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物理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电路

  • 物理
  • 2025-03-22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1. 六种物态变化及吸热放热:固态-液态-气态,液态-固态,气态-液态,气态-固态。2. 三个物理规律:牛顿第一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3. 两个物理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原理。4.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重力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惯性是物体的属性。5. 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提出问题、那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沪科版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概览

一、质量的基本概念与测量

1. 质量定义: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

2. 质量属性: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变化。

3.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千克,常用单位有吨、克、毫克。

4. 测量方法:使用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天平等工具。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测量。

5. 托盘天平使用:

- 原理:利用等臂杠杆平衡。

- 调节:确保天平平衡,调整游码至零刻度。

- 测量:放置物体,通过加减砝码与移动游码至平衡。

- 读数:右盘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对应刻度值。

6. 天平的称量与感量:天平的最大测量范围与最小测量单位。

二、单位换算与估计

时间:1小时=60分钟=3600秒;1分钟=60秒。

电流:1安培=1000毫安=1000000微安;1毫安=1000微安。

电压:1伏特=1000毫伏;1千伏=1000伏特。

电阻:1千欧姆=1000欧姆;1兆欧姆=1000千欧姆=1000000欧姆。

功率:1千瓦=1000瓦特;电能:1千瓦时=1度。

长度: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00000微米=1000000000纳米。

面积: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体积: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科教版

在学生时代,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1

《压强和浮力》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一、基本概念机械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 参照物:用来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物体被称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以恒定速度进行的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速度大小发生变化的运动。

二、速度、路程与时间的关系速度定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v=s/t。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时间:物体运动所经历的时间间隔。 速度单位:米每秒、千米每小时等。

三、长度的测量测量工具:刻度尺是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测量步骤:正确放置刻度尺、准确读数、记录测量结果。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思维导图

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学习需要持之以恒。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九年级物理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普适公式)

(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普适公式)

(2)、P=I2R=U2/R(纯电阻公式)

【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真空中)

2、声速:V=340m/s(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物理九年级上知识点人教版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进户线(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用电器、插座、灯座、开关。各种用电器是并联接入电路的。

2、保险丝原理:当过大的电流通过时,保险丝产生较多的热量使保险丝熔断,自动切断电路,从而保护用电器。

3、保险丝烧断的原因:发生短路、用电器功率过大、选择了额定电流过小的保险丝。

扩展资料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进户线(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用电器、插座、灯座、开关。各种用电器是并联接入电路的。

2、保险丝原理:当过大的电流通过时,保险丝产生较多的热量使保险丝熔断,自动切断电路,从而保护用电器。

3、保险丝烧断的原因:发生短路、用电器功率过大、选择了额定电流过小的保险丝。

4、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而动力电路电压380V,家庭电路电压220V都超出了安全电压。因此不要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5、家庭电路触电的事故: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接触造成的并与地线或零线构成通路。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数学表达式I=U/R。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2、值得注意的是R与U、I的比值有关,但R与外加电压U和通过电流I等因素无关。

以上就是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的全部内容,1、电荷 (1)电荷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称带有电荷的物质为“带电物质”。(2)电荷,为物体或构成物体的质点所带的正电或负电,带正电的粒子叫正电荷(表示符号为“+”),带负电的粒子叫负电荷(表示符号为“_”)。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