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音乐家?……那么,中国近代音乐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很多很多,菅野洋子梶浦由纪新居昭乃冈崎律子这是四大才女偏向acg界的,宗次郎,喜多郎,梁彦邦,川井。再比如最终幻想的音乐制作人植松伸夫。
传统音乐的我还真的知道不多。但是其他的以上几个的确可以说的上是大师。我各人觉得日本音乐最最突出的就是他的融合性创新性。传统音乐和西洋乐器的结合。中国古风,和风,欧美风的元素在他们的音乐里都可以很容易找到的。
再者我各人以为相对欧美音乐独立于中国音乐,或者中国现代音乐这种不三不四的音乐,日本音乐对于中国古风的传承听起来很多时候更有情切感。
简单说一下。
马思聪
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广东海丰人。代表作《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程懋筠(1900—1957)
字与松,新建县人
冼星海
……
中文名: 鲍蕙荞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四川省犍为县五通镇 出生日期: 1940年 职业: 钢琴家主要成就: 中国交响乐团钢琴独奏家 国家一级演奏员 代表作品: 《花儿拾零》;《水妖》;《平湖秋月》
冼星海(1905.6.13-1945.10.30),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作曲家、钢琴家,于1939年所作的《黄河大合唱》是最广为人知的作品。 百度百科有很详细的介绍
陈培勋 《卖杂货》 《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 《平湖秋月》
介绍:广东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极富艺术特色的地方乐种,陈培勋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广东音乐素养的作曲家,其改编的5首广东音乐钢琴曲,已经成为了广为流传的经典之作.其中富有代表性的<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在作品的曲式结构、音乐风格、演奏特色等方面颇具个性,从中可见陈培勋的钢琴改编作品之一斑.
《平湖秋月》原是一首具有浓厚的广东音乐特色的民族器乐曲,相传为吕文成在游览西湖胜景“平湖秋月”后所创作。乐曲描绘了月下的湖光水色,有淡泊悠远、虚无缥缈的意境,成为广东音乐中的名作。后由陈培勋改编成钢琴曲,发挥了钢琴音色的长处,将波光粼粼、闪烁不定的景象表现得更加细致入微。五十年代,陈培勋先后写了四首以广东民间音乐为主题的钢琴曲:《卖杂货》、《思春》、《旱天雷》和《“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这组钢琴曲,富于广东音乐情趣,乐观、诙谐,带着广东人的机敏,也有优美、歌唱性段落的对比。是以地方色彩见长的民族风格,作曲家巧妙地找到了相应的和声和钢琴织体。
《卖杂货》的主题,小快板
2 汪立三 《蓝花花》《小奏鸣曲》 《东山魁夷画意》(高难度的^_^......)
汪立三于1953年改编的《兰花花》,是一首受到好评的钢琴曲。《兰花花》原是陕北民歌,叙述一个农村的姑娘反抗封建压迫的故事。钢琴曲以民歌为主题,不仅表现出兰花花的美丽,还容纳了惊慌、悲痛、反抗等等情绪。在比较短小的结构内,形成了叙事性、戏剧性和悲剧性的对比,乐曲的主题音调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广板:
这个主题立刻把我们带到陕北高原,那么辽远、那么迷人,也会想到兰花花是那么纯朴、美丽,故事就从此这儿开始了。乐曲用变奏手法展开,通过织体的改变、和声的力量、节奏的推动,讲述了那令人激动的故事。结尾深沉而又有遥远的感觉,仿佛暗示这是过去的故事。
汪立三于1957年还写了首《小奏鸣曲》,由有标题的三个乐章组成:《在阳光下》、《新雨后》和《山里人之舞》。整部作品无比清新,富有朝气,有强烈的现代气息。这是一首最早成功的中国《小奏鸣曲》。
这两部作品,已经显示出汪立三个性鲜明、勇于探索的创作风格。
《东山魁夷画意》组曲,写于1979年,1982年正式发表。这是作曲家观赏日本当代画家东山魁夷画展,有感于画家那清高、冷峻的风格,选取四幅画而谱成的四乐章组曲:《冬花》、《森林的秋装》、《湖》和《涛声》。
异国风光,要求异国音调。整部组曲都可以听到这一日本风味的音调:
■在《冬花》里,上面这个音调化解为叠置着的二、三个或三、四个同一调性或不同调性的线条,音乐的色彩晶莹璀璨的光芒,仿佛是在清寒料峭中,跃动着生命的力量。在《森林秋装》中,高音时断时续的曲调,低音与它的对答,中间的和声“斑点”,也都源自同一音调。《湖》,透明、深逐、静谧:
■《涛声》,这是最激动人心的一章。东山魁夷的原画,只是海景,钢琴曲却赋于了更多的联想,表达了环绕我国古代鉴真大师多次东渡日本终于成功这一带有传奇色彩的事件,及由此引起的的动人想象、浓烈的情感和哲理性的思绪。
以上就是中国近代音乐家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