权与综合国力不相称, 这正说明我们的软实力存在严重问题。

    我们过去没有话语权, 首先是因为我们的观念有问题。20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 我在联合国工作, 因为联合国的会议很多, 所以即使是我们这些刚毕业没多久的年轻外交官也被分配到一些会场上, 代表中国表态, 表态就是话语权。当时我们都不知道怎么表态, 只记住几条原则, 比如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意的, 我们就同意, 他们反对的就反对, 没有自己的判断。

    还有以前在各种国际会议上, 凡是碰到西方发达国家提出要提高保护环境的标准, 我们自然就会抵触。当时我们想, 你们搞了几十年的工业化, 把经济发展起来了, 现在我们发展中国家刚要发展, 你就提出环保标准要提高, 这是陷阱, 这是, 我们不能同意。现在想想真是荒唐。我们这些年吃了很多环境的亏, 北京连续五十多天的雾霾。我们现在才知道, 保护环境不是为别人, 而是为了自己。

    这些问题全是我们观念上的问题。过去, 我们从短期的利益出发来表达观点, 话语权越多, 对国家的形象和名声造成的损失就越大。所以增强软实力的核心问题在于, 要以怎样的观点来看待世界, 看待自己。在教育中, 从小培养孩子们对世界正确的认识, 才能使我们在发展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提高自己的地位。

    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 我还想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特别强调几点:

    一是培养孩子的诚信。不说谎是基本底线, 但是我们今天的孩子没有几个不说谎的。我弟弟的孩子在美国出生, 在美国受教育, 他和国内同龄的孩子在一起, 别人会嘲笑他是 “傻老美” ——不会见风使舵, 不会说假话, 傻。我们的孩子精得很。

    看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是谁培养的?家长培养的, 教师培养的, 学校大环境培养的。一个家长突然接到老板、 上司的电话,他明明在公园游玩, 却当着孩子的面公然说自己很忙, 这才是一个电话, 以后会有十个、 二十个电话, 慢慢地, 你说孩子的诚信哪去了?

    在国际交往中, 外国人最怕我们撒谎、 不诚信。我在和美国几任谈判代表谈判时, 不管谈得好不好, 坚守的底线是绝对不欺骗。后来我们谈判成功了, 很多美国代表到中国来访问, 他们都会对我说:“龙先生,你有时候很强硬, 今天之所以我们还能成为朋友, 是因为那么多年来你从来没骗过我们, 这是我们最欣赏你的。”

    去年我参加中美的一个会谈, 当时基辛格就谈道:“中美两国要建立一个长久的关系, 最重要的是建立互信, 而建立互信的基础是你们不再骗我们。” 这话讲的是很尖锐的。我们扪心自问, 有的时候做得真不是很好。所以, 我觉得教育就要贯穿诚信这一最基本的道理。

    二是培养责任感, 这是培养优秀社会公民最核心的问题。中国在入世的时候, 对全世界承诺遵守经济贸易规则, 所以世界各国都把中国当成市场经济俱乐部的成员, 开始贸易往来。但是这种关系是很脆弱的, 一旦中国对这种承诺放松了, 我们很可能会失去国际的信任。要使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这样在国际上才会有政治的公信力。

    有一次, 我到日内瓦的一个公园散步。我到公共厕所去, 发现有一个八九岁的男孩在厕所里面 “玩”, 我当时想小孩真调皮, 怎么玩到厕所里来了。等我走出厕所, 一位 40 来岁的中年妇女就着急地迎上来问:“先生,我的孩子上厕所, 进去 20 分钟了还没有出来, 不知道什么原因, 你能不能帮我去看看?” 我进去一看, 小孩正急得满头大汗,我问:“你在干什么?” 他说:“我上完厕所以后, 不知道怎么冲水。” 原来冲水马桶是新式的, 他没见过, 为了冲水, 在里面折腾了二十分钟。我帮他冲掉以后,他抱着我, 说了很多次谢谢。我非常感动, 这就是责任心, 是他所受的教育带给他的, 我想, 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是一个很能担当的人。

    其实我们中国的小孩也可以做到这一点。我的一位同事从小就把孩子带到瑞士, 这孩子就有一种国内孩子没有的责任感。有一次中国代表团到日内瓦去谈判, 休息的时候到河上去划船, 把孩子也带上了。有两位老兄喝完可乐以后, 顺手把可乐瓶丢到身后。这个小孩看见后, 一下子脸变得煞白, 认为这是对环境的破坏。因为在不同的环境里成长, 中国孩子也有了强烈的责任感, 这都是教育的问题。

    作为一个搞经济的人, 我就是从以上角度来看待好的教育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对社会长治久安的最基本意义。中国这样一个大国, 竟然有那么多人离开自己的国家, 那么多家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所以教育问题涉及很多人, 涉及很多方面,涉及国家的未来。真正把教育放在第一位很不容易, 希望更多的人去探索、 去努力。‘’

    (本文根据龙永图先生演讲整理而成,原载于《当代教育家》杂志2016年第6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