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生物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初中生物ppt课件免费

  • 生物
  • 2025-03-15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那么,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初中七年级生物重点知识归纳

【篇一】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 藻类植物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 苔藓植物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结构矮小,有茎和叶的分化,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根称为假根。

- 蕨类植物生长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有根、茎、叶的分化,具有输导组织。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 种子萌发过程包括吸收水分、转运营养、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发育成茎和叶。

- 根尖结构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叶绿体是能量转换器,植物体的组成成分主要是有机物。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 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根尖成熟区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 水分在茎内运输的结构是导管,导管能运输水和无机盐。

-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主要在叶片进行。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表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生物七年级上下册总结知识点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

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此外,还有竞争、合作、寄生等等关系。

3、科学探究

①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生物书上最脏的一页

以下是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1.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储存遗传信息;细胞质内含细胞器,执行各种生命活动。

3.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4.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生物体由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五个层次组成。

5. 动物的运动与器官:动物的运动依赖于骨骼、肌肉、关节等器官的协调配合。

6. 植物的生长发育:包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过程,涉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7. 生物与环境:生物适应环境,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8. 生物的分类:依据形态、生理、生态特征,生物分为多个分类单元,如界、门、纲、目、科、属、种。

9.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遗传是生物体将性状传递给后代的过程,变异则指生物体性状的差异。

10. 生物的进化:生物通过自然选择、基因突变等过程,逐渐进化形成多样化的生物种类。

本总结涵盖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科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同学们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建议收藏并仔细学习。

七年级上册生物重点

第一章:绿色植物的分类

第一节:蕨类植物

1. 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等器官,并拥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植株通常较高大。

2. 孢子是蕨类植物的生殖细胞。

3. 蕨类植物在经济上有多种用途:食用、药用、观赏、绿肥和饲料,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能形成煤。

第二节:苔藓植物

1. 苔藓植物的根为假根,无法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茎和叶中缺乏输导组织,因此不能离开水环境。

2.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能涵蓄水分,对水土保持有积极作用。

3.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敏感,常用于监测空气质量。

第三节:藻类植物

1. 结构简单,多数为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分化,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2. 藻类植物的有机物能作为鱼类的饵料,其释放的氧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3. 藻类植物有食用价值,从其中能提取碘、褐藻胶、琼脂等工业、医药原料。

第四节: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能产生种子,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生活。

第五节:被子植物的一生

1.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

2. 种子萌发过程、幼根的生长、枝条的发育、植株生长的营养需求、花的结构与功能、传粉受精、果实种子形成等。

第二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 绿色植物对水的利用与吸收、传输、蒸腾作用等。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300字

第一章 认识生物

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观察

2. 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除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特性、由细胞构成(除病毒)

3. 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

调查方法步骤:明确目的、确定对象、制定方案、记录、整理、撰写报告

生物分类: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用途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1.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环境的总和

2. 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与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 探究问题过程:提出问题、假设、制定计划、实施、结论、交流

4.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设计对照试验:注意事项、实验结束放归自然、对照实验概念、1只鼠妇实验的局限性

5. 生物间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

6. 生物与环境关系:适应与影响,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生物影响环境(植物调节湿度、土壤、动物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7. 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整体,如森林、农田、草原、湖泊

8. 生态系统组成: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

9. 食物链:不同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关系,食物网的形成,生产者为起点,消费者为终点,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为终点

10. 物质和能量流动: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物质全球性循环、反复出现、循环运动

11. 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积累

12.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数量和比例相对稳定,生态平衡,植物多于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多于肉食动物

13. 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与自动调节能力: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14. 生物圈范围: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20千米高度,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

15. 生物圈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温度、生存空间

16. 生物圈的统一性: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生存依赖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和影响环境

以上就是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的全部内容,1. 生物的特征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活需要营养;2)能进行呼吸;3)能排泄废物;4)具有应激性;5)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6)能生长发育;7)能繁殖;8)具有遗传变异。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