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音乐

欧洲音乐史,欧洲音乐史张洪岛

  • 音乐
  • 2023-04-26
目录
  • 欧洲音乐史的几个时期
  • 欧洲音乐来源
  • 欧洲音乐史的发展
  • 整个概述欧洲音乐史
  • 欧洲音乐史张洪岛

  • 欧洲音乐史的几个时期

    送给你一个知识库网站,在这里你能够找到你要的欧洲音乐历史。

    http://www.livingpower.idv.tw/54kpools_GB/kpools/ol_705.htm

    另外,把如下内容送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古希腊与古罗马时察握代(公元476年之前)西周-南北朝

    欧里庇德斯(约公元前485-前406年):《俄瑞斯忒斯》

    塞基洛斯墓志铭(公元1世纪)

    拜占廷圣咏:康塔基昂

    早期中世纪(公元5世纪末-850年)南北朝-唐宣宗大中四年

    古罗马圣咏、米兰圣咏、安布罗斯圣咏、贝内文托圣咏、莫扎拉布圣咏、高卢圣咏

    格里高利圣稿没旦咏:教堂调式

    纽姆谱

    中世纪罗马时期(公元850-1150年)唐宣宗大中四年-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年

    复调音乐产生

    记谱法出现

    前哥特时期(公元1150-1300年)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年-元成宗大德四年

    古艺术

    最早的复调形式:奥尔加农、孔杜克图斯、经文歌

    巴黎圣母院乐派:莱昂南(约1159-约1201)佩罗坦(约1160-约1240)

    吟唱诗人与世俗歌曲:《夏天到来了》(约1250)

    后哥特时期(公元1300-1450年)元成宗大德四年-明代宗景泰元年

    新艺术

    马肖(1300-1377):《“圣母”弥撒曲》

    伯艮第乐派:本舒瓦(约1400-1460)

    迪费(约1400-1474):《“面色苍白”弥撒曲》

    《古厅手稿》:邓斯塔布尔(约1385-1453)经文歌

    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0年-1600年)明代宗景泰元年-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

    伊顿合唱曲集》:科尼什(约1465-1523)

    佛兰芒乐派:

    奥克冈(约1430-1495):《Mi-Mi弥撒曲》

    若斯坎(1440-1521):《“唱吧,我的舌”弥撒曲》

    拉絮斯(1532-1594):《可爱的女士玛托娜》

    英国音乐的黄金时代:

    塔弗纳(约1495-1545):《圣三位一体弥撒曲》

    泰利斯(约1505-1585):四十声部经文歌《寄希望于他人》

    伯德(1543-1613):三声部、四声部和五声部弥撒曲

    吉本斯(1583-1625):《银天鹅》

    意大利牧歌:杰苏阿尔多(1561-1613)

    英国牧歌:莫利(1557-1602):芭蕾歌

    威尔克斯(1575-1623)

    法国尚松:雅内坎(1485-1560)《鸟之歌》

    琉特歌曲:道兰德(1563-1626)

    罗马乐派:

    帕莱斯特里纳(1528-1594):复调无伴奏合唱风格:《马尔采鲁斯教皇弥撒曲》

    威尼斯乐派:

    乔万尼•加布里埃利(1557-1612):《四度低音弱声与强声奏鸣曲》:力度指示的运用、配器法之父

    巴洛克时期(公元1600-1750年)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清高宗乾隆十五年

    歌剧诞生:

    佩里(1561-1633):《尤丽狄茜》

    卡契尼(约1548-1618):单旋律音乐风格:《新艺术》

    蒙特威尔第(1567-1643):《奥菲欧》

    大小调式出现

    许茨(1585-1672):《神圣交响曲1-3》

    珀塞尔(1658-1695):《狄朵与埃涅阿斯》

    科雷利(键扰1653-1713):三重奏名曲

    维瓦尔第(1678-1741):《四季》

    那不勒斯乐派:喜歌剧诞生

    佩尔戈莱西(1710-1736)《女仆作夫人》

    矫饰风格:吕利(1632-1687)《阿尔米德》,拉摩(1683-1764)《殷勤的印地人》

    J.S.巴赫(1685-1750):《平均律键盘乐曲集》,《马太受难乐》

    亨德尔(1685-1759):大协奏曲Op.6,清唱剧《弥赛亚》

    洛可可时期(公元1725-1775年)清世宗雍正三年-清高宗乾隆四十年

    华丽风格与感伤风格

    多美尼科•斯卡拉蒂(1685-1757):奏鸣曲

    C.P.E.巴赫(1714-1788):早期古典奏鸣曲

    交响曲开始形成:J.C.巴赫(1735-1782):意大利式交响曲

    格鲁克(1714-1787):歌剧革新,《奥菲欧与尤丽狄茜》

    古典时期(公元1775-1825年)清高宗乾隆四十年-清宣宗道光五年

    曼海姆乐派:确立交响曲形式,J.W.斯塔米茨(1717-1757)

    海顿(1732-1809):《皇帝四重奏》、《惊愕交响曲》、《创世纪》、《四季》

    莫扎特(1756-1791):27首钢琴协奏曲、《单簧管五重奏》、《费加罗结婚》、《魔笛》、《安魂曲》

    贝多芬(1770-1827):《命运交响曲》、《合唱交响曲》、《月光奏鸣曲》、《庄严弥撒曲》

    舒伯特(1797-1828):《魔王》、《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天鹅之歌》

    韦伯(1786-1826):《自由射手》

    帕格尼尼(1782-1840):著名小提琴家

    浪漫时期(公元1820-1900年)清仁宗嘉庆二十五年-清光绪二十六年

    罗西尼(1792-1868):《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威廉•退尔》

    柏辽兹(1803-1869)《幻想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

    格林卡(1804-1857):《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门德尔松(1809-1847):《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无词歌》

    舒曼(1810-1847):《童年情景》、《交响练习曲》

    肖邦(1810-1849):《夜曲》、《练习曲》、《玛祖卡》、《波兰舞曲》

    李斯特(1811-1886):《爱之梦》、《前奏曲》

    瓦格纳(1813-1883):《特利斯坦与伊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

    威尔第(1813-1901):《茶花女》、《弄臣》

    勃拉姆斯(1833-1897):《单簧管五重奏》、《圆号三重奏》

    布鲁克纳(1824-1896):11首交响曲(含第0号和早期的一首交响曲)、d小调、e小调、f小调弥撒曲

    比才(1838-1875):《卡门》、《采珠人》

    斯美塔纳(1824-1884):《被出卖的新嫁娘》、《我的祖国》

    俄罗斯五人团:穆索尔斯基(1839-1883):《鲍里斯•戈杜诺夫》、《霍万斯基党人之乱》、里姆斯基-柯萨科夫(1844-1908):《天方夜谭》、鲍罗丁(1833-1887):《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巴拉基列夫(1837-1910):《伊斯拉美》、居伊(1835-1918)

    柴科夫斯基(1840-1893):《天鹅湖》、《悲怆交响曲》

    德沃夏克(1841-1904):《自新大陆交响曲》、《杜姆卡钢琴三重奏》

    格里格(1843-1903):《培尔•金特》、《钢琴协奏曲》

    阿尔贝尼兹(1860-1909):《伊比利亚》

    格拉纳多斯(1876-1916):《戈雅之画》

    弗莱(1845-1924):《船歌》

    圣桑(1835-1921):《骷髅之舞》

    普契尼(1858-1924):《艺术家生涯》、《托斯卡》

    真实主义歌剧:

    莱翁卡瓦洛(1857-1919):《丑角》;马斯卡尼(1863-1945):《乡村骑士》

    后浪漫时期(公元1890-1915年)清光绪十六年-中华民国四年

    马勒(1860-1911):《复活交响曲》、《千人交响曲》

    斯克里亚宾(1871-1915):《狂喜之诗》、10首奏鸣曲

    埃尔加(1857-1934):《威风堂堂进行曲》

    霍尔斯特(1874-1934):《行星组曲》

    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4首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雷斯皮基(1879-1936):《罗马三部曲》、《教堂之窗》

    西贝柳斯(1865-1957):《芬兰颂》、7首交响曲

    沃恩•威廉斯(1872-1958):《绿袖主题幻想曲》

    里夏德•施特劳斯(1864-1949):《莎乐美》、《玫瑰骑士》、《死与净化》

    克莱斯勒(1875-1962):著名小提琴家

    二十世纪-韦伯恩之前(公元1900-1945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

    印象派:德彪西(1862-1918):《大海》、《月光》、《前奏曲集1和2》

    拉威尔(1875-1937):《鲍莱罗》、《库泊兰之墓》

    鲁塞尔(1869-1937):《蜘蛛的盛宴》、《巴克斯与阿里阿德涅》

    德•法亚(1876-1946):《三角帽》

    萨蒂(1866-1925):《裸体歌舞》、《烦恼》

    法国六人团:奥涅格(1892-1955):《火刑堆上的贞德》、米约(1892-1974):《世界之创造》、普朗克(1899-1963):《蒂里希亚斯的乳房》、奥里克(1899-1983)、迪雷(1888-1979)、塔耶弗尔(1892-1983)

    新古典主义、噪音音乐、微分音音乐

    瓦雷兹1883-1965):《电离》、《整体》

    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春之祭》、《诗篇交响曲》

    格什温(1898-1937);《蓝色狂想曲》、《波吉与贝丝》

    巴托克(1881-1945):6首弦乐四重奏、《神奇的满大人》

    亚纳切克(1854-1928):《死屋》、《耶奴发》

    兴德米特(1895-1963):《当丁香花最后在庭院开放时》

    普罗柯菲耶夫(1891-1953):《三桔爱》、《罗密欧与朱丽叶》

    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15首交响曲、15首弦乐四重奏

    布里顿(1913-1976);《战争安魂曲》

    奥尔夫(1895-1982):《博伊伦之歌》

    表现主义、无调性、十二音体系、新维也纳乐派:

    勋伯格(1874-1951):《月迷皮埃罗》、《华沙幸存者》

    伯格(1885-1935):《小提琴协奏曲——纪念一位天使》、《沃采克》

    韦伯恩(1833-1945):《交响曲Op.21》,点描音乐

    二十世纪韦伯恩之后(公元1945-2000年)

    整体序列主义、拼贴音乐、偶然音乐、空间音乐、简约派、电子音乐和电脑音乐、新浪漫主义:

    梅西安(1908-1992):《图伦加利拉交响曲》

    布列兹(1925-):《无主之锤》

    诺诺(1924-1990):《偏狭的1960年》

    施托克豪森(1928-):《少年之歌》

    凯奇(1912-1992):《变之乐》

    巴比特(1916-):《夜莺》(菲洛迈尔)

    克伦姆(1929-):《大宇宙1-4》

    亨策(1926-):《特利斯坦》

    利盖蒂(1923-):《大气层》

    施尼特凯(1934-1998):《钢琴五重奏》

    古拜多丽娜(1931-):《七言》

    贝里奥(1925-2003):《迷宫》

    潘德雷茨基(1933-):《广岛受难者的挽歌》

    格莱茨基(1933-):《阿门》

    皮亚佐拉(1921-1992):《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玛丽亚》

    格拉斯(1937-):《Kundun》

    亚当斯(1947- ):《尼克松在中国》

    Subotnick(1933- ):《月亮上的银苹果》

    爵士乐

    披头士

    摇滚乐

    金属乐:死亡金属、厄运金属、黑金属、工业金属、哥特金属、前卫金属

    ……

    摘选于《初恋音乐》

    欧洲音乐来源

    一,475年至1450年——中世纪;二,1450年至1600年——文袭逗艺复含察兴;三,1600年至1750年——巴洛克时代;四,1750年至1827年——古典时期;五,1827年至19世纪末——浪漫主义时期;六,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印象主义潮;七, 20世纪——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拍老卖

    欧洲音乐史的发展

    欧洲音乐史中的17世纪初叶至18世纪中叶的这段时期被称为“巴洛克时期”。更准确的说是始于1600年而结束于巴赫逝世的1750年。这是欧洲音乐发展史中的第一稿答雀个伟大时期。

    “巴洛克”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 一词。它含有两层意思:一是“不规则的珍珠”;二是“荒谬的思想”。显然,用这一词语来概括1600—1750年这一段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是带有贬义的。当时人们确实认为“巴洛克”的音乐是“怪异”、“夸张”甚至是“畸形”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理解并接受了这一时期音乐的艺术风格,“巴洛克”一词也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贬义,而成为专门指代这一时期音乐风格特点的专有名词了。

    巴洛克时期是欧洲音乐迅速发展的时期,许多重要的声乐、器乐以及综合的音乐体裁如歌剧(包括正歌剧、喜歌剧)、大型声乐套曲(包括清唱剧、康塔塔、受难曲)、协奏曲(包括大协奏曲和独奏协奏曲)、奏鸣曲(包括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及独奏奏鸣曲)等都

    蒙特威尔第

    蒙特威尔第(1567—1643),意大利音乐家,与1607年写成世界上第一部歌剧《奥菲欧》。

    �0�4代表作品:《奥菲欧》(歌剧);《波佩阿的加冕》(歌剧)。

    威瓦尔第

    安东尼奥·威瓦尔第(Antonio Vivaldi,1678—1741),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0�4代表作品:《四季》(小提琴协奏曲,包括四个乐章:《春》、《夏》、《秋》、《冬》)。

    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德国巴洛克时代的音乐巨臣,创作了无以数计的优秀的巴洛克作品,被称为音乐的里程碑。

    �0�4代表作品:《G弦上的咏叹调》(出自《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第二乐章);《b小调弥散曲》;《马太受难曲》;《d小调托塔卡与赋格》;《布兰登堡协奏曲》(共6首)。

    亨德尔

    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George Frederic Handel,1685—1759),出生于德国的著名英籍德国作曲家。

    �0�4代表作品:举仿《水上音乐》(交响组曲);《焰火音乐》(交响组曲);《弥塞亚》(清唱剧);《哈雷路亚协奏曲》。

    在欧洲音乐发展史中,从巴洛克时期结束到19世纪20年代这一阶段就是我们所说的古典主义时期了。

    古典主义音乐与巴洛克音乐相较而言,古典主义追求的是一种基于理性基础之上的对称美,而非巴洛克时期的非对称;巴洛克音乐更注重表现宗教题材而古典主义音乐则偏向于用音乐来表现重大社会题材以及新兴市民阶层的生活风貌;巴洛克时期的器乐和声乐还未完全分离,而到了古典主义时期,器乐已经完全独立,成为音乐艺术中的一个独立分之;巴洛克时期复调音乐有了很大发展,而进入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却进入了从复调织体向主调织体转变的过程;另外,古典主义较之巴洛克音乐而言,其对器乐色彩的变化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了。

    此时期中,德国出现曼海姆乐派,为古典交响乐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键早他们首先确立了交响乐四个乐章的结构形式,同时对管弦乐队的表现力及表现手法也有一定的创新。他们的这些成就为其后出现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定了基础。此外,法国的指挥家、作曲家戈塞克以及法国歌剧作家格鲁克在音乐艺术中的实践活动也为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接下来要提到的就是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在古典主义时期具有最高艺术成就的“维也纳古典乐派”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创作年代正值欧洲“思想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启蒙运动提倡理性、科学、经验、个性解放、权利均等、反对神权、封建特权及封建等级制度。这些进步的思想对三位作曲家的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此外,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还给贝多芬的思想和创作带来了深刻的转变。

    概括的讲,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是:音乐的题材重大、崇尚理性、气势雄伟、逻辑性强、结构严谨、以主调和声风格为主。

    一、古典主义萌发阶段

    格鲁克

    克里斯托福·威利巴尔德·旺·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Von Gluck,1714—1781),德国著名歌剧改革家,作曲家。

    �0�4代表作品:《阿尔西斯特》(歌剧)。

    戈塞克

    弗兰克斯·约瑟夫·戈塞克(Francois Joseph Gossec,1734—1829),法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

    �0�4代表作品:《第一交响乐》。

    二、维也纳古典主义学派

    海顿

    弗朗兹·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被誉为“交响乐之父”。

    �0�4代表作品:《伦敦交响乐》(共12部);《第94(惊愕)交响曲》。

    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

    �0�4代表作品:《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朱庇特)交响曲》;《费加罗的婚礼》(歌剧);《唐璜》(歌剧);《后宫诱逃》(歌剧);《魔笛》(歌剧);《G小调弦乐小夜曲》。

    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被尊称为“乐圣”。

    �0�4代表作品:《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八(悲怆)钢琴奏鸣曲》;《第十四(月光)钢琴奏鸣曲》;《第二十一(黎明)钢琴奏鸣曲》;《第二十三(热情)钢琴奏鸣曲》;《第二十六(告别)钢琴奏鸣曲》;《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哀格蒙特序曲》。

    整个概述欧洲音乐史

    《欧洲音乐史》是1983年10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郑饥版发行的图书。本书主要讲述了欧洲从古代到现代的音乐发展脉络等内容。

    基本介绍

    书名 :欧洲音乐史

    作者 :张洪岛

    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83-10-1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目录,

    图书信息

    作者: 主编出版社 出版时间: 版次:1 页数:713 印刷时间:2008-2-1 开本:大32开 纸张:胶版纸 印次:18 I S B N:9787103003992 包装:平装

    内容简介

    一九六四年,中央音乐学院编写了试用教材《外国音乐史(欧洲部分)》,当时曾少量内部印发,以征求意见。 由于近年来读者急需这方面的书籍,我们决定基本上保持原书内容,改名为《欧洲音乐史》,予以出版。出版前曾由张洪岛同志校阅,在个别文字上作了修改。 本书由张洪岛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陈宗教、汪毓和、于润洋等同志。

    目录

    第一编 古代奴隶社会时期 一、古代希腊音乐 二、古代罗马音乐 第二编 封建社会时期 一、封建社会时期 二、封建社会全盛时早岁期 第三编 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第一章 文艺复兴陆丛睁时代 一、法国和义大利的“新艺术” 二、尼德兰乐派 三、宗教改革与新教圣咏 四、法国歌谣曲 五、义大利牧歌 六、帕勒斯特里那与罗马乐派 七、威尼斯乐派 八、奥兰尔多·第·拉索 九、十七世纪以前的器乐 十、文艺复兴时代的音乐理论 第二章 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上半叶 一、义大利歌剧 二、法国歌剧 三、波赛尔与英国歌剧 四、德国歌剧 五、康塔塔与清唱剧 六、器乐 1.风琴音乐 2.古钢琴音乐 3.器乐合奏 4.小提琴音乐 第三章 亨德尔与巴赫 一、亨德尔 二、巴赫 第四编 资本主义社会时期 第一章 十八世纪下半叶 一、总论 二、喜歌剧的发展 1.义大利喜歌剧 2.法国喜歌剧 3.德国喜歌剧 三、格鲁克的歌剧改革 四、十八世纪交响乐和奏鸣曲的发展 五、海顿 六、莫扎特 七、法国资本阶级革命时期的音乐 第二章 贝多芬 第三章 十九世纪上半叶 一、浪漫主义 二、舒柏特 三、德、奥歌剧 四、孟德尔颂与舒曼 五、义大利歌剧 六、法国歌剧 七、萧邦与波兰音乐 八、李斯特与匈牙利音乐 第四章 十九世纪下半叶 一、总论 二、德、奥音乐 1.华格纳 2.勃拉姆斯 3.奥地利的轻音乐 三、义大利音乐 四、法国音乐 五、西班牙音乐 六、捷克音乐 1.斯美塔那 2.德奥夏克 七、北欧音乐 八、俄罗斯音乐 1.格林卡 2.达尔戈梅斯基 3.谢洛夫 4.安东.鲁宾斯坦 5.“强力集团” 6.柴可夫斯基 第五章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一、总论 二、法国音乐 1.鲍狄埃与狄盖特 2.法国民族乐派 3.德彪西与拉威尔 三、德国音乐 1.沃尔夫 2.玛勒尔与史特劳斯 四、义大利音乐 五、俄罗斯音乐 1.十九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 2.二十世纪初 六、波兰音乐 七、捷克音乐 八、匈牙利音乐 附录: 部分谱例(选自达维逊、阿培尔合编的《音乐史谱例选集》)

    欧洲音乐史张洪岛

    1、古罗马

    时间约为公元前3200年~公元400年。这部分的音乐资料只能从考古而来,从发掘出的绘画、雕塑及少量流传下来的诗歌文学与哲学著作可以进行了解,但几乎是不可能聆听与欣赏。

    有资料统计这一阶段残存下来的乐谱还不到10件,但是从残存下来的雕塑等诸多文化遗产可以看出曾经存在过的辉煌与成就,古希腊的大哲学家都曾对音乐进行过讨论与研究,这被后人视为西方音乐之源。

    2、中世纪

    西元476年罗马帝国瓦解后,希腊、罗马文明变趋衰微。日耳曼人统治欧洲西半部,历史上称为“黑暗时期”,也就是“中世纪时期”。教会是当时人们的生活重心,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地位,艺术家在宗教中生存,因此当时艺术与宗教息息相关。

    这时期的音乐活动受到基督教影响很大,音乐多以宗教仪式或歌唱颂歌为主,以功能为重,例如格雷果圣歌。 歌词多是采自圣经。特色是旋律高低起伏变化小,缺乏和声基础,表现朴实。对中世纪音乐贡献最大的是米兰主教安布罗斯和教皇格里高利一世。

    3、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约为公元1450-1600年,在中世纪“新艺术”的基础上,更加追求人性的解放与对人的内心情感的抒发与表达。这时的音乐家在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对复调音乐进行了发展和变革,声乐与器乐逐渐分离而独立发展。这一时期五线谱已得到完善,印刷术也运用到曲谱上,这都使音乐的传播更加便利和广泛。

    4、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音乐指欧洲在文艺复兴之后开始兴起,且在古典主链运义音乐磨差形成之前所流行的音乐类型,延续期间大约从1600到1750年之间的150年。

    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occo”,意指形态不够圆或不完美的珍珠,最初是建筑领域的术语,后逐渐用于艺术和音乐领域。

    在艺术领域方面,巴洛克风格的特征是精致细腻的装饰以及华丽的风格,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因,是因为巴洛克时期是贵族掌权的时代,富丽堂皇的宫廷里奢华的排场正是新的文化以及艺术的发展中心,而这个大环境的改变也直接的影响到了音乐家的创作。

    5、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音乐指的是1730-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此乐派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古典主义音乐承继著巴洛克音乐的发展,是欧洲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多乐章的交响曲、独奏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多乐章奏鸣曲等等体裁。而奏鸣曲式和轮旋曲式成为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最常见的曲式,影响之深远直至二十世纪。

    乐团编制比巴洛克时期增大,乐团由指挥带领逐渐变成一种常规。现代钢琴在古典时期出现,逐渐取代了大键琴的地位。

    6、浪漫音乐

    浪漫主义主要用于描述1830—1850年间的文学创作,以及1830—1900年间的音乐创作。浪漫主义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延续和发展,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

    浪漫主义音乐比起之前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更注重感情和形象的表现,相对来说看轻形式和结构方面的考虑。浪漫主义音乐往往富于想象力,相当多的浪漫主义音乐受到非现实的文学作品的影响,而有着相当大的标题音乐成分。

    浪漫主义的因素,则包含在从古至今的音乐创作当中,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时代,因为音乐创作本身,就是想象力的一种表现,而浪漫主义恰恰是想象力的最佳体现。

    7、现代音乐

    现代音乐,也称现代古典主义音乐(20th century classical music),是指自1900年起至今,继承欧洲古典音乐而来的一个音乐纪元,音乐门派繁多,风格多样。在此之前,现代音乐有两大源流:古斯塔夫·马勒与理察·施特劳斯的后浪漫乐派、和德布西的印象乐派。

    8、新世纪音乐

    1970年代出现的一种在出现的一种音乐形式,又译作新纪元音乐(英语:New Age music),最早用於帮助冥思及洁浄心灵,但许多后期的创作者已不再抱有这种出发点。

    另一种说法是:由于其丰富多彩、富于变换,不同于以前任何一种音乐;它并非单指一个类别,而是一个范畴,一切不同以往,象征时代更替诠释精神内涵的改良音乐都可归于此内,所以被命名为New Age,即新世纪音乐。

    扩展资料

    "Classic"一词来源于拉丁语,原指罗马社会上等阶层,后转义为人类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价值的业绩。在国外,这种瞎唤皮音乐类型被称之为“classical music”,“classical”有“古典的、正统派的、古典文学的”之意,所以我们国人将之称为“古典音乐”,确切地说应该是“西洋古典音乐”。

    首先从概念上解释,“古典音乐”是一种音乐类别的名称。然而即使在国外,对于“classical music”一词的具体意义,也有诸多不同的解释,其中主要异议来自于对“古典音乐”时代划分理念的不同:

    1、以超时代的普遍性、永恒性的艺术价值和音乐艺术最高业绩为标准,将那些能作为同时代,后代典范的,具有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音乐统称为“古典音乐”。根据这一标准,古典音乐又被称为“严肃音乐”或“艺术音乐”,用以区分通俗音乐(流行音乐)。

    2、特指1750~1820年左右的古典乐派时期。

    古典乐派的风格形成于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逐渐消失之中,消融于浪漫乐派风格的逐渐形成之中,经历了巴洛克音乐向早期古典乐派的过度。众多乐派中,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参考资料来源:-西方音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