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教学设计模板数学,新课标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 数学
  • 2024-10-07

教学设计模板数学?教学总评:通过情境引入、实践操作、分析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左右位置关系,应用到实际生活,强化空间观念,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设计贴合学生实际,激发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教学设计模板数学?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幼儿园数学教案的写作方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

教学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过程,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二年级(2)班学习舞蹈、绘画、唱歌、打乒乓球、弹琴和吹号的人数关系,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通过摆飞机的活动,引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数的除法含义”,并解决实际问题。小强提出问题后,学生小组讨论并找到解题思路,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独立解答,并分享题思路。

教学设计思路万能模板数学

教学目标:

学生需理解平面图形的特性,并运用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数学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平面图形的特性,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实物风车;学生准备图形卡片、风车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教师展示风车,提问学生是否喜欢,是否尝试过制作。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制作所需材料。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图形,找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相似之处。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长方形四边平行且长度不一,正方形四边等长。

三、动手实践,拼组图形

学生使用准备的图形,通过拼组形成新图形,探讨不同组合方法。

四、游戏活动

学生运用知识设计地板图案,或拼组熊猫图案。

五、动手操作,体会图形间的关系

学生尝试用不同图形制作风车,观察不同图形间的转换和联系。

六、总结

学生分享本节课所学,包括图形特征、拼组方法及制作风车的发现。

数学教案的编写步骤

初中数学教案模板5篇

作为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教案模板,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数学教案模板篇1

一、教材内容

__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负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模板

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无 整理了初一数学教学设计【三篇】,供大家参考。

有理数的加法(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加法运算。[]

3、在教学中适当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重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1、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问题: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5m记作5m,向左运动5m记作-5m。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右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8m。写成算式就是5+3=8(m)

教师: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8m。写成算式就是(-5)+(-3)=-8(m)

师生共同归纳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师: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哪个方向运动了多少米?

学生回答: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2m。

有理数乘法的教学设计人教版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场景,理解左右位置关系的相对性,能准确判断物体左右位置。

2. 应用左右方位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提升空间观念。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学习解决数学问题,增强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左右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理解左右位置关系

1. 通过左右手,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1)提问:我们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呢?

(2)讨论:左手、右手是好朋友,我们身体还有类似的好朋友吗?

(3)游戏:听指令做动作,体验左右。

二、结合场景,深入理解左右位置关系

(1)展示教室场景,讨论小明与小红的位置。

(2)联系教室,强化左右位置关系认识。

(3)说说教室里的位置关系。

三、实践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1. 操作练习,理解位置关系。

(1)同桌合作,摆学具,描述位置。

(2)说一说,描述物体位置。

四、实践活动,增强应用意识

1. 判断老师举手的方向,理解左右相对性。

2. 分析上下楼梯问题,体验左右变化。

五、总结与拓展

回顾收获,鼓励学生探索更多。

教学总评:通过情境引入、实践操作、分析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左右位置关系,应用到实际生活,强化空间观念,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设计贴合学生实际,激发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教学设计模板数学的全部内容,教学重点:体会平面图形的特性,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教学难点:初步感知图形间的关系。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实物风车;学生准备图形卡片、风车制作材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教师展示风车,提问学生是否喜欢,是否尝试过制作。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制作所需材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