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历史?东汉(公元25年~220年),又称后汉,是中国古代继秦朝和西汉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由光武帝刘秀建立。二十四史中的断代史—《后汉书》,即记载了上起光武帝,下至汉献帝的东汉一朝共196年历史。那么,东汉历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东汉一共195年。
东汉建立于25年,灭亡于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西汉、新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历经一百九十五年,又称后汉,与西汉合称汉朝。
新莽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出身的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并息兵养民开创谨戚了光武中兴 。东汉时,三公权力被大幅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
汉明帝和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进入全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 。在汉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 汉和帝继位后扫灭外戚,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 。
东汉时期的经济与政治的发展特点
1、大土地私有制发展和田庄的兴起。
由于东汉初期采取了一系列恢复与发展生产的措施,在尔后的百余年间,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例如:农业生产技术有进步,水利灌溉事业有成就,耕地面积扩大,祥樱陵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同时,冶金、纺织、造纸、漆器等手工业也有显著发展。
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经济的逐渐复苏,东汉一代,尤其是它的后期,大土地私有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贵族、官僚、豪商三位一体,对土地进行了疯狂的掠夺至于宦官,更是肆意掠夺农民的土地。
东汉(公元25年~220年),又称后汉,是中国古代继秦朝和西汉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由光武帝刘秀建立。
二十四史中的断代史—《后汉书》,即记载了上起光武帝,下至汉献帝的东汉一朝共196年历史。
东汉一朝中发生了许多影响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如在东汉大军的打击下匈奴人西迁进入欧洲、造纸术的发明和以“永平求法”为代表的佛教东来,均为深远的影响了中国甚至是世界的大事。
西汉末年,土地兼并之风愈演愈烈,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奴婢,东汉地图(15张)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王莽代汉建新之后,新帝王莽先后颁布了“王田令”、“私属令”等一系列新政,力图缓解西汉中期之后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
然而,王莽改制触动了大豪强与许多上层官僚的既得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激烈反对与排斥,加之改革措施过激过快,终于使这场由封建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自救式改革以失败而告终。
王莽改制不但没能缓解西汉中后期以来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反而使得这种矛盾空前激化,加之新朝末年水旱灾害不断,终于在新莽天凤年间爆发了著名的绿林与赤眉大起义。
一时间,四方相应,天下大乱。
新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昆阳城下,面对新朝号称百万(实为42万左右)的围剿大军,西汉皇族后裔出身的刘秀沉着冷静、奋力死战,终于在其他绿林军的配合下,一举摧垮新莽42万大军。
今天的社论向你介绍东汉的历史。希望这能帮到你。
东汉是继西汉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客观地说,东汉实际上是在西汉彻底灭亡的情况下,由刘秀等人重建起来的。郑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九孙,刘邦曾打着“兴汉”的旗号深得民心,所以他的国名仍是“汉”。他的首都洛阳位于西汉都城长安的东部,所以后人称之为“东汉”,也叫“后汉”,与西汉的“前汉”不同。
东汉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经历了14个皇帝,从公元25年刘秀称帝到曹丕废汉称帝。总的来说,东汉的名声远不如西汉,大概是因为人们熟悉刘邦而不熟悉刘秀。
其实东汉的历史也很精彩。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段历史的大致过程。
西汉末年,王莽建立“新朝”后,汉朝一些刘姓宗族和贵族官僚相继造反。虽然他们最终被镇压,但国家变得更加不稳定。此外,王莽推行的改革侵犯了很多人的既得利益。他们不但没有解决西汉末年遗留下来的各种问题,反而激化了这些矛盾,最终导致了全国范围内的多次农民起义。其中南方的绿林英雄和北方的赤眉军是两个比较大的叛军。
刘秀原本是侠士、开国皇帝刘璇手下的一名普通将军。哥哥阿达被无辜杀害后,他决定彻底脱离新政权,建立自己的家庭。最终,刘秀以他的“云台二十八将”统一了全国,恢复了汉朝的统治,振兴了汉朝的经济和文化。
刘秀开国皇帝,最著名的一句“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我朝太祖曾评价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西汉、新朝之后的大一统王瞎燃朝,传八世共十四帝,历经一百九十五年,又称后汉,与西汉合称汉朝。
东汉在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亦有显著成就,文化上郑玄将经学推向高峰并开创郑学;科技上蔡伦改磨弯虚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军事上迫使北匈奴西迁,同时佛教也在此期间传入中国,道教也于东汉时期形成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扩张并形成门阀士族,匈奴、羌族、氐族等民族内迁,北匈奴西迁后鲜卑人占据漠北闹搜,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东汉(公元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一统的朝代。为区别于西汉之前汉,故又称后汉。东汉首都洛阳被称为东京,因此又以东京为东汉的代称[1] 。共有十二帝,历经196年。
公元25年刘秀称帝,仍沿用汉的国号,定都洛阳。[2] 汉明帝和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进入全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3] 东汉时,三公权力再次大幅被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4]
在仿配汉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揭开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两股势力争斗的序曲。[5] 汉和帝后,皇帝都是年幼即位,使得外戚势力与宦官横行朝堂,朝政日益衰败。而东汉因富商豪强势力已成,造成地主庄园势力的膨胀问题无力解决,人口也不断增加,粮食生产没有跟上人口增长,汉灵帝即位之后,沉迷酒色,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荷,散塌[6] 终于在184年爆发了黄巾之乱,朝廷下令各州郡自行募兵,将这场声势浩大的变乱基本镇压。
自此,藩镇坐大,东汉名存实亡,公元190年,又逢“董卓之乱”,皇帝大权旁落,而地方豪强也趁势崛起,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大幕,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7] 公元备掘指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让位,在洛阳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东汉结束。
以上就是东汉历史的全部内容,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新朝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西汉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于鄗城,后定都于雒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