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妃历史记载?1、历史上真实的令妃,延续了乾隆挚爱的妻子都薄命的套路。她在49岁那一年,一病不起,最终撒手人寰。虽然其生前不是皇后,但也是相当圆满了,毕竟在十年间给乾隆帝生下6个孩子,这样的恩宠也是极为罕见了。2、魏佳氏在乾隆十年封为魏贵人,同年晋封为令嫔;乾隆十三年,晋封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那么,令妃历史记载?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历史上确实有令妃。令妃姓魏,生于雍正五年九月九日。她在乾隆皇帝登基后入宫,成为贵人。十年后,她晋升为令嫔,当时仅19岁,在后宫中算是年轻。在乾隆三十年,令妃被封为皇贵妃,仅次于皇后那拉氏。然而,在废黜皇后之后,乾隆皇帝频繁宠幸令妃。在十年间,令妃为乾隆诞下了多位子女,包括皇十四子永璐、皇十五子永琰(即后来的嘉庆皇帝)、皇十六子(未命名)、皇十七子永璘以及皇七女和皇九女。她成为了后妃中生育最多的一位。
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贵妃魏氏逝世,享年49岁。她死后被追赠为“令懿皇贵妃”。嘉庆皇帝登基后,追封她为孝仪皇后。令妃生前深受乾隆皇帝宠爱,死后亦有福泽。
孝仪皇后的父亲清泰是内务府的一个管领,出身于满族包衣。从民族成分上看,她的先人姓魏,属于汉族,后来加入了满族。因此,令妃不仅使嘉庆皇帝,也使康熙皇帝具有了汉人血统。她作为贵人身份进入后宫,加上具有汉人血统,原本并无非分之想,也严格遵守家族规矩。然而,她大儿子后来继承皇位,而小儿子(皇十七子)的孙子竟与袁世凯勾结,将晚清的朝政弄得乌烟瘴气,最终以200万银元出卖了大清267年的江山。
令妃的历史真实结局是:因病去世。
令妃魏佳氏在乾隆十年封为魏贵人,同年晋为令嫔;乾隆十三年,晋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晋为令贵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
并命八阿哥同福晋、十二阿哥同福晋、十五阿哥同福晋、大阿哥长子绵德同福晋、五阿哥第五子绵亿在宫内为皇贵妃穿孝。
雍乾时期,魏佳氏的家族已经是标准的内务府中等官僚家族,魏佳氏的曾祖父名叫嗣兴,任护军校,祖父名叫武世宜,初任内管领,后来升到了内务府总管的位置,到了魏佳氏祖父这一辈,其家族已经拥有一定的门第。魏佳氏的祖母和母亲在雍正元年册立皇后并册封妃嫔时,曾担任宣册宝文女官。
令妃受宠经过
乾隆十年,晋封为嫔,三年后晋封为妃。根据《鸿称通用》的记载,魏佳氏的封号“令”对应的满文为“mergen”,意为“聪明的,睿智的”。
魏佳氏的父亲清泰于乾隆十六年去世,同年九月乾隆帝将令妃娘家抬旗,并赏赐房屋田地、宽免债务可能与此有关。
乾隆二十四年魏佳氏又被晋为令贵妃,乾隆三十年更是一跃成为皇贵妃。终乾隆一朝,魏佳氏是为乾隆帝生育子女最多的一位后妃,也是清代生育子女最多的后妃之一。
魏佳氏在乾隆二十一年至乾隆三十一年间,先后为乾隆帝生下四子二女,且时间间隔较短,足见宠幸之隆。
魏佳氏心地善良,容颜秀美,乾隆皇帝很喜爱她,并不像某些影视剧里所形容的阴狠歹毒。
历史上真实的令妃,原名魏佳氏,她的父亲是内务府管领,属于正黄旗汉军包衣,不但划分为奴才的等级,还是当时被视为要低旗人一等的汉人血统。
乾隆十三年,晋封令嫔为令妃,距离她晋封为嫔仅仅过了三年;乾隆二十四年,晋封令妃为令贵妃;乾隆三十年,晋封为皇贵妃。
扩展资料:
令妃生平:
雍正五年(1727年)九月初九,魏佳氏出生,她比乾隆帝小十六岁。
乾隆十年(1745年)正月二十三日,魏贵人诏封为嫔;十一月十七日,行令嫔册封礼。
乾隆十三年(1748年)五月,晋封令嫔为令妃,此时距离她晋封为嫔时隔仅三年;乾隆十四年四月初五日,行令妃册封礼。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正月,令妃随驾南巡。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一月二十日,晋封令妃为令贵妃;十二月十七日,行令贵妃册封礼。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初六日,令贵妃于圆明园的天地一家春生下乾隆帝皇十五子永琰。
乾隆二十七年(1762)正月,令贵妃随驾南巡。
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十五,令贵妃随驾南巡;五月初十日,晋封为皇贵妃;六月十一日,行皇贵妃册封礼。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1727年生,乾隆帝的妃嫔,嘉庆帝的母亲,出身内管领,魏清泰之女。她在乾隆十年被封为魏贵人,同年晋封令嫔。到了乾隆十三年,魏佳氏再晋封为令妃。在乾隆二十四年,她被封为令贵妃。乾隆二十五年,魏佳氏生下皇十五子永琰,即后来的嘉庆帝。到了乾隆三十年,她被尊为皇贵妃。在乾隆三十八年冬,魏佳氏之子永琰被立为储君。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贵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岁。二月十一日,她被追封为令懿皇贵妃,并在十月二十六日入葬裕陵。乾隆六十年,永琰被立为皇太子,魏佳氏被追封为孝仪皇后。嘉庆、道光两朝追加谥号,全称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魏佳氏,即孝仪纯皇后,是内管领魏清泰的女儿,原属正黄旗满洲包衣,后抬入镶黄旗满洲。她于雍正五年九月初九出生,通过内务府选秀入宫,因其出众被选为嫔妃。史料中提到,她在乾隆十年受封为嫔,时年十九岁。乾隆十三年,她被封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她晋升为令贵妃。到了乾隆三十年,她成为皇贵妃,统领六宫,代行皇后职责,长达十年。此时,孝贤皇后已故,那拉皇后失宠。
魏佳氏容颜秀美,性格善良,深受乾隆帝的宠爱。她于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去世,同月被追封为令懿皇贵妃。
历史上的令妃是因为生病死的。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贵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岁,二月十一日册谥令懿皇贵妃;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入葬裕陵。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为皇同时追封皇生母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全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令妃的历史原型是孝仪纯皇后。孝仪纯皇后(1727-1775),魏佳氏,乾隆帝妃嫔,嘉庆帝生母,内管领、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原属正黄旗满洲包衣,后被乾隆帝抬入镶黄旗满洲,即“抬旗”。魏佳氏生于雍正五年九月初九,因其隶属内务府,所以应是通过内务府选秀入宫,后来脱颖而出,成为了皇帝的嫔妃。
扩展资料:
虽然出身不好,令妃却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和心机,最终走向了胜利。令妃长相出众,而且性格温婉,因为得到了皇帝的宠幸。
令嫔的令象征着美好,可能也是因为令妃举手投足之间,表现的都相当得体,让皇帝看到了他美好的一面,因而才会得此封号。假如令妃真的那么美好,而没有一点心机的话,她又怎么可能能够从一个普通的宫女一步步爬上成了皇贵妃。
以上就是令妃历史记载的全部内容,历史上真实的令妃,原名魏佳氏,她的父亲是内务府管领,属于正黄旗汉军包衣,不但划分为奴才的等级,还是当时被视为要低旗人一等的汉人血统。乾隆十三年,晋封令嫔为令妃,距离她晋封为嫔仅仅过了三年;乾隆二十四年,晋封令妃为令贵妃;乾隆三十年,晋封为皇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