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1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数学
  • 2023-05-28
目录
  • 2021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鐧惧害瀹夊叏楠岃瘉
  • 鐧惧害瀹夊叏楠岃瘉

  • 2021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021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篇

    教材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2021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2021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第P50—51页“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换算。

    2.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展示问题:

    ①常用的长度单位有那些?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②常用的面积单位有那些?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顺式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师出示一个棱长1分米和1厘米的正方体、提出问题。

    2.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3.出示例题:“体积单位的改写”

    4.学生交流后,引导学生小结。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出示教材P51第一题

    2.教材第51页“练一练”的第2题。

    3.教材第51页“练一练”的第3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学生进行全课小结。

    2.布置课外预习:教材P54-55:有趣的测量。

    2021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解决求表面积和体积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同伴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观察、操作中进一步巩固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6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小盒,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一节我们对第四单元的内容进行练习。

    二、复习

    1.师:什么是物体的表面积?

    抽生回答。

    2.师 :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一定要求出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和。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1)做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油桶,需要多少材料,是求这个长方体(正方体)的几个面的面积和?

    (2)求做长方体排气管道,需要多少材料,是求长方体的几个面的面积和?

    3.师: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什么是物体的容积?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求长方体菜窖挖出多少土,是求这个长方体的什么?

    (2)挖出的这些土能垫多长、多宽、多高的领操台,是求这个领操台的什么?

    4.如果求火车的一节车厢能装多少吨煤,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5.动手实践

    (1)以小没丛组为单位,拿出准备好的6个同样的小盒子,设计一个包装盒。

    设计的包装盒要美观、大方、实用。

    尽可能地节省材料。

    列式计算出你设计的包装盒用多少纸板。

    列式计算出你设计的包装盒的容积是多少。

    (2)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高扒习

    1.练习四第1题:求图形的体积可以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

    2.练习四第3题:让学生应用体积单位的进率、单位换算等知识来判断。

    3.练习四第4题,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填上适当的单位,进一步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交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比画一下。

    4.练习四第5题:通过计算可以让学生计算方法,体会虽然结果相同,但表面积和体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可以结合实物指一指、说一说。

    5.练习四第7题:使学生理解两个图形所占的空间就枯念樱是这两个图形的体积。

    6.练习四第8题:注意要把4厘米化为0.04米。

    答案:45×28×0.04=50.4(立方米)

    50.4÷1.5 = 33.6(车)

    考虑实际情况,需要34车。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有什么提高?

    作业设计:

    练习四第2、6、9、10题、实践活动。

    板书设计:

    练 习 四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第8题 45×28×0.04=50.4(立方米)

    50.4÷1.5 = 33.6(车)

    考虑实际情况,需要34车。

    (根据学生练习情况调整板书内容)

    2021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信息。

    3、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准备:

    各种统计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前一课认识了扇形统计图,谁能说出它特点?

    指名回答。那么这一节课就学习在什么情况下要用什么样的统计图。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我国从第23届奥运会开始获得金牌,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情况统计表。

    2、让学生说一说从统计表中获得信息。

    3、用投影仪出示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4、分别提出教材中的三个问题,让学生们交流。

    5、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能明显的看出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数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更明显的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扇形统计图能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三、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种统计图的各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评议。教师评价。

    四、练一练。

    在小组内交流分别用哪种统计图合适?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实践活动。

    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各种统计图,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板书设计:

    奥运会(统计图的选择)

    折线统计图:明显地看出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数的变化情况。

    条形统计图:更明显地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

    扇形统计图: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2021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

    教学重点:

    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

    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整数除以整数以及小数除法,今天我们将来学习数除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几个小朋友有关分饼的问题,请你们列出算式并计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好!

    (1)每人吃1/2块饼,4个人共吃多少块饼?

    (2)把2块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吃了多少块饼?

    (3)有2块饼,分给每人1/2块,可分给几个人?

    2、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三个算式,观察一下这三个算式的已知数和得数,说一说它们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运算?这就是分数除法的意义。

    师: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吗?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探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 引导参与,探究新知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数除法的意义,那么如何来计算呢?请同学们看黑板。

    出示问题1。

    请大家拿出一张操作纸,涂色表示出这张纸的4/7。

    师: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4/7÷2

    请同学们通过涂一涂,算一算的方式来研究4/7÷2怎样计算。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方法一:把4/7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7,也就是2/7。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4/7÷2=4÷2/7=2/7

    方法二: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4/7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做。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4/7÷2=4/7×1/2=2/7

    师:对这种做法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生:这儿是除法怎么变成了乘法?

    师:老师也有这个疑问,你能讲讲吗?

    师:谁能结合图来讲一讲呢?

    师:很好!把除法转化成乘法,问题迎刃而解,你真棒!……

    (2)质疑问难,理解新知

    ①师小结:有的是用分子除以整数,分母不变的方法算出结果2/7,有的是转化成分数乘法来做……那么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

    ②接下来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先列式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③通过计算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用第一种方法就不能做了。因为: 上一题的时候,分子4是2的倍数,4÷2能得到整数商。而 4÷3时,分子4不是3的整倍数,得不到整数商。所以不能用分子除以整数这种方法了。

    生2: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来做……4/7÷3=4/7×1/3=4/21

    能再讲讲这样做的道理吗?

    师:“4/7÷3”表示把4/7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

    请同学们拿出第二张操作纸,你能把图中的4/7平均分成3份,并表示出其中的一份吗?

    展示学生的分法

    师(指着涂色部分):你所表示的这一部分是4/7的多少?

    通过直观图理解4/7的1/3是4/21

    (3)比较归纳,发现规律。

    ①师:在计算这两道题时同学们想到了不同的算法,计算左边这道题你比较喜欢那种方法?右边呢?

    ②在两道题的计算中同学们都想到了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来做,请观察一下,左边这道算式,在转化的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怎么变的?

    ③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那像这样的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一般可以怎么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小组活动,说算法。

    ④师:通过研讨我们知道了分数除以整数,可以用分子除以整数,但有时不能得到整数商,所以通常转化为乘这个整数的倒数的方法来计算。

    出示: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生:有,除数不能为0。

    师:谁能把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完善算法: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⑥那象这样的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要约分!结果最简。除号要变成乘号!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学生总结)

    板书设计:

    分数除以整数

    2021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26页的内容及练习。

    教学目标: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揭题

    1.引导操作:出示一张7等份的纸,让学生涂一涂,用它表示一个分数。

    2.引入并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一)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提问:如果把这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2.把这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又该怎样解决?

    3.引导归纳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4.想一想;整数除法也有类似的规律吗?

    5.填一填,验证猜想。

    1÷4 1×1/4

    7÷37×1/3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出示26页试一试。

    2.指导完成26页练一练的1~3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还有什么问题?

    2.布置预习:27~28分数除法(二)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一)

    4/7÷2=4/7×1/2=2/7

    4/7÷3=4/7×1/3=4/21

    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鐧惧害瀹夊叏楠岃瘉

    【 #教案#导语】几何知识具有很高的抽象性,而本课又是学生初次较深入研究立体几何图形,准备了以下教案,供大家参考!

    篇一

    学习内容:

    长方体的认识(教材第18~19页的内容及第21~22页练习五的1、2、3、6、7题)。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运用:

    一些长方体物品,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引入,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提问:这些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教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森握是立体图形。提问: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方体?

    3.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方体的物体?长方体又具有什么特征呢?氏搜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长方体有平平的面)

    板书:面

    (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讲述: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板书:棱

    (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个点)讲述: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板书:顶点

    (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学生依次说出名称。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面的认识。

    ①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6个面)有几组相对的面?(3组)前?后,上?下,左?右。

    ②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教师分别出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

    ③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的特征。

    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④请学生完整叙述长方体面的特征。

    (2)棱的认识。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①长方体有几条棱?②这些棱可分为几组?③哪些棱的长度相等?通过以上三个问题,分组讨论,实际测量。根据学生汇报后并板书: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教师:请大家把长方体棱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3)顶点的认识。课件演示:先闪动三条棱再分别闪动三条棱相交的点。

    师:请你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此核庆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板书:8个顶点。

    指名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3.认识长方体的直观图。

    (1)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放在桌面上观察,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三个面)

    (2)怎样把长方体画在纸上或黑板上。

    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讨论:要知道长方体12条棱的长度,只要量哪几条棱就可以了?

    (2)归纳:我们把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以后,我们把底面中较长的棱叫做长,较短的棱叫做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

    (3)拓展:老师将长方体横放、竖放,让学生分别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1页练习五的第1、2、3、6、7题。

    (1)第1题:此题是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纸巾盒,说出各个面的形状,哪些面形状是相同的?各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同桌合作。

    (2)第2题:求长方体的棱长和。

    (3)第4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长方体棱之间的关系,如:各组棱互相平行;与其中一条棱垂直的几条棱相互平行等。

    (4)第6题、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知道了长方体的相关知识,谁愿意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1课时长方体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篇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2、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观察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四条边,每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二、讲授新课

    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教师提问学生: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教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教师提问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什么?

    学生回答:(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都相等和12条棱相等。)

    学生自己填完课本14页的表格。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组对面面积相等;

    正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面积都相等;12条棱长度都相等。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认识长方体。

    2、教会学生用纸壳动手做长方体。

    3、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4、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三、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的特点;体会棱与顶点的产生。

    四、课前准备 :

    长方体实物、长方体框架 教法学法 实践法、合作交流法

    五、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

    提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2、出示图。这些你看知道是什么吗?它们是什么图形?

    提问:这些物体的形状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

    老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

    3、举例。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形状是长方体的物体?

    正因为有了长方体,我们的世界才变得更加美妙神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长方体,来领略长方体的奥秘。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利用多媒体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下列图形。)

    4、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 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长方体有平平的面)

    ( 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边)

    老师讲述:我们把这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板书:棱

    ( 3)再请同学摸一摸长方体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有一个点)

    老师: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板书:顶点

    ( 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学生依次说出名称。

    老师说出顶点、面、棱的名称,学生迅速在学具上指出。

    5、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师:面、棱、顶点里面还蕴藏着许多特征,你们想不想知道?

    观察手中的长方体实物比一比,数一数,量一量,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发现,你们有信心吗?

    (2)生采用自学、小组讨论,同桌探讨等形式,从数量、形状、大小等方面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3)交流自己的发现

    顶点有什么特点?(8个)棱有什么特点?(12条,怎样数不容易遗漏?相等的棱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面有怎样的特征呢?(6个面。是长方形,面的大小关系怎样?)

    长方体相对的面有怎样的特征呢?(面积相等,形状相同)

    (4)投影出示两个长方形:这是两个面积同为9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一个长是10厘米,宽是9厘米;另一个长是15厘米,宽是6厘米。它们可以做长方体相对的面吗?

    6、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

    (1)师:观察老师手中的长方体框架,如果把长方体的棱分组的话,你会怎样分?生思考并试着分一分。

    (2)揭示概念: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和长度分别称之为长方体的长、宽、高。

    (3)长、宽、高各有几条呢?(生试说)

    (4)生试着指出手中长方体的长、宽、高。

    (5)(变换长方体的摆法)现在它的长、宽、高呢?

    (6)小结:虽然是同一个长方体,但摆法变了,长、宽、高也就随着发生变化。

    (7)口诀:

    长方体立体形,8顶6面十二棱;棱分长、宽、高,每组四条要记好;6

    个面对着放,对应面都一样。

    7、完成P19做一做

    (1)做一个长方体

    (2)观察并回答

    总结 这节课你有何收获?

    六、教学结束: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去动手做个长方体,下节课带来进行展示。

    鐧惧害瀹夊叏楠岃瘉

    【 #教案#导语】本节课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容,是在学习了分数除法(一)的内容,即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使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学习目标:

    1.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2 .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重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学习难点:运用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内容:

    一、分一分

    有4张同样的圆形纸片。

    (1)每2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2)每1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3)每1/2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4)每1/3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5)每1/4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二、画一画

    1.有1根2米长的绳子。

    (1)截成每段长1/3米,可中清以截成几段?

    画一画:

    列示:

    (2)截成每段长2/3米,可以截成几段?

    画一画:

    列示:

    2.3/4里面有几个1/8?

    画一画:

    列示:

    三、填一填,想一想

    在〇里填上“>”“<”或“=”。

    4÷1/2〇4×2 4÷1/3〇4×3 4÷1/4〇4×4

    2÷1/3〇2×3 2÷2/3〇2×3/2 3/4÷1/8〇 ×8

    你发现了什么?( )

    四、试一试

    8÷6/7 5/12÷3

    你能把“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和“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这两句画合并成一句话吗?

    ( )

    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实践活动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一系列“自主探究----得出结论”的过程,体验其中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蕴伏铺垫

    复习时我安排了两道练习,引发学生记忆的再现,为学生选择原有知识中的有效的信息做好铺垫。

    1、展示问题:

    (1)什么是倒数?

    (2)你能举出几对倒数的例子吗?

    (3)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

    2、展示多媒体:笑笑和淘气去买白糖。

    问题1:他们每人买了两袋白糖,一共买了多少袋白糖?

    问题2:这些白糖一共重2千克,每袋白糖有多重?

    问题3:如果笑笑家15天吃完一袋白糖,那么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

    二、创设情境,理解意义

    展示多媒体: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1、利用准备好的纸,先把纸平均分成7份,再涂出其中的4份,然后再将这4份平均分成2份,将其中1份涂色,最后看看涂上色的这部分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

    2、汇报

    三、大胆猜想

    学生通过操作,明白2/7是怎样得到的。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计算分数除法呢?让学生大胆猜想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根据刚才的推理,很容易得出“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整数得到商的分子”的计算方法。扮培羡

    四、再次探究

    1、学生很快发现有些算式是无法用以上结论计算出来的,如4/7÷3,分子4除以3是除不尽的。

    2、让学厅拍生动手分一分、涂一涂,然后再让他们进行小组交流。

    3、得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板书: 分数除法(二)

    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篇三

    教学内容:

    教材第27~28页的内容及练习。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2.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激趣揭题

    1.猜一猜:有4个苹果,每人得到2个,1个,1/2个,你知道这三 次分别是几个人分苹果吗?

    2.引入并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二)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 明确目标。

    二、扶放结合 探究新知

    1.分一分,引导感知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

    2.画一画:引导完成27页的画一画,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3.引导完成28页的填一填,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4.引导归纳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 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 总结归纳计算法则。

    三、反馈矫正

    出示P28的试一试。

    1.统一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指导完成P28练一练的1~4题。

    四、小结评价 布置预习

    1.引导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预习: P29 分数除法(三)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二)

    4÷1/2=4×2=8 ;4÷1/4=4×4=16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