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录取10人,录取最高分392,最低分346 凝聚态物理:录取11人,录取最高分403,最低分379 光学:录取7人,录取最高分403,最低分381 2022年 理论物理:录取10人,录取最高分400,最低分362 凝聚态物理:录取12人,录取最高分403,最低分345 光学:录取9人,录取最高分382,那么,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具有百年历史,它可追溯到1904年在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馆开设的物理学课程。1911年创建数学物理部,1923年正式成立物理系,是全国最早单独设立物理系的高校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原辅仁大学物理系并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
2、北师大物理学系在全国具有很高声誉。其理论物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凝聚态物理为北京市重点学科。是“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3、在2016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物理学与天文学”世界排名201-250名,位居内地高校第8位。是我国物理学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力量之一。
北师大物理博士生就业前景尚可。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自1904年起便作为全国最早的物理学系之一存在,历史悠久,多名著名物理学家如张贻惠、吴有训、赵忠尧、汪德昭、周培源、张宗燧等曾在此任教。作为物理学一级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该系亦是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涵盖了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等多个博士点,并拥有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其中,理论物理为国家重点学科,凝聚态物理则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应用光学实验室”同样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物理系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和教学改革项目,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86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和重点项目等。近年来,该系在科研领域取得显著成就,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
综合上述信息,北师大物理博士生的就业前景相对乐观。毕业生不仅能够掌握扎实的物理理论和实践技能,而且在科研项目和教学改革项目中的参与,亦为其后续的职业生涯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依托于物理系的科研实力和学术影响力,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能够获得较为广泛的认可和机会。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的“理论物理”学科自其早期发展起,可追溯至张宗燧教授及其培养的教师群体,以及80年代留学归来的中青年人才的加入。黄祖洽院士的到来更是加强了该学科的实力,1981年该学科获得了博士点,2001年成为全国重点学科,并在教育部的持续支持下取得显著提升。近来,学科通过重点学科建设,无论在科研水平、团队建设还是设施条件上,都实现了显著进步。
目前,理论物理博士点拥有19位教授副教授,其中以青年才俊为主,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的老中青队伍。近年来,学科已经完成了多项重要研究项目,发表了300余篇学术论文,形成了三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统计物理与非线性科学,由胡岗、郑志刚和郭文安教授领军,专注于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结合,特别是在随机共振、时空混沌等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
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作为传统优势领域,注重基础理论研究,涉及广义相对论、黑洞物理等领域,与国际同行有紧密的学术交流。
极端条件下新物质和形态研究,包景东教授担任学术带头人,专注于非线性物理、激光等离子体等多个前沿方向,贡献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扩展资料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的建立与发展与北京师范大学的百年历史息息相关,它可追溯到1904年在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馆开设的物理学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是国内知名学府的物理学科,具备显著的科研实力和教学优势。以下是该系的概况:
学位授予与学科建设:
拥有物理学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
设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设有物理教育的教育学二级学科。
理论物理学科是首批国家级重点学科,凝聚态物理学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师资力量:
学科团队包括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有教职工81人,包括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等。
教师队伍中有国家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得主等国家杰出人才。
科研成果与教学:
近年来完成了众多国家级科研项目,成果显著。
论文在国内外顶级期刊上发表,并获得多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项。
年轻博士学者在科研和教学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良好态势。
人才培养与教育创新:
培养出一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基础扎实,具有广泛适应性和大发展潜力。
本科教育成绩斐然,多名毕业生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重视教学改革和研究,多次荣获国家和北京市教学成果奖。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作为中国最早设立物理学系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其根源可以追溯到1904年。许多著名物理学家如张贻惠、吴有训、赵忠尧、汪德昭、周培源和张宗燧曾在此任教。这个系不仅是物理学一级博士点授予单位,而且还是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
物理系设有五个博士点,包括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以及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同时拥有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其中,理论物理是国家重点学科,凝聚态物理则是北京市重点学科。此外,物理系还设有应用光学实验室,该实验室亦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在科研方面,物理系承担了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86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和重点项目等。近年来,物理系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
综上所述,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以其卓越的教学与科研实力,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发展平台,这无疑也为物理博士生的就业前景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以上就是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的全部内容,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是国内知名学府的物理学科,具备显著的科研实力和教学优势。以下是该系的概况:学位授予与学科建设:拥有物理学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设有物理教育的教育学二级学科。理论物理学科是首批国家级重点学科,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