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物理

8年级物理,初二物理八年级目录

  • 物理
  • 2025-04-02

8年级物理?八年级物理公式归纳如下:1、速度:V=S/t,t=s/v,s=vt,t时间,s路程。2、重力:G=mg,m=G/g。3、密度:p=m/V,v=m/p,m=pv。P密度v体积m质量。4、压强:p=F/SF压力Ns受力面积。5、液体压强:p=P液gh。6、浮力:(1)。F浮=F↑-F↓(压力差)。7、那么,8年级物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初中八年级物理重点知识归纳

上海8年级物理学的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上海8年级物理学的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材,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材是在2006年教育部修订的物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编写的,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该教材共分为六章,包括机械运动、声现象、光现象、物态变化、电路初探和欧姆定律。每章都由若干节组成,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等方面。教材的编写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通过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

该教材还配备了丰富的练习题和实验探究活动

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总之,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材是上海8年级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工具,通过学习该教材,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物理30道大题

1. 托盘天平:用于测量质量。

2. 杠杆和滑轮:研究力的作用和力的平衡。

3. 斜面: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4. 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5. 小灯泡、电铃、学生电源:电学实验的基本组件。

6. 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控制电路中的电阻值。

7. 单闸开关、导线:构建和控制电路。

8. 电流电压表、验电器:测量电流和电压。

9. 验电器:检测电荷的存在和性质。

10. 小磁针、磁铁、通电螺线管、电磁铁:研究磁性和电磁现象。

11. 摩擦玻璃棒、毛皮、橡胶棒、丝绸:探究摩擦和绝缘体。

12. 发电机和电动机:了解电能和机械能的转换。

13. 光具座、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三棱镜:光学实验中使用的工具。

14. 蜡烛:在光学实验中作为光源。

15. 激光电源:提供激光光源进行精确的光学实验。

16. 光具座:用于光学仪器的放置和调整。

17. 温度计、量筒:测量温度和体积。

18. 小木块、小铁块:用于测量密度和浮力。

19. 音叉、真空罩:研究声学特性。

20. 闹钟:提供时间参考和计时。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实验中常见的一些仪器和工具,它们是学生学习和探索物理世界的关键。

初二物理力学20道题

物理量(单位) 公式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wt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F/S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 + +……

欧姆定律 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3 kg/m3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初中物理公式汇编

【力 学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 学 部 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ρgh。

初中物理公式:V=S/t;G=mg;ρ=m/V;p=F/S;P=F/s=ρgh;F1L1=F2L2;w=Fs=Gh;p=W/t=Fv;η=W;I=U/R=P/U;W=Pt等。

重力公式G=mg(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同一物体G月=1/6G地m月=m地杠杆平衡条件公式F1l1=F2l2F1/F2=l2/l1动滑轮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

八年级物理课本电子版

在八年级的物理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多种多样的物理仪器,这些仪器在不同的实验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力学领域,学生们会使用托盘天平、杠杆、滑轮、斜面和弹簧测力计等工具进行测量和实验。这些仪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力、质量、重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

进入电学部分,学生将学习到小灯泡、电铃、学生电源、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单闸开关、导线、电流电压表、验电器、小磁针、磁铁、通电螺线管、电磁铁、玻璃棒、毛皮、橡胶棒、丝绸、发电机和电动机等多种仪器。通过这些仪器,学生可以深入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磁场和电磁感应等电学现象。

光学仪器则包括光具座、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三棱镜、蜡烛和激光电源等。这些光学仪器有助于学生观察和分析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现象,加深对光的性质和行为的理解。

此外,还有一些温度计和量筒等工具用于测量温度和体积,小木块和小铁块则用于探究密度和浮力。音叉和真空罩帮助学生研究声学和空气动力学现象,而闹钟则可用于时间测量和计时实验。

总之,八年级的物理课程涵盖了广泛的物理仪器,这些仪器不仅帮助学生进行各种实验和观察,还促进了他们对物理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以上就是8年级物理的全部内容,八年级物理公式如下:1. 速度:- 速度 = 路程 / 时间(V = S/t)- 时间 = 路程 / 速度(t = S/V)- 路程 = 速度 × 时间(s = Vt)- 时间(t),路程(s),速度(V)之间的关系。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