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没有失礼:元方抓住了客人失信、无礼在先,批评对方“无信”“无礼”,维护父亲尊严,令人钦佩,对于年仅七岁的孩子我们不能求全责备。 启发:做人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那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人教版的语文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内容丰富多样,包含了五个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单元主要探讨了关于梦想与成长的主题,选取了《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等文章,引导学生思考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第二单元则着重介绍了理想与人生观,涉及《理想》《人生寓言》等文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单元以自然为主题,选取了《春》《济南的冬天》等文章,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第四单元则探索了科学与自然的关系,介绍了化石、绿色蝈蝈等话题,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第五单元则关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选取了《风筝》《羚羊木雕》等文章,引导学生关注人际关系,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问题。
第六单元则以神话传说为主题,介绍了《皇帝的新装》《女娲造人》等文章,让学生了解神话故事,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每个单元都配有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此外,教科书还安排了写作训练,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写作能力。课外古诗词背诵部分则提供了丰富的古诗词,让学生领略古文化的魅力。名著导读部分则介绍了《世说新语》等名著,让学生了解名著的内容和价值。
课文《春》应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盼春”、“绘春”、“赞春”。
盼春——第1段。总写,表达出作者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绘春——2-7段。详细写,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
赞春——8-10段。总写,赞美春天,写出春天的三个特点:新、美、健。
扩展资料:
《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
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创作背景
该文创作时间大约在1933年间。此时作者朱自清刚刚结束欧洲漫游回国,与陈竹隐女士缔结美满姻缘,而后喜得贵子,同时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人生可谓好事连连,春风得意。
课文《春》应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盼春”、“绘春”、“赞春”。
盼春——第1段。总写,表达出作者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绘春——2-7段。详细写,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
赞春——8-10段。总写,赞美春天,写出春天的三个特点:新、美、健。
主题思想:
该文的主题思想即对自由境界的向往。朱自清当时虽置身在污浊黑暗的旧中国,但他的心灵世界则是一片澄澈明净,他的精神依然昂奋向上。朱自清把他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把他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将他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熔铸到文章中去。熔铸到诗一样美丽的语言中去。从而使整篇文章洋溢着浓浓的诗意,产生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春》:
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原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七年级上册语文读读写写注音及解释
第1课 春
1.朗润 lǎng rùn
2.酝酿 yùn niàng
3.卖弄 mài nòng
4.喉咙 hóu long
5.应和 yìng hè
6.嗡 wēng
7.嘹亮 liáo liàng
8.烘托 hōng tuō
9.静默 jìng mò
10.风筝 fēng ·zheng
11.抖擞 dǒu sǒu
12.健壮 jiàn zhuàng
13.黄晕 huáng yùn:昏黄,不明亮。
14.窠kē巢:鸟兽昆虫的窝。
15.呼朋引伴 hū péng yǐn bàn: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引:牵引,招引。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
16.花枝招展 huā zhī zhāo zhǎn: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内容(一)
《世说新语》两则
1.字词解释
①内集:家庭聚会。
②儿女:子侄辈。
③讲论文义:讲论,讲解讨论;文义,诗文。
④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不久,一会儿;骤,迅速;欣然,高兴的样子。
⑤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⑥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因,凭借。
⑦期行:期,约定。
⑧期日中:日中,正午时分。
⑨舍去:舍,丢下;去,离开。
⑩尊君在不(fǒu):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没有。
⑪相委而去: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委,丢下,舍弃。
⑫家君:对他人称呼自己的父亲。
⑬引:拉。
⑭顾:回头看。
2.句子翻译
①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②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③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在正午。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④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以上就是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的全部内容,问题一: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有哪些散文 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紫藤萝瀑布》《我的信念》《春》《济南的冬天》《散步》《羚羊木雕》八年级上册:《背影》《老王》《信客》《桥之美》九年级下册:《地下森林断想》问题二:初中语文课本内有哪些散文篇目 春,背影,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